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b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研究学习的前提和条件。使学生能够很快融入到课堂中,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数学课堂教学 问题情境
  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大众数学”、“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应用性”。毋庸置疑,数学在现实世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高中数学教育不仅面临着为社会发展直接提供更多的高数学素养的劳动者,而且要为一部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职业高中数学教育在未来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而增加教材的趣味性,正是以人为本的切实体现。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浓。在上课中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我只要学习好专业课程学好技术就可以了。怎样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恐惧和抗拒的心理呢?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首先就要改变他们的“数学是枯燥无味”这一观念,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数学的美。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在任何一门学科当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来讲,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更应该加强数学应用性。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教师无论是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都应该十分重视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创设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下面,我就职业学校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一般方法谈谈认识。
  1.借助趣味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生动、有趣的学习材料是学习的最佳刺激,能使学生处于兴奋和积极思维状态,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会乐于学习,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储存和理解。数学理论中的一些问题,本身就富有趣味性。对于一般的数理论,应尽量从有趣味性的问题讲起。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S=■时可以通过这样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1:我国古代学者庄子在《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话:“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例2:国际象棋有这样一个传说: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想要什么。发明者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为止,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并不是很难办到的事,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你认为国王应该给发明者多少粒麦粒呢?国王有能力满足发明者的要求吗?
  同时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数学课堂上,教师设计恰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会倍感亲切,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打开思考的闸门,发掘创造的源泉。
  2.借助以旧引新,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新旧内容之间的关系,巧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利用旧知,获得新知。从原有知识的局限性出发,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在讲授时,一开始给学生出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虽与原有知识有关,但事实上用原有知识又很难解决,或无法解决,这样学生就会急切地想要扩充原有知识,寻找新的解决途径,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例如:讲授复数的三角形式时,先出这样的题目:■.从原则上讲,解这道题所用的复数的乘法、除法都已学过。但是实际上用展开、化简、再相除的方法是不行的。此时可告诉学生,通过这节新课的学习之后,这道题很容易得出答案是16。这样学生就急于知道得到此结果的方法是什么,必然会对新课的学习感兴趣,进一步集中注意力。
  3.借助专业知识背景,创设问题情境。
  进入职校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毕业后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将面临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有的行业与数学联系紧密,如IT行业、经济类行业;而有的行业,用到数学的机会就不是太多,如旅游业和商业。而且不同的行业对数学知识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计算机行业对算法的要求就会高一些,而商业方面主要侧重点利润和最优化方面。另一部分人进入高职进行深造的学生,由于选择的专业不同,也将面临着数学方面的不同要求。但他们都需要在职高阶段为他们的这种不同打下一个适应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所以,首先应对各个专业目前所需用到的数学知识和要在这个专业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作一个详细的调查,确定在职业高中阶段有哪些是必须传授的,哪些是可以传授的。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出现的新的涉及数学方面的内容也应及时地加入教学内容。
  例如:在数控专业教学中在编程时必须要找出相关的基点、节点,有些点就需要用到数学知识中的勾股定理。如果让每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了解本业的具体内容,则不仅能提高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让他们对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有所认识,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如在下图中运用数控车床编程时要求出BC的长度,学生必须掌握数学知识勾股定理知识:
  BC=■
  4.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联系进行联想,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应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对比或者类比,充分进行联想,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如学习了中点后,再学习角平分线的知识时,学生就可以展开类比和对比,联想出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等。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具模型等,都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而且要自然、合情合理。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大增,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数学就会产生良好的情感与态度。创设问题情境没有固定的模式,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要注意时机,创设情境的时机要恰当,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而深。它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只要我们能正确、合理地利用这个手段,就能达到这个目标。
  参考文献:
  [1]姚红梅.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的主要途径.科园月刊,2010,8.
  [2]赵菁蕾.中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丽水学院学报,2005,5.
  [3]郭振华.创设问题情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
其他文献
为创建固氮蓝细菌与小麦联合体系,本文针对一种自生蓝细菌(聚球藻805)和22种共生固氮蓝细菌(12种念珠藻、10种鱼腥藻)的分子鉴定、筛选以及共培养中的生理效应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①采用16SrRNA-RFLP、ITS-RFLP方法对参试的23种蓝细菌进行系统分类,研究表明23种蓝细菌(除聚球藻805外)可分为2大类群组,基本上对应于形态分类学上的Anabaena及Nostoc属。但形态学上被鉴定
摘 要: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驱动力,满足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体验成功、感受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实现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情感教学法 运用方法  一、情感沟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1.交流真情实感,构建互动平台。  多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中,多达
“意境”是一个具有强大内在张力的古典命题,自古而今,对“意境”的阐释丰富而多元,其中原因主要是由于阐释者所采取的审美视角存在差异。视角的不同,其产生的效果和最终的判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实现多样化,在此本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的应用和大家谈一谈电化手段对语文教学的三点好处,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与指正。
摘 要: 数学教学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进行深刻的改革。要运用发现式的教学方式,要在教学中大胆地运用猜想,营造良好气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创造能力 猜想 师生关系  当今时代,创造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价值。创造力决
本试验以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对应的四个番茄品种(EA、Caruso、野生醋栗番茄和哈师5号)作为供体和受体材料,将电离辐射、激光辐照和超声波技术与外源DNA导入技术相结合,通过辐照、
近些年手机用户数量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用户对无线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适应当下越来越复杂的通信服务需求,现代蜂窝网络中基站的部署变得越来越密集、分布方式越来越复
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必须积极设计形式多样、具有童心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的数学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愿做"、"
结论:该实验是利用了蛋白质的氨基端(NH)可与醛基(CHO)发生共价结合,将蛋白质固定在醛基玻片上,在玻片上形成CD抗体微矩阵.我们选用玻片做为载体,使操作简单易行,它的突出优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本文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手段,建立了两种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