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墨尔本的South Yarra火车站出来,左拐,我径直走进了一家著名的越南面包店,买了一个脆皮猪肉三明治吃。
一个合格的越南三明治标配如下:
首先,把面包对半切开,在一侧涂抹酱料,先是蛋黄酱打底,上面再抹上一层厚厚的猪肝泥,本地人称为pate;其次,放进新鲜出炉的肉类,选择何种类型全凭食客个人喜好,可以选择大排、叉烧、脆肉等,同时也有鸡肉、金枪鱼等其他种类可选;最后,就是添加各类蔬菜,为了口感更加丰富,制作者会先在肉上放上胡萝卜、白萝卜等泡菜,然后就是香菜末、黄瓜条、洋葱碎、辣椒圈,最后是绿色的生菜。
吃的时候,蔬菜的清新,泡菜的脆爽,辣椒的辛辣,猪肉的醇香,再加上面包外脆里嫩的口感,你会感慨口中的味道竟然如此繁复,更别说还会有温润的蛋黄酱和猪肝酱来助兴。
毫不夸张地说,那美味会让你瞬间忘掉一切烦恼,不想刷手机,也不想说话,那一刻只想不被打扰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欢愉。
三明治是越南最常见的街头美食。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十大街头美食之一,旅行圣经《孤独星球》也评价它为全球最美味街头小吃,而它的英文名“Banh Mi”更是于2011年被收录进牛津英文词典。
根据我选择的口味,越南小妹熟练又快速地操作着,她先是把一个面包对半切开,但是不切断,然后双手上下翻飞着,以让我眼花缭乱的速度放入酱料、蔬菜,猪肉,装袋递给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大概只用了15秒的时间就完成了制作。
接过刚做好的三明治,咬下一口,面包的麦香、蔬菜的清新和猪肉的脆嫩一起在口腔中弥漫开来,我就知道它不仅仅是面包加肉这么简单,它更见证了当年来到澳大利亚的越南难民辛苦创业,顽强拼搏的那段艰苦岁月。
说起越南三明治的起源,那自然要回到越南。18世纪,法国对越南开始殖民统治,同时也把自己国家引以为豪的法国长棍面包带到了越南。随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物资从法国被运往越南,其中就包括一些做面包的材料和工具。当地的一些企业开始生产、制作这些来自澳大利亚的食物,也包括长棍面包。但是在制作过程中,本地人却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当地气候太过湿热,使得面团根本无法正常发酵起来,于是越南人又尝试着在面粉里面加入粘米粉,这样做不仅使得面团成功发酵,且做出来的面包意外的蓬松轻盈。
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越南三明治才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子。创始人是一位名为Le的小贩,他为了方便售卖和食用,把法棍的65厘米缩减到了20厘米,又由于购买的主要人群多是体力劳动者,于是他把面包切开,里面加入了大量适合本地人口味的酱料、猪肉、蔬菜等,在保证美味的同时,还解决了吃饱这样的实际问题。
1954年,越南实行南北分治,很多人从北方的河内逃亡到南方的胡志明市,而南方相比起北方来,气候更加湿热,北方非常普遍的河粉在南方吃起来会让人难以忍受。于是大家就自然而然地开始寻找比较清爽的食物,从法棍改良而来的三明治就逐漸在南方流行起来。再加上这些异乡人又有着更加强烈的谋生需求,于是他们走上街头开始贩卖:丰富的食材、简便快捷的做法,便宜的价格,就这样使得它迅速成为全民欢迎的一种小吃。
我还记得当年在越南旅行的时候,恰逢最热的7、8月份。在北越,每天顶着32度的高温,在湿热的气候下,我每次在吃滚烫的越南河粉的时候,一定要喝下两大杯冰咖啡。
而到了南越,气候变得更加湿热,那些河粉店也“退居”到了室内,在街头更常见的就是推着小车的商贩,她们通常为中年女性。除了推车后座的透明玻璃箱中叠满了不少面包外,有的旁边还会放一个小烤炉,有食客来买三明治的时候,她们就会把肉和面包放在炉子上烤制一下,再手法熟练地把各种食材塞进面包中,最后用油纸包好,放进塑料袋中递给客人。
一向不太喜欢面食的我,在南越期间,却无数次把这种廉价简单却又美味的食物作为早午餐、晚餐,甚至夜宵来食用;当我坐着火车或者大巴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时候,也不忘买上一两个带上车,它们简直就是旅行中的最佳伴侣。
而当年越南内战爆发的时候,也产生了大量难民,他们又背井离乡地从南越逃到澳大利亚,他们为了能再一次在异乡中生存下来,开始在墨尔本和悉尼的一些偏远郊区售卖三明治,这次他们采取了“包围廉价旅馆”的路线——他们沿着旅馆周边,推着自行车开始贩卖。这一简单的街头小吃不仅又一次让他们成功地生存了下来,更是在三十年后,成为了许多澳大利亚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要知道,在澳大利亚,人们中午习惯吃得清淡和简单。很多上班族一般都会选择去临街买个三明治配饮料作午餐。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价格便宜且能迅速打包带走,还不会因为吃了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昏昏欲睡,影响下午的工作。
看似一个简单的三明治,其实只要一窥制作台上那些眼花缭乱的食材,就知道其实它的内里可一点都不简单。
·来源:“喜喜见闻”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来墨尔本,别忘了吃一口越南三明治》
