全域旅游视角下广东德庆县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策略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197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旅游服务的人群大部分是都市人群,而全域旅游的主要功能是为都市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旅游体验产品,满足游客全方位体验需求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基于全域旅游背景之下,乡村旅游需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差异化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新需求,才能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全域旅游;乡村旅游;转型发展;差异化;广东德庆县
  中图分类号:F592;F320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9年广东理工学院“创新强校工程”科研项目“德庆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2019GKJSK010);2019年度广东理工学院“创新强校工程”科研项目粤港澳区域品牌创新團队(2019GKJT002);2018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18XGL27)。

引言


  现阶段,国内已逐渐迈向全民旅游的时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地区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市民开始向往乡村的田园生活。德庆县就是一个充满乡村田园风光的地方,该地区自然风景异常秀美,生态环境非常宜人,乡村劳作模式充满着浓郁的乡村原始气息,因此,吸引了许多城市居民的目光和喜爱。此前,德庆“龙母故里·乡愁德庆”乡村旅游线路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乡村精品旅游线路,该线路包含德庆古建筑、新乡村以及新型农业基地在内的多项地标景点,在饱览湖光山色之余还能感受德庆县近年来乡村振兴的发展脉搏。围绕德庆县乡村旅游线路可以看到德庆乡村旅游产业正在走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的一体化道路。然而德庆县在乡村旅游方面仍然留存了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亟待解决和优化,阻碍了德庆县旅游业的发展步伐,还尚未达到现代化发展要求下的高标准、高质量的发展模式[1]。基于此,本文以全域旅游为切入点,探究性的摸索并分析了适用于广东德庆县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以期为德庆县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乡村旅游概念


  近年来,对于“乡村旅游”这一新发展理念的探索,国内国外学术界都持有不同的意见。在国外有典型特征和影响力的理论定义是布拉威尔莱恩先生所提出的论断,其表示乡村旅游概念体系的基本结构比较丰裕。一方面,囊括了农业水平方面的含义;另一方面,还整合了其他内容和活动。例如,登山、射箭比赛以及和自然近距离接触的玩耍活动,还有诸如狩猎和钓鱼之类的力量活动以及诸如体育、旅游观光之类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活动,不但可以放松身体,还可以促使精神愉悦。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以及欧洲联盟也解释了乡村旅游的基本含义,这项活动应在全世界的“村庄”中进行[2]。所以,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怎样突出鲜明的“乡村”特性。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不同专家和学术研究者有不同的关注领域,部分研究注重乡村旅游主题,部分关注乡村旅游的对象,一部分侧重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目的,所涉及的内容概括如下: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对象的乡村旅游主体;②乡村旅游(旅游胜地)的对象,大多是具有乡村特色的基本生活形态、民俗习惯、乡村景色、乡村居住环境与文化艺术;③乡村地区的乡村旅游景点;④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涵盖观光、视察、娱乐、饮食、度假等;⑤对乡村旅游的主要需要包括了寻求差异、寻求知识与寻求文化根源等;⑥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旅游活动。上述内容涉及面广,但都在突出说明“乡村”这一特性。

二、广东德庆县乡村旅游概况


  德庆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岭南古郡,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广东旅游强县、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贡柑之乡、中国柑桔之乡,辖12个镇、1个街道,区域面积2 258 km2,2019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1万人。德庆有龙母故乡之称,“江山连肇庆,云物接苍梧”,地处粤中西部,是连接珠三角,沟通大西南的交汇地带。德庆县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水陆交通方便,路网遍布全县,黄金水道西江贯穿全县,路通穗港澳。德庆县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优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且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早,依托悦城龙母祖庙、德庆孔庙、盘龙峡等特优级旅游资源,现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7条旅游线路[3]。德庆的农业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主要的特色农产品有贡柑、砂糖桔等,另外德庆贡柑、砂糖桔还荣获“中国柑王”“中国桔王”的称号。德庆县不仅是“全国柑桔产业十强县”,还是现代中药(肉桂、巴戟天、广佛手、何首乌)GAP产业化基地。

