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镣铐跳舞,看许鞍华陌生化理论实践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布莱希特与陌生化理论
  布莱希特是20世纪德国著名戏剧家,其戏剧理论覆盖戏剧本体论、创作、导演、表演、舞台造型等方面,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演剧体系,对传统的戏剧理论有诸多的突破和创新。其中,陌生化理论和史诗话戏剧堪称理论中的两大支柱。而电影《黄金时代》虽票房战绩不佳,但其对于布莱希特演剧体系的实践引发了学术界的一片哗然,也因此收获了34届金像奖的多个大奖。
  陌生化效果“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众所周知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创造出对他的惊愕和新奇感。”[1]其目的是“使观众能够从社会角度做出正确的批判”[2]。主要手法就是理性叙事,淡化共鸣,通过不同的叙事手法,和多重时空和视角展现人物与社会的联系,从而让读者全面地理解人物。
  二、淡化共鸣,理性叙事
  《黄金时代》散文般地叙事手法,有别于好莱坞的紧凑情节。影片从两条线出发,展示着多重的时空,时而是萧红笔下,时而是朋友口中,力求在层层迷雾中帮助读者理解当时的萧红。恰巧,这两条线也是影片中萧红一直想要追求的:“好好写作、平凡的爱情”。这也是她匆匆了断与萧军的爱情,嫁于端木的根本原因。谁知道,战乱时代,如此渺小的要求也成为了她的奢望。注定不能与端木共患难,在遗憾与凄惨中结束了传奇式的一生。
  在影片中,感情和文本,成为了两条叙事主线。两者的交融中,共鸣被一次次打破,场景时空地不断转变,虽然让影片错失了大量观众与票房,然而却完成一场布莱希特式地、充满间离效果的史诗剧。导演许鞍华在执导本片之前,甚至专门排演了一部话剧,来寻找感觉。共鸣,指的是与影片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一种移情作用。在移情作用下,观众会对剧中人物产生同情心,从而对剧中情节感同身受,达到亚里士多德提倡的:“与哭者同哭,與笑者同笑”的心理状态。
  传统好莱坞叙事模式中,充满着矛盾与挑战,让观众对剧中人物同情担忧。许鞍华在《黄金时代》中打破传统好莱坞叙事模式,引三条线作为架构,从文章、别人眼中,和萧红自己演绎的故事三方面来展现萧红的传奇一生。以萧红的坎坷情史作为叙事依托,揉入他人叙述,文章旁白等元素,一次又一次打破汤唯演绎所带来的情感共鸣。让观众一次又一次地跳脱出叙事情节,不忘坐在影院事实,从客观理性较为全面的目光来看待历史人物萧红。
  影片多用主观镜头,演员对着镜头讲故事,对着镜头招手,看向镜头。正如编剧李蔷解释,“他会迫不得已地进入一种思考当中,剧中人物对着镜头说话的时候,就形成了对于这种假定的真实性的破坏,观众刚要投入进这个虚构性的时候,又被真实性打断了,刚以为真实的时候,虚构性又进行新的一个轮回。”[3]让刚入戏的观众对虚构的情节产生质疑。刚随着演员的动作形态进入到故事情节中去,却又因为意识到镜头的存在而跳脱出整个故事。
  三、多重时空,多重视角
  影片颠覆了传统单线或双线平行叙事模式,而是以萧红爱情纠葛为基调,将老年萧军的回忆,端木的回忆穿插交融,又融入骆宾基口中萧红最后生前的答疑部分,营造了多重时空来还原真实。在二萧彻底决裂之时,两个在世的当事人说法不一,一个在萧军洗脸时萧红提出永远分开;而端木却说闯入二人房间拉了一段手风琴,甚至小规模地进行了男人间的争斗。影片巧妙运用旁白将两种可能的“现实”再度还原串联,在影视作品中也是极其少见的。
  影片同时利用伪纪录片的特征,将友人对萧红的评价一一展现,出现了大量亲友访谈、史料式镜头、信件复述、人物自述等纪录片摄影手法,构建事件,试图以假乱真。但亲历者和回忆者都是演员,创作方式又是剧情片的,搬演、再现、仿拟甚至虚构。一遍一遍地将不同形象的萧红,再加以描绘,力图展现一个全方位接近史实的真实人物。
  布莱希特认为:“我可以把共鸣想象成为一个不会产生损害的临界点。通过一系列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损害。应打断共鸣并且只在某些固定的地方保持共鸣或者只有非常弱的共鸣,而且和其他强有力的环节混合在一起。”[4]纵观整部影片,只有月光下即将临盆的萧红摔倒在码头,无助凄凉的感觉给了观众共鸣之感,镜头一转,摇向皎洁的月亮,第二天凌晨在面对军人救助的时候,我该怎么感谢你呢?我有钱。说着便要掏出仅有的借来的路费。让人为萧红担忧,对萧红牵挂。产生了小小的戏剧冲突,将对萧红的同情更上升到一个高潮。军人又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离开了。似乎比汤唯更具有故事性,让我们更进一步对战乱背景时代有所了解,却再一次削弱了感情上的共鸣。
