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习固然要强调个性解读、独特感悟和多元解读,但不能尊重有余而引领不足,也不能引领过多而个性解读不足。自主自悟,并非完全放权;个性解读,并非尊重有余;拓展延伸,并非放任自流;如此方能引领孩子们在语文的的百花园中“郁郁乎文哉” 。
【关键词】个性解读 合理引领 重设框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032-01
一、自主自悟,并非完全放权
十几年前,特级教师李镇西就对自己的教学产生遗憾:“生怕自己的思想侵犯了学生的思想,因而情不自禁地尊重有余而引领不足。”[1]的确,好的语文教学,一方面,需要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另一方面,又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点拨、扶掖和引领。正所謂,既不能尊重有余而引领不足,也不能引领过多而个性解读不足。
曾经执教过统编本小学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的公开课,对于临下课的拓展延伸,我设计了这样的延伸思考:“学习了《父亲、树林和鸟》,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感触,想想,假如父亲是猎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以下是部分教学片断:
生1:假如父亲是猎人,这片树林中早没有鸟儿了。
生2:假如父亲是猎人,鸟儿早死光了。
生3:假如父亲是猎人,我们就听不到鸟儿的歌声。
……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很热烈,而我则微笑着一直鼓励着孩子们热烈地说下去,最后总结道:“对呀,幸亏父亲不是猎人。否则的话,鸟儿将遭殃,我们也无法欣赏到人和自然如此和谐的一面。”
本以为,这样的语文味和思品味的结合,这样耐人寻味而又热热闹闹的拓展结尾,能够赢得听课教师的赞誉。谁知,老师们毫不留情地批评了我。课后,教研组长对我说:“可以引领孩子们尽情想象假如父亲是猎人后发生的情境,但绝不能是一边倒的想象。”带语文的严老师说:“是呀,难道所有的猎人都射杀鸟儿吗?”年轻的张老师说:“假如父亲是猎人,看到树林的景色那么美,听到鸟儿的叫声那么好听,也许不忍心举起猎枪。”……听着老师们的你一言我一语,我惊出了一声冷汗,“恼怒”的同时也真正地醍醐灌顶。
由此可以看出,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学生实际上可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进行解读,老师要意识到学生思维差异性,不要一味地向同一个思维模式方向引导,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各抒已见,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释放天性,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平台,提供一个机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感觉,获取成功的喜悦。
二、个性解读,并非尊重有余
“以生为本”固然好,充分尊重学生也固然“时尚”,任由学生“舌绽莲花”也固然能达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效果,但过分地放任学生,会出现一些教学病态:一边倒、僵硬、火药味十足、生拉硬扯、以偏概全……基于此,当同一类型或比较单一的“发言”被重复时,就需要教师及时按下“暂停键”:“停,难道只要是猎人,就该拿起枪来猎杀鸟儿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这样的“刹车”或者“转向”可能会把孩子们的思维转向更多维、更多元的轨道上来。
假如父亲是猎人,也许会猎杀鸟儿,也许不会,现在分成赞同派和反对派,进行辩论。然后就“如果父亲是猎人,‘我’就会请求他手下留情”为延伸点,进一步想想,“我还会干什么”,也可以就“当父亲举起手枪来时,我会对父亲说……”进行对话训练;最后还可以就“父亲曾经是个猎人”这个说法对不对进行辩论。
在语文教学中,会发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极为明显,不仅仅是心理、思维等上的差异,而且还包括性格、气质、智力等方面,因此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均呈现多样性与独特性。个体差异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意个性解读,究其根本实质上是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编制评价方法,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刺激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拓展延伸,并非放任自流
实践证明,“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们会还你十分精彩。”第二次磨课时再没有出现“一边倒”的倾向,而是呈现出自由、尽兴、多元的对话氛围,甚至呈现出针锋相对的对话:
“假如父亲是猎人,一定会打死鸟儿”——“不一定呀,父亲可能会犹豫不决。”
“猎人的目的就是捕获鸟儿,怎么能不动手呢?”——“即便是一个猎人,难道不能良心发现吗?”
