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述由头
官场有句顺口溜,叫做“跟对人,办对事,说对话”。这是官场很经典的一句话,可以称得上官场潜规则之一。有人甚至认为,这三个短句的排序还说明,“跟对人”比“办对事”更重要。现实中有很多理由,让官场后来者相信这句话,因为你可以眼看着曾经在某个地方做过上下级的官员,若干年后在另一个地方又成了上下级,一路上一荣俱荣。可能有些官员也会发现,身边很多老实人,事儿是办对了,可是因为没有“跟对人”,总是仕途不得志,郁郁寡欢,还真应了那句,“跟对人”比“办对事”重要。所以,即使有媒体曝光某些官员和他曾经的跟随者,一起惨遭牢狱之灾,官场跟随者的跟随期待还是不会被斩断。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跟对人”的官场文化?如何协调上下级关系呢?
站好队,选对人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说,人不可能群而不党,与谁为党,必须有所选择。孤立者不去在意领导想什么,也不关心周围人争什么,也许也能落得个旱涝保收,但也就止于此,领导根本不会注意他的存在。对于想要步步高升,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而言,跟哪个领导才能升官有道,靠的是智慧选择。“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有人一入官场就已经站好了队,因为本来就是凭着那层关系进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还有人,只要有领导愿意赏识,就心满意足,感恩戴德,恨不得把领导当成再生父母;而还有一类官场跟随者,表面上对每个领导都恭敬有加,谁也不得罪,但内心里他们会权衡和选择,因为平等总要被打破才能有所斩获。为官者要“跟对人”,可不是一句瞎话。
领导的坚决拥护者
当他选择了站哪一队,也许他还不能直接向领导汇报工作,但从那时起,他已经是领导决定的坚决拥护者。他不仅能干、敬业,而且对于领导所重视的事情尤其重视,对领导所做出的决定坚决贯彻执行;对于领导所发出的倡议,积极响应;对于领导交代的问题,积极思考,献计献策;即使出现和领导意见相左的时候,也不明着对抗,而会考虑给足领导面子;遇上对领导的批评或者不满,还积极为领导辩护;特别是,遇到被表彰,总不忘感谢领导的栽培和关照。
领导的特别关注者
不仅如此,他还是领导行踪的密切关注者。可能工作中他和领导直接接触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但领导的行动,领导的关系网络,领导的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甚至领导家人干什么,喜欢什么,他都关注,对这些情况的掌握不能说了如指掌,但也能大致了解。于是,你或许可以看到,有些人的穿衣戴帽风格在受领导的影响,这个人的私下活动地点在和领导靠拢,而领导想要照顾的人,往往能得到他有意或无意的照顾。这些事情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多数都做在暗处,可是将来与领导的感情升华,就是在这样的细致关注中积累起来的。
抓住机会好好表現
走仕途也像走独木桥,能过去的总是少数。有前途的领导,跟随者总是众多的,但是得到提拔的人往往凤毛麟角,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想要脱颖而出,就要会表现自己。有人在工作上主动挑大担子,有人给领导亲属送人情,还有人对领导个人生活关怀备至。有些人,只要有可能,他会时时、处处、事事都冲在第一线,让领导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或者总咋咋呼呼,用特别的方式大出风头,张扬自己的个性;还有人巧用杠杆,比如网络、传媒等,再通过媒体和舆论的力量来让领导重视自己。聪明的跟随者,总能在关键时刻、关键地点出现在领导面前,他们沉稳、睿智,善于把握时机,而又不被人嫌弃,在领导眼中,他们值得信任,是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好伙伴。
会干事,胜过会说话
