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武术竞赛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理论研究者永恒的关注。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其现状、问题、对策进行研究,认为:武术竞赛之所以遭遇冷落,是由项目本身的竞技特点、偏离武术本质、视观众需求三个原因共同导致的。由此提出发展对策:1)保持特色:走进奥运的必要条件;2)借鉴融合:保持特色的时代要求;3)观众需求:竞赛改革的重要参照。
关键词:武术竞赛;体育;奥运会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4-0044-05
前言
竞技功能的彰显带动了武术方方面面的变革,可以说,它是整个武术系统自近代以来产生剧烈震荡的引擎。人们一般意义中所谓武术的体育化,准确地讲,就是指武术的竞技化而言。我们知道,自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进行将武术纳入现代体育竞赛的尝试,从最初的单项表演赛,到单项正式比赛,再到成为综合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虽然当时的比赛较现在来讲显得不是那么“正规”,但却是一个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和不断摸索、尝试而愈渐成熟的过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武术竞赛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情,1958年国家体委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出了我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并于次年正式发布并在比赛中使用,成为现代武术竞赛起航的标志。
我们认为,武术走上竞技化道路、成为现代竞技体育赛事中的一员,对于武术的整体发展已经起到而且仍将会起到巨大的牵动作用。因为必须承认,作为一种现代竞赛形式,西方竞技体育所体现出的以“公平竞争”为标志的法制观念和以挖掘人的身体潜能、张扬人的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竞争精神以及强调沟通合作、优势互补的团队意识等,就文化的时代性而言,确实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更能够代表近代以来整个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所以,当武术与西方竞技体育相遭遇时的结果也就必然符合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所说的“当两种文化相遇时,总是落后文化向先进文化学习”[1]的文化交流规律。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要想避免消亡、获得发展,只有不断地重复去粗取精的新陈代谢过程,而这粗与精不分中外古今,只要是有利的,就应该拿来为我所用。武术正是由于适时地借鉴了西方体育这种现代竞赛形式,才使得自身潜在的竞技功能得以全面挖掘出来彰显于世,并对自身以体育形式进入学校教育系统以及对外推广与传播起到了巨大带动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家特殊的政治形势导致对包括武术在内的体育竞技功能的特殊需要,一度使我们的决策出现了“一边倒”情况,造成在竞技与传统之间严重失衡现象的发生。这种情形其实不仅局限在体育领域,应该说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化门类都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发展经历。说到底,这些问题都要随时代的发展才能逐渐得到解决。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胡锦涛对今后中国体育事业提出的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是一种策略转变的信号,它预示着以往对武术竞赛过度重视以至忽略其他领域武术发展的倾向必将得到纠正,武术多元平衡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站在时代的今天,武术界首先要在观念上摒弃所谓“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分隔,打破自近代以来对二者认识上此起彼落、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状况,要知道二者只是代表了武术不同的功能表达,各自服务于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一句话就是共为时代所需。我们可以说它们在内容上是源与流的关系,功能上是并列的关系,形式上是中与西的关系,但却不能将二者看成是你强我弱的竞争关系,更不能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敌我关系,因为无论是传统还是竞技,都是当下活生生的武术实存,“存在即合理”,武术的整体发展要得益于二者的协调配合,而不可能是单一方面的发展。
1武术竞赛现状及问题
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当前武术已经建立起了自己较为完备的竞赛体系。赛事上,除仍属非奥项目外,武术(包括套路和散打)几乎已经成为各种国际、洲际、国家级综合体育赛事的正式项目,而且各种级别的武术单项比赛也都如期进行。去年9月在成都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太极拳锦标赛,这是第一次以武术单个拳种为名称和内容组织的世界锦标赛事,既标志着武术竞赛发展的新阶段,也从一个侧面映射出国际武联有将太极拳这一最有代表性且最具人氣的武术拳种推进奥运的用心,很可能是2008年武术入奥失利后所采取的一种“曲线救国”的新策略。
