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y448681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时有繁华迷眼,鸟语盈耳。如果流连于途中风景,便很难到达路的尽头,见到更为美丽的景象。处在求索路上的我们,唯有目标坚定、专心致志地向前行进,方不负韶华。
  不久前,有一家网站做中日围棋擂台赛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曾经的中国队主帅聂卫平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在一次和日本棋手小林光一决赛之前,小林光一已赢得六连胜,势如破竹。聂卫平深知压力很大,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聂卫平找来了有关小林光一的所有资料,对他的棋谱、性格、习惯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聂卫平说,那段时间,他满脑子都是小林光一,以至于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他的朋友、领导在路上遇到他跟他打招呼,他都听不到。他说,其实他当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别人的存在。最后,在与小林光一的鏖战中。聂卫平如愿获胜。
  当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时,他会忘记周围的一切:他所有的心思只为目标而动。人一旦达到如此境界,就离目标不远了。
  蓝天野,中国话剧舞台上的大师级人物。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女儿万方小时候跟着父亲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后台,遇到蓝天野。蓝天野和曹禺很熟,平日跟可爱的万方更是打成一片,所以那次万方很高兴地跟他打招呼。但让她想不到的是,她的蓝叔叔明明看到她了,却没有丝毫回应。冷冰冰地走了。曹禺告诉她,蓝叔叔正在酝酿角色,已经进入角色的世界,不要打扰他。万方说,那时候她才真正知道,要想做成一件事,竟需要如此地专注。
  在一般人的眼中,这些过于专注的人确实有点不通情理,似乎目中无人。然而,倘若不是这样的“目中无人”,怎能成就他们的辉煌人生?牛顿煮鸡蛋,结果将怀表扔进了锅里:陈景润走路撞上电线杆,还责怪对方“不长眼睛”……这都是多么引人深思的“专注”啊!
  一个人在专注的时候是最美的。专注,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态度。
  点评
  为自己的事业、为集体的荣誉、为国家的命运专注地奋斗。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本文正是针对“专注”一词作了深度的思考。文中所举聂卫平、蓝天野、牛顿、陈景润等人的事倒不仅丰富典型,也鲜有人用,耐人寻味,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作者系湖南省沅陵县第一中学学生,指导并置评:曾庆培]
其他文献
米兰,昆德拉曾说:“生活,就是一种永恒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不致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坚定存在。”内心有多大的格局,你就可以看到多大的天空。若想找到人生的坦途,请记住:无论你是多数或少数,都要遵从内心的目标,为之努力。  当我们是芸芸众生中的少数时,更加需要勇气。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说:“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中被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她被喻作“英格兰百合”
期刊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陈与义  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  ——晏婴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印度]布迪曼  请以“世界为独立者鼓掌”
期刊
“她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这是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女主人公安娜的一段描写。  她,是一位悲剧美的女性化身。她生性淳朴善良,富有同情心,却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一个十足的做官机器,冷酷,虚伪,自私。  安娜压抑住了她对爱情隐约的纯真憧憬,却遇到了风度翩翩
期刊
【升格佳作】  花朵不是生来就奇异芬芳,它们历经风吹雨打,有过失望,但不曾绝望。  雄鹰不是生来就展翅翱翔,它们历经摸爬滚打,有过失望,却不曾绝望。  而我坚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只要怀揣希望前行,就算有失望,也不会绝望。  怀揣希望前行须在失望中消灭苦难。“觅渡觅渡渡何处?”瞿秋白失望而呼,新中国还渺茫未知,自己已身陷囹圄。但他仍怀揣希望前行,用左手边的满腔怒火化为右手边的奋笔疾书,点亮他人前
期刊
“是自然在惩罚人类……”  “十年了……”  “是啊,十年了……”  属于人类的声音忽高忽低地响起在这蓝色的星球上,这曾经的生命摇篮。是的,仅仅是曾经。十年的岁月里,因人类的罪孽,地球已不再美丽。  受人类活动影响,局部寒武纪生命爆发,一些生物被迫进化。其中一些动植物因遭到人类生活和工业排放物的污染,变异成了足以使人类灭亡的怪物,它们开始反抗来自食物链顶层的人类制造的压迫。一场人类与自己所造罪孽后
期刊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英国诗人沃尔特·兰德晚年写下的诗句,题目是《生与死》。杨绛喜欢这个关于火焰的譬喻,把它译成中文,置于晚年散文集《杨绛散文》的卷首题词。  105岁,不可谓不长寿。但火萎了,她利利落落起身,便也走了。  作为一个文化世纪老人,杨绛的身体状态一直牵着很多人的心。这段时间,先是“病危
期刊
真没想到,一部文物题材的纪录片成了“网红”。最近,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站收获超过百万次点击,豆瓣评分高达9.4,甚至高过《舌尖上的中国》。“慕名而来舔屏”的年轻人络绎不绝。  要说之前,文物纪录片常给人一种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都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和百科知识别无二致,与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所以,不少作品往往是“墙内开花墙内香”,顶多能赚圈外人的几眼好奇。  有网友说,当别人推
期刊
在一定意义上,极限体验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做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生命的极限在哪里。  所谓生命的极限,可以从两个方向上理解。向下理解,即生命得以维持的最低限度的条件,这条件包括能量的摄入、器具的使用和社会的交往等,这些都要降到最低限度。试验的方式是苦行和隐居,吃最少的食物,住最简陋的居处,尽量不用现成的人工制品,尽可能不与社会发生联系,其极端者便是野食穴居,回归原始人的生活。向上理解,即生命能够战胜
期刊
秘诀一:勇敢尝试  尝试,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因此说,尝试是成功的前提,成功需要迈出尝试的第一步。  事例  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  “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这句话出自王大庆先生写的一本成功励志书——《35岁以前成功的12条黄金法则》。2016年,这句话风靡网络。1993年王大庆开始创业,十年来,他历经风雨艰险,从只有3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今天旗下百名员工的大公司,营业额也从几十万元
期刊
文章最忌随人后,千篇一律的老面孔自然不能拿到高分。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有个性色彩,让写作具有更大的“真性引力”,才能使自己的文章走出“一般化”的低谷,迈上闪烁“创新”火花的新台阶,从而赢得理想的高分。  一、多向开掘,借立意之“新”醒人耳目  莫怀戚的《散步》记述一家人的一次户外散步,却阐发了“家庭中的生命责任意识”的主题;冯骥才的《珍珠鸟》抒写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进而发出“信赖,往往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