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负责整顿班级秩序,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组织班级活动,建设班风,承担着沉重的责任。由于班主任面对班级中的数十名学生,很难保证管理工作的面面俱到,因此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中,存在着诸多漏洞。如今,班主任需要通过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成效,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必须及时反思当前工作中的问题,探求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引言:
以往,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理念、模式十分传统,与如今班级管理的目标相违背,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这一阶段的建立起的兴趣、习惯,受到的班风熏陶,往往决定了他们个人品质及性格的形成。因此,班主任绝不可任由班级管理问题不断增多和恶化,要把握好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工作完善的班级管理工作为他们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一)管理手段强硬
许多班主任都希望学生“怕”自己,认为这样才能够在学生之中树立威信,因此在教育管理学生时,总是采取强硬的手段,对待学生的错误恶语相加,当众批评惩罚,习惯对学生提出“命令”,并要求学生无条件完成。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反而使学生与班主任的距离逐渐疏远,也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叛逆情绪。
(二)管理模式籠统
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成效往往只看重整体,忽略个别。如班级的整体考试成绩或纪律评分提升,就认为圆满的完成了工作任务。而在其中,往往会有个别学生存在一定的问题。笼统式的管理导致班主任不能看到个别学生的问题,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而这些问题长期置之不理,也会逐步被放大。
二、解决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环境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加之,学生培养目标的变化。小学班主任不能再采用独裁式的管理模式。但同时考虑到小学生自制能力,也要合理应用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若要创建出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模式,小学班主任应从学生实际入手,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学习状态,并结合新的管理理念,重新定位学生。比如以学生需求、建议为基础制定班规,并选择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管理委员会,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所有环节中。这样结合管理制度、学生自主、教师引导等多种方式建立起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准确把握“管”与“放”的关系,不能过于放任学生,也不能太过于辖制学生,从而有效保证管理工作质量[1]。
(二)更新班级管理理念
班主任决不可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更不能将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作为管理的最终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对陈旧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
首先,班主任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在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地评价。同时,班主任还应能及时发现学生进步、优点,并加以鼓励、表扬,从而使学生将自己的优点放大。其次,班主任应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毕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并不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习。而采用个性化的管理方法更能激发出学生的潜力。最后,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有所不同,管理问题也各有不同。为此,小学班主任还应结合学生实际,发现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一年级的学生经常出现不配合班主任的问题;二年级学生虽然能够配合班主任,但同时自我意识也在加强,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教育成为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集体荣誉感,但其自主管理能力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必须在考虑每个年级阶段学生心理特点、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管理措施,从而实现多元化管理。如树立榜样,与学生积极交流、沟通,引导一年级学生配合管理;设定评价标准,引导二年级学生进行自我评定;给予学生班级管理权力,提供足够的自主管理空间,引导三年级学生逐步培养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2]。总的来说,实现多元化管理方式是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构建民主的交流平台
人的本性都是渴望沟通和交流的,班主任应该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为构建和谐民主的交流平台。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应该从心底里认可学生,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多注意倾听。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要注意倾听不同的意见,再进行综合客观的评定,不能带有色眼睛去看待学生。发现有学生犯了错误,要充分的尊重学生,选择合适的场所,以心平气和的态度与其交谈,进行单独教育,而不是当众批评和教训学生,让学生难堪。例如有学生出于个人喜好会有偏科的现象,喜欢数学不喜欢语文,班主任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告诉学生没有语文的基础是学不好数学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才能加深对数学的理解。班主任还可以适时的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实施个别教育
班级中,难免会有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个性孤僻,不愿参与集体活动,无论这些因素是否影响了班级的整体发展,班主任都要予以重视,只有解决了个别问题,才能够使班级团结一致,不断向前。后进生因为长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很少得到鼓励,缺乏自信心。班主任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鼓励这些学生大胆提问,发表自己的想法,并适时的鼓励。比如课堂中有意识的让后进生回答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激发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表扬的方法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的完善班级建设。
三、结语
总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承担众多责任,但其目标还应该归结于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健康身心状况的观察与培育,帮助他们塑造优秀的个性人格。因此,班主任必须明确多元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对策,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崔东华.初探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6):62.
[2]扎西卓玛.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及优化建议[J].魅力中国,2017,(z1):100.
