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创作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保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市场经济带来琳琅满目的商品,日趋发达的视觉传达业为各种商品营造出许多精美的包装,污染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而产生的再生资源也越来越多。如何发现其独特的利用价值,巧妙地利用它们的特质,大胆想像,合理组合,形成一个个生动的手工造型,“变废为宝”引起了美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在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利用再生资源创作,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美、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首先,在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的个性情感和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进而激发她们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其次,利用再生资源进行创作,教师可以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同学们细致的观察生活,关注社会,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另外,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后常在实际工作中配合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为幼儿制作大量的玩具、教具以及布置教室等。因此,学会“变废为宝”,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
  对于学前专业学生来说,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美术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设计了一些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创新及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兴趣是动力,积极寻找材料
  (1)兴趣是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若对某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并产生愉快情绪和体验。进入师范学校后,学生在身心等方面都已具备了接受师范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这正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促进其身心发展的良好契机。
  (2)积极寻找材料。学生求知欲很强,她们主动要求参与搜集再生资源物品。材料的收集、整理,重在培养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在艺术创作的前期准备阶段能让学生在思想上打开一扇窗、推开一扇门,一点一滴,不断积累,在不断搜寻中感受快乐,在积极寻找中体验成功。
  二、优秀作品展示,现场示范教学
  往届生优秀作品的展示,往往比单一的照片欣赏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精心挑选了我曾指导过的往届学生制作的一些优秀作品,当我拿出这些精美的作品时,同学们异常兴奋。“哇,这不就是利用我们平常扔掉的一次性纸杯做成的……这是牙膏盒……”。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我开始以其中一个作品《美妙的笔筒屋》为例进行技法演示。第一步,准备一个空奶盒,用它做美丽的屋子,再找一个奶盒,把它的上半部剪掉,当笔筒。第二步,先用红纸包住奶盒,再把绿卡纸对折,上面粘些黄条纹。第三步,把绿卡纸固定在奶盒顶部,房子就做好了。第四步,用一些漂亮的花边,剪下来,贴在房子上做装饰。第五步,在屋子侧面用刀剖开两扇窗。用彩纸包好笔筒,固定在房子一侧。同学们看完我的分析演示后,教室里发出阵阵讨论声。与此同时,我又拿出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向同学们展示,“大家有没有信心创作出比这更好的作品。”大家异口同声:“有”。于是我抓住时机及时提出作业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合理将手中再生资源经过组合、粘贴,装饰成一件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美术作品。完成后进行展评。
  三、感受创作乐趣,适时点拨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因此,我让学生亲自体验创作的每个环节,从而大显身手,一展才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以“学生是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1)感受创作乐趣。在创作过程中,我注重体现给学生以课堂时间,给学生以教室空间,给学生以活动主动权,给学生以探索权利,给学生以创新可能,给学生以个性张扬。两节课的创作时间,学生拥有一半以上时间。课堂上,讨论、交流、演示、点评等妙趣横生。有的学生说创作思路,有的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实际操作,有的学生帮助别人出主意,有的学生演示示范,有的学生发表见解。同学们各取所长。通过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相结合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自己的创造能力,而且还让她们体会到发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2)适时点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主动权给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的只是组织者,参与者和点拨者。
  四、互相交流,获得自信 ,体验成功喜悦
  学生完成作品后需要展示和交流。笔者认为对作品的评价应是多元化的。不应该说哪位学生的作品最棒最漂亮,更不能说最漂亮的就是最好的。
  (1)浅谈创意。传统教学评价多由教师对学生作品发表个人主观见解。评价主要是区别和选拨功能,教师评出成绩或等级。评价的目的在于定性定格,学生形成依赖的心理,等待教师的“宣判”,缺乏思维意识。因此,在《再生资源创作》评价中,我让学生说创作的灵感,作品的创意。对学生言之有理或能自圆其说的想法都给予鼓励和尊重。在师生互动环节上,我及时总结每个作品的闪光点,尽量争取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
  (2)交流学习。除了让学生自我评价外,还注重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与展示。鼓励她们大胆参与集体讨论,对其他学生的作品发表自己见解,反思自己作品。通过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而且强化了创作意念。
  经过上述教学环节,学生不仅掌握了利用再生资源进行创作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加强。尤其是创新能力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并从中获得自信心,为后续的自主学习和开拓创新能力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我也在学生们的交流、创作、评价中获得了大量创作新观念。 
  参考文献:
  [1]2004年《中国美术教育》
  [2]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学用书《美术》
其他文献
债券相对于信贷,是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配置资源的一种途径.中国债券市场从诞生之初至今,一直秉承了锐意进取、改革有为的精神,在一代代债券人的深耕细作下,不仅自身满足了各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