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克托与邵洵美:不能其才,但求尽兴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51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都换栀子花的人
  
  “他身穿黑色套装,系白色领带,在纽扣上别着一枝他人送的栀子花,他向大家保证每天换一枝。但它们不是来自巴黎,那太普通了,是来自伦敦。”
  这位派头十足、王尔德式的花花公子,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科克托,以上描写,出自达恩·弗兰克的《巴黎的放荡——一代风流才子的盛会》。该书引用布列东等不少当事人的说法,指科克托是个“贪图名利地位、一心向上爬的疯狂野心家”,等等,说他到处巴结名人,也“到处炫耀自己”,通过攀附毕加索来争取成为巴黎文艺界的总指挥——科克托毕生夸耀与毕加索的友谊,其实只是毕加索等人需要“一位精明的广告宣传员”,“利用科克托擅长斡旋的才能”去推广他们的先锋艺术,实际内心里是鄙视他的,毕加索还说过讽刺他出名的刻薄话。
  总之,《巴黎的放荡》对科克托评价很差,但也承认:他是当年“整个巴黎文艺界和社交界的介绍人与保护人”,广受欢迎的文坛活动家。“结识科克托是1923年所有男孩子的愿望。”
  事实上,科克托并不止这么简单。他是一位无所不能的天才作家,涉足了几乎所有的现代文艺领域:他是诗人,是小说家,是戏剧家(与毕加索等合作过舞剧《巡游》),是电影导演,是画家,是评论家,还是杂志编辑、报纸创办人等。1955年,他在六十六岁时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还当选过其他多个国家的学院院士),1960年则当选为巴黎的“诗人王子”。
  “创作在诗人科克托眼里,没有边界。”这样的全能型才子,是我感兴趣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去年八月出版了一套科克托作品系列,其中的《科克托访谈录》([法]盖察格编,蔡宏宁等译)和《存在之难》(刘焰译)两种,颇能见出科克托在他自己眼里的样子——科克托十分重视交谈,喜欢言说,爱在媒体前解释自己,从他一生数不胜数的访谈录中选取了十四篇的前一本书,科克托既谈论了他的生活和思想,也发表了对文艺和具体作品的看法,对社会和作家的评论,但总的来说,他谈的还是“我”(该书插附了他不同时期所绘的十四幅漂亮的自画像,可见其自恋);后一本写于拍摄电影《美女与野兽》期间的散文集,《法文本序》则介绍是“科克托所有作品中最‘接近自传’的一部”。
  科克托确是舌若莲花,两部书中时有妙语警句,诸如:“奇迹和诗的出现与我无关,是奇迹和诗伏击了我。”“美丽总是不可见的,可见的时候,那是时尚。”“我们的青春坐在两把椅子中间。”“我一直都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我们对生命一筹莫展,它太空泛,太狭隘,太漫长,太短暂。”等等。关于前面提到的广结名流,科克托在两书中(也是在一生中)重重复复多次谈到那些他引以为傲的友人,也记述了其他不少同时代的文艺名家,并评说了一些前贤。这类零散文字,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独到看法。比如关于毕加索,科克托说:“他不思考,因为他只有天才。……他甚至用天才作小费。”关于雷蒙·拉迪盖——这位兰波式的早慧少年曾震惊巴黎文艺界,也让科克托一见倾心,二十岁就死于放纵——科克托带着骄傲和沉痛写这位密友:“他使别人的青春显得陈旧黯淡。”