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繁衍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同时,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大都处于河流的流域范围,由此可见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而水资源在为人们所利用的同时,也会在一些条件下对人类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洪水暴发等灾害的出现,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作为防洪抗灾的重要基础设施,堤防建设自古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提高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也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技术
1、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技术的要点
1.1 合理选择土料
土料是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的基础材料,土料质量的好坏与堤防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做好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土料的选择时,首先应根据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规范要求,并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及水文条件等因素,确定土料选择的质量控制标准,并严格按照所制定的标准进行土料的质量检核,对于质量及性能不合格、不满足施工要求的土料应坚决禁止使用,确保所选择的土料质量好、性能佳,通过其进行堤基软土更換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填土的整体稳定性,控制沉降量,减少后续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导致地基变形的几率。现代水利工程堤基开挖施工大都以机械作业为主,这也更有利于实现对可利用土料的就地取材,实现对施工成本的节约目的。
1.2 堤身填筑作业
堤身的填筑也是堤防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环节,填筑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堤防工程的整体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决定着其发挥防洪抗洪作用的能力与水平。堤身填筑作业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好对堤基的清理工作,地基表面的残土、垃圾、杂物等都可能会对堤身填筑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堤身填筑施工开始前,做好对堤基的清理是十分必要的。堤基清理通常要先明确清理的范围与标准,堤基清理的标准一般在施工前便要根据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予以明确,以保障堤防工程的整体质量与稳定性为根本目标,对于施工范围主要应做好对边线的控制,既要保证清理到位,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及人力资源消耗,一般是以设计基面为标准,宽出30至50厘米范围为宜。
其次,堤身填筑所使用的主要施工方法为后推法,即在汽车卸料后,利用推土机将土料摊平,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的关键是对每一层土料摊铺厚度的有效控制,根据施工要求,一般铺土的最佳厚度应控制为40厘米,并且当摊铺到堤边位置时,应按要求超出设计边线30厘米。
再次,要注意对铺料施工过程的把控,重点注意对压实层表面的处理与含水量的控制,在铺料前,将压实层的压光面层刨毛,控制其含水量,严禁其它透水料、砂砾料、粘性土料的混入,若是其中存在着杂质,必须要严格清除。砂砾料的铺填厚度要求在30至35厘米,如采用重型振动碾进行施工,则可以对铺填厚度进行适当加厚,控制在60至80厘米以下。
1.3 堤防护岸的施工
护岸工程也是水利工程堤防建设的重要施工内容,护岸作为保护河岸的重要结构部分,对其施工技术也应进行准确的掌控。一般堤防护岸都是由树上护坡与水下护脚两部分组成,通常情况下护岸施工的顺序都应是先护脚后护坡。根据堤防护岸的形式不同,还可以分为坡式护岸与坝式护岸两种类型,其施工的技术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是坡式护岸施工,通常会采取沿岸坡与坡脚在相应的范围内覆盖抗冲击材料的方法,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堤岸抗水流冲击的能力,避免对河床边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其施工的基本要求是要保证护脚的稳固性与抗变形能力,材料选取应具备较强的抗风化、抗冲击、抗腐朽、抗侵蚀能力。其次是坝式护岸,坝式护岸主要分为丁坝、顺坝、丁顺坝、潜坝四中形式,其中以丁坝和顺坝应用最为普遍。
2、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中的质量控制
2.1 招标环节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与技术水平会对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充分保障水利工程堤防工程建设的质量,首先就要从招标环节就开始加强控制,严格规范招标的流程,选择最佳的施工单位进行合作。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对工程招标的流程进行严格控制,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避免招标环节的不规范操作;另一方面,不能仅仅从施工单位的竞标价进行考量,还应综合比较各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水平、施工队伍专业化素质、业内信誉与口碑、以往施工经验等各项指标。
2.2 明确质量责任划分
在水利工程堤防建设过程中,还应建立严格的施工质量责任机制,结合工程实际制定科学完善的质量责任管理制度,并要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优化调整,将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责任明确落实到各个部门、机构及具体的人员头上,使各部门及人员明确自身责任,并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与制度要求履行职责,配合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所有人员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发挥责任约束作用,保障堤防工程的建设质量。
2.3 严格执行图纸会审
施工设计图纸是指导施工开展的重要材料依据,图纸设计的完善性也将极大的影响堤防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等针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会审,及时发现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共同商讨予以有效的解决,并使参建各方明确施工规范,准确把握施工的要点与难点,针对重点环节及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的顺利开展。
2.4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在水利工程堤防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做好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严格要求各工种施工人员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尤其是机械设备的操作,既要保证机械施工的精度,也要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机械挖掘作业时,为避免超挖,可以预留一定的土层厚度,并通过人工辅助挖至标高保证施工精度。
2.5 做好外观质量控制
堤防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工程的外观方面,从外观角度着手,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堤防工程质量的控制目标。一般堤防工程外观质量控制要求外观应保持整齐,尤其是坝顶、坝脚、马道、盖重的五条线都应清晰明显,坡面应满足平整顺直的要求,要满足工程在外观上的这些要求,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等工作进行有效的把握,并加强对各施工环节的规范要求,以保证堤防工程的质量。
3、结束语
本文首先针对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中的技术应用要点进行分析,之后就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质量控制的几个主要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保障水利工程堤防建设质量对于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祥,张其成,杨姝君.山区河流城区段堤防改造方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2(04).
