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教育观念的更新。那么如何在新的教育观念下,进行课堂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师生情感,让学生亲近物理。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二、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就是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样会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正像波亚利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高度重视物理中的实验部分,并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为学生创设一种再发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
三、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认识物理中有无穷的奥秘。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说,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分析学生不会解题的原因,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体验。
解题包括定性分析、数学表达和定量演算三部分。所谓定性分析,是指对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在各种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结果或变化,以及导致这些结果和变化的原因;所谓表达,就是根据分析的结果建立起物理过程的直观图象,把复杂的问题分离成各个相互联系的局部,应用物理定律给出定量的数学表达式;至于定量演算,则是数学工具的应用。解题的成功正在于定性分析、数学表达和定量演算三者的完美结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数学的能力差,是学生解题困难的主要原因。要想培养学生的这两个能力,只靠教师分析、学生听是不行的,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分析、演算。因此,习题课的改革方向应由教师分析、演算,向学生自己分析、演算的方向转化。
五、注重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更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循循善诱,想法设法强化学生实验,增强学生动手机会,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完电学知识后,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电路故障检查),我让学生分组做了这样的实验:提供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第一步,让他们连接一个电路,要求能调节灯泡的亮度,并同时分析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学生觉得很简单,很快做完了。第二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你的判断,学生立即动手进行实验,不一会,也完成了任务。第三步,假如灯丝烧断后,电压表还有示数吗?先猜想后验证,学生来了兴趣,有同学猜想,灯丝断后,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压表肯定没有示数,有的同学已开始借别组的电池,打算烧断灯丝看看;有的同学干脆把灯泡从灯座上拿下来直接观察。结果发现,电压表不仅有示数,还比原来大了,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却不变,开关断开时又无示数,发生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呢?能否利用这种现象来检查断路故障呢?等等,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确定方法、探究原因、寻找结果。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自觉主动的地位,在错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取得成功,这种成功不是老师启发的结果,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小学教辅图书营销研究──以一个出版者的视角》胡其山
[2] 《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 刘电芝
[3] 《 科学社会学(上册)》鲁旭东、林聚仁译.北京
[4] 《三点一测丛书·九年级物理》希扬主编(人教版)龙门书局
一、培养师生情感,让学生亲近物理。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二、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就是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样会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正像波亚利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高度重视物理中的实验部分,并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为学生创设一种再发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
三、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认识物理中有无穷的奥秘。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说,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分析学生不会解题的原因,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体验。
解题包括定性分析、数学表达和定量演算三部分。所谓定性分析,是指对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在各种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结果或变化,以及导致这些结果和变化的原因;所谓表达,就是根据分析的结果建立起物理过程的直观图象,把复杂的问题分离成各个相互联系的局部,应用物理定律给出定量的数学表达式;至于定量演算,则是数学工具的应用。解题的成功正在于定性分析、数学表达和定量演算三者的完美结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数学的能力差,是学生解题困难的主要原因。要想培养学生的这两个能力,只靠教师分析、学生听是不行的,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分析、演算。因此,习题课的改革方向应由教师分析、演算,向学生自己分析、演算的方向转化。
五、注重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更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循循善诱,想法设法强化学生实验,增强学生动手机会,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完电学知识后,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电路故障检查),我让学生分组做了这样的实验:提供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第一步,让他们连接一个电路,要求能调节灯泡的亮度,并同时分析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学生觉得很简单,很快做完了。第二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你的判断,学生立即动手进行实验,不一会,也完成了任务。第三步,假如灯丝烧断后,电压表还有示数吗?先猜想后验证,学生来了兴趣,有同学猜想,灯丝断后,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压表肯定没有示数,有的同学已开始借别组的电池,打算烧断灯丝看看;有的同学干脆把灯泡从灯座上拿下来直接观察。结果发现,电压表不仅有示数,还比原来大了,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却不变,开关断开时又无示数,发生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呢?能否利用这种现象来检查断路故障呢?等等,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确定方法、探究原因、寻找结果。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自觉主动的地位,在错误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取得成功,这种成功不是老师启发的结果,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小学教辅图书营销研究──以一个出版者的视角》胡其山
[2] 《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 刘电芝
[3] 《 科学社会学(上册)》鲁旭东、林聚仁译.北京
[4] 《三点一测丛书·九年级物理》希扬主编(人教版)龙门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