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厚黄土层下综放工作面过沟谷强来压机理分析

来源 :煤炭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e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矿压分析、理论计算深入研究了千树塔煤矿13302工作面过沟谷区域时的冲击来压.研究结果表明:过沟谷强来压常发生在进入沟谷中部和底部阶段.通过建立沟谷下“非对称压力拱”结构力学模型,得出过沟谷时形成稳定压力拱的条件:沟谷允许最大深度与黄土层厚度、周期来压步距、黄土摩擦因数成正比,与压力拱高度和侧压系数成反比;当工作面向沟谷推进过程中,沟谷深度逐渐增加,当超过允许最大深度时,压力拱会突然失稳,沟谷段上覆黄土载荷层给基本顶造成冲击,这是造成浅埋薄基岩厚黄土层下过沟谷冲击来压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以清洁型煤为样品进行了热重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在N2、10%CO2/90%N2、15%CO2/85%N2、20%CO2/80%N2和CO2气氛下的热解过程相似,型煤在CO2气氛中的反应过程分为360℃前的低温热解和840℃的高温气化,点燃温度Ti最低,燃尽温度Tb和峰值温度Tmax最高;型煤在O2/N2气氛下氧浓度分别为5%、10%和21%的燃烧过程中,随着氧浓度的提高,型煤燃烧特性得到显著改善.型煤在O2/CO2气氛中不同氧浓度下燃烧时,随着氧浓度升高,点燃温度Ti和燃尽温度Tb逐渐降低,并且降低幅
探讨获得煤的干燥基挥发分碳含量的2种方法,即拟合方程法和试验法.拟合方程法,根据煤的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的对应关系,在141个不同煤种的数据基础上得到煤的干燥基挥发分中的碳含量和煤的干燥基挥发分的拟合关系,可判断挥发分中的碳含量,这是获得挥发分中的碳含量的方法之一,但对于某些低挥发分的煤该方法不适用.相关试验证明,采用试验法获得挥发分中碳含量是可行的,为获得低挥发分中的碳含量提供了途径.
从实验室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管理、文件档案管理、实验室供应品管理以及检测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和期间核查等方面阐述了煤炭实验室内部管理办法.其中,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做了重点说明.
为了提高含悬浮物矿井水的处理能力,采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 AC及助凝剂PAM复合使用.本文选取西北某煤矿水质分析特征,其矿井水悬浮物、COD含量较高,采用化学混凝法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P AC与P AM共用,加快絮体形成沉淀,且矾花更大、絮体更加密实,有利于后期压滤工艺操作,更容易压滤成块;P AC与P AM复合处理矿井水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AC投加量100 mg/L,PAM投加量1 mg/L,温度20℃,搅拌速度200 r/min,矿井水COD含量去除率达到99%以上.
以准格尔露天矿煤矸石为研究对象,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煤矸石的特性进行检测,通过图像法、磨矿、磁选、煅烧等方法,探索了以其为原料制备高品质煅烧高岭土的工艺及相关参数.结果表明:经原矿—图像法—颚式破碎机—高速多功能粉碎机—超细粉碎机—筛分—磁选—干燥—煅烧工艺,煅烧产品白度值由75.25%提高到95.06%,TiO2含量下降了0.19%,Fe2 O3含量下降了0.35%,达到了高品质煅烧高岭土的白度标准.
利用坐标转换法将原岩应力转换为巷道轴向为基准的应力分量,通过调整转换后的应力分量,实现原岩应力方向的变化,并以此结合利用有限差分计算软件FLAG3D分析原岩应力大小与方向对巷道围岩破坏变形的影响.研究得出,随着侧压系数增大,巷道破坏变形由顶底板为主向两帮为主过渡,当侧压系数为1时,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的破坏变形程度相近.当巷道轴向与水平最大主应力呈角度相交时,巷道两帮围岩破坏变形呈不对称分布,且当相交角在0°~15°或75°~90°时巷道围岩的不对称破坏变形程度最低,相交角为45°时最大.
针对包头石拐矿区内L1-2主采煤层,通过现场煤屑录井工作,阐述煤体结构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垂向上煤体结构分异性表现明显,煤体结构类型变化频繁,以原生结构煤为主,碎裂煤次发育(15个层段发育了碎裂煤),分布于全井段始终.碎粒煤发育甚少(仅1172~1184m煤层段为碎粒煤),糜棱煤不发育,中下部较上部煤体结构破碎.为废弃矿区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前期评价和设备工作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
从文家坡矿42盘区区域煤层赋存的条件出发,以3煤、1煤上行开采为研究背景,运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42盘区区域上行开采对3煤、1煤的影响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3煤和1煤可以进行上行开采,为42盘区区域上行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改变王家塔煤矿2S103智能采工作面掘进切眼时二次成巷支护强度略显不足、施工工序繁琐、效率低、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情况,通过工程类比法研究分析一次成巷与二次成巷施工工艺、人员组织、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优劣.创造性地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一次成巷锚-网-梁-索联合支护顶板代替单体加强支护的可行性验证.研究表明,一次成巷技术完全适用于该工作面切眼掘进的施工与安全保障要求,提高了掘进效率,减少了工程投入;一次成巷锚-网-梁-索联合支护顶板代替单体支护的设计完全满足巷道支护要求.
以粉煤灰为原料,经过碳酸钠焙烧活化,以盐酸为浸出剂,探究了浸出温度、浸出盐酸的浓度、浸出时间、焙烧时间以及浸出固液比对粉煤灰中镧、铈、钕3种稀土元素的最佳浸出实验条件,并进行了浸出过程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在850℃条件下和碳酸钠以质量比为1:1混合焙烧180 min后,在90℃的条件下,用5 mol/L的盐酸溶液且固液比为1:25浸出120 min,镧、铈、钕最佳浸出率分别可达到56.4%、99.99%和99.99%.采用缩心模型对浸出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从粉煤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