然而,与各种热热闹闹的赛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武术(套路)竞赛场上的观众人数反而没有运动员多,这在当今竞技体育比赛愈来愈向职业化发展的趋势中,无疑会使其陷入一种非常被动的境地。有比赛,但没人看,从营销学的角度讲则意味着没有市场回报,而诸如广告赞助、电视转播权等赛事收益也都无从谈起。本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1)项目本身的竞技特点。武术套路属于闭锁式技能,套路竞赛属于评分类项目,它与得分类项目的不同在于其竞赛过程程式化,缺少新奇和悬念;竞赛结果一次性完成,没有后者分数不断累加的过程,从而缺少后者那种跌宕起伏的曲折性和令观众荡气回肠的叙事性,大大减少了比赛的“看点”。 2)脱离武术本质。这正是由武术人直接负责且可以努力做出改变的地方。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攻防,细化后的武术套路竞赛则应表现为对武术攻防属性的艺术展示。不管是单人演练还是双(多)人对练,都应牢牢坚守这一本质属性,从而使武术在众多难美性项目中凸显出自身特色[2]。然而,纵观整个武术套路竞赛的历史,体操化的倾向一直难以避免,20世纪90年代“指定难度动作”的出台,虽然旨在提高比赛评判的分别度,但由于一直未能处理好它在整个比赛中的权重以及由之而对武术本质属性的忽视,使后期的武术套路演练向着肢体操练迈进一步,难怪有人将其形容为“拿着武术器械舞动的体操”。3)忽视观众需求。人们对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主演武打电影的痴迷中可以映射出人们对武术之美的期许,这种期许是武术之所以为武术的个性所在,是它所独有的那种被蔡龙云先生形容为“置身于一种战斗的场合”的攻防演练之美。诚然,真实的武术美不可能像影视中表现得那么夸张,也不能指望它带给观众那么高的审美享受,但艺术虽高于生活,却源于真实的生活,武术竞赛套路理应成为反映影视武打艺术的“真实的生活”,而不是日渐远离这种“生活”的虚假和造作[3]。 2013年5月国际奥委会对2020年入奥项目的最终投票中,身为备选项目之一的武术又一次落选。从作为一个竞技体育项目的角度讲,这无疑是个很不幸的消息,因为竞技体育的本性决定了其在最高赛事中追求最好成績的极端功利性。虽然进入奥运并不就意味着武术国际化的真正达成,但它作为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却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如此,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入奥失利以后,许多学者试对其进行归因,进而探讨武术竞技化发展的新策略。大部分研究者将武术未能入奥的原因归为两条:中西体育文化差异和奥运“瘦身”计划。本研究认为这两条都非根本原因,甚至有张冠李戴、混淆是非之嫌。首先,武术入奥的代表是所谓的竞技武术,众所周知,它的操化变异已经令它不再承载多少传统历史文化,而且它现在在规则的标准化方面并不逊色于同属难美性项群的其他项目,何来中西体育文化差异一说?此外,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含千千万万个不同事项,荦荦大者就有科技、艺术、民俗、典章制度等;中西文化的具体事项之间,有的是可以相容的,如科技;有的则不行,如民俗。怎能一概地认为中西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兼容性呢?其次,奥运会“瘦身”计划是事实,但敢问奥运会瘦的是什么身?瘦的是它身上那些没有用处的“赘肉”,是那些既无特色可言又缺少国际影响力的项目!反过来说,奥运会即便瘦身,但绝不会对那些有国际影响力且独具特色的项目说“No”,相反,它会对它们张开拥抱的臂膀,甚至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拉它们“入伙”。显然,武术在当今社会的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虽然会员国已达146个,但只是面子工程,国际上实际参与的人数并不多。由于上述项目本身的特点使然,它可能永远无法达到像足球World Cup、篮球NBA那样风靡全球的国际影响力,但正像“人应该在自己可控范围之内尽全力”一样,武术也应该从自身方面找原因,即便现在的国际影响力不大,但却可以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就像美式橄榄球那样,“在美国体育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橄榄球(又称为美式足球)项目,并不是奥运会的正式项目,甚至在美国之外,很少人开展或参与这项运动。但是在美国,橄榄球却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第一运动”。美式橄榄球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橄榄球文化的特色凸显了美国文化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文化的发展趋势。此外,在全世界几乎都不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发展橄榄球,这显示了美利坚民族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大国文化的特色”[4]。所以,正像那句老话说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项目,或早或迟,不愁不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国际影响力自然也会随之而得到提升,更何况是在它的国家“靠山”——中华民族日益迎来伟大复兴的时刻。
2武术竞赛发展对策
2.1保持特色:走进奥运的必要条件
首先在观念上需要明确,现代奥运会虽源于西方,却早已是属于世界的了。所以当我们探讨武术进入奥运时不能总是抱有奥运会就是西方体育代表的成见,因而认为武术进奥运就必须要遵循西方体育模式,就必须要“削足适履”;而且,即便真的需要“削足”,也应弄清削的是哪块儿的“足”,又适的哪块儿的“履”。西方体育的赛事组织、运作模式、规则体系等竞赛形式是武术所需要的“削足适履”,但武术在吸收这些先进元素的同时,并非一定要丧失自身特色,恰恰相反,武术只有保持特色,并因此而为世界人们所喜闻乐见时才会受到奥运会的关注。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的一段话相信会对我们有所启发:“洋人绝对不会因为我们割去发辫,穿上西服,就会对我们稍加尊重的。我完全可以肯定,当我们中国人变成西化者洋鬼子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事实上,只有当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一种有着与他们截然不同却毫不逊色于他们的文明的人民时,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5]。”