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好社会工作,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就此问题,笔者用了4个月时间,对上海市金山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目前,上海市金山区已取得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人才83人,均为服务类社会工作人才。尚无管理、教培、研究类社会工作人才。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67人,社会工作师16人。金山区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着这支队伍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壮大。一是社会知晓度不高。上海市金山区的社会工作起步时间较短,才三四年,是一个新型职业,所以,公众的知晓度、各级领导的关注度、各部门的配合度、案主的主动参与度普遍不高。抽样调查显示,社工们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受社会重视的占50%,认为受到社会重视的仅占10%,认为社会上有80%左右的人对社会工作一无所知,知晓率大约在20%左右,社工社会地位很低。二是岗位设置不够。比如,有的社区每位社工要服务350户~450户,他们普遍感觉力不从心,希望增加社工岗位;各镇、工业区的社区(居委会)尚未成立社工站,许多居委会干部在做好社区工作的同时,还要兼做大量社会工作,“累得都想早点退休”。再比如,医院和学校等单位都有开展社会工作(化解医患纠纷,化解青春期焦虑症、早恋、抑郁症)、设置社工岗位的需要,但目前此项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三是深造无望培训不方便。社工的专业性非常强,职业特点要求他们必须经常接受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而金山区在编在岗的社工,100%是非社工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高等院校的社工专业或相关专业教育,虽然陆续接受了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但是仍然缺乏相应的价值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只能凭主观经验,采取相对简单的工作方法,很难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服务,很难有效应对和解决各种复杂社会问题,他们普遍感受到理论知识的缺乏和能力危机的存在。他们希望有机会去高校深造,但疲于应付工作无暇读书,或收入太少无财力读书;希望得到技能培训,但上海市的两个培训点一个在浦东另一个在徐家汇,参加培训很不方便。四是工作条件和收入待遇不如意。在社工工作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诉苦,反映社工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比较差。外出办案补贴不足常常需自掏腰包;日常办公用品奇缺;平均4~5人一间办公室,一台公用电话,一台不能上网的公用电脑,工作很不方便。社工们讲“2004年公开招聘时承诺待遇比照事业单位,但三年来GDP、CPI、事业单位平均工资都在年年增长,而社工收入却从未增加,因此,实际收入处于下降状态”。调查显示,对收入水平基本满意的只占10%,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60%。
另外,制约金山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其他问题,诸如条块并存的管理体制问题,社工集体转事业编制的问题等等。
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职业化、专业化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顺势而为,就必须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工作重点),逐步提高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为此,建议采取6项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提高社工社会地位政府责无旁贷。应从现在起,集中几年左右的时间,普及社会工作知识,把公民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大大提高一步。知晓度的上升,有利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对社会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有利于改变社工与案主之间的关系(从派出所、居委会提供名单,社工再去找案主,转变为案主主动找社工寻求帮助),有利于提升社会工作人才的社会地位。具体办法是,可以参照“教师节”、“护士节”,举办“社工节”,让社会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支持他们。通过“社工节”,对评选出的区级优秀社工,加大宣传、表彰和物质方面的奖励力度;对评选出的优秀社工,且从事社工工作满5年者,每年应给一定名额进入事业编制,以利于稳定队伍和激励队伍。同时,政府要发挥媒体的功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
二是完善岗位设置,弥补社会工作岗位和人才的缺失。社会工作岗位的开发与设置,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要解决社工来源问题。社工来源有二,一是让部分居委会干部转变为社工,二是从社会上招聘,高校社工专业、心理学专业、法学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大专以上毕业生可优先录取;有社工资格证书者可优先录用;有“运动员的身体、雷锋的精神、宰相的肚量”和具备“热心、爱心、耐心”的下岗职工也可以优先录用。其次要明确哪些领域需要设置社工岗位。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等越来越成为困扰民生的大问题,由此引发的焦虑、郁闷、脾气暴躁、等心理问题也日渐增多,集体上访、自杀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在相关部门设置社工岗位,化解上述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应力争在每一家医院、学校等单位增设1~2个社工岗位(擅长心里咨询)。其范围应涵盖老年人福利院、康复医院、精神病医院、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婚姻登记所、殡葬服务所、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大中专技校、公(民)办中小学、少年宫等单位。
另外,在“行政半专业”的民政局、劳保局、工青妇残等负有权益保障、社会救助职能的群团组织中,应适当增设专职社会工作岗位,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更好地指导基层的社会工作。
