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我之悟得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笔者执教小学语文20余年,在教学实践中感悟到:欲放阅读之矢,须攻读法之的。“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本文侧重阐述了如何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授以读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59-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随着现代化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教学方式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教育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笔者执教语文20余年,在教学实践中体悟到:欲放阅读之矢,须攻读法之的。谨此,与同仁探讨。
  1、教师要教学生懂得读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解决读什么的问题。一是读的目标要准、明,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提出,既来自教师,又来自学生。教学目标准和明,不仅仅是教师心里有底,而且学生必须心里有数。如我在教学《手》一课时,首先就由师生质疑:这一课讲了谁的手?怎样的手?为什么会长成这样的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双手?这样,我们读的目标就有了。二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的内容。具体地说,就是读哪一段,哪一句,哪一个词。为了读懂课文,就要抓住重点词、句、段,这个方法要教给学生。要读懂“这是怎样的手”这一问题时,就要重点读第五到十一自然段,从而找出陈秉正的手有坚硬、灵巧这两个特点。又如,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手坚硬呢?再要求学生重点读第五至十自然段,从课文里找出句子来,再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像钳子”、“铁耙”来理解。
  其次要解决怎样读的问题。读书要读进文章里面去,即读进文章所表达的意思里面去,读进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里面去。读进文章所表达的意思里面去,也就是指把文章用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变成自己所理解的东西。读进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里面去,也就是指要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来呢?第一,要由语言文字入手,到理解课文内容,再回到语言表达形式上来。要咬住重点词句,再进行嚼,即分析、体会,还要注意联系,如词与词、词与段、段与中心等的联系。第二,要注意读的形式、频率和质量。形式有朗读、默读、浏览、快速地读等。频率应该是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读书。质量在于边读边想。“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样就不能达到目的。第三,要培养孩子自己读、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想。首先,教师要引导孩子们逻辑地想。逻辑地想就是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逻辑地想是读懂课文支撑的骨架,逻辑地想当中一个重要过程是抓联系,联系指内容上、形式上、字词句段等多方面的联系,训练学生能够由具体到抽象。
  其次,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形象地想。形象地想是解决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第一,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表象储存,让语言文字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第二,要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形、感音、感情。第三,多读。第四,借助直观的教具。
  3、教师要训练学生在读中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在读中说。说既是一种表达的训练,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它是由内部语言转变为外部语言,通过说,展示孩子们思维的过程。首先是要求孩子用语要准确,接着是逐步培养学生说得有条理。其次是培养学生说得有感情,能打动别人,能说服别人。然后是要严格地要求,要潜心地培养。最后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想好了再说,要仔细地听别人怎么说,听老师、听同学怎么说。
  总之,教学生学会读书是抓好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只要从读、想、说这三个方面着手,学生读书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阅读教学工作就会感到轻松自如。此时我才澡深体悟到:教师并不是教学生读书,而是教学生怎样读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师由“教读书”,改革为“教读书方法”,也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人文精神体现着对生命的探索与关怀,包含着博爱与大爱,是人类追求平等与自由的心声。将人文精神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对小学生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的启迪,为学生精神向度的追求打开了一扇窗。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文精神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52-01  人文精神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向度追求,是人们重要的精神力量
期刊
【摘要】本文在阐述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教学与分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初中小班化数学分层教学实施模型,最后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农村 初中 小班化 数学 分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62-01  1、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教学与分层教学理论  1.1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期刊
【摘要】“智慧乃天生,知识靠之学来。”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在注重“双基”的前提下,构建数学教学智慧课堂,从而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益,给发展中的课改注入不竭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构建 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56-01  陶行知先生指出: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
期刊
【摘要】“悟”是一种品格,“悟”是一种境界,教人“意悟”却是品格之上的品格,境界之上的境界。没有冬的历练、春的孕育、夏的洗礼、秋的风霜,哪来“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坦荡与伟岸!  【关键词】感悟教学法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47-02  关于“感悟”的界说和演绎可谓百花齐放、众说纷纭,因此,人们对“感悟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一直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一些教学建议,旨在抛砖引玉,相互交流,促进相关工作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兴趣 教学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58-01  总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困难和
期刊
【摘要】新课程实施,新理念学习,给我们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堂堂设计精美的课展现在我们面前,生动、直观地诠释着新课标下的新课型,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此绽放,学生能力在此得到发展,让我们欣喜不已。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头脑,更应该清醒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某些轰轰烈烈的课堂,那只是表面热闹,学生思维停滞不前,甚至严重阻碍学生发展。追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归根结底在于问题设计。  【
期刊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素质教育要求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以下是我教学应用题的几点体会:  1、认真审题,重视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往往对审题拘于形式,拿到题目就把题中数字简单组合,导致错误。应用题是有情节、有具体内容和问题的,所以首先要加强学生“说”的培养,理解题意。有些应用题的叙述较为抽象、冗长,可引导学生将题目的叙述进行简化,抓住
期刊
【摘要】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参与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44-01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重视学生自主发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试着从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参与;营造合作,让学生交流体验,联系生活,让学生自我拓展;重视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四方面来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主动参与 交流体验 自我拓展 重视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48-02  新课
期刊
【摘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深入钻研文本。做到教者了然于胸;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树立服务意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的兴趣,找准读写结合点,进行有效的训练等策略,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