此外,“中国电影之所以在世界电影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赛义德看来,是由于‘东方风情’魅力的发现与开掘,并用电影的国际性话语予以阐释与诠解”[6]。著名体育文化学者古柏在谈及文化交流问题时也指出“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异质文化更容易吸引对方的眼球,而同质文化常常容易被忽略”[7]。那么,从竞技项目的角度分析,武术是否是“一种有着与他们截然不同却毫不逊色于他们的文明”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武术不仅具有用来进行“两两相搏”的技击对抗功能,当将它作为一项难美性竞赛项目时,其能够表现出的中国武术独特的美也是任何一个同类项目所没有的。所以,武术在进军奥运的征程中,所应考虑的关键不是通过“削足适履”来适应他者,因为回顾自建国以来的武术竞赛历史,我们在借鉴甚至是照搬别人形式方面做得并不逊色,而恰恰是在保持自身内容(武术的本质属性——与其他难美性项目的质的差别所在,也是通过武术内容得以彰显的)、在突出自己的“中国特色”上,走向了歧途。
举武术的套路编排为例。众所周知,在现代难美性项群中,“套路”并非是武术所独有的一种形式,应该说所有难美性、评分类项目都是以“套路”形式呈现于比赛中的。那么,武术套路的特点是什么?换句话说,当人们观看包括武术套路在内的各种难美性项目比赛时,如何能够将武术套路与其他项目的套路演练截然区分出来?那还是要从武术的本质属性这一根源性差别做起。首先,武术套路的创编只有坚守武术的“攻防”属性,武术套路的演练才可能是“置身于一种战斗的场合”,而没有一个独立的难美性项目具有这样的规定。其次,套路组成要素——拳势的选择方才有了标准和依据,每一举手一投足,一个扎刀一个挂剑,都有“攻防”属性统摄下的动作要求在里面,而不会像“武舞”那样只是一种“写意”式的艺术造型。再次,考察每一时期杰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套路架构,无不是显示出连贯、丰满、行云流水一般的特点,这恰好是对武术“攻防”属性的另一种诠释,是对武术“攻防”规律的准确把握;而那些二、三流运动员的套路架构则往往停停顿顿、虚张声势,或为拖延时间,或为掩盖体力的不支,却都反映出对武术套路“攻防”演练规律把握不到位,乃至对武术“攻防”属性的背离。
2.2借鉴融合:保持特色的时代要求 张岱年指出:“保持自己的良好基础,学习先进文化的最新成就,以促进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就是发现文化要素之间的兼容与不相容、可离与不可离的关系。有些文化要素彼此不能相离,有些则是可以相离的[8]。”费孝通认为:“中国文化骨子里还有这个东西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凝合在一起,可以出现对立面的统一[9]。”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学会‘中国元素、国际表达’,用现代的表达手法推出中国的文化产品,赢得国外观众是关键[10]。”而对武术来说,正如白晋湘所言:“武术发展至今天,在外部条件基本成熟的情况下仍很难成为奥运会项目,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对民族特色的保持和对现代体育优秀成果的吸收上没有找到理想的结合点[11]。”这就启示我们:一方面武术竞赛仅保持特色尚且不够,还需要通过对先进文化的借鉴、融合使自己符合时代性要求;一方面也证明了这种借鉴融合是有着充分可行性的。
武术竞赛应该如何借鉴融合?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包括中国武术在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内容上作为一种独特存在,有其价值所在,但在形式上特别对于参加竞赛而言却是落后的,必须要虚心地向西方竞技体育学习。套用张岱年的话说就是,武术自身独有的攻防动作内容是我们应该保持的“良好基础”,而西方体育的竞赛制度、运作模式、规则标准则是近代以来世界体育文化的“最新成就”,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所以,正如中國民乐借鉴西方交响乐的形式演绎自己的内容,武术竞技也需要借助现代竞技体育先进的竞赛形式这一平台,演绎武术内容独特的“高难美新”[12]。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走向任何一个极端的做法都将会偏离文化发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要求,都会将武术竞赛导入一个非良性的发展轨道。
2.3观众需求:竞赛改革的重要参照
毋庸讳言,当今社会职业化已经成为包括武术在内的所有竞技体育项目的一种发展趋向。职业化即市场化、商业化、商品化,这些都要通过人的消费行为得以实现。洪浩指出:武术比赛“有了观众,电视台才会转播;有了电视转播,企业的广告、赞助才会有积极性,竞赛收益便能增加”[13],由此可以看出,群众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项目的职业化、市场化程度。
我们假设国家取消“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体制,将所有体育项目放归市场,武术(套路)竞赛的发展将会面临一个什么局面?!诚然,考虑到中国国情,现在“举国体制”仍作为我国发展体育运动的一项重要制度继续执行,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现在所有的竞技项目在谋求政府支持的同时,无不在积极地开发自身市场潜力,加大在大众健身场域普及力度的努力。在这样的局面下,武术竞赛如果不顾及观众和市场,如果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的话,不管武术界自己认为武术是多么的美好,那也只能是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终会被更具“人气”的同类项目淘汰出局。所以,作为一个难美性项目的武术套路竞赛今后必须将提高自身观赏性,吸引人们审美兴趣,进而促进人们对其进行消费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作为一个努力的重要方面。