三、全域旅游视角下广东德庆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形象塑造和定位存在模糊感
  首先,广东德庆县乡村旅游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力度较弱。德庆部分乡村旅游景点尚未设计和塑造形象,而且乡村旅游地的推广语经常被冠以“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部分旅游区也没有代表地方特征的标志、纪念品、户外广告等感官视觉符号的识别物体,有一部分虽然有但欠缺人性化的创新元素,很难吸引游客的目光。同时乡村旅游场所不注重员工以及村民的形象,如着装不完整、服观念落后、职业素养较低等现象一直存在[4]。有一部分旅游区虽然做了一定形象改造和调整,却没有借助新媒体平台来传播和推广地区形象,所以也未能吸纳更多的游客。
  其次,广东德庆县乡村旅游的形象定位模糊感强,主题不够鲜明,缺乏对当地基本情况的进一步调查和探究。旅游产品开发的时候就单纯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理念,缺少一定的能够代表和象征本地特点和特色的产品,进而导致旅游的形象无法突显。即便一些地方已经明确了旅游形象,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已经变形、变样。例如,住所特点、饮食等没有做到协调与统一,这就致使游客根本无法得知当地的整体风格是反映现代乡村的景象,还是古老乡村的魅力的体现,会给游客传达一种模糊不清的形象。   (二)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较严重
  德庆乡村旅游虽发展势态良好,过渡到了中间发展环节,但在乡村旅游资源的拓展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困境。例如,旅游服务的内容比较落后、产品的加工比较粗糙工、与很多项目类似、缺少创新、资源和市场尚未进行整合等。就单一的乡村旅游产品而言,很多产品尚未从整体上进行综合化、多样化设计,其中很多产品的设计仅仅为了达到游客的物质需求,缺少精神层面的内涵与打造优质商品的理念。和以往的旅游产品相比较,仅仅是所面对的客体不同,产品功能未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制约了德庆旅游产品的聚合性,降低了游客重游率。有相关的调研结果显示,德庆部分地区的农家乐,从本质上来说,依然停滞在农家饮食、住宿、采摘活动等基础活动上,可供游客参与的项目非常少,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三)居民与游客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广东德庆县乡村旅游存在一些矛盾问题,主要矛盾点在于居民与游客对旅游设施的使用方面。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旅游设施(商店、道路、公共卫生、停车场)的使用主体除了游客之外,还有当地的居民。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地区从未对设施的使用主体进行界限划分,从而致使村民和游客在使用时无法合理调配,出现混乱,给游客和居民带来很多不便之处,同时还会影响游客的整体素质[5]。

四、全域旅游视角下广东德庆县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策略


  (一)明晰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基础,有效的形象塑造是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导向。德庆县乡村旅游形象定位的合理性关乎县域发展整体,应该以整体性、差异性原则为基础,结合市场需求,融入德庆乡村自然元素和文化资源价值。
  1.匹配乡村旅游市场需求
  旅游形象是旅游项目的核心源动力,对于目标市场决策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也是企业旅游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来说,旅游形象属于一种旅游市场的营销手段,而旅游地的发展通常是通过提升旅游地的整体形象,进而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所以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形象的构建也需要与旅游市场的基本需求密切相关。另外,除了把握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市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定位还需要深入市场、细分市场,以便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共享同一目标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差异化战略,提升当地的市场竞争力。
  2.体现德庆的自然资源与文化价值
  “乡村”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由于乡村地区交通、信息交流较慢,所以“乡村”原始朴素特性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旅行者的审美观与心理预期,为当地的实际发展打牢了地基[6]。另外,为乡村旅游地塑造旅游形象时,提前调查、探析该地区的外部环境和文化要素是十分必要的。对当地背景文化的探究主要包括对乡村地区自然环境与文化价值的分析研究,所以,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也要反映出乡村旅游景点的乡土特性与当地的文化资源特性。
  (二)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
  对于旅游产品来说,最重要的环节是设计过程,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要关注产品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不同旅游产品的定位不同,部分特定产品要与大众类产品形成差异。所以,德庆县乡村旅游产品要创新设计。乡村旅游产品差异有内外之分,外部差异是指不同地区乡村旅游产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自然景观、价值取向、生活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等方面。从空间规模上看,乡村旅游的内部差异是指相对较小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的差异,一般以县域为基础。内部差异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
  (三)协调完善基础配套与服务
  基础设施是旅游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基础设施的完备性与乡村旅游的科学发展息息相关,对于德庆县的旅游发展规划而言,进行全面调查、深入探究设施的配套与服务是非常必要的。在交通上,德庆县乡村旅游点的出入口、附近的道路、周边的停车场以及观光径要进行详细规划和分配,要方便游客进出。在供水、排水问题上,确保供水质量与供水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相关部门要检查德庆县乡村旅游区域排水设施在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安全性、畅通性。例如,暴风雨天气时是否会影响游客出入的便捷性,污水口是否会影响水源安全性。在电力系统上,应有配套设备,以确保足够的容纳量以便使用,还应该关注通信方面,基于网络时代,推进通信的畅通连接以及互联网的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开拓构建本地旅游门户网站[7]。此外,应将所有基础设施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并进行协调安排和灵活规划。在乡村旅游住宿方面,要按照德庆县的社会经济现实,丰富并优化住宿设施,从档次与形式上做好创新和调整,满足多种游客类型的实际需求。

