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本强专访:中国男网会越来越好

来源 :网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t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曾是中国男网一哥,与李娜搭档获得过2000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混双冠军;他曾获得2003年上海喜力公开赛男双亚军,2005年南京全运会网球项目男团和混双的冠军……他就是朱本强,曾经中国男网的标志性人物。如今,他褪下球员的身份,执起教鞭,希望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小选手追逐自己的网球梦。
  Q&A
  Q:现在在湖北队主带男球员还是女球员?
  A:我主带男队,我们这边主要是承担上面安排下来的参赛任务,所以一线队伍在我们这边。
  Q:当教练和当球员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A:能体会到当教练的不易和辛苦。
  Q:从职业球员到教练,你是如何过渡的?
  A:我在全运会结束之后就很自然转为教练了。第一次退役的时候从队里出来了,然后我自己在外面招了学生开了个俱乐部。08年为了备战全运会我重新复出,所以俱乐部那边我就没再管,打完全运会我就留在省队做教练了。
  Q:2011年南昌城运会,你收获了执教生涯中首枚综合性运动会男子网球团体金牌,当时心情是怎么样的?
  A:算是对我这两年多训练的一个检验吧。这帮队员还是比较争气的,让我有一种很欣慰的感觉,但其实更多感觉到的是辛苦。
  Q:05年全运会结束之后你就退役了,在26岁时选择退役会不会觉得有点可惜?
  A:有。但是退役的时候,心情只能说是一种无奈吧。因为当时确实没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去继续打比赛去继续提高,还有就是伤病很多,再一个就是训练模式的不足。机会还是太少了,没有那种锻炼的机会,自己也感觉没什么目标了。
  Q:你觉得近几年,国内男子选手的训练情况改变了么?
  A:慢慢在改变,参加比赛和到国外交流的机会都变多了,现在整体实力还是有所上升的,特别是国家队这几个队员。
  Q:09年你刚复出的时候是不是有点艰难?毕竟你已经退役两三年了。
  A:恩。当时是因为伤病退役的,但是复出后也没有什么保障,所以伤病这一块是最严重的。到晚上疼的时候只有自己才知道。
  Q:作为曾经的网球强省,09年全运会湖北成绩并不是特别好,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尴尬,现在三年过去了,有了哪些明显的改善么?
  A:我们引进了柏衍和徐俊超,然后充实了我们队伍的整体实力。虽然队员有些伤病,但还是有实力去冲击冠军的。我们的任务也是拿到两枚金牌。
  Q:第十二届全运会明年就要来了,湖北队有什么目标么?
  A:我们有两枚金牌的任务。但是任务是领导给的,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够了。
  Q:你觉得相对于你们那一代,现在的中国男网有哪些提高?
  A:身体素质这一块吧。因为现在有专职的体能师和康复师,这些网球训练之外的保障越来越多了。相对来说,移动更快身体素质更好。
  Q:你还记不记得01年大运会的那块混双金牌,当时你搭档的是李娜,对李娜有什么评价?
  A:李娜,她就是这样真性情,就是这性格的人。要是没有这个性格,她拿不了冠军,打不出现在的成绩。
  Q:你之前就觉得她可以到达这样的高度么?
  A:当时也没有想到这么远,但是就她个人而言,我觉得什么事情都可能在她身上发生。
  Q:之前有看到报道,说你有想成立自己的网球学校,现在是不是还抱有这个梦想?