举武术运动员的选材为例。以往文献大多运用生物学、选材学的理论方法,仅从运动员身体条件更加适合专项要求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探讨,正如刘硕阳所言“现在我们搞体育还是在运动技术的层面上去发展着眼,很少考虑这个项目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14]。本研究认为,今后武术运动员的选材应该将当代社会人们对于身体美的渴求纳入我们的视野,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系。郭海霞在其博士论文《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中指出:近代以来以尼采为开端的“身体哲学”热潮的兴起,使得一度被贬损、处于“边缘”地位的身体获得了“华丽回转”,重新回到中心,“身体的角度”不光成了诠释现代学术思想的重要切入点,而且这种有关身体的思想解放也使得现代人对身体资本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已经将其作为提高自身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越来越重视对它的投入。这种时代变化导致人的价值观的转变必然要对武术身体提出新的要求,“人类处在崇尚消费主义的现代社会当中越发强调身体的审美性质,而围绕人的身体苗条所掀起的自我控制之风愈刮愈甚,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15]。由此可见,以往我们对武术运动员的唯生物选材模式不仅不符合武术套路作为一项“难美性”项目的要求,而且也与当今人们(特别是少、青、中年群体)注重通过参加特定运动项目的锻炼达到“塑形”功效的心理预期不相契合。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项目的练习者,特别是专业运动员,往往代表了该项目的形象,如人们会根据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形象认定艺术体操是一项非常利于女子塑形的项目,根据篮球运动员的形象认定打篮球可以使人变得身材高大,而武术运动员的体型往往给人一种练习武术会使人身材矮小、变成“O”型腿的认识等等。早在上世纪80年代,王培锟曾就武术运动员的“O”型腿对武术运动的负面影响进行过研究,指出“O型腿对武术技术的发展,和运动成绩虽无大的影响,但武术套路运动带有一定的表演性,严重的O形腿确实影响了体型美,留给裁判员、观众的印象要差一些。因此,适当改善运动员的O形腿状况,是必要的”,在解决办法上提出“除了对少年早期训练的内容、形式、方法方面进行探讨,找出防止‘O距’过于变异的办法外,在运动员的选才上要适当提高身体高度、下肢长度”[16]。当代社会是一个注重休闲与审美的社会,这种价值导向已经使人们越来越看重武术技术除健身、技击等实用价值之外的审美价值,而由于身体与每一个生命个体联系最紧密,身体资本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看重,所以现代体育项目的塑身功能也就愈发凸显出来成为人们评价一个项目进而决定参与与否的重要标准。诚如戴国斌所言“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对符号意义的消费,不再那么看重该符号的物质内涵,而是看重它给人们的物质之外的其他意义和想象”[17],而由于人们有关武术的“其他意义和想象”往往是通过武术人、特别是武术运动员的身体形象获得的,所以,今后对武术运动员的选材应加大审美方面的权重,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认识到从事武术运动可以塑造美丽形体而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3小结
尽管武术竞赛的发展正遭遇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和挑战,但作为武术在时代发展中一种重要功能的彰显,其竞技性已经而且仍将会为武术在当代社会的整体推进起到巨大牵动作用。这正是本研究试从历史学、文化学、哲学视角对其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的理论前提。武术竞赛发展窘况的形成主要由项
目本身的竞技特点、脱离武术本质、忽视观众需求三个方面原因所致;由此而提出武术竞赛的发展策略:1)保持特色:走进奥运的必要条件;2)借鉴融合:保持特色的时代要求;3)观众需求:竞赛改革的重要参照。
[HJ2.05mm]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8.
[2]刘文武.武术基本理论问题反思[J].体育科学,2015,35(3):20-29.
[3]刘文武.武术研究引入“文化工具论”的重要意义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5):68-73.
[4]蒋明朗,栾小燕,薛宇.美式橄榄球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8,15(8):22-25.
[5]辜鴻铭.中国人的精神[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2.
[6]孟建.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战略性思考[J].南方文坛,2001(2):25-27.
[7]古柏.漫谈体育文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12):5-8.
[8]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
[9]费孝通.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5-9.
[10]许静涛,徐沛君.摆脱“逆差”:文化输出与当代文化建设[M].南昌: 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11.
[11]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24(1):65-67.
[12]刘文武,王裕桂.论竞技武术发展和传承武术技击性的途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1):75-77.
[13]洪浩.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8):88-95.
[14]刘硕阳.中国职业体育二十年再破题(下)[N].人民日报,2013-03-29:06.
