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需要对中华文化怀有自信态度。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的重要内容,并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培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部分。鉴于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创新教育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合理带领学生开展文化活动等,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就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文化自信;培养途径
中华文化经久不衰,在历史长河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面对几千年沉淀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大力弘扬、传承,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更加辉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文化自信至关重要,不仅能够让学生感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还可以有效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对中华文化自信,并发扬、传承中华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需要继承传承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形成传承中华文化的思想與能力。
一、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高校阶段的学生是一个即将步入社会,成为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十分重要,在高校阶段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才能够使祖国更加强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高校的重要学科,加大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教学力度至关重要,高校阶段学生作为国家的新力量,能够对国家、民族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可见,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自身文化
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在培养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对待文化的态度,这样才会更加具有说服力。学生长期在教师的熏陶与感染之下,才能够逐渐对文化产生自信与兴趣。如果教师仅仅只是运用枯燥的语言讲解文化的魅力,那么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
例如,笔者在课余时间会通过网络化的渠道,学习、掌握大量的文化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讲课的时候,笔者会适当将文化融入于课堂中,运用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从笔者的身上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对文化产生兴趣。长久以往,学生能够慢慢喜欢上中华文化,并逐渐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课堂说教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打好基础。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之下,课堂教学基本上将教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单纯的聆听作为了主要模式,导致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更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甚至一些学生面对这种课堂学习模式,会产生排斥、厌倦等情绪。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时,教师应转变传统课堂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并适当结合现代化技术,打造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
例如,笔者会在课前制作一些微课视频,通过网络化渠道搜集“文化中国”微视频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展播资料,或者反映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群众文化生活,挖掘当代艺术魅力,体现美好生活视频等资源,合理制作成微课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及时播放微课视频内容,这样可以有效集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笔者也会在课堂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他们共同探讨一些含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等,在探讨的过程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构建趣味性的课堂,还可以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在课后钻研中华文化,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组织文化实践活动
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与支撑,在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之下,适当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程度。鉴于此,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与文化活动,并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文化,引导学生全面感知文化的魅力。
例如,中华文化体现在多方面,其中包括古建筑、古镇等,笔者会合理组织学生们到周边具有文化底蕴的古镇中游玩,学生们在游玩的过程中能够直观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同的文化实践活动,比较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学习先进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总而言之,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精神支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与思想,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国家培养出具备优质文化素养的人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合理渗透文化自信培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卢雷,袁久红.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142-146.
[2]王金伟.“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7(02):126-127.
(作者单位: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文化自信;培养途径
中华文化经久不衰,在历史长河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面对几千年沉淀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大力弘扬、传承,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更加辉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文化自信至关重要,不仅能够让学生感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还可以有效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对中华文化自信,并发扬、传承中华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需要继承传承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形成传承中华文化的思想與能力。
一、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高校阶段的学生是一个即将步入社会,成为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一部分,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十分重要,在高校阶段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才能够使祖国更加强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高校的重要学科,加大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教学力度至关重要,高校阶段学生作为国家的新力量,能够对国家、民族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可见,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自身文化
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在培养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对待文化的态度,这样才会更加具有说服力。学生长期在教师的熏陶与感染之下,才能够逐渐对文化产生自信与兴趣。如果教师仅仅只是运用枯燥的语言讲解文化的魅力,那么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
例如,笔者在课余时间会通过网络化的渠道,学习、掌握大量的文化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讲课的时候,笔者会适当将文化融入于课堂中,运用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从笔者的身上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对文化产生兴趣。长久以往,学生能够慢慢喜欢上中华文化,并逐渐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课堂说教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打好基础。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之下,课堂教学基本上将教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单纯的聆听作为了主要模式,导致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更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甚至一些学生面对这种课堂学习模式,会产生排斥、厌倦等情绪。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时,教师应转变传统课堂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并适当结合现代化技术,打造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
例如,笔者会在课前制作一些微课视频,通过网络化渠道搜集“文化中国”微视频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展播资料,或者反映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群众文化生活,挖掘当代艺术魅力,体现美好生活视频等资源,合理制作成微课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及时播放微课视频内容,这样可以有效集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笔者也会在课堂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他们共同探讨一些含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等,在探讨的过程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构建趣味性的课堂,还可以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在课后钻研中华文化,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组织文化实践活动
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与支撑,在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之下,适当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程度。鉴于此,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与文化活动,并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文化,引导学生全面感知文化的魅力。
例如,中华文化体现在多方面,其中包括古建筑、古镇等,笔者会合理组织学生们到周边具有文化底蕴的古镇中游玩,学生们在游玩的过程中能够直观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同的文化实践活动,比较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学习先进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总而言之,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精神支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与思想,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国家培养出具备优质文化素养的人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合理渗透文化自信培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卢雷,袁久红.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142-146.
[2]王金伟.“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7(02):126-127.
(作者单位:四川工业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