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是学生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很多同学感到茫然,也使部分学生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失衡状态,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常见的一些就业心理失衡问题,提出调适的方法,对高职毕业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疏导,使他们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待,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把握好就业机会,实现成功的蜕变。
关键词:高职,就业问卷 心理失衡 调适
大学生就业是他们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是对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重大的检验;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发展的大计。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日益复杂,为全面了解我院毕业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状态,近期就业中心对我院2010年的毕业生发放1000份问卷,有效回收917份。通过此次调查统计我们发现学生自主择业的意识较强,有43.2%的同学坚持自己决定职业和工作趋向,有23.2%的同学有自主创业的意向,这值得肯定和感到欣慰的。但从调查中也反映了高职毕业生很多心理失衡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
(一)调查显示面临毕业有焦虑心理的学生占55.2%。焦虑是个体对多种生活环境的过分担忧或对现实危险性的错误认识。就业焦虑是指毕业生在落实自己工作单位之前表现出来的焦虑不安的情绪化心理。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的研究表明:焦虑水平与对伤害的不现实期望和幻想有关,所期望和幻想的伤害越严重,焦虑水平就越高。高职毕业生若自我定位不当,面对就业时就会遭受挫折感,精神就会处于一种焦虑状态。
(二)调查显示有自卑、保守型心理的学生占9.5%。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情感,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具体表现为讨厌自己、抱怨和责备自己,希望自己变成另外一种人。当这种自卑心理严重时就可能发展为自暴自弃,严重地困扰着他们,在择业时他们受就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种种苛刻条件和问题,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而是悲观地认为自不如人而消极地面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主动性,往往与许多适当的机会失之交臂。久而久之就形成自卑保守型心理,不敢正面对待就业问题,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不战而败。
二、加强对高职毕业生心理调适
如图表一、图表二、图表三所示,此次调查中学生对就业的态度,有43.2%的学生自主择业;高职生就业之前应拥有那些心理素质时学生提到自信心的有76.8%;创新力的有76.8%。问及面对就业挫折应怎样调适心理时,有51.4%的认为要总结失败、奋发向上,说明现代大学生就业独立意识很强。究竟应该怎么来调适学生的心理失衡,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调适着手。
图表一:就业态度
图表二:就业心理素质
图表三:就业挫折心理调整
(一)毕业生的内部调试。
第一,学生应该客观准确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正确的认识自我是成功地走向社会的必要条件。高职毕业生应先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以便确定切合实际的求职目标。
第二,培养自信心。高职毕业生在面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本科生、研究生很多的市场状况下一定要培养自身的自信心。自信是一个健全的人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它是前进的动力,成功的保障。自信能积极适应环境,以艰苦卓绝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也不能盲目自信,自信心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1)要积累自信的资本。自信要有扎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做资本,以雄厚的实力做后盾。如果具备了真才实学,就自然会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2)要相信自己的能力。高职生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在学历上不如本科生和研究生,但是我们在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上比他们强,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专业和技能等有充分的自信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闪光点。
(二)毕业生的外部调适。
第一,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学校就业中心要发动全校教职工参与就业指导,加强辅导员的培训,组建学工队伍和就业指导专职队伍,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让学生“了解我的专业、了解未来职业”;大二给学生讲“你该为自己的就业做哪些准备”;毕业班给学生讲“如何确定目标行业和目标企业”、“你将做什么选择”、“简历写作与点评、面试技巧和求职礼仪、就业政策解读”。使就业指导在学校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价值观念,做到正视现实。同时坚持开展创新教育,开发创新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增强其创业、竞争、挑战意识。
第二,提高对高职生的社会关注度,减少歧视,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平台。从整体观念来看,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尽快成为栋梁之才。社会相关部门及单位应该给予高职生更多的机会与平台来展示他们的风采,政府多从政策上扶植,人才市场要多提供高品质和技术型岗位,不应该存在歧视。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有高学历,更重要的是要拥有良好的求知能力、做事能力、专业技能、发展能力和共处能力等等。
第三,家长心态的调适
每一个家庭都是举全家之力培养一个大学生,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毕业后找到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有好的发展,家长也就放心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高职生就业面临着很多新的新问题和困难,作为家长必须适应这种变化,首先调适自己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孙丽玲.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心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2]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3,(5).