[15]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4-5.
[16]王培锟.试析武术运动员的0形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2(2):47-49.
[17] 戴国斌.乌托邦:武术技击的理想[J].体育与科学,2005,26(3):10-14.
关键词:武术竞赛;体育;奥运会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4-0044-05
前言
竞技功能的彰显带动了武术方方面面的变革,可以说,它是整个武术系统自近代以来产生剧烈震荡的引擎。人们一般意义中所谓武术的体育化,准确地讲,就是指武术的竞技化而言。我们知道,自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进行将武术纳入现代体育竞赛的尝试,从最初的单项表演赛,到单项正式比赛,再到成为综合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虽然当时的比赛较现在来讲显得不是那么“正规”,但却是一个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和不断摸索、尝试而愈渐成熟的过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武术竞赛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情,1958年国家体委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出了我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并于次年正式发布并在比赛中使用,成为现代武术竞赛起航的标志。
我们认为,武术走上竞技化道路、成为现代竞技体育赛事中的一员,对于武术的整体发展已经起到而且仍将会起到巨大的牵动作用。因为必须承认,作为一种现代竞赛形式,西方竞技体育所体现出的以“公平竞争”为标志的法制观念和以挖掘人的身体潜能、张扬人的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竞争精神以及强调沟通合作、优势互补的团队意识等,就文化的时代性而言,确实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更能够代表近代以来整个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所以,当武术与西方竞技体育相遭遇时的结果也就必然符合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所说的“当两种文化相遇时,总是落后文化向先进文化学习”[1]的文化交流规律。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要想避免消亡、获得发展,只有不断地重复去粗取精的新陈代谢过程,而这粗与精不分中外古今,只要是有利的,就应该拿来为我所用。武术正是由于适时地借鉴了西方体育这种现代竞赛形式,才使得自身潜在的竞技功能得以全面挖掘出来彰显于世,并对自身以体育形式进入学校教育系统以及对外推广与传播起到了巨大带动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家特殊的政治形势导致对包括武术在内的体育竞技功能的特殊需要,一度使我们的决策出现了“一边倒”情况,造成在竞技与传统之间严重失衡现象的发生。这种情形其实不仅局限在体育领域,应该说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化门类都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发展经历。说到底,这些问题都要随时代的发展才能逐渐得到解决。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胡锦涛对今后中国体育事业提出的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是一种策略转变的信号,它预示着以往对武术竞赛过度重视以至忽略其他领域武术发展的倾向必将得到纠正,武术多元平衡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站在时代的今天,武术界首先要在观念上摒弃所谓“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分隔,打破自近代以来对二者认识上此起彼落、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状况,要知道二者只是代表了武术不同的功能表达,各自服务于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一句话就是共为时代所需。我们可以说它们在内容上是源与流的关系,功能上是并列的关系,形式上是中与西的关系,但却不能将二者看成是你强我弱的竞争关系,更不能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敌我关系,因为无论是传统还是竞技,都是当下活生生的武术实存,“存在即合理”,武术的整体发展要得益于二者的协调配合,而不可能是单一方面的发展。
1武术竞赛现状及问题
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当前武术已经建立起了自己较为完备的竞赛体系。赛事上,除仍属非奥项目外,武术(包括套路和散打)几乎已经成为各种国际、洲际、国家级综合体育赛事的正式项目,而且各种级别的武术单项比赛也都如期进行。去年9月在成都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太极拳锦标赛,这是第一次以武术单个拳种为名称和内容组织的世界锦标赛事,既标志着武术竞赛发展的新阶段,也从一个侧面映射出国际武联有将太极拳这一最有代表性且最具人氣的武术拳种推进奥运的用心,很可能是2008年武术入奥失利后所采取的一种“曲线救国”的新策略。