工作中,他们会比领导早上班,比领导晚下班;碰上领导讲话,即使很形式主义,照本宣科,或许那“本”就是他写的,他还是会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他会珍惜帮领导干事的每一次机会,能自己干的,绝不推给别人;今天能干的,绝不拖到明天;领导吩咐让干的,绝不问东问西,拖延再三;他们会将过程留给自己,只把结果呈现给领导;干事情不折不扣,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应付了事。他们深知,想要升得高,走得远,需要会做人,能谋事。想要得到领导提拔,先得让领导看得上眼。光说不练,或者敷衍塞责,必将失信于人,不被领导重视。
善于揣摩领导心理
想要比别人厉害,总要在某些细节方面比别人强,比如说对分寸的把握。善于揣摩领导心理,会察言观色者,就是在这一点上比别人强,他们总能从一句话中,听出多层意思,总会知道行动的边界在哪里。他们绝对是那种领导刚想到,他就做到了;领导吩咐做到的,他能做好;领导不喜欢的,他能主动保持距离;领导不想要的,他能帮忙挡驾,甚至主动清除;总之,属于一点就通。当然,善于揣摩领导心理的跟随者也有不同类别,有人让领导觉得,这个人很有分寸,还有人让领导觉得,他可以没有分寸。后者比如投领导所“好”,奉上金钱、美色、古董、玩物,左呼右拥,做领导的“护法”,甚至屈尊跪拜,满足领导的权力欲和虚荣心。只要领导敢于接受,他们都可以给,几乎没有底线。
奉承少不了,关键是会说
不喜欢听人奉承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关键看奉承者是否会奉承。受旁人鄙视,让领导觉得不舒服的奉承者,只能算是拙劣的马屁精。马屁还是要拍的,关键是不要拍在马腿上,官场跟随者一般都深谙此道。所以 “跟对人,办对事”之后才会跟上那句,叫做“说对话”。这里的“说对话”,不仅包括什么时候说什么、不说什么,还有什么话应该怎么说。虚头八脑地直夸领导英明神武,并不高明。聪明的跟随者,会记得很多小事和细节,并常常念叨,让领导知道,他总记得领导的好,对领导的关怀心有感恩,对领导的才能敬佩有加。不仅如此,他们总不忘在领导在乎的人面前夸夸领导,比如在领导的领导面前,或者领导的朋友面前。
风光背后,很多苦、累
为什么想做个跟随者?无非为了一荣俱荣,能在官场有自己的话语权和发挥平台。但是跟随者真是不好当,表面风光,一定程度上还能“呼风唤雨”,可是风光背后的压力,也就他们自己知道。那种审时度势、一损俱损的担心倒是其次,更多的是作为领导外脑和责任分担者的各种苦和累。也许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要随时待命,根本无所谓工作日和休息日的严格区分。他们比别人要承担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既有来自工作的,因为有加不完的班;也有来自家庭的,因为好像服务领导有时间,陪伴家人就不怎么有时间了;当然少不了来自同事、朋友的压力,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再则人情世故哪个不照顾,似乎都要得罪人。
也许会是一颗棋子
跟随者中有因领导而荣的,但也不乏被当棋子摆布的。比如,领导不愿意犯的“错误”,你替他犯,“好处”均得;领导犯了的错误,你替他顶,责任你担,有时候是以顾全大局的名义,有时候根本没有理由,你就是得受着,谁让你利益均沾?当然,也有反过来的,比如跟随者落井下石,出卖领导以求自保,或者一旦得势,反过来以当初自己受到的待遇来对待曾经的被跟随者。至于谁是谁的棋子,谁被谁利用,那真是视情况而定。江湖险恶,跟随者的战争少不了惨烈和邪恶。这是负面的案例,但也是一种现实存在。
“防线”一失,足成千古恨
跟随者取得领导信任以后,在分担领导责任的同时,也事实上分享着领导的权力,作为领导的代言人而存在着。权力和犯罪,就在一线之间。有人有了权力干了更多实事,也有人把权力当成捞钱的工具,狐假虎威,专横跋扈,为非作歹,在刀尖上跳舞。当防线被攻破的时候,多年的奋斗也变质了……这是诱惑,或许一开始就是有些跟随者前进的动力,但也葬送着某些跟随者的辛苦和努力。(文/人民论坛记者 杜美丽)
官场有句顺口溜,叫做“跟对人,办对事,说对话”。这是官场很经典的一句话,可以称得上官场潜规则之一。有人甚至认为,这三个短句的排序还说明,“跟对人”比“办对事”更重要。现实中有很多理由,让官场后来者相信这句话,因为你可以眼看着曾经在某个地方做过上下级的官员,若干年后在另一个地方又成了上下级,一路上一荣俱荣。可能有些官员也会发现,身边很多老实人,事儿是办对了,可是因为没有“跟对人”,总是仕途不得志,郁郁寡欢,还真应了那句,“跟对人”比“办对事”重要。所以,即使有媒体曝光某些官员和他曾经的跟随者,一起惨遭牢狱之灾,官场跟随者的跟随期待还是不会被斩断。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跟对人”的官场文化?如何协调上下级关系呢?