[3]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高职,就业问卷 心理失衡 调适
大学生就业是他们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是对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重大的检验;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发展的大计。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日益复杂,为全面了解我院毕业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状态,近期就业中心对我院2010年的毕业生发放1000份问卷,有效回收917份。通过此次调查统计我们发现学生自主择业的意识较强,有43.2%的同学坚持自己决定职业和工作趋向,有23.2%的同学有自主创业的意向,这值得肯定和感到欣慰的。但从调查中也反映了高职毕业生很多心理失衡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
(一)调查显示面临毕业有焦虑心理的学生占55.2%。焦虑是个体对多种生活环境的过分担忧或对现实危险性的错误认识。就业焦虑是指毕业生在落实自己工作单位之前表现出来的焦虑不安的情绪化心理。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的研究表明:焦虑水平与对伤害的不现实期望和幻想有关,所期望和幻想的伤害越严重,焦虑水平就越高。高职毕业生若自我定位不当,面对就业时就会遭受挫折感,精神就会处于一种焦虑状态。
(二)调查显示有自卑、保守型心理的学生占9.5%。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情感,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具体表现为讨厌自己、抱怨和责备自己,希望自己变成另外一种人。当这种自卑心理严重时就可能发展为自暴自弃,严重地困扰着他们,在择业时他们受就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种种苛刻条件和问题,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而是悲观地认为自不如人而消极地面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主动性,往往与许多适当的机会失之交臂。久而久之就形成自卑保守型心理,不敢正面对待就业问题,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不战而败。
二、加强对高职毕业生心理调适
如图表一、图表二、图表三所示,此次调查中学生对就业的态度,有43.2%的学生自主择业;高职生就业之前应拥有那些心理素质时学生提到自信心的有76.8%;创新力的有76.8%。问及面对就业挫折应怎样调适心理时,有51.4%的认为要总结失败、奋发向上,说明现代大学生就业独立意识很强。究竟应该怎么来调适学生的心理失衡,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调适着手。
图表一:就业态度
图表二:就业心理素质
图表三:就业挫折心理调整
(一)毕业生的内部调试。
第一,学生应该客观准确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正确的认识自我是成功地走向社会的必要条件。高职毕业生应先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以便确定切合实际的求职目标。
第二,培养自信心。高职毕业生在面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本科生、研究生很多的市场状况下一定要培养自身的自信心。自信是一个健全的人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它是前进的动力,成功的保障。自信能积极适应环境,以艰苦卓绝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也不能盲目自信,自信心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1)要积累自信的资本。自信要有扎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做资本,以雄厚的实力做后盾。如果具备了真才实学,就自然会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2)要相信自己的能力。高职生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在学历上不如本科生和研究生,但是我们在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上比他们强,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专业和技能等有充分的自信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闪光点。
(二)毕业生的外部调适。
第一,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学校就业中心要发动全校教职工参与就业指导,加强辅导员的培训,组建学工队伍和就业指导专职队伍,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让学生“了解我的专业、了解未来职业”;大二给学生讲“你该为自己的就业做哪些准备”;毕业班给学生讲“如何确定目标行业和目标企业”、“你将做什么选择”、“简历写作与点评、面试技巧和求职礼仪、就业政策解读”。使就业指导在学校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价值观念,做到正视现实。同时坚持开展创新教育,开发创新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增强其创业、竞争、挑战意识。
第二,提高对高职生的社会关注度,减少歧视,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平台。从整体观念来看,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尽快成为栋梁之才。社会相关部门及单位应该给予高职生更多的机会与平台来展示他们的风采,政府多从政策上扶植,人才市场要多提供高品质和技术型岗位,不应该存在歧视。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有高学历,更重要的是要拥有良好的求知能力、做事能力、专业技能、发展能力和共处能力等等。
第三,家长心态的调适
每一个家庭都是举全家之力培养一个大学生,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毕业后找到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有好的发展,家长也就放心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高职生就业面临着很多新的新问题和困难,作为家长必须适应这种变化,首先调适自己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孙丽玲.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心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2]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3,(5).
[3]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