“猎人才不管鸟儿是不是应该珍惜,只想猎杀了完成任务。”——“父亲以前是猎人,而现在不是猎人了,说明父亲变成了一个知鸟爱鸟的人。”
“我认为父亲曾经是个猎人,否则他怎么知道鸟儿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打中?”——“这是因为父亲一生爱鸟,爱树林,善于观察,才知道这一切,而不是曾经是猎人。”
“我认为父亲以前是猎人,而现在不是猎人,说明他由一个猎杀鸟类的人变成了一个知鸟爱鸟的人。”——“我反对,课文最后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并没有强调父亲现在不是猎人,那么,这说明父亲以前也不是猎人。”
……
或许谁对谁错已不是唯一重要的,在此过程中,创新思维的碰撞、眼界视域的扩大、情感心灵的滋养,以及难得呈现出来的思维之光、自由之光和创造之光,才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
可以发现,使孩子们在汇报、辨别和开悟中生成对周遭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因而孩子们可以自由发言、尽情交流、快乐表达,尽情沉浸在良性循环中而不知不觉。这样的“挺进”隐含着我们对于语文教学更美好、更富理想化的一种假设和期盼,那就是: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也要恰如其分地对孩子们言说的走向加以合理的引导。为此,我们需要重设教学框架和重选文本材料,给学生腾出个性解读和多元解读的更大舞台和空间。
这次公开课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在想,如何让思维“穿越那些看不见的边界”[2],在自由言说和理性言说之间“水乳交融”,需要教师的耐心、坚守、以及高度的警觉和敏感。何时要源源不断地鼓励孩子们“大说特说”,何时又要勇敢地按下“暂停键”,掐断孩子们言语奔涌的出口和路径,引领学生转向更为合适的言说方向,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而我,愿意和孩子们在这样学习之路上渐行渐深,在语文的百花园中“郁郁乎文哉”。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除了要解读学生的个性外,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个性解读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得失寸心知[J].教师月刊,2015,(4):38.
[2]陈俊一,程晓云.窦桂梅:站着课堂上的校长[J].教师月刊,2015,(2):27.
【关键词】个性解读 合理引领 重设框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032-01
一、自主自悟,并非完全放权
十几年前,特级教师李镇西就对自己的教学产生遗憾:“生怕自己的思想侵犯了学生的思想,因而情不自禁地尊重有余而引领不足。”[1]的确,好的语文教学,一方面,需要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另一方面,又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点拨、扶掖和引领。正所謂,既不能尊重有余而引领不足,也不能引领过多而个性解读不足。
曾经执教过统编本小学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的公开课,对于临下课的拓展延伸,我设计了这样的延伸思考:“学习了《父亲、树林和鸟》,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感触,想想,假如父亲是猎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以下是部分教学片断:
生1:假如父亲是猎人,这片树林中早没有鸟儿了。
生2:假如父亲是猎人,鸟儿早死光了。
生3:假如父亲是猎人,我们就听不到鸟儿的歌声。
……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很热烈,而我则微笑着一直鼓励着孩子们热烈地说下去,最后总结道:“对呀,幸亏父亲不是猎人。否则的话,鸟儿将遭殃,我们也无法欣赏到人和自然如此和谐的一面。”
本以为,这样的语文味和思品味的结合,这样耐人寻味而又热热闹闹的拓展结尾,能够赢得听课教师的赞誉。谁知,老师们毫不留情地批评了我。课后,教研组长对我说:“可以引领孩子们尽情想象假如父亲是猎人后发生的情境,但绝不能是一边倒的想象。”带语文的严老师说:“是呀,难道所有的猎人都射杀鸟儿吗?”年轻的张老师说:“假如父亲是猎人,看到树林的景色那么美,听到鸟儿的叫声那么好听,也许不忍心举起猎枪。”……听着老师们的你一言我一语,我惊出了一声冷汗,“恼怒”的同时也真正地醍醐灌顶。
由此可以看出,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学生实际上可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进行解读,老师要意识到学生思维差异性,不要一味地向同一个思维模式方向引导,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各抒已见,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释放天性,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平台,提供一个机会,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感觉,获取成功的喜悦。
