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狼性”教育传入中国也有很多年了,但是目前来看,能够成才的孩子屈指可数。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后期成长也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这不免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我们自己所谓的“狼性”教育,到底有没有从根上去改变孩子的一生,还是给孩子留下了童年的阴影?
日前,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国人关注:日本青森市海水浴场每年都会举行新年例行的空手道练习。天还未亮,约40名3— 54岁的孩童和大人就已经在-4.5℃的冰冷海水和41公分厚的积雪中进行空手道练习。据此前报道,该惯例是为了让参加者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挑战完成自己一年的目标。
还记得曾经的“哈佛女孩”吗?
这是日本为培养孩子的“狼性”所举行的活动,“狼性”教育在上个世纪末期兴起于日本韩国,随后在本世纪初传入中国,在当时也使部分中国父母争相效仿。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曾经的“哈佛女孩”刘亦婷?
18年前,成都外国语学校一个名叫刘亦婷的小姑娘以全额奖学金被哈佛大学录取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不过,真正让刘亦婷走上“神坛”的,是她的母亲和继父创作的这本书—《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曾经红遍大江南北,被无数家长老师奉为宝典。
在主打“素质培养纪实”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中,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曾用大量笔墨描绘了让女儿学会坚持和忍耐的“捏冰”情节—年幼的刘亦婷和继父打赌,用手捏住一块冰坚持一刻钟,直到她感到“有小针在手心上跳舞”。
這个刘卫华描绘为锻炼意志力的“捏冰考验”,曾被许多家长视作素质教育的典范,这也是“狼性”教育的一种凸显,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似乎有些“残忍”。
当然,从母亲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锻炼和考验是希望能够磨练女儿吃苦耐劳的品质,出发点应该是好的,虽然谈不上“虐童”这么夸张,但在方式方法上确实有一些欠妥的地方。
不过,当《哈佛女孩刘亦婷》风靡全中国,不少家长都带着孩子挑战了一把“捏冰”,还有孩子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捏冰考验”写成了作文。家长们仿佛认为,如果自己的孩子从小就经受住了“捏冰考验”,将来长大后也就能像刘亦婷一样考上哈佛 了……
但在此之后,刘亦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很难从国内媒体的报道中看到刘亦婷成年后的踪迹,当我们翻看刘亦婷的LinkedIn账号,才能够找到这位曾经的“哈佛女孩”毕业后的人生轨迹—她做过三段短期的实习,分别是在波士顿咨询、百事和一家对冲基金公司。随后自己出来打拼,在美国开了一家“睿识资本”,失败后又合伙开了“慧恩资本”,四年后再次倒闭,她现在的身份则是“秦岭资本”的合伙 人。
“狼性”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孩子适度进行一些“狼性”教育,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必修课。如今,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往往伴随着五六个家长的幸福包围,不加节制的宠爱和唯恐受伤的心态,使得不少家庭养成了孩子或娇纵惯养、或胆小怕事,缺乏耐力、身体娇弱、集体协作意识淡薄。
有报道称,中国孩子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和集体合作意识等,都远远落后于日本孩子,这也导致很多父母开始用“狼性”教育的方法去教导孩子。
2016年的父亲节,5名父亲与1名母亲带着他们的孩子到广东连山金子山登山,让孩子挑战坡度80多度、长度500多米,几乎垂直挂在悬崖绝壁上的天梯。担心孩子们中途放弃,每名父亲手上都拿着竹鞭。孩子走得慢的,屁股后面就会挨上鞭子。组织者说,要让孩子有一种带有野性的拼搏和竞争精神,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狼性”教育方式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力;另一方面,会对孩子造成一些伤害。也许他的身体、心理素质天生相对较好,但是如果换作其他孩子,一下子就把他给打趴下了,这个时候,残酷的“狼性”教育对孩子来说,是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
“狼性”教育近年来屡被冲击,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一方面是国人体质的每况愈下,“温室中的花朵”,使得孩子从身体到心理素质,呈现出全面的下滑。另一方面则是近邻的日韩,以“狼性”教育而塑造全民健康的体魄,这其间尤其做到了“从娃娃抓起”。比如我们常常看到和听到,冬天无论多冷,日本幼儿园的孩子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日本妈妈常说:“是啊,孩子送幼儿园就是来让他们得病的。”
然而很多时候,有图未必就有真相。长期居住在日本的国内教育专家指出,日本孩子冬天穿得少,其实有着客观的气候和社会环境因素。一方面日本很少有极寒天气,普遍都在零度以上;另一方面,社会环境设施的完备,使得日本的各种室内可以达到“四季如春”的程度。还有就是孩子穿的短衣短裤中具有保暖性,再加上其长期以来注重的素质教育,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穿衣少”的状态。