三是加强专业培训,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根据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大方向,应该在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下功夫。措施之一是,邀请社工专业大学生寒暑假到社工站实习。请大学生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在岗社工,实习期满,如双方满意则诚心挽留。措施之二是,与高校签订培训协议。一是“走出去”培训:把从实践中选拔出来的在编、在岗、有工作经验、综合素质好、有培养前途但无专业学历的中青年社工送到大学去培训。二是“请进来”培训:聘请高校资深教师开设短期培训班,进行小班化分类培训,传授基本的社工知识和社工专业技能,方便社工参加培训。措施之三是,设立“社工指导站”。指导站主要职责包括:一是指导,当社工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二是协调,加强区域之间的经验观摩和交流;三是发现和培养优秀专业带头人。
四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改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加大财政资金向社会工作这一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努力改善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条件、收入水平、福利待遇,以此来进一步调动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提高专业素质和拓展职业空间。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用人机制,把“事业留人”真正体现在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拓展职业空间上。比如,把“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纳入业绩考核内容。要定期进行考核,做到奖勤罚懒,有压力有动力,保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整体效率。同时,要把招商引资的经济考核指标、政府部门应该承担的工作从社工身上剥离出去。把学历和职称的晋升作为提高专业素质和拓展职业空间的重要抓手。职业设计是用好人才的重要环节。要结合实际明确每一个人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自学和培训计划,通过开展职业设计让每一个人都心存希望。要鼓励大家攻读更高学历和晋升更高职称,并把学历、职称与收入挂钩,把学历和职称的晋升作为提高专业素质和拓展职业空间的重要抓手。把一年一签的“社工协议书”改为一年一签或三年一签的“社工劳动合同”。
六是完善关怀激励机制,提高政治地位和培养阳光心态。职场上专业社工的职业地位,不仅体现在提高经济待遇、拓展职业空间上,它还体现在提升政治地位上。我们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要在事业上多扶持、工作上多指导、学习上多支持,更要在政治上多鼓励,在生活上多关心,弥补目前经济待遇较差和职业空间较狭小的不足,让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人才心中有上海(不流失)、有这份不能割舍的事业和同事(不改行),把“感情留人”真正体现在温暖的精神层面上。每年给予一定比例的各級优秀社工评选名额。同时用足市级优秀社工评选名额。给社工站站长转升(参加考试)事业编制的机会,让社工站站长享受副科待遇。向上流动的机制畅通,能够给更多的社工带来希望,带来持续性的动力。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党校副教授
■ 责任编辑:王亚仑
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目前,上海市金山区已取得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人才83人,均为服务类社会工作人才。尚无管理、教培、研究类社会工作人才。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67人,社会工作师16人。金山区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着这支队伍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壮大。一是社会知晓度不高。上海市金山区的社会工作起步时间较短,才三四年,是一个新型职业,所以,公众的知晓度、各级领导的关注度、各部门的配合度、案主的主动参与度普遍不高。抽样调查显示,社工们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受社会重视的占50%,认为受到社会重视的仅占10%,认为社会上有80%左右的人对社会工作一无所知,知晓率大约在20%左右,社工社会地位很低。二是岗位设置不够。比如,有的社区每位社工要服务350户~450户,他们普遍感觉力不从心,希望增加社工岗位;各镇、工业区的社区(居委会)尚未成立社工站,许多居委会干部在做好社区工作的同时,还要兼做大量社会工作,“累得都想早点退休”。再比如,医院和学校等单位都有开展社会工作(化解医患纠纷,化解青春期焦虑症、早恋、抑郁症)、设置社工岗位的需要,但目前此项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三是深造无望培训不方便。社工的专业性非常强,职业特点要求他们必须经常接受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而金山区在编在岗的社工,100%是非社工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高等院校的社工专业或相关专业教育,虽然陆续接受了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但是仍然缺乏相应的价值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只能凭主观经验,采取相对简单的工作方法,很难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服务,很难有效应对和解决各种复杂社会问题,他们普遍感受到理论知识的缺乏和能力危机的存在。他们希望有机会去高校深造,但疲于应付工作无暇读书,或收入太少无财力读书;希望得到技能培训,但上海市的两个培训点一个在浦东另一个在徐家汇,参加培训很不方便。四是工作条件和收入待遇不如意。在社工工作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诉苦,反映社工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比较差。外出办案补贴不足常常需自掏腰包;日常办公用品奇缺;平均4~5人一间办公室,一台公用电话,一台不能上网的公用电脑,工作很不方便。社工们讲“2004年公开招聘时承诺待遇比照事业单位,但三年来GDP、CPI、事业单位平均工资都在年年增长,而社工收入却从未增加,因此,实际收入处于下降状态”。调查显示,对收入水平基本满意的只占10%,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60%。
另外,制约金山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其他问题,诸如条块并存的管理体制问题,社工集体转事业编制的问题等等。
