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表扬,小声批评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又是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就会摔碎,就不复存在。”
  每当想起这句话,多年前的一个情节就会浮现在脑海里。
  那时,我大学刚毕业,学校安排我跟一位姓徐的中年老师学习。徐老师为人豪爽,快人快语,对我毫无保留。徐老师的一举一动我都细加揣摩、仿效,从中学到很多。
  只是有一个细节我不大懂。
  有时,徐老师在办公室与学生谈话,越是人多,徐老师的声音越响亮,整个办公室都洋溢着欢喜和谐、开心快乐,学生的脸上红扑扑的、心里乐滋滋的。有时,徐老师又把学生叫到没人的地方小声嘀咕,远远看去,徐老师替学生抻抻衣角,掸掸尘土,那慈爱、那细心,那关切、那期待,与一位母亲何异?
  我向徐老师请教。徐老师爽朗地笑了:“当着大家的面与学生谈话,那是在表扬学生,让他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荣誉感,再接再厉;而把学生拉到一边谈话,那是他犯了错误,在批评他,尽量缩小范围,降低影响,维护学生的自尊,不让他破罐子破摔——那样就把学生害了。”
  一刹那,如春风拂面,醍醐灌顶,我顿悟到教育的真谛:细心地呵护学生的自尊,保护学生稚嫩的心灵,比什么都重要!
  多少年过去了,我做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有了许多改变,但这一爱的原则始终不变。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把创新思维落实到作文教学中是我们目前必须探讨的课题。本文从主题思想上的创新、选择材料上的创新、写作方法上的创新和语言表达上的创新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创新思维;作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51-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见,培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获评2008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钟期荣、胡鸿烈:坚守医德的
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因为,书能使人抓住这个世界秘密的核心。  你读什么样的书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什么也不读,那么你的头脑就会萎缩,你的理想将因失去活力而动摇。  书籍和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更是对我们思想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他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