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焦视觉诱发电位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开角型青光眼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4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早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A组)、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B组)和正常眼对照组(C组)进行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视野检测,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种方法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客观性及敏感性。 结果 青光眼病情愈严重,A、B两组青光眼患者RNFL厚度愈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1.74,P<0.01);A、B两组青光眼患者视野平均缺损值(MD)愈大,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8.15,P<0.01);A、B两组的RMS值越小,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1.49,P<0.05);A、B两组的潜伏期延长越明显,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6.73,P<0.05)。 结论 应用mfVEP结合OCT检测,与视野结果相比较对青光眼的早期诊疗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mfVEP;OCT;青光眼;视野检查
  [中图分类号] R7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25-0051-03
  Application of 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XIE Jing LIU Wanrong LIU Jing XIE Linyi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to the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multiple 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in combination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detection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Collec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in the early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atients(group A), middle-late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atients(group B),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group C) for multiple 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and visual field testing,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Compared various methods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objectivity and sensitivity. Results Glaucoma was more seriou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glaucoma RNFL thickness thinn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group C(F=311.74, P<0.01); the average visual defect value (MD) was greater in group A and B,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group C(F=458.15,P<0.01). The smaller the RMS value of the group A and group B,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group C(F=151.49, P<0.05). Incubation period of group A and group B to extend the more obviou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group C(F=246.73,P<0.05). Conclusion Combining mfVEP and OCT detection and vis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laucom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elping
  [Key words] 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Glaucoma; Perimetry   青光眼是一种对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盲眼病之一,其是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寻找更为敏感的监测视神经损害的方法,是青光眼早期诊断的研究方向之一[1]。视野的检查不仅对受检者配合要求较高,而且受心理物理因素影响较大。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可以客观真实地发现RNFL的缺损变化情况,在早期诊断青光眼方面提供了一个高敏感和高特异性的依据。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作为一门可以客观的检测受检者视野的变化情况新技术[2],在临床上逐步得到应用。目前国内将mfVEP和OCT应用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早期诊断中的相关报道比较少,本文旨在比较各种检测方法对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客观性及敏感性,青光眼患者视功能的客观检查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早期开角型青光眼组(A组)患者35例(35眼)、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B组)患者41例(43眼)和正常眼对照组(C组)30例(30眼)进行检测。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视力检查、屈光度、眼压(Goldmann眼压计)、裂隙灯眼前段检查以及眼底检查、视野(Humphrey视野计)、房角镜检查。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注:①用Goldmann眼压计测术前眼压;②各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本次研究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中晚期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早期: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颞侧楔形压陷;中期进展期:弓形暗点、环形暗点及鼻侧象限性缺损;晚期:视野大部分丧失,仅存5°~10°中心小岛,即管状视野。
  1.2.1 POAG入选标准 眼压大于21 mmHg;具有青光眼性视野缺损;具有青光眼性视盘损害和(或)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眼压高时房角为开角。具有以上四项或具有第1、4项与第2、3项其中之一者才能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并排除引起上述变化的其他疾病。