然而,与各种热热闹闹的赛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武术(套路)竞赛场上的观众人数反而没有运动员多,这在当今竞技体育比赛愈来愈向职业化发展的趋势中,无疑会使其陷入一种非常被动的境地。有比赛,但没人看,从营销学的角度讲则意味着没有市场回报,而诸如广告赞助、电视转播权等赛事收益也都无从谈起。本研究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1)项目本身的竞技特点。武术套路属于闭锁式技能,套路竞赛属于评分类项目,它与得分类项目的不同在于其竞赛过程程式化,缺少新奇和悬念;竞赛结果一次性完成,没有后者分数不断累加的过程,从而缺少后者那种跌宕起伏的曲折性和令观众荡气回肠的叙事性,大大减少了比赛的“看点”。 2)脱离武术本质。这正是由武术人直接负责且可以努力做出改变的地方。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攻防,细化后的武术套路竞赛则应表现为对武术攻防属性的艺术展示。不管是单人演练还是双(多)人对练,都应牢牢坚守这一本质属性,从而使武术在众多难美性项目中凸显出自身特色[2]。然而,纵观整个武术套路竞赛的历史,体操化的倾向一直难以避免,20世纪90年代“指定难度动作”的出台,虽然旨在提高比赛评判的分别度,但由于一直未能处理好它在整个比赛中的权重以及由之而对武术本质属性的忽视,使后期的武术套路演练向着肢体操练迈进一步,难怪有人将其形容为“拿着武术器械舞动的体操”。3)忽视观众需求。人们对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主演武打电影的痴迷中可以映射出人们对武术之美的期许,这种期许是武术之所以为武术的个性所在,是它所独有的那种被蔡龙云先生形容为“置身于一种战斗的场合”的攻防演练之美。诚然,真实的武术美不可能像影视中表现得那么夸张,也不能指望它带给观众那么高的审美享受,但艺术虽高于生活,却源于真实的生活,武术竞赛套路理应成为反映影视武打艺术的“真实的生活”,而不是日渐远离这种“生活”的虚假和造作[3]。 2013年5月国际奥委会对2020年入奥项目的最终投票中,身为备选项目之一的武术又一次落选。从作为一个竞技体育项目的角度讲,这无疑是个很不幸的消息,因为竞技体育的本性决定了其在最高赛事中追求最好成績的极端功利性。虽然进入奥运并不就意味着武术国际化的真正达成,但它作为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却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如此,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入奥失利以后,许多学者试对其进行归因,进而探讨武术竞技化发展的新策略。大部分研究者将武术未能入奥的原因归为两条:中西体育文化差异和奥运“瘦身”计划。本研究认为这两条都非根本原因,甚至有张冠李戴、混淆是非之嫌。首先,武术入奥的代表是所谓的竞技武术,众所周知,它的操化变异已经令它不再承载多少传统历史文化,而且它现在在规则的标准化方面并不逊色于同属难美性项群的其他项目,何来中西体育文化差异一说?此外,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含千千万万个不同事项,荦荦大者就有科技、艺术、民俗、典章制度等;中西文化的具体事项之间,有的是可以相容的,如科技;有的则不行,如民俗。怎能一概地认为中西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兼容性呢?其次,奥运会“瘦身”计划是事实,但敢问奥运会瘦的是什么身?瘦的是它身上那些没有用处的“赘肉”,是那些既无特色可言又缺少国际影响力的项目!反过来说,奥运会即便瘦身,但绝不会对那些有国际影响力且独具特色的项目说“No”,相反,它会对它们张开拥抱的臂膀,甚至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拉它们“入伙”。显然,武术在当今社会的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虽然会员国已达146个,但只是面子工程,国际上实际参与的人数并不多。由于上述项目本身的特点使然,它可能永远无法达到像足球World Cup、篮球NBA那样风靡全球的国际影响力,但正像“人应该在自己可控范围之内尽全力”一样,武术也应该从自身方面找原因,即便现在的国际影响力不大,但却可以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就像美式橄榄球那样,“在美国体育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橄榄球(又称为美式足球)项目,并不是奥运会的正式项目,甚至在美国之外,很少人开展或参与这项运动。但是在美国,橄榄球却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第一运动”。美式橄榄球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橄榄球文化的特色凸显了美国文化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美国文化的发展趋势。此外,在全世界几乎都不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发展橄榄球,这显示了美利坚民族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大国文化的特色”[4]。所以,正像那句老话说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项目,或早或迟,不愁不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国际影响力自然也会随之而得到提升,更何况是在它的国家“靠山”——中华民族日益迎来伟大复兴的时刻。
2武术竞赛发展对策
2.1保持特色:走进奥运的必要条件
首先在观念上需要明确,现代奥运会虽源于西方,却早已是属于世界的了。所以当我们探讨武术进入奥运时不能总是抱有奥运会就是西方体育代表的成见,因而认为武术进奥运就必须要遵循西方体育模式,就必须要“削足适履”;而且,即便真的需要“削足”,也应弄清削的是哪块儿的“足”,又适的哪块儿的“履”。西方体育的赛事组织、运作模式、规则体系等竞赛形式是武术所需要的“削足适履”,但武术在吸收这些先进元素的同时,并非一定要丧失自身特色,恰恰相反,武术只有保持特色,并因此而为世界人们所喜闻乐见时才会受到奥运会的关注。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的一段话相信会对我们有所启发:“洋人绝对不会因为我们割去发辫,穿上西服,就会对我们稍加尊重的。我完全可以肯定,当我们中国人变成西化者洋鬼子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事实上,只有当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一种有着与他们截然不同却毫不逊色于他们的文明的人民时,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5]。”此外,“中国电影之所以在世界电影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赛义德看来,是由于‘东方风情’魅力的发现与开掘,并用电影的国际性话语予以阐释与诠解”[6]。著名体育文化学者古柏在谈及文化交流问题时也指出“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异质文化更容易吸引对方的眼球,而同质文化常常容易被忽略”[7]。那么,从竞技项目的角度分析,武术是否是“一种有着与他们截然不同却毫不逊色于他们的文明”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武术不仅具有用来进行“两两相搏”的技击对抗功能,当将它作为一项难美性竞赛项目时,其能够表现出的中国武术独特的美也是任何一个同类项目所没有的。所以,武术在进军奥运的征程中,所应考虑的关键不是通过“削足适履”来适应他者,因为回顾自建国以来的武术竞赛历史,我们在借鉴甚至是照搬别人形式方面做得并不逊色,而恰恰是在保持自身内容(武术的本质属性——与其他难美性项目的质的差别所在,也是通过武术内容得以彰显的)、在突出自己的“中国特色”上,走向了歧途。