“他的死亡让我失去了方向。”他亟言雷蒙·拉迪盖小小年纪就“让我豁然开朗”,强调后者的教导是自己的荣耀,引述后者的话:“永远不要和群众背道而驰,要和先锋者背道而驰”,来为自己早年是叛逆者、晚年却受“招安”般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辩解:因为先锋、前卫很快会成为定势,“反因循守旧在我们这个时代成为一种因循守旧”,所以他进入法兰西学院是为了“能够反对反因循守旧的因循守旧”云云。关于阿波利奈尔:“诗是跛足前行的艺术。我知道的人中,只有维庸和阿波利奈尔知道怎样保持平衡不摔倒。”关于普鲁斯特:科克托对《追忆似水年华》更感兴趣的是行文结构,而不是人物和情节;结构就像搭建教堂的脚手架,“比教堂更有意思,最后,教堂的灵魂在脚手架上形成了。”关于伏尔泰和卢梭:科克托说他讨厌前者,因为他“根本不是诗人”;喜欢后者,因为“他的一生则是诗人的一生,他的为人处事态度是诗人的态度”。(按科克托在其众多身份中最重视的是诗人,在各种艺术类型中最偏爱的是诗;他称自己的全部创作为“诗”,其著述目录的分类是按照“诗之诗”、“诗之小说”、“诗之戏剧”等等来标题的;他甚至赞美一把小刀漂亮,也会比喻为“诗”。)
  
  在不同枝杈上跳来跳去的人
  
  然而,除开上述内容,我更关注的是科克托对自己作为“千面作家”,游走于各种文艺形式这一重要特点的自我剖析,以及如何看待这种天赋。
  对于自己的多方面发展,科克托有三个妙喻。一是头发:“我的头发总是朝好几个方向生长……大约我的神经和灵魂也是如此生长。出于这个原因,我无法与那些头发朝一个方向生长、而且不能忍受一缕乱头发的人和平共处。”(在《访谈录》中,不止一个采访者也特别留意到他那“火焰般的”、“带着电”的头发。)
  二是汽车,他说自己在不同表达方式上的转换,就像乘坐各种类型的车,一辆车跑累了,那就换一辆。
  第三,最漂亮的,是树枝:“那些指责我跨行的人忘了,其实我只是在一棵树上的不同枝杈之间跳动。”
  他又将自己与相反的人物比较,说他崇敬纪德、马尔罗和阿拉贡,“因为他们接受了一种精神,放弃其他自由,甘愿献身。我恐怕做不到。我四处梦游,任何一种秩序都约束不了我。”在另一处,他还认为像伏尔泰那样总能控制自己是一种悲哀。
  由是,他多次高调地,甚至傲慢地宣扬自己的游移不定、多样性:“站不稳的位置是我唯一的位置”。“我不是一个规规矩矩地待在自己位子上的人,至少不会老实地待在别人希望我待的位子上。”“我无法坚持一条道路,我的行动都是一时兴起。我无法长时间追随某个思路。”“一件工作结束后,我会逃脱。去寻找一个新的地方。”“我的勺子已经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寻找过,底下确实没有剩下任何东西了。”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背叛者,一个杂技演员……一位魔术师”。
  这样的横跨溢动,我们有一个通俗说法是:才华横溢。但有趣的是,科克托对才华、灵感的观念相当“正统”。他反复强调:“我毫不在乎才华。才华无根基”、“天才也需要遵守纪律”、“天赋意味着迷失”、要“克服天赋”,不能“放任它自由发展”、“重要的是有让天赋可以维持下去的才干”、“才干是用来控制天才的”,只有让才干操控天赋,后者才可能、可见、可用。
  也就是说,科克托对自己兴趣太杂、才华过盛是有清醒的警惕的。然而,这终未能挽回因涉猎过广导致精力分薄的弊端:在他去世前,就已有人批评他没有写过一部成熟的作品。今天,尽管我们可以称科克托在某种程度上是“二十世纪作家里最奇特的天才”,但他始终不是大师级,经过时间的淘洗,甚至有沦为二流作家之虞。作为当代的普通读者,所知闻的其作品大概只是“电影史上最早的先锋试验电影”、至今仍享盛誉的《诗人之血》,以及他有份参与创作的、斯特拉文斯基的著名芭蕾舞剧《春之祭》。