  A:这个梦想一直都有。但暂且不说是网球学校,即使是一个俱乐部也需要很多基础的设施,还必须要有自己的队员。很多事情不是说了就能做到的,但是我会慢慢往这方面去努力。
其他文献
台北小巨蛋,这座室内舞台曾响起过无数首脍炙人口歌曲的前奏,见证过无数歌坛巨星的激情谢幕。不过在10.27-11.1这一周的时间中,她的耳畔却只听得见“砰砰”的击球声,她的霓裳只为网球而发光发亮。
期刊
很难仅用一个词去清楚地描绘年终总决赛,正如伦敦这座城,多元和包容中,却又透着矛盾与排他。你热爱她,你说,她亲民,在岁末的冬日,她带来暖暖温情:你厌恶她,你说,她徒有其表,英国人骨子里的固执和散漫从未消失;你漠视她,你说,与温布尔登相比,她不过是个舶来品。无论态度几何,有一点毋庸置疑,在那一周,她是网坛当仁不让的焦点。  这一年,英国人可谓过足了网球瘾。在经历了温网和奥运两次草场之旅后,年终,在城市
期刊
成功的赛事离不开赞助商的大力支持,作为连续两届海硕杯的赞助商,CITIZEN十分愿意为台湾网球的推广发展尽一份力,而通过海硕杯这个平台,更多的网球爱好者也记住了CITIZEN。  Q&A  Q=《网球大师俱乐部》杂志  A=谷洋一  Q:CITIZEN为什么会赞助本次台北海硕杯WTA挑战赛呢?  A:其实CITIZEN去年就赞助过海硕杯,今年已经邁入双方合作的第二年。之所以赞助本次比赛原因有三点:
期刊
有人把张凯贞比作“小李娜”,她们进攻型的球风、爽直的个性的确有几分相似。不过若不是亲眼近距离看到凯贞,很难想象她居然这么瘦弱,然而她在场上释放出的小宇宙又是如此具有威力。小小的身躯裡怎会蕴含着如此之大的能量?从凯贞的回答中,我们明白一切都源于不怕失败的坚持。  Q&A  Q=《网球大师俱乐部》杂志  A=张凯贞  Q:你的网球生涯是如何开始的?  A:一开始打网球是受两个哥哥影响。我小时候一个人在
期刊
韩骏铠的语速很快,短短十几分钟的访谈,整理录音后竟然高达5,000字。面对记者的提问,这位24岁的海硕运动创意总监有很多东西想表达,但同时他的逻辑和思维又很清晰,六届海硕杯,他对这项赛事的了解和感情太深,十分渴望把这项全球首站WTA挑战赛介绍给更多人知道。  Q&A  Q=《网球大师俱乐部》杂志  A=韩骏铠  Q:谈一谈台北海硕杯升级為WTA挑战赛背后的过程吧。  A:其实差不多从两、三年前我们
期刊
从本期杂志开始,我们将连续三个月为球友介绍三种不同发球(上旋发球、侧旋发球、平击发球)在技术细节上需要注重的地方,并力邀PTR资深教练和国际考官Louis为大家做技术示范。本期,我们所介绍的是上旋发球,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内容均是针对右手握拍的球友。  1 在发球前的预备动作中,重心应该是放在后脚,前脚可以选择轻微地抬起,帮助随后肩膀的转动。把球放在你的指尖上,抓球的手自然而然地伸直。  2 这是发
期刊
身材高挑的詹皓晴,在众多台湾选手中,格外醒目。她外型亮眼,球风强悍,被台湾媒体封为“台版莎娃”。从小看着教练父亲训练姐姐詹咏然打球,令詹皓晴立志要向姐姐看齐。身为今年台北海硕杯WTA挑战赛女双头号种子,詹皓晴与法国新秀米拉德诺维奇搭档,成功将冠军留在台湾。  Q&A  Q=《网球大师俱乐部》杂志  A=詹皓晴  Q:你最初是如何走上网球之路的?  A:小时候,我在场边看姐姐和爸爸一起训练,觉得很好
期刊
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但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网球师资配备还远未达到我们所期许的水准。郑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体育教师,在取得PTR认证后的他希望凭借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善这一现状。  Q&A  Q=《网球大师俱乐部》杂志  A=郑华  Q:您是如何接触网球的?  A:小时候我就很喜欢看网球比赛,尽管那时候一直没有机会打网球。因为喜欢看比赛,以前也会时不时地去看别人打球,然后就会跟别人一
期刊
“网球,让生活更美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民生信用卡呈现给高端持卡客户的一份真情回馈。  10月20日,上海,天空正蓝,阳光正暖。江湾体育场上海快网俱乐部网球中心的四片场地上,一派热闹非凡的运动气氛令人驻足。只见一片场地上教练正在教几位初学者挥拍上阵,一片场地上教练正带领着大家做网球小游戏,而在另外两片场地上,业余网球大师们正在为冠军展开激战。如果你好奇这是什么活动,球场外接待处热情的工作人员与
期刊
网球依然是重灾区  放眼整个中国体育界,改年龄问题可谓是一项顽疾。篮球、足球、体操、花样滑冰等项目都曾经因为“年龄门”被推到风口浪尖,甚至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对象。在中国几十年来“重竞技”思想的主导下,很多青少年运动员都因为种种原因修改年龄,网球项目也是其中的重灾区。  虽然人们对于竞技体育的观念在不断改良进步,青少年网球比赛中改年龄的现象相比早些年已经有所减少,但改年龄以大欺小的现象在我国的青少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