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傩”乐的传承与变迁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96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傩”乐,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各具特色,传承方式依赖于“口传心授”的方法进行延续,当今,面临社会不断的发展,众多文化的冲击,“傩”乐在传承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变化,文章就传承特点,传承变迁,存在问题,所面临新形式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较细入的分析。
  【关键词】“傩”乐;传承;传统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传承”是乡土文化发展延续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乡土文化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时至今日,我们还能够欣赏到许多历史悠久、极具特色的“傩”仪式表演,是因为有着一代一代民间艺人的存在,他们继承传统、融合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审美观念,接受时代带来的新元素,将传统文化世代相传,他们保护了民间艺术的延续和发展,不断为乡土文化注入新活力。本文从时间延续的角度,就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傩”乐中表演技艺和技艺传承及变迁谈一些观点。
  一、“傩”乐表演技艺的传承和变迁
  (一)“傩”乐是穿插在“傩”仪式中的环节中
  带有浓厚的地域特点,通常仅出现在“傩”仪活动过程,没有突出的旋律,利用不同道具乐器击打形成节奏的表现,是一种部落、村庄为单位的群体性活动,演出时相对封闭,没有固定的演出专职人员,没有专业艺人,不同村落的演出会产生不同种类、风格,表演人员由村庄部落摊派,有男、有女,基本都是当地的农牧民。
  “傩”乐伴随“傩”仪的产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仪式的举行规格“傩”乐的表演完全依赖于村落宗族,内部“口传心授”“口传心授”同样集中在村落、宗族承担此事任务的关键人物身上(如法师),由他们指挥、排练大部分人群,这种方式代代相传,很多演员自小在家庭内部的影响下,耳濡目染,不自觉的就学会了一些基本唱词、动作、程序和规则,岁数很小便参与到表演活动中,活动过程中,经过不断排练、长辈指导,很快掌握节奏、旋律,并配合相应动作娴熟使用在田野调查中,老一辈艺术家对承担仪式活动拥有很高的热情与自豪感,会要求各自家庭成员要学技艺,演出,并以此为荣耀。
  据调查,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傩”乐基本靠村落内部和家族内部“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不同存在约定俗成的现象,与不同村落家族互不交流,并很少受到外来影响,如黄南地区,民和三川地区至今保留传统表演程式和规范,具有原始古朴的艺术特点。
  (二)“傩”乐表演技艺的传承特点
  “傩”乐在青海不同地区漫长的延续过程中,虽然存在民族不同、地域风貌、习俗、语言等差异性,但就“傩”乐表演技艺的传承,拥有诸多共性特点。
  1.“口传心授”的承袭方式
  青海“民族地区傩”乐的沿袭过程与大多数“傩”仪传授有些区别:虽然大多数“傩”乐表演培训没有专门的教学机构,但每村都有专门的师傅,“口传心授”依赖两种方式,一是师傅教,二是家庭中有男性长辈“手把手”的教给晚辈,表演前是由村中师傅(法师)集中教授,通常只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代代延续。
  2.传授受地域、血缘关系限制
  黄南热贡地区、民和三川地区几乎是村村人人参与“傩”乐的表演,但每村表演内容与形式都完全不同,每村在法师的带领下,刻意保留本村的形式与风格,绝不与其他村落表演交流,他们依靠自己的村落和部族以自己的方式延续传承,但同时也有一些现象存在:部落地理位置好,经济相对繁华,人口众多的部族村落中的发展传承就稳定,演出队伍壮大,受重视程度也很高,而人口稀少、地位条件不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傩”乐的表演往往不受重视、难以延续、甚至消失。由此可见,“傩”乐在传承过程中深受地域、血缘关系的限制。
  3.性别选择
  笔者在不同地区调研时发现三川地区没有女性的参与,民间认为女性的参与是不洁的,学习“傩”乐只能由男性承担,黄南地区只有“四合吉”地区有女性参与,但仅限未婚女性。其他地区男性表演前三天或一周不得被女性接触,由此反映出绝大多数地区“傩”乐传承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
  二、青海民族地区“傩”乐技艺传承的变迁
  (一)“傩”乐传承的新变化
  “傩”乐作为传统乡土文化的代表,它的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引起众多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地区政府积极引导、合理保护、适当推进、使“傩”乐表演成为发扬传统乡土文化的活动,同时也成为旅游观光的亮点,政府和社会对“傩”乐注视力提高,活动分别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借助政府的有力保护