对此,心理咨询师也指出:采取极端的方法教育出的孩子性格会有缺陷,他们或许偏执,或许冷酷,或许轻狂……他们会用所接受的极端方法对待这个世界,对待所有的人。心理咨询师建议各位家长注意方式方法,在冷酷的训练中,非但没有健全孩子的人格,反而埋下不可理喻的种子,造成孩子的叛逆。所以光让孩子有“狼性”不行,还要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近些年的教育大环境下,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要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盲目去追求“狼性”教育又或者是“精英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这样严厉的教导,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同样有两面性。“狼性教育往往强调‘前进’,注重积极、优秀的一面,定下一个目标,就要达到。”
但是,退也是一种人生艺术,在有些时候,要懂得去服输、认输,这比坚持更加需要勇气。因此建议给孩子的教育增加一定的“韧性”,要让他懂得,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迂回前进,什么时候该放弃,如果仅仅强调前进和坚持,如果有一天他遇到挫折的话,也会走到另一个极端。
我们忘了狼身上最宝贵的特质
狼,并不是这个星球上最厉害的肉食动物,它甚至要弱于狮子和豹。狼属于群居型动物,当群狼出现时恐怕没有几个动物是他们的对手。其实当我们回过头来再来仔细分析“狼性”教育时我们会发现:很多国人曲解了“狼性”教育的本质。
我们一直提倡学习“狼性”教育,是要学习狼身上的勇猛、意志,同时也不要忘记狼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团结协作。
在开篇的日本人在冰雪中练习空手道活动,是由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组成的40人的队伍一起练习,这也预示着他们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力,以及提升他们团队间的凝聚力,狼性教育一直都不是只有孩子才做的事。“狼性”教育也不是一时的,在人的一生中,或许每个人都需要类似的活动去时刻警醒自己,这或许是他们举办这项活动的初衷吧。
“狼性”教育传入中国也有很多年了,但是目前来看,能够成才的孩子屈指可数。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后期成长也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这不免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我们自己所谓的“狼性”教育,到底有没有从根上去改变孩子的一生,还是给孩子留下了童年的阴影?每位家长是不是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去制订属于自己的教育方 式?
日前,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国人关注:日本青森市海水浴场每年都会举行新年例行的空手道练习。天还未亮,约40名3— 54岁的孩童和大人就已经在-4.5℃的冰冷海水和41公分厚的积雪中进行空手道练习。据此前报道,该惯例是为了让参加者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挑战完成自己一年的目标。
还记得曾经的“哈佛女孩”吗?
这是日本为培养孩子的“狼性”所举行的活动,“狼性”教育在上个世纪末期兴起于日本韩国,随后在本世纪初传入中国,在当时也使部分中国父母争相效仿。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曾经的“哈佛女孩”刘亦婷?
18年前,成都外国语学校一个名叫刘亦婷的小姑娘以全额奖学金被哈佛大学录取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不过,真正让刘亦婷走上“神坛”的,是她的母亲和继父创作的这本书—《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曾经红遍大江南北,被无数家长老师奉为宝典。
在主打“素质培养纪实”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中,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曾用大量笔墨描绘了让女儿学会坚持和忍耐的“捏冰”情节—年幼的刘亦婷和继父打赌,用手捏住一块冰坚持一刻钟,直到她感到“有小针在手心上跳舞”。
這个刘卫华描绘为锻炼意志力的“捏冰考验”,曾被许多家长视作素质教育的典范,这也是“狼性”教育的一种凸显,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似乎有些“残忍”。
当然,从母亲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锻炼和考验是希望能够磨练女儿吃苦耐劳的品质,出发点应该是好的,虽然谈不上“虐童”这么夸张,但在方式方法上确实有一些欠妥的地方。
不过,当《哈佛女孩刘亦婷》风靡全中国,不少家长都带着孩子挑战了一把“捏冰”,还有孩子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捏冰考验”写成了作文。家长们仿佛认为,如果自己的孩子从小就经受住了“捏冰考验”,将来长大后也就能像刘亦婷一样考上哈佛 了……
但在此之后,刘亦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很难从国内媒体的报道中看到刘亦婷成年后的踪迹,当我们翻看刘亦婷的LinkedIn账号,才能够找到这位曾经的“哈佛女孩”毕业后的人生轨迹—她做过三段短期的实习,分别是在波士顿咨询、百事和一家对冲基金公司。随后自己出来打拼,在美国开了一家“睿识资本”,失败后又合伙开了“慧恩资本”,四年后再次倒闭,她现在的身份则是“秦岭资本”的合伙 人。