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职业化、专业化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顺势而为,就必须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工作重点),逐步提高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为此,建议采取6项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提高社工社会地位政府责无旁贷。应从现在起,集中几年左右的时间,普及社会工作知识,把公民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大大提高一步。知晓度的上升,有利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对社会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有利于改变社工与案主之间的关系(从派出所、居委会提供名单,社工再去找案主,转变为案主主动找社工寻求帮助),有利于提升社会工作人才的社会地位。具体办法是,可以参照“教师节”、“护士节”,举办“社工节”,让社会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支持他们。通过“社工节”,对评选出的区级优秀社工,加大宣传、表彰和物质方面的奖励力度;对评选出的优秀社工,且从事社工工作满5年者,每年应给一定名额进入事业编制,以利于稳定队伍和激励队伍。同时,政府要发挥媒体的功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
二是完善岗位设置,弥补社会工作岗位和人才的缺失。社会工作岗位的开发与设置,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要解决社工来源问题。社工来源有二,一是让部分居委会干部转变为社工,二是从社会上招聘,高校社工专业、心理学专业、法学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大专以上毕业生可优先录取;有社工资格证书者可优先录用;有“运动员的身体、雷锋的精神、宰相的肚量”和具备“热心、爱心、耐心”的下岗职工也可以优先录用。其次要明确哪些领域需要设置社工岗位。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等越来越成为困扰民生的大问题,由此引发的焦虑、郁闷、脾气暴躁、等心理问题也日渐增多,集体上访、自杀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在相关部门设置社工岗位,化解上述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应力争在每一家医院、学校等单位增设1~2个社工岗位(擅长心里咨询)。其范围应涵盖老年人福利院、康复医院、精神病医院、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婚姻登记所、殡葬服务所、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大中专技校、公(民)办中小学、少年宫等单位。
另外,在“行政半专业”的民政局、劳保局、工青妇残等负有权益保障、社会救助职能的群团组织中,应适当增设专职社会工作岗位,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更好地指导基层的社会工作。
三是加强专业培训,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根据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大方向,应该在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下功夫。措施之一是,邀请社工专业大学生寒暑假到社工站实习。请大学生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在岗社工,实习期满,如双方满意则诚心挽留。措施之二是,与高校签订培训协议。一是“走出去”培训:把从实践中选拔出来的在编、在岗、有工作经验、综合素质好、有培养前途但无专业学历的中青年社工送到大学去培训。二是“请进来”培训:聘请高校资深教师开设短期培训班,进行小班化分类培训,传授基本的社工知识和社工专业技能,方便社工参加培训。措施之三是,设立“社工指导站”。指导站主要职责包括:一是指导,当社工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二是协调,加强区域之间的经验观摩和交流;三是发现和培养优秀专业带头人。
四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改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加大财政资金向社会工作这一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努力改善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条件、收入水平、福利待遇,以此来进一步调动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提高专业素质和拓展职业空间。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用人机制,把“事业留人”真正体现在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拓展职业空间上。比如,把“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纳入业绩考核内容。要定期进行考核,做到奖勤罚懒,有压力有动力,保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整体效率。同时,要把招商引资的经济考核指标、政府部门应该承担的工作从社工身上剥离出去。把学历和职称的晋升作为提高专业素质和拓展职业空间的重要抓手。职业设计是用好人才的重要环节。要结合实际明确每一个人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自学和培训计划,通过开展职业设计让每一个人都心存希望。要鼓励大家攻读更高学历和晋升更高职称,并把学历、职称与收入挂钩,把学历和职称的晋升作为提高专业素质和拓展职业空间的重要抓手。把一年一签的“社工协议书”改为一年一签或三年一签的“社工劳动合同”。
六是完善关怀激励机制,提高政治地位和培养阳光心态。职场上专业社工的职业地位,不仅体现在提高经济待遇、拓展职业空间上,它还体现在提升政治地位上。我们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要在事业上多扶持、工作上多指导、学习上多支持,更要在政治上多鼓励,在生活上多关心,弥补目前经济待遇较差和职业空间较狭小的不足,让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人才心中有上海(不流失)、有这份不能割舍的事业和同事(不改行),把“感情留人”真正体现在温暖的精神层面上。每年给予一定比例的各級优秀社工评选名额。同时用足市级优秀社工评选名额。给社工站站长转升(参加考试)事业编制的机会,让社工站站长享受副科待遇。向上流动的机制畅通,能够给更多的社工带来希望,带来持续性的动力。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党校副教授
■ 责任编辑:王亚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