站好队,选对人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说,人不可能群而不党,与谁为党,必须有所选择。孤立者不去在意领导想什么,也不关心周围人争什么,也许也能落得个旱涝保收,但也就止于此,领导根本不会注意他的存在。对于想要步步高升,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而言,跟哪个领导才能升官有道,靠的是智慧选择。“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有人一入官场就已经站好了队,因为本来就是凭着那层关系进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还有人,只要有领导愿意赏识,就心满意足,感恩戴德,恨不得把领导当成再生父母;而还有一类官场跟随者,表面上对每个领导都恭敬有加,谁也不得罪,但内心里他们会权衡和选择,因为平等总要被打破才能有所斩获。为官者要“跟对人”,可不是一句瞎话。
领导的坚决拥护者
当他选择了站哪一队,也许他还不能直接向领导汇报工作,但从那时起,他已经是领导决定的坚决拥护者。他不仅能干、敬业,而且对于领导所重视的事情尤其重视,对领导所做出的决定坚决贯彻执行;对于领导所发出的倡议,积极响应;对于领导交代的问题,积极思考,献计献策;即使出现和领导意见相左的时候,也不明着对抗,而会考虑给足领导面子;遇上对领导的批评或者不满,还积极为领导辩护;特别是,遇到被表彰,总不忘感谢领导的栽培和关照。
领导的特别关注者
不仅如此,他还是领导行踪的密切关注者。可能工作中他和领导直接接触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但领导的行动,领导的关系网络,领导的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甚至领导家人干什么,喜欢什么,他都关注,对这些情况的掌握不能说了如指掌,但也能大致了解。于是,你或许可以看到,有些人的穿衣戴帽风格在受领导的影响,这个人的私下活动地点在和领导靠拢,而领导想要照顾的人,往往能得到他有意或无意的照顾。这些事情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多数都做在暗处,可是将来与领导的感情升华,就是在这样的细致关注中积累起来的。
抓住机会好好表現
走仕途也像走独木桥,能过去的总是少数。有前途的领导,跟随者总是众多的,但是得到提拔的人往往凤毛麟角,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想要脱颖而出,就要会表现自己。有人在工作上主动挑大担子,有人给领导亲属送人情,还有人对领导个人生活关怀备至。有些人,只要有可能,他会时时、处处、事事都冲在第一线,让领导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或者总咋咋呼呼,用特别的方式大出风头,张扬自己的个性;还有人巧用杠杆,比如网络、传媒等,再通过媒体和舆论的力量来让领导重视自己。聪明的跟随者,总能在关键时刻、关键地点出现在领导面前,他们沉稳、睿智,善于把握时机,而又不被人嫌弃,在领导眼中,他们值得信任,是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好伙伴。
会干事,胜过会说话
工作中,他们会比领导早上班,比领导晚下班;碰上领导讲话,即使很形式主义,照本宣科,或许那“本”就是他写的,他还是会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他会珍惜帮领导干事的每一次机会,能自己干的,绝不推给别人;今天能干的,绝不拖到明天;领导吩咐让干的,绝不问东问西,拖延再三;他们会将过程留给自己,只把结果呈现给领导;干事情不折不扣,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应付了事。他们深知,想要升得高,走得远,需要会做人,能谋事。想要得到领导提拔,先得让领导看得上眼。光说不练,或者敷衍塞责,必将失信于人,不被领导重视。