  除了几个关键人物,群演在整个影片中也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从叙事角度来说,东北作家群,舒群,鲁迅,许广平、端木蕻良、骆宾基、丁玲、梅志、白朗、聂绀弩一定程度上对萧红作品创作有所助力,他们的评价与述说也让影片有一种独特的真实记录风格。聂绀弩对着镜头招手,让我们意识到镜头的存在,并且跳脱出共鸣与同感,意识到镜头的存在和历史的差异。
  四、人物表演陌生化
  “传统的表演方法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表演体系为主。它要求演员体验角色的感情,并表达出这种感情,籍以感动观众。”[5]《黄金时代》有别于以情动人的体验角色方式,而是以布莱希特陌生化的表演方式演绎历史舞台上不同于其他版本的萧红。
  好的演员一定是要协调编剧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布莱希特认为好演员“知道什么是作者提倡的,什么是观众爱看的。他们俩对立或统一的关系。知道作者创作时候的动因,知道受众群体的观念。”汤唯在饰演萧红之前,繁体字抄书数月,为了体会萧红饥寒交迫,常常在片场饿着肚子出演,在认真阅读完萧红的文学作品之后,汤唯跳脱了花瓶女神的禁锢,回归了那个蓬头垢面却坚强隐忍富有创造天赋的民国才女。用自己批判的眼光对萧红的人物形象进行评判,融入到饰演角色当中去。
  而冯绍峰饰演萧军之前,面对众多质疑,他洋洋洒洒写下几千字手写萧军笔记,理清萧军与重要人物的关系脉络,“从萧军的性格特征的总结,到二萧的爱情故事的分析。从萧军对女人的情感态度,到萧军和男人冲突的缘由。”冯绍峰从一个阳光内敛的大男孩,到一个热情似火,爱恨分明的大大咧咧东北汉子。为了表现二萧分手后,萧军的内心挣扎,寒冬里演员主动加戏,一盆水扣在脑门上,也直接留在了观众心里。
  五、结语
  许鞍华完全遵循着布莱希特历史化的影片叙事规律,恰恰是《黄金时代》票房失利的最主要原因——受众定位与实际观众知识沟差距过大,观影人无法读懂影片造成的大量观众流失。当今影院的主力军以80、90后为主,被电视剧喂大的,浸淫在网络数十年的新一代年轻人,显然对萧红不够熟知,对民国战乱时期的背景也仅仅局限于影视作品和历史教科书中短短几页文字。而他们作为观众来评判,以他们的学识和经验储备来批判这样一部诚意之作显然是不够公允,在如此狭窄的受众群体中传播,无疑是带着镣铐跳舞。
  然而布莱希特所赞许的叙事现实主义,目的就是让观众不带情感地冷静思索,哪怕是仅仅一小部分愿意思索的人。就这点而言,《黄金时代》做到了。它应是通过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之间带有必然性的联系,揭示出一种精神,一种内涵,一种当代人对于历史的体验、感悟。
  注释:
  [1]《布莱希特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2]《布莱希特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4页
  [3]《北京青年报》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B9版
  [4]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论戏剧》[M]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年3月版 第186页
  [5]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f26b70102v6j0.html  2014年9月7日
  参考文献
  [1]《布莱希特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3]陈世雄.本雅明美学与布莱希特戏剧[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
  [4]KeithTester.ThelifeandTimesofPost-modernity[M].London:Routledge,1993:64.
