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教师一言堂”变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言堂”,也就是由原来被动的灌输性学习转变成现在的主动的合作性学习。要形成这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场面,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
1. 分清教学的主次关系
作为教师,要明白学生作为主体的内涵。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要本末倒置,教师不是课堂的主角(你讲得再好,学生没有学会也是白搭),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监督者和合作者。以英语课堂为例,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表现为学生呈现新知识的时候该讲的就要精讲,然后再为学生出谋划策,是一整堂课的导演。我们是艺术学校,班额比较小,经常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个小组都有学习上的尖子生。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无论是单词的识记还是句法功能的运用,小组之间的活动都会轰轰烈烈,小组之内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学生之间平等对待,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讨论一个个学习上的难点。这比起老师的大声宣讲,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呢。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是广大师生多年的口号,但实际的操作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当沉重。我同事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且不说星期天、节假日作业满满的,就说每天的中午都有作业,语文的生词重复写不知要多少遍,简直就是扼杀青少年的学习兴趣。笔者原来任教的初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重复写单词,少则三五遍,多则十几遍。学生整天是苦不堪言。教师不但不是辛勤的园丁了,倒像是毁坏祖国花朵的刽子手了。究其原因就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些教师又恐怕在考试成绩上被别人落下,只有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了。学生重复记忆,显得疲惫不堪,学习的兴趣大减,考试成绩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备课充分,做到既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然后分层次教学,不搞一刀切;作业也要有弹性,分出上、中、下三个档次,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师心中要有大目标和小目标,大目标就是本段教学的总体目标,不外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小目标就是一节课要达到的要求。自习课上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准备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做到心理上有所准备,明确应该学习什么,复习什么,避免课上准备不充分的现象发生,这会极大地保护学生的自尊。每节课的前2分钟~5分钟实行小组轮流讲演,或对话,或讲小故事。如果有些学习上困难的同学不会表达,至少也要把学过的单词造成简单的句子说出两三个来,要让他们鼓足学习的劲头,把不同层面的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每周可以规定一个话题,大都是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平日的教学内容相衔接。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由原来的机械学习变成主动、探究学习。作为学生,已经习惯于听从老师的指挥,成了只会完成作业,只会考试的工具。我们的教育如果培养了一批不会自主学习,缺乏创新能力,没有责任感的一代人,那我们以后靠谁来建设我们的社会、建设我们的国家?靠谁来给我们养老?因此学生的学习观念必须转变。让他们觉得他们就是学习的主人,命运就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集体的荣誉高于一切。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任务,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不能把他们进行分组后,任由他们自己学习。那样的话,有些学生就会浑水摸鱼,趁机说笑。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给他们不同的分工。像英语课上的单词记忆,就可以让每一小组的同学有不同的任务。一个找出本单元单词中名词,一个找出所有的动词,第三个同学找出所有的形容词,第四个同学找出副词,所有小组的同学都必须找出词组。然后,每一个小组挑出一个人把他完成的单词写在黑板上。之后,由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比较,评出比较好的,让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这样,人人都有事情做,自然就没有违反纪律的了,并且让他们感到了他们作为学习的主人的成就感。
老师只能是他们的监听者和指导者,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的人。有些同学原来光听老师讲已经形成习惯了,冷不丁的老师讲得少了,他们很不习惯,认为老师是不是在偷懒?英语当中的很多基础知识(像单词的运用、词组的翻译等),都是靠查字典获取的。学生在小组中的分工,也不外乎查查字典,然后共同分享查得的信息。现在老师所做的就是倾听他们的讨论,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予以必要的指导。最后,让每一个小组读出或者写出他们查出的内容,对他们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给予肯定或者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由他们自己获取的知识,印象会特别深刻。他们获取的信息需要在大家面前朗读出来,那些不会读的同学也已经在小组内别的同学的帮助下读得比较流利了。长此以往,会增加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逐渐地也敢在课堂上发言,参与角色表演了。于是,养成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基础能力。