  传承出现新形式,各村地文化单位,利用政府资金举办艺人培训班,邀请民间艺人以讲座的形式,走出村庄,走向不同地区面对不同人群、社会团体进行推广,传承不再拘于“口口相传”的延续方式。
  (三)科技的发展媒体的介入
  使“傩”乐表演以音像资料的形式得以保存和传播,有了更多的人群有了了解和学习“傩”乐的途径。
  三、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为“傩”乐传承带来的问题
  首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日趋城市化,越来越多的文化形式走入乡村,造成。所谓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许多人在观念上发生了改变。其次近些年由于农牧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外出求学、打工成为年轻人的主要选择,新的环境使他们不再关注“傩”乐,失去兴趣,同时也没有时间去学习和参与“傩”乐的表演。最后可以看到,尚在村庄部族的老艺人,随着年纪的增大,表演技艺也将逐之而去,这些问题充分说明了后继无人。
  (二)政府社会的保护和匮乏的资金为“傩”乐传承带来的问题
  近些年来“傩”乐表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的大力支持,逐着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确立,这一民间文化形式发展较好,但仍有一些现象令人担忧,每逢仪式举办期间,各地区的演出费用有相当一部分需要村里农户自筹,许多乐器、道具和演出服装老旧破损,演出场地失修等等一系列问题,反映出政府的资金投入仍需加大。
  四、“傩”乐表演技艺传承问题的粗浅建议
  (一)加强对“傩”乐表演的宣传
  做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保护热爱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过程中,提出保护当为重中之重,要认清传承是传统文化延续的重要方式,要求民众能够自觉自愿地主动爱护。
  (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傩”乐健康传承
  在民众自觉的保护传承基础上,政府有必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对场地及时修膳,活动安全进行保障,提供一定资金对服装、乐器、道具进行更新,对部分優秀艺人、组织村落进行表彰。
  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傩”乐文化历史悠久,过去传承一直以“口授心传”的方式代代延续,在社会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传承方式有了一定的新变化,我们应为今后的传承方式的新挑战做出应对。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谈云波,蒙古族,青海湟源人,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本文系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傩”乐的研究(项目批准号:14031)。
其他文献
期刊
这份报纸为基于菲希尔判别式与细胞的自动机(CA ) 在黄土集水模仿一个溪谷头的进化论述一个新方法。试验性的地点是在一台改正紧张降雨侵蚀测试设备被构造的室内的黄土集水。
道路网络是与包围风景交往的一个走廊系统,并且理解他们的相互作用帮助为持续交通和陆地使用开发一个最佳的计划。这研究在武汉大城市的区域调查在道路中心性和风景模式之间的
在高原生态系统吸引了的瓷器黄土的碳(C) 隐遁上的重新造林的效果很在最近的年里研究注意。黑蝗虫树(Robinia pseudoacacia L.) 在重新造林和水和土壤保存努力为他们的重要使
在瓷器黄土高原区域,溪谷头是在溪谷区域的一个排水系统的最活跃的地区。黄土溪谷头的区别跟随 geospatial 模式并且反映黄土地形开发和它的排水系统的进化的进程到某程度。在
东北中国,美国,和西方的欧洲在全球、地区性的规模上两个都是重要农业区域。西方的欧洲比东方美国有农业陆地开发的更长的历史。这二个区域在过去从采伐森林和开垦阶段改变了到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名优秀的钢琴弹奏着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即兴伴奏能力,这是衡量其音乐素养和艺术技艺的重要标准。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引导学生领悟钢琴艺术内涵和价值,培养良好的钢琴艺术表达能力,提升在音乐演奏中的临场发挥能力。  【关键词】钢琴教学;即兴伴奏;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随
山西民族歌剧的发展重点在于解决山西民族歌剧的创作问题,把握山西民歌的风格演唱,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山西民族歌剧设立可行性的研究,不同于以往对中国歌剧发展历史的研
快速的都市化导致自然土壤的变换到城市的土壤,并且因而,土壤碳的存储和密度分享变化。作为一个学习盒子拿中国的重庆自治市,这调查试图更好在多山的城市里理解土壤碳水池。首先
文章以贺州“本地人”山歌为个案,从隐性知识的视角观察民歌代际传承的特点,并探讨了民歌知识分类与转化、传承三要素两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民歌代际传承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