善于揣摩领导心理
想要比别人厉害,总要在某些细节方面比别人强,比如说对分寸的把握。善于揣摩领导心理,会察言观色者,就是在这一点上比别人强,他们总能从一句话中,听出多层意思,总会知道行动的边界在哪里。他们绝对是那种领导刚想到,他就做到了;领导吩咐做到的,他能做好;领导不喜欢的,他能主动保持距离;领导不想要的,他能帮忙挡驾,甚至主动清除;总之,属于一点就通。当然,善于揣摩领导心理的跟随者也有不同类别,有人让领导觉得,这个人很有分寸,还有人让领导觉得,他可以没有分寸。后者比如投领导所“好”,奉上金钱、美色、古董、玩物,左呼右拥,做领导的“护法”,甚至屈尊跪拜,满足领导的权力欲和虚荣心。只要领导敢于接受,他们都可以给,几乎没有底线。
奉承少不了,关键是会说
不喜欢听人奉承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关键看奉承者是否会奉承。受旁人鄙视,让领导觉得不舒服的奉承者,只能算是拙劣的马屁精。马屁还是要拍的,关键是不要拍在马腿上,官场跟随者一般都深谙此道。所以 “跟对人,办对事”之后才会跟上那句,叫做“说对话”。这里的“说对话”,不仅包括什么时候说什么、不说什么,还有什么话应该怎么说。虚头八脑地直夸领导英明神武,并不高明。聪明的跟随者,会记得很多小事和细节,并常常念叨,让领导知道,他总记得领导的好,对领导的关怀心有感恩,对领导的才能敬佩有加。不仅如此,他们总不忘在领导在乎的人面前夸夸领导,比如在领导的领导面前,或者领导的朋友面前。
风光背后,很多苦、累
为什么想做个跟随者?无非为了一荣俱荣,能在官场有自己的话语权和发挥平台。但是跟随者真是不好当,表面风光,一定程度上还能“呼风唤雨”,可是风光背后的压力,也就他们自己知道。那种审时度势、一损俱损的担心倒是其次,更多的是作为领导外脑和责任分担者的各种苦和累。也许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要随时待命,根本无所谓工作日和休息日的严格区分。他们比别人要承担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既有来自工作的,因为有加不完的班;也有来自家庭的,因为好像服务领导有时间,陪伴家人就不怎么有时间了;当然少不了来自同事、朋友的压力,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再则人情世故哪个不照顾,似乎都要得罪人。
也许会是一颗棋子
跟随者中有因领导而荣的,但也不乏被当棋子摆布的。比如,领导不愿意犯的“错误”,你替他犯,“好处”均得;领导犯了的错误,你替他顶,责任你担,有时候是以顾全大局的名义,有时候根本没有理由,你就是得受着,谁让你利益均沾?当然,也有反过来的,比如跟随者落井下石,出卖领导以求自保,或者一旦得势,反过来以当初自己受到的待遇来对待曾经的被跟随者。至于谁是谁的棋子,谁被谁利用,那真是视情况而定。江湖险恶,跟随者的战争少不了惨烈和邪恶。这是负面的案例,但也是一种现实存在。
“防线”一失,足成千古恨
跟随者取得领导信任以后,在分担领导责任的同时,也事实上分享着领导的权力,作为领导的代言人而存在着。权力和犯罪,就在一线之间。有人有了权力干了更多实事,也有人把权力当成捞钱的工具,狐假虎威,专横跋扈,为非作歹,在刀尖上跳舞。当防线被攻破的时候,多年的奋斗也变质了……这是诱惑,或许一开始就是有些跟随者前进的动力,但也葬送着某些跟随者的辛苦和努力。(文/人民论坛记者 杜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