二、个性解读,并非尊重有余
“以生为本”固然好,充分尊重学生也固然“时尚”,任由学生“舌绽莲花”也固然能达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效果,但过分地放任学生,会出现一些教学病态:一边倒、僵硬、火药味十足、生拉硬扯、以偏概全……基于此,当同一类型或比较单一的“发言”被重复时,就需要教师及时按下“暂停键”:“停,难道只要是猎人,就该拿起枪来猎杀鸟儿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这样的“刹车”或者“转向”可能会把孩子们的思维转向更多维、更多元的轨道上来。
假如父亲是猎人,也许会猎杀鸟儿,也许不会,现在分成赞同派和反对派,进行辩论。然后就“如果父亲是猎人,‘我’就会请求他手下留情”为延伸点,进一步想想,“我还会干什么”,也可以就“当父亲举起手枪来时,我会对父亲说……”进行对话训练;最后还可以就“父亲曾经是个猎人”这个说法对不对进行辩论。
在语文教学中,会发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极为明显,不仅仅是心理、思维等上的差异,而且还包括性格、气质、智力等方面,因此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均呈现多样性与独特性。个体差异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意个性解读,究其根本实质上是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编制评价方法,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刺激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拓展延伸,并非放任自流
实践证明,“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们会还你十分精彩。”第二次磨课时再没有出现“一边倒”的倾向,而是呈现出自由、尽兴、多元的对话氛围,甚至呈现出针锋相对的对话:
“假如父亲是猎人,一定会打死鸟儿”——“不一定呀,父亲可能会犹豫不决。”
“猎人的目的就是捕获鸟儿,怎么能不动手呢?”——“即便是一个猎人,难道不能良心发现吗?”
“猎人才不管鸟儿是不是应该珍惜,只想猎杀了完成任务。”——“父亲以前是猎人,而现在不是猎人了,说明父亲变成了一个知鸟爱鸟的人。”
“我认为父亲曾经是个猎人,否则他怎么知道鸟儿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打中?”——“这是因为父亲一生爱鸟,爱树林,善于观察,才知道这一切,而不是曾经是猎人。”
“我认为父亲以前是猎人,而现在不是猎人,说明他由一个猎杀鸟类的人变成了一个知鸟爱鸟的人。”——“我反对,课文最后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并没有强调父亲现在不是猎人,那么,这说明父亲以前也不是猎人。”
……
或许谁对谁错已不是唯一重要的,在此过程中,创新思维的碰撞、眼界视域的扩大、情感心灵的滋养,以及难得呈现出来的思维之光、自由之光和创造之光,才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
可以发现,使孩子们在汇报、辨别和开悟中生成对周遭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因而孩子们可以自由发言、尽情交流、快乐表达,尽情沉浸在良性循环中而不知不觉。这样的“挺进”隐含着我们对于语文教学更美好、更富理想化的一种假设和期盼,那就是: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也要恰如其分地对孩子们言说的走向加以合理的引导。为此,我们需要重设教学框架和重选文本材料,给学生腾出个性解读和多元解读的更大舞台和空间。
这次公开课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在想,如何让思维“穿越那些看不见的边界”[2],在自由言说和理性言说之间“水乳交融”,需要教师的耐心、坚守、以及高度的警觉和敏感。何时要源源不断地鼓励孩子们“大说特说”,何时又要勇敢地按下“暂停键”,掐断孩子们言语奔涌的出口和路径,引领学生转向更为合适的言说方向,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而我,愿意和孩子们在这样学习之路上渐行渐深,在语文的百花园中“郁郁乎文哉”。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除了要解读学生的个性外,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个性解读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得失寸心知[J].教师月刊,2015,(4):38.
[2]陈俊一,程晓云.窦桂梅:站着课堂上的校长[J].教师月刊,201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