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故事,走近屠呦呦。
经历190次失败的成功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阅读群众来信,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篇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的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1992年,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抗疟“神药”。
◤素材解读
历经190次失败,在第191次才获得成功,在这背后,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科学探索的道路不可能平坦,没有坚持,没有汗水,就不会获得成功。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适用话题
失败是成功的前奏 坚持的意义 奋斗与成功 汗水与回报
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源于《诗经》。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未曾想到女儿会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屠呦呦称,对青蒿素进行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当时,屠呦呦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但他们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最终,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学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据了解,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说,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也好,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中国中医科学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还在几次会议中见过屠老师。目前已经85岁的屠呦呦依旧在正常工作,精神状态很好。
该工作人员介绍,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终身研究员,屠呦呦有自己的办公室,也依旧在带项目。
◤素材解读
“三无”科学家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留学背景和院士头衔,但她却能于宁静中致远,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战胜疟疾作出了巨大贡献,令人钦佩。她性格刚直,敢讲真话,为了工作竟然经常拿自己的身体作试验品,85岁高龄还坚持工作,她的高尚人格、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更值得我们学习!
◤适用话题
名利外的追求 个性与成功 敬业 奉献 忘我
从小就对中医兴趣浓厚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
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楼,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虽然因识字不多而读得磕磕绊绊, 但这里却是她医学梦萌发的温床。
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慢慢地长大,她开始跑下楼来给父亲做帮手。当看到前来求医问药的病人喝下父亲煎熬的汤药后疼痛逐渐缓解时,她心里不由得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当父亲背起竹篓外出采药时,少年时期的屠呦呦都会像个跟屁虫似的一路追着,或钻进丛林寻觅,或抄起铁铲挖掘,或捧起药苗嗅闻,期间自然会不停地向父亲询问诸种中草药的点滴知识,比如采收时节、药用部分、保存方法、品质疗效、贮藏要点……采药归来,屠呦呦的劲头会更大,宁可不吃饭不睡觉,她也非要跟着父亲一起炮制药材,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年龄的增长,屠呦呦心中治病救人的梦想渐渐清晰,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学系,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儿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屠呦呦说自己“很幸运”。
许是命运的安排,耄耋之年的屠呦呦再次提到梦想仍是关于古老的中医药,她在书中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她还说:“青蒿素是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我相信,中国医药将帮助我们战胜危害世界各地人们生命的疾病。”
◤素材解读
兴趣是最甜蜜的牵引,如果不是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接触中医,在心中播下治病救人的种子,屠呦呦也许不一定能在医学之路上走得这么远,直至获得诺贝尔奖。不难看出,良好兴趣的培养,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适用话题
兴趣与成就 言传身教 兴趣与志向
不要宣传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让她的故乡宁波沸腾了。打开微信,朋友圈中每隔几分钟就可以看到关于她获奖的报道。
屠呦呦一位在宁波的亲戚在微信中写道:“今天得悉获奖的消息,全家都为她高兴!她却很低调地说:‘不要宣传。’衷心祝福她!她是我们家的骄傲!也是宁波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
其实早在4年前,屠呦呦就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美国拉斯克大奖。她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科学研究要实事求是,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2015年10月5日晚,当有记者打电话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意外时,她回答说:“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素材解读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能获得诺贝尔奖绝对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屠呦呦却非常低调、谦虚,这折射出了一位科学家的高尚品格,如此淡泊名利,让人赞叹!
◤适用话题
荣誉观 低调谦逊 淡泊名利
经历190次失败的成功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阅读群众来信,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篇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的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1992年,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抗疟“神药”。
◤素材解读
历经190次失败,在第191次才获得成功,在这背后,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科学探索的道路不可能平坦,没有坚持,没有汗水,就不会获得成功。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适用话题
失败是成功的前奏 坚持的意义 奋斗与成功 汗水与回报
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源于《诗经》。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未曾想到女儿会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屠呦呦称,对青蒿素进行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当时,屠呦呦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但他们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最终,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学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据了解,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说,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也好,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中国中医科学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还在几次会议中见过屠老师。目前已经85岁的屠呦呦依旧在正常工作,精神状态很好。
该工作人员介绍,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终身研究员,屠呦呦有自己的办公室,也依旧在带项目。
◤素材解读
“三无”科学家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留学背景和院士头衔,但她却能于宁静中致远,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战胜疟疾作出了巨大贡献,令人钦佩。她性格刚直,敢讲真话,为了工作竟然经常拿自己的身体作试验品,85岁高龄还坚持工作,她的高尚人格、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更值得我们学习!
◤适用话题
名利外的追求 个性与成功 敬业 奉献 忘我
从小就对中医兴趣浓厚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
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楼,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虽然因识字不多而读得磕磕绊绊, 但这里却是她医学梦萌发的温床。
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慢慢地长大,她开始跑下楼来给父亲做帮手。当看到前来求医问药的病人喝下父亲煎熬的汤药后疼痛逐渐缓解时,她心里不由得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当父亲背起竹篓外出采药时,少年时期的屠呦呦都会像个跟屁虫似的一路追着,或钻进丛林寻觅,或抄起铁铲挖掘,或捧起药苗嗅闻,期间自然会不停地向父亲询问诸种中草药的点滴知识,比如采收时节、药用部分、保存方法、品质疗效、贮藏要点……采药归来,屠呦呦的劲头会更大,宁可不吃饭不睡觉,她也非要跟着父亲一起炮制药材,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年龄的增长,屠呦呦心中治病救人的梦想渐渐清晰,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学系,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儿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屠呦呦说自己“很幸运”。
许是命运的安排,耄耋之年的屠呦呦再次提到梦想仍是关于古老的中医药,她在书中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她还说:“青蒿素是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我相信,中国医药将帮助我们战胜危害世界各地人们生命的疾病。”
◤素材解读
兴趣是最甜蜜的牵引,如果不是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接触中医,在心中播下治病救人的种子,屠呦呦也许不一定能在医学之路上走得这么远,直至获得诺贝尔奖。不难看出,良好兴趣的培养,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适用话题
兴趣与成就 言传身教 兴趣与志向
不要宣传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让她的故乡宁波沸腾了。打开微信,朋友圈中每隔几分钟就可以看到关于她获奖的报道。
屠呦呦一位在宁波的亲戚在微信中写道:“今天得悉获奖的消息,全家都为她高兴!她却很低调地说:‘不要宣传。’衷心祝福她!她是我们家的骄傲!也是宁波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
其实早在4年前,屠呦呦就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美国拉斯克大奖。她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科学研究要实事求是,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2015年10月5日晚,当有记者打电话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意外时,她回答说:“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素材解读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能获得诺贝尔奖绝对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屠呦呦却非常低调、谦虚,这折射出了一位科学家的高尚品格,如此淡泊名利,让人赞叹!
◤适用话题
荣誉观 低调谦逊 淡泊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