·本文有删改 责任编辑:覃颖敏
一个合格的越南三明治标配如下:
首先,把面包对半切开,在一侧涂抹酱料,先是蛋黄酱打底,上面再抹上一层厚厚的猪肝泥,本地人称为pate;其次,放进新鲜出炉的肉类,选择何种类型全凭食客个人喜好,可以选择大排、叉烧、脆肉等,同时也有鸡肉、金枪鱼等其他种类可选;最后,就是添加各类蔬菜,为了口感更加丰富,制作者会先在肉上放上胡萝卜、白萝卜等泡菜,然后就是香菜末、黄瓜条、洋葱碎、辣椒圈,最后是绿色的生菜。
吃的时候,蔬菜的清新,泡菜的脆爽,辣椒的辛辣,猪肉的醇香,再加上面包外脆里嫩的口感,你会感慨口中的味道竟然如此繁复,更别说还会有温润的蛋黄酱和猪肝酱来助兴。
毫不夸张地说,那美味会让你瞬间忘掉一切烦恼,不想刷手机,也不想说话,那一刻只想不被打扰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欢愉。
三明治是越南最常见的街头美食。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十大街头美食之一,旅行圣经《孤独星球》也评价它为全球最美味街头小吃,而它的英文名“Banh Mi”更是于2011年被收录进牛津英文词典。
根据我选择的口味,越南小妹熟练又快速地操作着,她先是把一个面包对半切开,但是不切断,然后双手上下翻飞着,以让我眼花缭乱的速度放入酱料、蔬菜,猪肉,装袋递给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大概只用了15秒的时间就完成了制作。
接过刚做好的三明治,咬下一口,面包的麦香、蔬菜的清新和猪肉的脆嫩一起在口腔中弥漫开来,我就知道它不仅仅是面包加肉这么简单,它更见证了当年来到澳大利亚的越南难民辛苦创业,顽强拼搏的那段艰苦岁月。
说起越南三明治的起源,那自然要回到越南。18世纪,法国对越南开始殖民统治,同时也把自己国家引以为豪的法国长棍面包带到了越南。随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物资从法国被运往越南,其中就包括一些做面包的材料和工具。当地的一些企业开始生产、制作这些来自澳大利亚的食物,也包括长棍面包。但是在制作过程中,本地人却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当地气候太过湿热,使得面团根本无法正常发酵起来,于是越南人又尝试着在面粉里面加入粘米粉,这样做不仅使得面团成功发酵,且做出来的面包意外的蓬松轻盈。
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越南三明治才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子。创始人是一位名为Le的小贩,他为了方便售卖和食用,把法棍的65厘米缩减到了20厘米,又由于购买的主要人群多是体力劳动者,于是他把面包切开,里面加入了大量适合本地人口味的酱料、猪肉、蔬菜等,在保证美味的同时,还解决了吃饱这样的实际问题。
1954年,越南实行南北分治,很多人从北方的河内逃亡到南方的胡志明市,而南方相比起北方来,气候更加湿热,北方非常普遍的河粉在南方吃起来会让人难以忍受。于是大家就自然而然地开始寻找比较清爽的食物,从法棍改良而来的三明治就逐漸在南方流行起来。再加上这些异乡人又有着更加强烈的谋生需求,于是他们走上街头开始贩卖:丰富的食材、简便快捷的做法,便宜的价格,就这样使得它迅速成为全民欢迎的一种小吃。
我还记得当年在越南旅行的时候,恰逢最热的7、8月份。在北越,每天顶着32度的高温,在湿热的气候下,我每次在吃滚烫的越南河粉的时候,一定要喝下两大杯冰咖啡。
而到了南越,气候变得更加湿热,那些河粉店也“退居”到了室内,在街头更常见的就是推着小车的商贩,她们通常为中年女性。除了推车后座的透明玻璃箱中叠满了不少面包外,有的旁边还会放一个小烤炉,有食客来买三明治的时候,她们就会把肉和面包放在炉子上烤制一下,再手法熟练地把各种食材塞进面包中,最后用油纸包好,放进塑料袋中递给客人。
一向不太喜欢面食的我,在南越期间,却无数次把这种廉价简单却又美味的食物作为早午餐、晚餐,甚至夜宵来食用;当我坐着火车或者大巴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时候,也不忘买上一两个带上车,它们简直就是旅行中的最佳伴侣。
而当年越南内战爆发的时候,也产生了大量难民,他们又背井离乡地从南越逃到澳大利亚,他们为了能再一次在异乡中生存下来,开始在墨尔本和悉尼的一些偏远郊区售卖三明治,这次他们采取了“包围廉价旅馆”的路线——他们沿着旅馆周边,推着自行车开始贩卖。这一简单的街头小吃不仅又一次让他们成功地生存了下来,更是在三十年后,成为了许多澳大利亚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要知道,在澳大利亚,人们中午习惯吃得清淡和简单。很多上班族一般都会选择去临街买个三明治配饮料作午餐。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价格便宜且能迅速打包带走,还不会因为吃了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昏昏欲睡,影响下午的工作。
看似一个简单的三明治,其实只要一窥制作台上那些眼花缭乱的食材,就知道其实它的内里可一点都不简单。
·来源:“喜喜见闻”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来墨尔本,别忘了吃一口越南三明治》
·本文有删改 责任编辑:覃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