  他有很多枝杈,却没有栽下大树。
  
  遥遥海上相对应的人
  
  与科克托同时代,在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也出过一位类似的人物:邵洵美。
  两人都是相貌俊美的风流公子,都是交游广阔的社交名人,都有多方面才华和涉猎:邵洵美是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编辑家、出版家,还是业余美术爱好者——当科克托正在巴黎呼风唤雨的时候,邵曾前往法国画院学画。在他们所重合的身份中,最突出的是两个:
  其一,诗人。像科克托一样,邵洵美也极重视自己的诗人角色,曾郑重地地说:“你认为我是什么人?是个浪子,是个财迷,是个书生,是个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英雄?你错了,你全错了,我是个天生的诗人。”
  其二,社交界主角、文坛活动家。邵洵美与众多文艺界名人有密切交往这一点不输于科克托,尤其是他为人仗义疏财,获“海上孟尝君”的美誉。晚年大难中,还对此念念不忘:六十年代初他与贾植芳同狱,自度未必能活着出去,特别托贾出狱后为他澄清两件事,第一件是说当年萧伯纳来上海,与文艺界会面,是他负责接待、掏钱的,但当时报纸都没有写他的名字,使他耿耿于怀,希望贾能写文章为他声明一下。——这事情看起来很小,邵的重托似乎有点好笑、有点小气,其实正可以从他十分看重自己作为文艺活动家这方面去理解。
  邵洵美后半生寂寞落魄,与科克托的际遇判若云泥。近些年,其人其文才慢慢被比较全面地“挖掘”出来,除了他与美国女作家项美丽的一段情缘为人所乐道外,这几年陆续有其妻、其女的回忆录问世(盛配玉著《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6月一版;邵绡红著《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6月一版),更由陈子善将其文艺论述编辑结集为《洵美文存》出版(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一版),较完整地呈现了邵作为评论家的成绩。——总之,可说是形成一个小热点。
  然而,同样客观地说,邵洵美的成就不能算很高。他的诗歌,陈梦家在《新月诗选》中以“柔美的迷人的春三月的天气”、“艳丽的女人”、“翡翠”等辞赞美之;但,也就仅是“新月派”这一流派的代表诗人之一而已。他的文论、评介,确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读《洵美文存》,甚叹其视野的宽广、触觉的灵敏、眼光的独到;但,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的翻译,多已湮没。他造福不少、颇为人称道的出版事业,也有业内专家提出不同看法,直以《邵洵美:一个不太成功的诗人出版家》为题评之——他的整个文学生涯,甚至被人讥评为“在文坛上打杂”。
  我似乎在贬低邵洵美,其实我对他有相当好感;只是感到,如果他不是那么“杂”,以其才气,专注一面,是否能有更高建树呢?这情形,也跟科克托一样。
  
  当今世代我们怎样做“人”
  
  我无意写“科克托邵洵美比较论”,只是将他们作为一个现象提出来。因为,我自己很喜欢这类多头出击的人才,但问题是,怎样才算“人尽其才”?