举武术的套路编排为例。众所周知,在现代难美性项群中,“套路”并非是武术所独有的一种形式,应该说所有难美性、评分类项目都是以“套路”形式呈现于比赛中的。那么,武术套路的特点是什么?换句话说,当人们观看包括武术套路在内的各种难美性项目比赛时,如何能够将武术套路与其他项目的套路演练截然区分出来?那还是要从武术的本质属性这一根源性差别做起。首先,武术套路的创编只有坚守武术的“攻防”属性,武术套路的演练才可能是“置身于一种战斗的场合”,而没有一个独立的难美性项目具有这样的规定。其次,套路组成要素——拳势的选择方才有了标准和依据,每一举手一投足,一个扎刀一个挂剑,都有“攻防”属性统摄下的动作要求在里面,而不会像“武舞”那样只是一种“写意”式的艺术造型。再次,考察每一时期杰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套路架构,无不是显示出连贯、丰满、行云流水一般的特点,这恰好是对武术“攻防”属性的另一种诠释,是对武术“攻防”规律的准确把握;而那些二、三流运动员的套路架构则往往停停顿顿、虚张声势,或为拖延时间,或为掩盖体力的不支,却都反映出对武术套路“攻防”演练规律把握不到位,乃至对武术“攻防”属性的背离。
2.2借鉴融合:保持特色的时代要求 张岱年指出:“保持自己的良好基础,学习先进文化的最新成就,以促进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就是发现文化要素之间的兼容与不相容、可离与不可离的关系。有些文化要素彼此不能相离,有些则是可以相离的[8]。”费孝通认为:“中国文化骨子里还有这个东西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凝合在一起,可以出现对立面的统一[9]。”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学会‘中国元素、国际表达’,用现代的表达手法推出中国的文化产品,赢得国外观众是关键[10]。”而对武术来说,正如白晋湘所言:“武术发展至今天,在外部条件基本成熟的情况下仍很难成为奥运会项目,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对民族特色的保持和对现代体育优秀成果的吸收上没有找到理想的结合点[11]。”这就启示我们:一方面武术竞赛仅保持特色尚且不够,还需要通过对先进文化的借鉴、融合使自己符合时代性要求;一方面也证明了这种借鉴融合是有着充分可行性的。
武术竞赛应该如何借鉴融合?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包括中国武术在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内容上作为一种独特存在,有其价值所在,但在形式上特别对于参加竞赛而言却是落后的,必须要虚心地向西方竞技体育学习。套用张岱年的话说就是,武术自身独有的攻防动作内容是我们应该保持的“良好基础”,而西方体育的竞赛制度、运作模式、规则标准则是近代以来世界体育文化的“最新成就”,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所以,正如中國民乐借鉴西方交响乐的形式演绎自己的内容,武术竞技也需要借助现代竞技体育先进的竞赛形式这一平台,演绎武术内容独特的“高难美新”[12]。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走向任何一个极端的做法都将会偏离文化发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要求,都会将武术竞赛导入一个非良性的发展轨道。
2.3观众需求:竞赛改革的重要参照
毋庸讳言,当今社会职业化已经成为包括武术在内的所有竞技体育项目的一种发展趋向。职业化即市场化、商业化、商品化,这些都要通过人的消费行为得以实现。洪浩指出:武术比赛“有了观众,电视台才会转播;有了电视转播,企业的广告、赞助才会有积极性,竞赛收益便能增加”[13],由此可以看出,群众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项目的职业化、市场化程度。
我们假设国家取消“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体制,将所有体育项目放归市场,武术(套路)竞赛的发展将会面临一个什么局面?!诚然,考虑到中国国情,现在“举国体制”仍作为我国发展体育运动的一项重要制度继续执行,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现在所有的竞技项目在谋求政府支持的同时,无不在积极地开发自身市场潜力,加大在大众健身场域普及力度的努力。在这样的局面下,武术竞赛如果不顾及观众和市场,如果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的话,不管武术界自己认为武术是多么的美好,那也只能是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终会被更具“人气”的同类项目淘汰出局。所以,作为一个难美性项目的武术套路竞赛今后必须将提高自身观赏性,吸引人们审美兴趣,进而促进人们对其进行消费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作为一个努力的重要方面。
