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和写作关系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始终成为困扰广大师生的最大难题,通过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开辟小学生作文课堂训练新通道。
  一、阅读习作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优秀作品给人的启示太多,光靠脑记不行,还要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做读书笔记。在小学生作文启蒙阶段,我们一方面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典范性作品及小学生优秀作文,一方面有意识让学生定期摘抄好词佳句或片段,完成阅读记录卡,补充学生词汇量,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力,提升应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新课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阅读与写作,吸收与表达,一个是进,一个是出,从外到内,从内到外,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文章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由此可见,阅读应成为作文积蓄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在每天课前三分钟,由全班学生轮流为大家朗读阅读卡片,定期收集阅读卡片,组织全班性、小组内的学习交流,供同学评赏。由教师及时指点,给予鼓励,促进和巩固学生做读书笔记这一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阅读过程中的读写结合
  阅读是一个过程,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过程,是通过书面语言理解别人思想感情的一个过程,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中的感知对象和识字中的感知对象不同,它们不是一个个单字和词,而是由有连贯性的词、句子、段落而组成的篇章。在感知语言的基础上,对阅读内容进行“感知、理解、欣赏、评价”。通过反复默读、朗读等形式感受,对文章内容有个初步认识;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判断、联想”等思维过程以及兴趣、注意、情感、意志、记忆等心理活动过程,达到比较深入的理解。
  从阅读认识过程分析,一般经历两个过程:
  一是由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首先感受的必然是语言文字,先识字,读懂字词,在读懂句子,由句子读懂段落含义,进而读懂全篇;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理解,达到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个过程是由局部到整体、有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过程,也是由形式到内容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结,仅仅是阅读的一半,达到初步理解的水平,要完成阅读的全过程,还必须要提高到另一个过程。
  二是由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即理解作者写文章的全过程。每一篇文章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认识和思路。从已理解的思想内容为出发点,看看文章的作者为表达思想内容,是如何立意、构思的;又如何选材、组织材料的;怎样布局谋篇,又是怎样准确地遣词造句的;感情是怎样表达的;道理是怎样阐述的等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不但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会学到一些写作方法。如,把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目的搞明白,就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把作者的思路搞清楚,就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段落和层次;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就会加深理解词语的含义及其感情色彩等。这个过程是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形式的过程。总之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然后还要回到整体。从语言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这一全过程体现了读写结合。
  “生活处处皆文章”。教学实践中应让学生从课本中解放出来,大胆地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五彩缤纷的现实社会,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最熟悉的、感兴趣的东西,自我命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每周一篇,长短不限,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题目,交教师挑选,教师综合全班的意见,公布选题,供大家作为自命题作文参考。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让学生放手写,并给予成功激励,是拓宽获取成功体验的途径。比如,开辟习作园地,学生想写就写,想评就评,作品想贴就贴;组织学生向报刊杂志广播电台投稿;参与各类作文竞赛;编订班级优秀作文选或鼓励学生编订自己的习作集;师生间交流沟通等等,树立“重在参与”意识,通过多种实践,摘取成功的果实,获得成功体验。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没有想象,人类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作文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变“变,编一编,想一想,让时光倒流或“预支”,让天地浓缩或扩展。贯穿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八千里,思路八方洞开,一定能写出立意新颖独特、富有创造性的妙文佳作来。
  现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
其他文献
本文以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思路为题,首先探究了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思路的目标定位,并对前期的研究和规划编制影响因素展开了评析,提出了整治规划编制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完善
生态文明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以来,更是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近年来学术界对什么是生态文明及其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也都提出了许多具
审美是文学的最根本特征,当前文学创作的审美取向严重偏移,应该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文学审美取向,注重现实性、教育性,在现实求变中发挥教育作用。 Aesthetic is the most fu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通常我们觉得创新与幼儿教育无关,其实不然,幼儿的知识经验少,世界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那么神奇,那么具有吸引力,所以他们好奇、好问、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这说明幼儿不仅有创造性,而且幼儿期还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最佳时期。那我们如何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在各项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  在语言活动中:讲故事时,我们应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机会,从而发展幼儿的想
期刊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人教版新教材按照义
期刊
一、泛娱乐市场的组成及受众rn泛娱乐市场由文学、影视、游戏、动漫、音乐、演出、衍生品等多元文化娱乐产业共同组成.IP作为泛娱乐生态链的串联者,促进各参与产业的融合共生
期刊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英语已成为一种社交的通用语,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接近,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英语教学已经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结合英语教学法,我认为学生要学好英语应该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环境、社会以及家庭等方面的因素。  首先,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对英语教学的成效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幻灯机和幻灯片,录音机和磁带、录像放映机和录影带、语
期刊
一 国外引进手机游戏的运作现状rn我国的手机游戏产业最初比较重视国内的游戏产品出口,投资重心转向引进国外游戏是近年来才开始出现的,这次产业变革使得我们的海外游戏产品
期刊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根本。因此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并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成功的满足,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与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创新不是要完全抛弃原来的教学方法,而是要通过重新整合我们的教学方法。跳出“谈到体育课就只知道操场”的老观念、老框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学习的无穷乐趣。另外,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
期刊
通过对城市设计起源、概念的探讨,进而分析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并通过国内外成功案例的鉴赏,重点讨论了城市设计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