  曾焱在介绍科克托的文章《在我身上,有某种令人过敏的东西》(《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第23期)中说:“他所实现的一切,完全可以满足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天才的想象力。”“他永远不肯在一个领域停留到足够伟大”,“他把整个人生变成了一次创作,从一种艺术形式进入到另一种艺术形式,留下开启时代灵魂的作品,然后离开。”——这是从一种游戏人生的角度去解读,如此过一生,也是很潇洒的。但说“完全可以满足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天才的想象力”似就有点过了,因为历史上还有两个辉煌的时代:古希腊和文艺复兴。
  在这两个我神往倾慕的风流盛世,涌现过很多博学多能的全才人物,他们出入文学、历史、哲学、科学、艺术、政治、军事、经济、农业、建筑、宗教、探险……各大门类以及每项中的小门类,像串门玩儿似的,在多方面都能有赫赫建树,文治武功、天文地理顺手拈来齐头并进(而不是局限于文艺这一门类中的多方面发展)。像被黄永玉称为“最‘人’的人”的达·芬奇,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我曾在一篇《做人要做文艺复兴的人》中说:文艺复兴时代,“多有一身而占不同领域风骚的全能巨人,这样的多元发展,充分实现了人的多种可能性。那时候的人,就是最高理想的人。此后至今,再也没有这样的时代、这么多集中出现的真正完整的人了。”
  后世只能追慕流风余韵,却也曾有惊鸿一现的时光,像法国和中国的二十世纪上半叶,群星璀璨,且多为通才,科克托、邵洵美就是其中两个例子,这两个时代亦为我所喜爱。但比起古希腊人和文艺复兴人,这两个时代的才人学士的气派格局、开创性成就等还是要低一个档次。而且,他们还会遇到选择的矛盾、多能无法一专的烦恼。
  科克托的《存在之难》,书名取自一位法国数学家、哲学家(也是“杂家”了)的临终遗言:“一种存在的艰难”。其《引言》的结尾说:“最终,一切都安宁了。只有存在之难,无法安宁。”我当然能理解科克托指的是人生形而上的“存在”,但想想他的生命历程,恐怕这种“艰难”、这种“无法安宁”,也可以比喻他选择游移不定的多样化人生所带来的滋味吧。
  人类社会越来越趋专业化、专门化,分工越来越细,要再像古代那样多出“全能巨人”是不现实了,天纵才华如科克托、邵洵美等,也不过如此。但是,也许因潜意识受仰慕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伟人的影响,我始终欣赏多才多艺,乃至完全是跨领域的人,自己也自觉不自觉地按此生活——有的人纵向发展,不断向前跨越;我则愿横向发展,同时活出多个我。有的人追求生命的高度,有的人追求生命的深度,我追求的是生命的宽度、多角度。当然,难比古人,在宽的同时还能高、深,但多发掘一些人生的可能性总是好玩的。
  时代越来越制约人类(或者说是人类对自己的制约),我们也不必为科克托、邵洵美惋惜了——偏不把水果都放在一个篮中又有什么所谓?将才气分到不同的篮(甚至是更不相同的箩、盆、碟)中,也算另一种意义的尽其才吧。退一步说,他们(以及我)的天性就是喜欢这样到处蜻蜓点水,那就不作个人成就与荣誉的追求,只作为兴趣的发挥好了。不能尽才,但求尽兴。
  有枝桠而无伟木,却不妨像张爱玲说的“多一点枝枝节节,就多开一点花”。
  2006年8月23日处暑整理毕
其他文献
译:李小飞、马宏伟  文:[英] 艾伦·霍林赫斯特(Alan Hollinghurst)  窗边突然起了一阵骚动。杰弗里·蒂奇菲尔说:“啊,首相的车到了。”说这话时,他看上去像个在高贵威严的主人面前连头也不敢抬的男仆。他朝门口走去,欣喜若狂,顾不得理会他的话在宾客中引起的震动。客人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有一两个人不以为然地退回角落里;男人们则无伤大雅地相互推搡几下。尼克跟随人群上到楼梯平台
期刊
我一直认为,读了莎士比亚的译本,不能算读过莎士比亚,最多只能算读了40%的莎士比亚。  但因为文章是写给读中文的读者看的,所以不能不用到莎士比亚的翻译。  莎士比亚的译本,全的有方平的,朱生豪的,梁实秋的,不全的有屠岸的,杨烈的,卞之琳的,孙大雨的,但为免掠美,文中所引莎翁格言,我都自己作了翻译。实际上,不同的译文,也关系到对莎翁的原文的不同理解。当然从上述译者的译文中,我也得到了不少启发。  曾