  1.2.2 正常眼对照组 ①无眼部不适的症状;②眼底无明显异常,无青光眼家族史;眼压在10.0~21.0 mmHg;视盘C/D≤0.4,双眼C/D值差≤0.2;③视野及光敏度正常;④排除眼部活动性疾病及全身性疾病。
  1.3 研究方法
  1.3.1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测量 本研究采用德国Stratus OCT 3000成像仪。让受检者一眼注视OCT内固视光标以保持眼位。由同一位医师来参与本次所有检查。检测数据主要包括视盘各个测量点的厚度曲线、RNFL眼底扫描图、上方、颞侧、下方及鼻侧四个象限的RNFL平均厚度等数值。其中包括S(Savg):上方象限平均值;I(Iavg):下方象限平均值;T(Tavg)颞侧象限平均值;N(Navg ):鼻侧象限平值;Avg:视盘周围全周平均值。左眼为右眼的镜像位。象限划分以右眼为例,按钟点位上象限为10:30~1:30、鼻象限为1:30~4:30、下象限为4:30~7:30、颞象限为7:30~10:30。
  1.3.2 视野检查 本次检测采用Humphrey740i全自动电脑视野分析仪进行。受检者在进行视野检查1天前需要暂停使用影响眼压和瞳孔的全身或局部药物。受检者在暗室休息5~10 min后开始检测,遮盖对侧眼,距离固视点约1/3米,将视野分为4个等份,分别是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取中央30°内的60个检测点,计算视野缺损值。所有检测位点实际所检测得到的阈值平均数与同年龄组正常平均数之间的差值为平均视野缺损值(mean deviation,MD)。早期POAG定义为MD≥-6dB,中晚期POAG定义为MD<-6dB[4]。在视野结果中如果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大于15%,测量的结果不纳入调查范围,根据视野检测结果对POAG患者进行分组。
  1.3.3 mfVEP检查 采用我国重庆艾尔曦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RetiMINER眼电生理检查系统对所有研究对象行mfVEP检查。刺激图形在m-序列的控制下,经受检者的头皮电极采集到视网膜产生的mfVEP混合电信号,经过计算机软件程序等处理后并提取出来。振幅和潜伏期是mfVEP的主要描述指标,由于受刺激后波形变异较大,较难取到峰谷振幅值,故采用振幅均方根值(RMS),是由计算所取时间段内波形的每个点的均方根而得到,单位为nv/deg2,使波形的整体特征最大限度得到了保留[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将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的RNFL值、振幅均方根值(RMS)、视野平均缺损(MD)及潜伏期等计数资料的计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着青光眼病情的加重,实验组A、B两组的RNFL厚度与对照组C组比较,RNFL厚度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1.74,P<0.01);A、B两组的MD值与C组比较可以分析,青光眼损害程度越重,MD值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8.15,P<0.01);A、B两组的RMS与C组比较,青光眼损害程度越重,RMS值越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1.49,P<0.05);青光眼损害程度越重,A、B两组的潜伏期延长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6.73,P<0.05)。
  3 讨论
  青光眼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但由于其对视功能损害的隐匿性,使得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视野检测是青光眼检测的“金标准”,但主观性较强,受被检者的文化水平及理解力的影响。青光眼患者在视野改变之前的4~6年其RNFL已开始出现异常[6]。VEP反映了从视神经节细胞经视路到视皮层的神经传递过程。正常mfVEP取决于视网膜和视路功能的完整,可客观检测受检者视野的变化。OCT具有无创性及可重复性,对视网膜各层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观察到随着青光眼病情的加重,实验组中RNFL的厚度逐渐变薄,与以往的结果有相似性[7,8]。O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情况可以推测视野的缺损情况,视神经纤维损害的情况与视野缺损的情况相一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眼压越高,对RNFL的损伤越大,对视野的损伤也越大。在本次实验组中的MD值均比对照组大,且病情越严重,MD值越大。研究表明mfVEP反应异常可以出现在青光眼患者尚未出现视野缺损的象限上[9,10]。有学者发现mfVEP评估对于视野缺损的患者检出的敏感率与特异性分别为75%和90%,且与视野结果相似,两者的一致率达80%[11]。mfVEP可以用于评估视野检查结果正常的可疑性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的状况[12]。局部mfVEP的变化与对应视野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功能和视传导功能相关,因此,被用于客观反映局部视野的变化,比视野检查较为客观。将mfVEP和OCT相结合可以弥补视野检查不足,特别是不能主观视野检查的患者,两者结合对青光眼的诊断有积极帮助[13]。
  在本次研究中,青光眼病情越严重,患者的mfVEP的RMS越低,患者mfVEP的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逐渐延长。分析原因考虑是青光眼之所以会出现视功能的变化主要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受损,此时向视觉中枢传递的视觉信息量减少,造成mfVEP的信号减弱,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青光眼病情越严重,神经节受到的损伤就越大,视觉中枢接收的信号就越弱,随之振幅就越低,潜伏期延长。在本次检测中我们发现有些不足的地方,如参与本次检测的样本量不大,部分检查还不够全面,并且受地域时空等条件限制,增加样本的检测得出的结论是否会有不同,这些情况需要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
  在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视青光眼的早期诊治,强调客观评估病情的变化情况[14,15]。将mfVEP、OCT及视野检查相结合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治和定期检测有着重要的作用,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高敏感的视功能检测手段对青光眼的诊治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为患者赢得了早期、及时的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 王宁利. 目前青光眼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2):705-707.
  [2] Fortune B,Dcmircl S,Zhang X,et al. Comparing multifocal VEP and standard automated perimetry in high-risk ocular hypertension and early glaucoma[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7,48(3):1173-1180.
  [3] Hood DC,Greenstein VC,Odel JG,et al. Visual field defects and 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evidence of a linear relationship[J]. Arch Ophthalmol,2002,120(12):1672-1681.
  [4] Budenz DL,Rhee P,Feuer WJ,et al. Comparison of glaucomatous visual field defects using standard full threshold and Swedish interactive threshold algorithms[J]. Arch Ophthalmol, 2002, 120(9): 1136-1141.