(昌邑市艺术中学)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
1. 分清教学的主次关系
作为教师,要明白学生作为主体的内涵。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要本末倒置,教师不是课堂的主角(你讲得再好,学生没有学会也是白搭),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监督者和合作者。以英语课堂为例,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表现为学生呈现新知识的时候该讲的就要精讲,然后再为学生出谋划策,是一整堂课的导演。我们是艺术学校,班额比较小,经常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个小组都有学习上的尖子生。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无论是单词的识记还是句法功能的运用,小组之间的活动都会轰轰烈烈,小组之内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学生之间平等对待,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讨论一个个学习上的难点。这比起老师的大声宣讲,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呢。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是广大师生多年的口号,但实际的操作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当沉重。我同事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且不说星期天、节假日作业满满的,就说每天的中午都有作业,语文的生词重复写不知要多少遍,简直就是扼杀青少年的学习兴趣。笔者原来任教的初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重复写单词,少则三五遍,多则十几遍。学生整天是苦不堪言。教师不但不是辛勤的园丁了,倒像是毁坏祖国花朵的刽子手了。究其原因就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些教师又恐怕在考试成绩上被别人落下,只有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了。学生重复记忆,显得疲惫不堪,学习的兴趣大减,考试成绩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备课充分,做到既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然后分层次教学,不搞一刀切;作业也要有弹性,分出上、中、下三个档次,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师心中要有大目标和小目标,大目标就是本段教学的总体目标,不外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小目标就是一节课要达到的要求。自习课上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准备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做到心理上有所准备,明确应该学习什么,复习什么,避免课上准备不充分的现象发生,这会极大地保护学生的自尊。每节课的前2分钟~5分钟实行小组轮流讲演,或对话,或讲小故事。如果有些学习上困难的同学不会表达,至少也要把学过的单词造成简单的句子说出两三个来,要让他们鼓足学习的劲头,把不同层面的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每周可以规定一个话题,大都是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平日的教学内容相衔接。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由原来的机械学习变成主动、探究学习。作为学生,已经习惯于听从老师的指挥,成了只会完成作业,只会考试的工具。我们的教育如果培养了一批不会自主学习,缺乏创新能力,没有责任感的一代人,那我们以后靠谁来建设我们的社会、建设我们的国家?靠谁来给我们养老?因此学生的学习观念必须转变。让他们觉得他们就是学习的主人,命运就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集体的荣誉高于一切。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任务,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不能把他们进行分组后,任由他们自己学习。那样的话,有些学生就会浑水摸鱼,趁机说笑。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给他们不同的分工。像英语课上的单词记忆,就可以让每一小组的同学有不同的任务。一个找出本单元单词中名词,一个找出所有的动词,第三个同学找出所有的形容词,第四个同学找出副词,所有小组的同学都必须找出词组。然后,每一个小组挑出一个人把他完成的单词写在黑板上。之后,由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比较,评出比较好的,让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这样,人人都有事情做,自然就没有违反纪律的了,并且让他们感到了他们作为学习的主人的成就感。
老师只能是他们的监听者和指导者,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的人。有些同学原来光听老师讲已经形成习惯了,冷不丁的老师讲得少了,他们很不习惯,认为老师是不是在偷懒?英语当中的很多基础知识(像单词的运用、词组的翻译等),都是靠查字典获取的。学生在小组中的分工,也不外乎查查字典,然后共同分享查得的信息。现在老师所做的就是倾听他们的讨论,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予以必要的指导。最后,让每一个小组读出或者写出他们查出的内容,对他们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给予肯定或者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由他们自己获取的知识,印象会特别深刻。他们获取的信息需要在大家面前朗读出来,那些不会读的同学也已经在小组内别的同学的帮助下读得比较流利了。长此以往,会增加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逐渐地也敢在课堂上发言,参与角色表演了。于是,养成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基础能力。
(昌邑市艺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