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中的雄师劲旅

来源 :铁军·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h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战部队,是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的主力军。它的组建、发展与壮大,经历了艰难困苦、曲折复杂的过程。新四军这支威名远扬的部队,令日伪闻风丧胆,与百姓鱼水情深,曾经诞生了上百位闻名遐迩的战将,发生过成百上千次惨烈的战斗,而那些不为人知的征战英烈、沙场秘闻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铭记与缅怀。
  新四军组建初期的四个支队是分布在南方八省的十四支红军游击健儿汇聚成的铁流,他们舍生忘死,驱除外虏,留给后人一个又一个“首战”的辉煌:首战日军的蒋家河口战斗,挺进苏南首次毙敌的韦岗战斗,在当涂与芜湖之间首次击毁日军军列的京沪铁路伏击战,首次一役历经6日毙敌300余人的马家园战斗,首次夜间突袭日军的新丰车站战斗,首次攻入敌占县城的句容战斗……
  新四军重建军部以后,七支雄师劲旅将热血洒在祖国山河的片片热土中,他们是:坚持苏中战略区的新四军第一师,坚持淮南战略区的新四军第二师,坚持苏北战略区、战斗在盐阜与淮海大地的新四军第三师,坚持淮北战略区的新四军第四师,坚持鄂豫战略区、转战鄂豫皖湘赣的新四军第五师,坚持苏南战略区的新四军第六师,燃起皖江烽火、坚持皖江战略区的新四军第七师,还有坚持浙东之“三北”地区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
  然而,本刊将奉献给读者的雄师劲旅,决不仅仅只指新四军组建初期的支队和重建军部后编成的各个师,还包括其他许许多多成建制的新四军部队,举例言之:如组建于安徽定远县藕塘的新四军第五支队,编成于皖中的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在河南西华岗正式成立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湖北京山县八字门成立的鄂豫挺进纵队,成立于江苏南部的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新四军挺进纵队,八路军第四纵队,八路军第五纵队,新四军军部独立旅,以及新四军各个师所辖之作战旅,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新四军苏中海防纵队,他们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战斗历程,都有着英勇雄壮的辉煌战绩,他们都是新四军的“雄师劲旅”。
  《铁军·纪实》向读者承诺过,要在你们眼前展现新四军中一个个血染的姓名,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抗敌活剧,铺展开一幅民族抗争御侮的壮阔画卷。为了这一承诺,也为了打造一份历史感、文学性浓厚的刊物,在当前多元化的媒体环境中发展壮大,更为了承载宣传铁军文化这一历史的担当,我们一直在策划,在思考,在广泛约稿,在持久不懈地努力着。
  以杂志为平台构筑铁军文化是我们的职责,全国各地的擅长于新四军故事写作的作家群为我们的稿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铁军·纪实》期待着广大作者从泛黄的纸页与书堆里发掘出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它们是战士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的华章。传承铁军文化是一份承诺,也是一份坚守,是一种期待,也是一种责任。我们有各地作者的支持,我们将为读者奉献更多新四军雄师劲旅中鲜为人知却又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魏冉执笔)
其他文献
核心阅读  他是教授、学者、编辑、作家,更是“有笔曰如刀”的战地记者。抗日战争时期,他奔走于各个战区之间,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下,他使淞沪前线的报道转入“正常化”,他将台儿庄大捷的消息最先传遍海内外。八年间,他撰写了近百万字的新闻报道、战地杂感以及人物采访。不仅如此,他还在经济、军事与史学领域建树颇丰。他叫曹聚仁,是实实在在的“爱国的书生”。  “我是一个彻首彻尾的虚无主义者。”这是曹聚仁晚年时对自己
期刊
强强联合,打造剧本  1945年5月4日,在苏中公学附近安丰固晋首演的历史剧《甲申记》,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年前的3月,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着重分析了明朝灭亡和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毛泽东在写于同年的《学习和时局》中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
期刊
1940年5月,铁道游击队正式编成时,隶属八路军山东纵队鲁南军区。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2月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铁道游击队隶属新四军鲁南军区序列。1942年刘金山担任了铁道游击队的第二任队长,他的前任队长是洪振海。此时与刘金山搭档的政委是杜季伟,副队长是王志胜,就是小说《铁道游击队》里那个本领高强的王强的原型人物。铁道游击队领导班子由鲁南军区司令部直接任命。  自从铁道游击队打下微山岛后,
期刊
阅读提示  他是朝鲜战场上第一位用高射机枪击落美军飞机的特等功臣,曾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是响当当的英雄。回国后,他因伤转入地方工作,但不到40岁却主动退休,从此隐功埋名,到农村当了农民。他有较高的收入,家庭生活却过得不如当地农民,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在他的心底,除了牺牲的战士和他们的亲属,再就是贫困难熬的群众,遭遇不测的村民。终于,他的战功连同他的善举一道,在群众中广为传诵,他的事迹读来催
期刊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上海、南京相继失陷,日军的铁蹄踏上了江南大地。在这民族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勇敢地挑起抗日救国的重担,继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华北抗战以后,又在南方经过与国民党两个多月的谈判斗争,终于达成协议,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闽赣边苏区和闽东苏区的红军游击队接到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指示,改编
期刊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革命者亦然。面对“不如意之事”处之泰然者,未必很多;遇到挫折,依然不离不弃者,必具崇高人格,新四军老战士李奉三同志便是其中一位。革命征程艰险,他屡遇挫折,泰然淡定,追求真理,终身如一。  李奉三同志原名李敬德,1915年生于安徽省定远县九梓集乡。兄弟5人,排行老二。  李敬德自幼聪颖过人,深得家人喜欢。被教私塾的爷爷视为掌上明珠,施以悉心教导。所以,他不仅四书功底很好,
期刊
1944年春—1945年秋:  以商养军大飞跃  1944年春-1945年北撤前夕,是七师军队和皖江根据地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财经收入以两倍数持续大增长的黄金时期。至1944年底和1945年初,七师已有财力一次性按军部要求调款5000万元支援五师。  1944年春天,皖江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中有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第一件,是根据地民众皆知的黄丝滩大江堤工程建设。在皖江行署吕惠生、张凯帆亲自主
期刊
核心阅读  提起郁达夫和他的文章,人们往往想到颓废、忧郁、感伤等形容词。其实,他还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他有着严肃的生活态度和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无惧艰难险恶的斗争环境且视死如归。日军侵华时期,投笔从戎的作家很多,但只有郁达夫一人在日本投降之后牺牲在异国他乡。或如其言,他不是一个战士,只是一个作家,但他无愧乎一个时代的英雄。  “I am not a fighter, but only a wri
期刊
迎接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入闽  1929年2月,邓子恢和郭滴人等一起,在龙岩县中甲的一个山村里召开了中共龙岩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会议根据党的“六大”决议,确定了“争取群众,准备武装暴动,推翻陈国辉反动统治,实现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的方针。  3月14日晚上,驻防龙岩的陈国辉旅突然在全城戒严,出动大批部队开往农民斗争比较激烈的白土等一带村庄驻防。原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的红军第四军从井冈山
期刊
在中国,对于上了点年纪的人来说,张恨水这个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作品也几乎是无人不晓。据说,出现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那批“张恨水迷”们一点也不亚于当今的“粉丝”,就连堂堂的“少帅”张学良,也为了一睹大师的风采,亲自摸到了张恨水的寓所,做了一名“不速之客”。  张恨水除了著作等身之外,还有“三绝”,着实叫人不可等闲视之。—其一,能够同时撰写多部小说,最高纪录是七部长篇同时着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