五、结语


  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之下,德庆县乡村旅游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是保证其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准确了解并发掘乡村旅游的内涵与要义是推动德庆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了解乡村旅游的理念能够助力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到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并避免和“农业旅游”“农舍”等概念混淆,进而导致发展成單一的、局部的或简单扩展性的发掘和管理过程。乡村旅游应包含一定的乡村特性、地方风俗习惯、生态文化特性、融入体验感、模范示范特色等,从实际出发,结合乡村旅游的实质内涵,创新旅游产品,丰裕旅游资源,开发产品种类,彰显浓郁的地域风采,真正做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戴丽丽.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方法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1(2):4-6.
  [2] 余迪.全域旅游视角下德庆县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12):41-43.
  [3] 贾珍珍.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成长机制探析[J].现代商业,2020(33):103-104.
  [4] 吴海.基于全域旅游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思考[J].福建茶叶,2020(2):142-143.
  [5] 陈晓运.以党政服务综合体建构乡村振兴的政治支撑:基于德庆县的案例分析[J].岭南学刊,2020(5):15-24.
  [6] 张冬霞.“广东大力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专题④ 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共谋共建共管共享新农村:德庆县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调研[J].广东经济,2018(1):18-21.
  [7] 石斌.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因及路径:以陕西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8(7):77-82.
其他文献
本文紧扣旅游特色小镇理论内涵,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有旅游业发展基础的乡村小镇中选取典型的小镇(恭城莲花小镇)进行调研考察.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小镇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运营效果及社会反馈,并针对恭城莲花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传统村落被誉为中华文化活的灵魂,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是真实反映地域文化的传承载体.河南位于中原腹地,遗存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法、文献分析法等探究卫坡村旅游保护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为河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及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摘 要:盐城作为革命老区、红色之城,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利用价值高。多年来,政府部门不断出台一些文旅相关政策,推动盐城红色旅游的发展,但仍存在同质化、人才缺乏、资金不足及产业化形式较单一等问题,应当从催生盐城“四色融合”产业新业态、提高红色文化旅游的规模效应、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提升软硬件设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促进盐城红色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盐城文旅、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
随着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旅游消费结构也发生着翻天覆的变化,“体验旅游”成为一股新潮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追求身心的放松愉悦,更希望获得行动上和精神上的深度参与.体验经济下的“互动+”产品开发模式可以更好地抓住游客的体验心理,创造具有体验的氛围和环境,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本文在互动体验的指导思想下结合丁村民俗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高科技设计一系列具有互动体验的旅游产品,以期使丁村民俗博物馆的发展能有一番新景象.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智慧景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5A级景区的长白山,近年来将发展重点集中在景区的智慧化建设上,如何摆脱目前景区智慧化发展的瓶颈,实现景区跨越式发展,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重点。本文主要从智慧景区的概念出发,探讨长白山智慧景区目前发展的瓶颈和障碍。目前,长白山智慧景区主要存在建设目标与实际差距过大、沟通渠道少、智慧服务未落实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构建一体化平台
摘 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江苏昆山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全景昆山”的发展战略,把乡村旅游作为昆山发展全域旅游最重要的着力点。但是各部门链接不畅、文化含量不足以及专业人才匮乏阻碍了其发展速度,因此需重视“全域”观念、构建乡土文化研究与开发机制、打造品牌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土文化;全域旅游;昆山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章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及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湘西地区2002—2017年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及演化过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湘西地区主要集聚因子的贡献率及其交互作用关系,揭示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呈先递增后递减的发展态势,在空间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具体表现为由武陵源区、永定区以及凤凰县向沅陵县降低趋势。(2)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重心由西北方向向西南方向转移,区域南北部表现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3)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过程的核
摘 要: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文化与旅游相融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旅融合方能彰显建瓯山水宜居城、历史文化城的魅力,为新建瓯发展构筑硬支撑。文章围绕建瓯文旅发展现状展开研究,通过资源禀赋、现实基础、问题困境、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为文旅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文旅融合;发展策略;建瓯市  中图分类号:F592;G124 文献标识码:A引言  党的
摘 要:茶旅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活动,充分融合了茶园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尊重生态健康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了人对于茶文化的审美体验,打破了传统人与自然对立、以人类为中心的审美模式,建立了人对自然作为其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模式。凤冈县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主要通过“融入式体验”的生态审美模式,使人深入体验凤冈禅茶瑜伽的“中和安康之美”和自强不息的“阳刚之美”,深刻认识茶园对凤冈人民的“栖居”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整体消费需求的升级,旅游者对于出行品质有了更高要求,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观光,传统的旅游模式也无法抓紧年轻一代旅游的热情。在此背景下,旅游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定制旅游应运而生。其作为新兴的旅游模式逐渐开展,并开始走向成熟。个性化的定制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业市场发展的趋势。本文围绕我国定制旅游的发展,通过探究定制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定制旅游当前存在的问题,指出定制旅游优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