“狼性”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孩子适度进行一些“狼性”教育,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必修课。如今,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往往伴随着五六个家长的幸福包围,不加节制的宠爱和唯恐受伤的心态,使得不少家庭养成了孩子或娇纵惯养、或胆小怕事,缺乏耐力、身体娇弱、集体协作意识淡薄。
有报道称,中国孩子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和集体合作意识等,都远远落后于日本孩子,这也导致很多父母开始用“狼性”教育的方法去教导孩子。
2016年的父亲节,5名父亲与1名母亲带着他们的孩子到广东连山金子山登山,让孩子挑战坡度80多度、长度500多米,几乎垂直挂在悬崖绝壁上的天梯。担心孩子们中途放弃,每名父亲手上都拿着竹鞭。孩子走得慢的,屁股后面就会挨上鞭子。组织者说,要让孩子有一种带有野性的拼搏和竞争精神,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狼性”教育方式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力;另一方面,会对孩子造成一些伤害。也许他的身体、心理素质天生相对较好,但是如果换作其他孩子,一下子就把他给打趴下了,这个时候,残酷的“狼性”教育对孩子来说,是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
“狼性”教育近年来屡被冲击,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一方面是国人体质的每况愈下,“温室中的花朵”,使得孩子从身体到心理素质,呈现出全面的下滑。另一方面则是近邻的日韩,以“狼性”教育而塑造全民健康的体魄,这其间尤其做到了“从娃娃抓起”。比如我们常常看到和听到,冬天无论多冷,日本幼儿园的孩子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日本妈妈常说:“是啊,孩子送幼儿园就是来让他们得病的。”
然而很多时候,有图未必就有真相。长期居住在日本的国内教育专家指出,日本孩子冬天穿得少,其实有着客观的气候和社会环境因素。一方面日本很少有极寒天气,普遍都在零度以上;另一方面,社会环境设施的完备,使得日本的各种室内可以达到“四季如春”的程度。还有就是孩子穿的短衣短裤中具有保暖性,再加上其长期以来注重的素质教育,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穿衣少”的状态。
对此,心理咨询师也指出:采取极端的方法教育出的孩子性格会有缺陷,他们或许偏执,或许冷酷,或许轻狂……他们会用所接受的极端方法对待这个世界,对待所有的人。心理咨询师建议各位家长注意方式方法,在冷酷的训练中,非但没有健全孩子的人格,反而埋下不可理喻的种子,造成孩子的叛逆。所以光让孩子有“狼性”不行,还要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近些年的教育大环境下,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要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盲目去追求“狼性”教育又或者是“精英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这样严厉的教导,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同样有两面性。“狼性教育往往强调‘前进’,注重积极、优秀的一面,定下一个目标,就要达到。”
但是,退也是一种人生艺术,在有些时候,要懂得去服输、认输,这比坚持更加需要勇气。因此建议给孩子的教育增加一定的“韧性”,要让他懂得,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迂回前进,什么时候该放弃,如果仅仅强调前进和坚持,如果有一天他遇到挫折的话,也会走到另一个极端。
我们忘了狼身上最宝贵的特质
狼,并不是这个星球上最厉害的肉食动物,它甚至要弱于狮子和豹。狼属于群居型动物,当群狼出现时恐怕没有几个动物是他们的对手。其实当我们回过头来再来仔细分析“狼性”教育时我们会发现:很多国人曲解了“狼性”教育的本质。
我们一直提倡学习“狼性”教育,是要学习狼身上的勇猛、意志,同时也不要忘记狼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团结协作。
在开篇的日本人在冰雪中练习空手道活动,是由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组成的40人的队伍一起练习,这也预示着他们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力,以及提升他们团队间的凝聚力,狼性教育一直都不是只有孩子才做的事。“狼性”教育也不是一时的,在人的一生中,或许每个人都需要类似的活动去时刻警醒自己,这或许是他们举办这项活动的初衷吧。
“狼性”教育传入中国也有很多年了,但是目前来看,能够成才的孩子屈指可数。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后期成长也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这不免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我们自己所谓的“狼性”教育,到底有没有从根上去改变孩子的一生,还是给孩子留下了童年的阴影?每位家长是不是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去制订属于自己的教育方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