[3]李运满,秦会会.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之我见――以爱为本教育、管理学生[J].新校园(中旬刊),2015,(11):177.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引言:
以往,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理念、模式十分传统,与如今班级管理的目标相违背,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这一阶段的建立起的兴趣、习惯,受到的班风熏陶,往往决定了他们个人品质及性格的形成。因此,班主任绝不可任由班级管理问题不断增多和恶化,要把握好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工作完善的班级管理工作为他们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一)管理手段强硬
许多班主任都希望学生“怕”自己,认为这样才能够在学生之中树立威信,因此在教育管理学生时,总是采取强硬的手段,对待学生的错误恶语相加,当众批评惩罚,习惯对学生提出“命令”,并要求学生无条件完成。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反而使学生与班主任的距离逐渐疏远,也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叛逆情绪。
(二)管理模式籠统
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成效往往只看重整体,忽略个别。如班级的整体考试成绩或纪律评分提升,就认为圆满的完成了工作任务。而在其中,往往会有个别学生存在一定的问题。笼统式的管理导致班主任不能看到个别学生的问题,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而这些问题长期置之不理,也会逐步被放大。
二、解决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环境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加之,学生培养目标的变化。小学班主任不能再采用独裁式的管理模式。但同时考虑到小学生自制能力,也要合理应用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若要创建出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模式,小学班主任应从学生实际入手,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学习状态,并结合新的管理理念,重新定位学生。比如以学生需求、建议为基础制定班规,并选择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管理委员会,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所有环节中。这样结合管理制度、学生自主、教师引导等多种方式建立起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准确把握“管”与“放”的关系,不能过于放任学生,也不能太过于辖制学生,从而有效保证管理工作质量[1]。
(二)更新班级管理理念
班主任决不可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更不能将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作为管理的最终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对陈旧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
首先,班主任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在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地评价。同时,班主任还应能及时发现学生进步、优点,并加以鼓励、表扬,从而使学生将自己的优点放大。其次,班主任应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毕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并不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习。而采用个性化的管理方法更能激发出学生的潜力。最后,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有所不同,管理问题也各有不同。为此,小学班主任还应结合学生实际,发现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一年级的学生经常出现不配合班主任的问题;二年级学生虽然能够配合班主任,但同时自我意识也在加强,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教育成为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集体荣誉感,但其自主管理能力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必须在考虑每个年级阶段学生心理特点、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管理措施,从而实现多元化管理。如树立榜样,与学生积极交流、沟通,引导一年级学生配合管理;设定评价标准,引导二年级学生进行自我评定;给予学生班级管理权力,提供足够的自主管理空间,引导三年级学生逐步培养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2]。总的来说,实现多元化管理方式是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构建民主的交流平台
人的本性都是渴望沟通和交流的,班主任应该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为构建和谐民主的交流平台。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应该从心底里认可学生,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多注意倾听。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要注意倾听不同的意见,再进行综合客观的评定,不能带有色眼睛去看待学生。发现有学生犯了错误,要充分的尊重学生,选择合适的场所,以心平气和的态度与其交谈,进行单独教育,而不是当众批评和教训学生,让学生难堪。例如有学生出于个人喜好会有偏科的现象,喜欢数学不喜欢语文,班主任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告诉学生没有语文的基础是学不好数学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才能加深对数学的理解。班主任还可以适时的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实施个别教育
班级中,难免会有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个性孤僻,不愿参与集体活动,无论这些因素是否影响了班级的整体发展,班主任都要予以重视,只有解决了个别问题,才能够使班级团结一致,不断向前。后进生因为长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很少得到鼓励,缺乏自信心。班主任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鼓励这些学生大胆提问,发表自己的想法,并适时的鼓励。比如课堂中有意识的让后进生回答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激发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表扬的方法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的完善班级建设。
三、结语
总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承担众多责任,但其目标还应该归结于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健康身心状况的观察与培育,帮助他们塑造优秀的个性人格。因此,班主任必须明确多元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对策,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崔东华.初探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6):62.
[2]扎西卓玛.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及优化建议[J].魅力中国,2017,(z1):100.
[3]李运满,秦会会.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之我见――以爱为本教育、管理学生[J].新校园(中旬刊),2015,(1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