  [5]黎煜电影眼睛———狄加·维尔托夫(1896-195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复杂多变,法律的滞后性日益显现。在法学研究过程中仅仅依靠固有的理论和经验已经远远不足,因此在法学研究过程中实证研究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实证研究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解决法学问题时都产生积极的作用,并解决其他研究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民族法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法学,其包含内容广泛,各民族之间差异巨大,在民族法学研究中运用实证研究分析方法不仅能克服各民族之间的
期刊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信”这种社交软件已经逐渐成为主要社交平台之一。由于其使用便捷、具有时尚气息等特点,已经拥有大量的长期用户。微信的普及也催生了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微商,而微商群体目前呈现出一种混乱的局面,如何对其进行法律监管成为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思考的问题。本次调查主要以研究“微商”法律监管的现状为内容,接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结合实际情况,为加强和完善“微商”的法律监管提出一些新
期刊
【摘要】:行贿犯罪在近几年来呈现出一种高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单位行贿犯罪。因此,厘清单位犯罪的犯罪主体的相关理论问题,为司法实务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打击犯罪,遏制日益严重的贿赂犯罪就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单位行贿;犯罪主体;打击犯罪  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1]  规定了单位行贿罪的两种情形,即: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给予国家工作人员手续费、回扣等,并特别规定向个人行贿的转化
期刊
【摘要】:网络传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使人们产生种种困惑,这其中有许多就是由于网络把关不到位造成的。把关人在信息传播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网络传播中,把关人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当今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当今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把关环境也随之改变,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受到巨大冲击。网络传播再也不能按照传统把关人的理论来指导其信息传播实践,那么在全新的
期刊
【摘要】:我国目前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绝大多数都是以明星为主导,而湖南卫视另辟蹊径,制作了一档明星与普通人同为主角的音乐真人秀节目《我想和你唱》。这档节目播出之后获得了口碑、收视的双丰收,成为了这类真人秀节目的成功案例。本文把目光聚焦节目形式、内容设置和节目特点等方面,试图分析节目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我想和你唱;真人秀;素人;明星;普通人  近几年来,以《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
期刊
摄影已经进入我们大家的视野很久很久了。我记得以前一个照相机是非常奢侈的东西,一个傻瓜相机简直就是家里的一个宝贝爱护着,家里也只有重大节日的时候才会把相机拿出来拍几张,一个胶卷10多元冲洗胶卷也需要10多元下来就是30多元,37张。所以很多相机大家都是在家里的被子里,手动上好,这样可以多拍3张左右,想想那个时候大家都是非常的节约。以前也是手工放大的或者印相感覺效果还挺好做事情也非常仔细,反倒是到了自
期刊
我是一名地方新闻台的记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关注民生”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旋律。由于工作关系,我平时与群众接触较多,对民生新闻的关注也时时成为我脑海里反复思考的一个主题。  媒体部门在行政管理上隶属各级党委宣传部,但今日媒体身处政治社会的同时,它还要面对经济社会。老百姓的喜闻乐见直接影响着电视台广告的份额,也间接决定着媒体的衰败与兴盛。以上诸般因素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决定了媒体的生态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期间就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许多见解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理论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舆论观,对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以及当代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新闻;新闻舆论观  【Abstract】: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during a po
期刊
【摘要】:编辑选择,顾名思义,是编辑在工作中对传播出版的内容、形式等进行的选择活动,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丰富,编辑选择的含义也逐渐延伸到了廣播、电视、网络等非印刷媒介的内容的选择活动。关于编辑选择的影响,张如法教授在《选择:编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职责》一文中归纳为:“既导向了受众(读者、听众、观众)又导向了作者,并以整体的选择行为,导致了社会文化的流向”。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编辑选择,则可以将编辑选择看
期刊
我穿梭于老家所剩的为数不多的胡同,砖墙围的院子里,古董似的收音机发出咿咿呀呀的“外星文”,一个老人慵懒的躺在一把藤椅上,随着“铿锵叮咚”的声音摇头晃脑,眯着眼享受午后的阳光…… 这景象似乎只该出现在电影里,让人感觉那么遥远。“传统文化在流失!救救經典!救救国粹!”我听到许多慷慨之士的呐喊,也感到了揪心的疼痛,是啊,作为跨世纪新一代,我们不能让戏剧这中华文化的精粹在我们这一代淡出历史舞台啊!我们要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