期刊
译:顾墟   文:[美] 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  比尔·布莱森,1951年生于美国衣阿华州。1973年往欧洲自助旅行,于英国结识发妻,后遂移居不列颠。为《泰晤士报》、《独立报》撰稿多年,亦写游记。1995年携妻儿五口返美。2003年复之英伦居住(窃恐至今未归)。文风善调笑戏谑,雅俗共赏。代表作《失落的大洲》、《母语》、《小林漫步》等。  《不是故乡非客乡:旅欧纪游》堪称其扛鼎之作
期刊
今年是法国戏剧作家、哲学家、小说家萨特的一百年诞辰。或许在过去的二十世纪里,诞生过很多伟大的作家,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萨特对于世界的意义仍是独一无二的。他受到无数人的推崇,也受到无数人的攻击;他给二十世纪生活在战争阴影下的人们带来光明、热情与思考,但他也给人们带来了难以名状的混乱。全世界几乎都是一样的情况:他被无数张嘴谈论着,可是没有一个人敢说真正地理解他,甚至包括他自己在内。他只是不停地写着,以
期刊
保罗·麦卡尼的音乐出版公司座落于伦敦苏豪(S·h·)广场,占据着一幢优雅别致的十八世纪建筑内的整整三层。他本人的办公室在三楼,从大厅乘狭小的电梯可达,也可以走楼梯。楼梯窄窄的,两边的墙壁上挂满了相框,里面都是麦卡尼自己和其他一些六十年代摇滚歌星的照片。其中还包括了一张布莱恩·琼斯(前滚石乐队的吉他手兼歌手)年轻时的黑白照。拍这张照片的人正是保罗的第一任爱妻琳达,她于1998年去世。  保罗的办公室
期刊
德国童话的底色有多黯,气味有多腥,读着中文版长大的我们这一代没什么体会——想也是,《格林童话》国内出过七版,国外引入的版本多是本自第七版,而须知初版的《格林童话》是一本“母亲念给女儿听时,会羞得满脸通红的故事集”。为了顾及祖国好苗苗的健康成长,可怜格林弟兄俩改了又改删了又删,这第七版基本就是“最洁版”了。加之中国的少儿读物向来唯教育意义马首是瞻,弄出个把阳光灿烂的“辛迪瑞拉”真是一点也不奇怪。别国
期刊
[美]艾伦·雅各布斯/著 张雅琳/译    如今,国内大多数读者都觉察到了所谓的“哈里·波特现象”。想要对其不知不觉也难,因为你光顾的任一家书店都摆满了一摞摞厚厚的《哈里·波特》系列——当《哈里·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在美国发行,该系列的小说已有三部。这第三部的欣然问世还曾经引发了一场小型的商业战:亚马逊英国是网上
期刊
文出租车在飞快地奔驰,车窗外的茂密树林在她的眼前不断闪现。那座意大利旅游城市的面貌正如她离开时一样又浮现在她的眼前,依然保持着它的古典贵族气质。九年的时间不算短,而它却依然如故,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只是出现了一些新的店铺和商场,古迹建筑和巨大雕塑得到了部分修缮,比往日更加光鲜、亮丽了。  车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她听到静静的刹车声,注意到司机手指着计价器,正与她说话。她端坐在座位上,将车钱递给了司机。
期刊
《古都》起首,千重子望着狭窄院子里的大树,心里想:“上边的紫花地丁和下边的可曾见过面?它们彼此相识吗?”仿佛梦示,天真怅惘的疑问里,少女千重子找寻自己生命来源的故事开始了。而来到京都——《古都》故事发生的地方,一间间挨着的两层房屋,木格子窗棂门扇,视线里山远远地就送了过来,杂货铺子和超市相邻,汽车销售店和瓷器小坊比肩,杂草在路边小阶生长,却干净得仿佛小窗明镜才梳洗,似乎亦然要问:这个地方可曾来过?
期刊
译:柏栎  文:[英]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注:该文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传记家。在此文中,她对伊迪丝·华顿的短篇小说作了一番研究。)(Margaret Drabble)    华顿对文艺、智辩、装饰和高级时装潮流中突如其来的事物和普遍遵循的东西生就了一双锐目。她能够发现伪品,也能够识别真货。在任何意义上,她都是一位行万里路的女性,而她鉴赏的领域也是十分广阔。  读短篇小说最好是读集子。伊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