(作者单位:叶县昆阳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技术
1、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技术的要点
1.1 合理选择土料
土料是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的基础材料,土料质量的好坏与堤防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做好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土料的选择时,首先应根据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规范要求,并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及水文条件等因素,确定土料选择的质量控制标准,并严格按照所制定的标准进行土料的质量检核,对于质量及性能不合格、不满足施工要求的土料应坚决禁止使用,确保所选择的土料质量好、性能佳,通过其进行堤基软土更換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填土的整体稳定性,控制沉降量,减少后续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导致地基变形的几率。现代水利工程堤基开挖施工大都以机械作业为主,这也更有利于实现对可利用土料的就地取材,实现对施工成本的节约目的。
1.2 堤身填筑作业
堤身的填筑也是堤防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环节,填筑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堤防工程的整体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决定着其发挥防洪抗洪作用的能力与水平。堤身填筑作业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好对堤基的清理工作,地基表面的残土、垃圾、杂物等都可能会对堤身填筑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堤身填筑施工开始前,做好对堤基的清理是十分必要的。堤基清理通常要先明确清理的范围与标准,堤基清理的标准一般在施工前便要根据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予以明确,以保障堤防工程的整体质量与稳定性为根本目标,对于施工范围主要应做好对边线的控制,既要保证清理到位,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及人力资源消耗,一般是以设计基面为标准,宽出30至50厘米范围为宜。
其次,堤身填筑所使用的主要施工方法为后推法,即在汽车卸料后,利用推土机将土料摊平,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的关键是对每一层土料摊铺厚度的有效控制,根据施工要求,一般铺土的最佳厚度应控制为40厘米,并且当摊铺到堤边位置时,应按要求超出设计边线30厘米。
再次,要注意对铺料施工过程的把控,重点注意对压实层表面的处理与含水量的控制,在铺料前,将压实层的压光面层刨毛,控制其含水量,严禁其它透水料、砂砾料、粘性土料的混入,若是其中存在着杂质,必须要严格清除。砂砾料的铺填厚度要求在30至35厘米,如采用重型振动碾进行施工,则可以对铺填厚度进行适当加厚,控制在60至80厘米以下。
1.3 堤防护岸的施工
护岸工程也是水利工程堤防建设的重要施工内容,护岸作为保护河岸的重要结构部分,对其施工技术也应进行准确的掌控。一般堤防护岸都是由树上护坡与水下护脚两部分组成,通常情况下护岸施工的顺序都应是先护脚后护坡。根据堤防护岸的形式不同,还可以分为坡式护岸与坝式护岸两种类型,其施工的技术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是坡式护岸施工,通常会采取沿岸坡与坡脚在相应的范围内覆盖抗冲击材料的方法,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堤岸抗水流冲击的能力,避免对河床边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其施工的基本要求是要保证护脚的稳固性与抗变形能力,材料选取应具备较强的抗风化、抗冲击、抗腐朽、抗侵蚀能力。其次是坝式护岸,坝式护岸主要分为丁坝、顺坝、丁顺坝、潜坝四中形式,其中以丁坝和顺坝应用最为普遍。
2、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中的质量控制
2.1 招标环节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与技术水平会对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充分保障水利工程堤防工程建设的质量,首先就要从招标环节就开始加强控制,严格规范招标的流程,选择最佳的施工单位进行合作。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对工程招标的流程进行严格控制,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避免招标环节的不规范操作;另一方面,不能仅仅从施工单位的竞标价进行考量,还应综合比较各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水平、施工队伍专业化素质、业内信誉与口碑、以往施工经验等各项指标。
2.2 明确质量责任划分
在水利工程堤防建设过程中,还应建立严格的施工质量责任机制,结合工程实际制定科学完善的质量责任管理制度,并要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优化调整,将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责任明确落实到各个部门、机构及具体的人员头上,使各部门及人员明确自身责任,并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与制度要求履行职责,配合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所有人员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发挥责任约束作用,保障堤防工程的建设质量。
2.3 严格执行图纸会审
施工设计图纸是指导施工开展的重要材料依据,图纸设计的完善性也将极大的影响堤防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等针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会审,及时发现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共同商讨予以有效的解决,并使参建各方明确施工规范,准确把握施工的要点与难点,针对重点环节及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的顺利开展。
2.4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在水利工程堤防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做好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严格要求各工种施工人员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尤其是机械设备的操作,既要保证机械施工的精度,也要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机械挖掘作业时,为避免超挖,可以预留一定的土层厚度,并通过人工辅助挖至标高保证施工精度。
2.5 做好外观质量控制
堤防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工程的外观方面,从外观角度着手,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堤防工程质量的控制目标。一般堤防工程外观质量控制要求外观应保持整齐,尤其是坝顶、坝脚、马道、盖重的五条线都应清晰明显,坡面应满足平整顺直的要求,要满足工程在外观上的这些要求,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等工作进行有效的把握,并加强对各施工环节的规范要求,以保证堤防工程的质量。
3、结束语
本文首先针对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中的技术应用要点进行分析,之后就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质量控制的几个主要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保障水利工程堤防建设质量对于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祥,张其成,杨姝君.山区河流城区段堤防改造方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2(04).
(作者单位:叶县昆阳建筑安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