  [5] Klistorner AI,Graham SL,Grigg JR,et al. Multifocal topographic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improving objective detection of local visual field defects[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8,39(6):937-950.
  [6] Harwerth RS,Carter-Dawson L,Shen F,et al. Ganglion cell loses underlying visual field defects from experimental glauconvost[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9,40(10):2242-2250.
  [7] 马英慧,刘刚,崔秀威,等. 频域OCT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2):154-158.
  [8] 陈丽妃,文美丹,曾思明.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在青光眼诊断中的意义[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2):105-109.
  [9] Thienprasiddhi P,Greenstein VC,Chen CS,et al. Muh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responses in glaucoma patients with unilat eral hemifield defects[J]. Am J Ophthalmol,2003,136(1):34-40.
  [10] Hood DC,Thienprasiddhi P,Greenstein VC,et al. Detecting early to mild glaucomatous damage:A comparison of the multifocal VEP and automated perimetry[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4,45(2):492-498.   [11] Fortune B,Demirel S,Zhang X,et al. Comparing multffocal VEP and standard automated perimetry in high-risk ocular hypertensionand early glaneoma[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ei,2007,48(3):1173-1180.
  [12] Graham SL,Klistorner AI,Goldberg I. Clinical application ofobjective perimetry using multife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in glaucoma practice[J]. Arch Ophthalmol,2005, 123(6):729-739.
  [13] Punjabi OS,Stamper RI,Bostrom AG.et al. Topographic comparison of the visual function on 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with optic nerve structure on Heidelberg retinal tomography[J]. Ophthalmology,2008,115(3):440-446.
  [14] Gardiner SK,Demirel S. Assessment of patient opinions of different clinical tests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glaucoma[J]. Ophthalmology,2008,115(12):2127-2131.
  [15] Fortune B,Zhang X,Hood DC,et al. Effect of recording duration on the diagnostit,performance of multifocal visual-evoked potentials in high-risk ocular hypertension and early glaucoma[J]. J Glaucoma,2008,17(3):175-182.
  (收稿日期:2015-05-18)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小说通过充满个性化的人物、离奇的情节表现一定的思想内蕴,如何带领学生进行小说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挖掘小说深层内蕴成为当今小说教学的难点,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难点。在课堂中,教师要进行引领,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去主动思考挖掘,最终达到深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探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的定位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术的病例60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确定心电图梗死相关动脉的定位诊断作用。 结果 前壁心肌梗死17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7例、前间壁心肌梗死4例均为前降支闭
[摘要] 目的 应用骨折AO分型,比较两种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9月收治8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分为保守组(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和手术组(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通过X线测量掌倾角、尺偏角,比较两组患者的Cooney评分和DASH评分。 结果 85例骨折全部愈合。Cooney评分保守组优良率72%,手术组优良率88.6%。DASH
[摘要] 目的 探讨抗骨质疏松药物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后骨密度(BMD)、假体周围骨质变化。 方法 将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手术 抗骨质疏松组和单纯手术组),每组各39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BMI等),平均术后随访2.1年,并对两组患者的BMD进行观察。 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等方面无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西医快速康复技术(fast-track surgery,FTS)在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阑尾切除术的11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围手术期行传统方法处理,实验组围手术期行中西医FTS方法处理;分别评价两组的康复指标、症状、并发症、应激指标、营养指标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摘要]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钙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研究组64例患者采用葡萄糖酸钙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72例患者单纯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31.8±6.9)h止血,对照组治疗后(47.4±5.2)h止血,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
[摘要]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的分支旋前方肌肌支和拇短屈肌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深支的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择新鲜成人上肢标本8侧,通过对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和模拟手术,评估两种神经移位术供受体神经是否匹配以及神经再生距离缩短的程度。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拇短屈肌肌支和旋前方肌肌支移位术供受体神经纤维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极大缩短神经再生距离至(37.30±5.
[摘要] 目的 评估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其中按AO分类31-A1型6例,31-A2型19例,31-A3型12例。以Kuderna评分标准评定其疗效。 结果 疗效按Kuderna评分标准评定优26例,良8例,中3例,优良率为91.9%。 结论 PFN-A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固定可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Blynch缝合术和宫腔纱条填塞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1例采用Blynch缝合术,对照组42例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总时长及止血治疗有效率。 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止血
[摘要] 目的 观察双管喉罩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5月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依据通气方式随机分成两组,即使用Supreme双管喉罩(SLMA)(L组)和使用传统气管插管(T组),每组各30 例。记录患者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罩)时(T3)、插管(罩)后3 min(T4)、拔管(罩)时(T5)、拔管(罩)后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