举武术运动员的选材为例。以往文献大多运用生物学、选材学的理论方法,仅从运动员身体条件更加适合专项要求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探讨,正如刘硕阳所言“现在我们搞体育还是在运动技术的层面上去发展着眼,很少考虑这个项目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14]。本研究认为,今后武术运动员的选材应该将当代社会人们对于身体美的渴求纳入我们的视野,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系。郭海霞在其博士论文《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中指出:近代以来以尼采为开端的“身体哲学”热潮的兴起,使得一度被贬损、处于“边缘”地位的身体获得了“华丽回转”,重新回到中心,“身体的角度”不光成了诠释现代学术思想的重要切入点,而且这种有关身体的思想解放也使得现代人对身体资本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已经将其作为提高自身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越来越重视对它的投入。这种时代变化导致人的价值观的转变必然要对武术身体提出新的要求,“人类处在崇尚消费主义的现代社会当中越发强调身体的审美性质,而围绕人的身体苗条所掀起的自我控制之风愈刮愈甚,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15]。由此可见,以往我们对武术运动员的唯生物选材模式不仅不符合武术套路作为一项“难美性”项目的要求,而且也与当今人们(特别是少、青、中年群体)注重通过参加特定运动项目的锻炼达到“塑形”功效的心理预期不相契合。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项目的练习者,特别是专业运动员,往往代表了该项目的形象,如人们会根据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形象认定艺术体操是一项非常利于女子塑形的项目,根据篮球运动员的形象认定打篮球可以使人变得身材高大,而武术运动员的体型往往给人一种练习武术会使人身材矮小、变成“O”型腿的认识等等。早在上世纪80年代,王培锟曾就武术运动员的“O”型腿对武术运动的负面影响进行过研究,指出“O型腿对武术技术的发展,和运动成绩虽无大的影响,但武术套路运动带有一定的表演性,严重的O形腿确实影响了体型美,留给裁判员、观众的印象要差一些。因此,适当改善运动员的O形腿状况,是必要的”,在解决办法上提出“除了对少年早期训练的内容、形式、方法方面进行探讨,找出防止‘O距’过于变异的办法外,在运动员的选才上要适当提高身体高度、下肢长度”[16]。当代社会是一个注重休闲与审美的社会,这种价值导向已经使人们越来越看重武术技术除健身、技击等实用价值之外的审美价值,而由于身体与每一个生命个体联系最紧密,身体资本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看重,所以现代体育项目的塑身功能也就愈发凸显出来成为人们评价一个项目进而决定参与与否的重要标准。诚如戴国斌所言“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对符号意义的消费,不再那么看重该符号的物质内涵,而是看重它给人们的物质之外的其他意义和想象”[17],而由于人们有关武术的“其他意义和想象”往往是通过武术人、特别是武术运动员的身体形象获得的,所以,今后对武术运动员的选材应加大审美方面的权重,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认识到从事武术运动可以塑造美丽形体而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3小结
尽管武术竞赛的发展正遭遇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和挑战,但作为武术在时代发展中一种重要功能的彰显,其竞技性已经而且仍将会为武术在当代社会的整体推进起到巨大牵动作用。这正是本研究试从历史学、文化学、哲学视角对其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的理论前提。武术竞赛发展窘况的形成主要由项
目本身的竞技特点、脱离武术本质、忽视观众需求三个方面原因所致;由此而提出武术竞赛的发展策略:1)保持特色:走进奥运的必要条件;2)借鉴融合:保持特色的时代要求;3)观众需求:竞赛改革的重要参照。
[HJ2.05mm]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8.
[2]刘文武.武术基本理论问题反思[J].体育科学,2015,35(3):20-29.
[3]刘文武.武术研究引入“文化工具论”的重要意义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5):68-73.
[4]蒋明朗,栾小燕,薛宇.美式橄榄球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8,15(8):22-25.
[5]辜鴻铭.中国人的精神[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2.
[6]孟建.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战略性思考[J].南方文坛,2001(2):25-27.
[7]古柏.漫谈体育文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12):5-8.
[8]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
[9]费孝通.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5-9.
[10]许静涛,徐沛君.摆脱“逆差”:文化输出与当代文化建设[M].南昌: 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11.
[11]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24(1):65-67.
[12]刘文武,王裕桂.论竞技武术发展和传承武术技击性的途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1):75-77.
[13]洪浩.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8):88-95.
[14]刘硕阳.中国职业体育二十年再破题(下)[N].人民日报,2013-03-29:06.
[15]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4-5.
[16]王培锟.试析武术运动员的0形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2(2):47-49.
[17] 戴国斌.乌托邦:武术技击的理想[J].体育与科学,2005,26(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