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有尊严的精神卫生事业,像绣花一样看心病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39155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神医学受益匪浅,得到迅猛发展,尤其与临床相关的药物治疗、诊断分类系统、生物精神病学的某些研究方面与国际进展紧密连接。不过,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受到的关注虽也日益增加,但总体上发展得还不够。
  基于对我国精神医学发展中“短板”的关切,我认为,与人文社会科学、心理行为科学相关的分支学科及交叉边缘学科亟待加强。这些相关分支学科可以归于与生物精神病学相对应、相辅相成的“人文精神医学”之中。
  发展人文精神医学,关键并不仅仅在于建立上述的几个亚学科或专题领域,重要的是,要在精神科医师的头脑中树立起可以让他们在不同层面的生命现象之间进行融会贯通的解释和理解的思维方式,储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全面、人道、精致的专业助人者。换言之,就是要尊重每一位患者,像绣花一样看心病。
  长期以来,忽视患者的社会—文化—心理问题,在临床上产生了很多后果,例如,医生不与患者充分交流,医患关系恶劣,自我削弱了疗愈功能;画地为牢,自我缩减、限制了精神科业务范围和市场,大量患者流向其他科室甚至到医疗机构外寻求非医学帮助。因为本来许多精神障碍,尤其是神经症性障碍,通过一般心理治疗、专门心理治疗可以得到缓解或治愈,现在医生没有时间说话或者懒得说话,一味依赖药物治疗,但处方行为不被信任,导致依从性下降;医患关系、医患沟通中产生的非特异性心理治疗机制减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甚至可能还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医源性心理压力和创伤,直接影响疗效,增加躯体治疗的不良反应。
  这些年来,精神卫生领域也出现了人道主义的进步,比如,从以前注重变态心理学,发展到重视积极心理学;从以前关注缺陷,发展到现在重视患者的资源、适应性和心理弹性;从以前专注于矫治病态,到现在提倡预防,重视康复;从专注于个体发展,到注重生态、社会文化背景;从片段、急性期的服务,发展到人生全程心理健康服务。医务人员的社会角色也从权威式的社会控制,发展成平等、民主的合作和帮助。
  现在我们强调发展有尊严的精神卫生事业。去年的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的口號就是“精神卫生中的尊严”。那么以后我们要在医疗机构的治疗、康复和帮助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再住院率,增加体现人道精神的诊疗、康复措施,其中,非常有必要补三个“短板”:
  1提倡精神科医生真正实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尽量在诊疗活动中贯彻心理治疗的原则,培养共情能力、沟通能力,“好好说话”。
  2要在医疗机构里引入专职的心理治疗师,做专业的心理治疗。
  3要在医疗机构里大量使用社会工作者,处理患者的相关社会事务。
  这几个方面工作做好了,就能最大限度地让患者生活在正常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家庭生活,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力、创造力,真正给患者以尊严。
  双11,俗称“剁手节”,已成为精明的商家们打折促销的狂欢节,也是让很多立志加入“剁手党”的人们内心挣扎的日子:买还是不买?如果你不想做商家的提线木偶,不愿意让自己的家成为杂货铺,那就痛下决心,给自己的生活来一次“断舍离”吧!
其他文献
做自己就好”,这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句话,许多人把它当做经典语,当座右铭。可是真的做自己就好吗?就对吗?我看不一定。  人啊,都看自己好,觉得自己像花一样美,如果你真是一个美好的人,内心充盈着无比的正能量,做自己当然很好,没问题。但如果你是一个自私、心胸狭窄、懒惰的人,还坚持做自己,岂不是愚蠢了些?  很多人会伤人于无形中。我的一个朋友,说话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想批评就批评,想抱怨就抱怨,想求人就
期刊
很多年过去了,我记忆里的大春还是那个被同学取笑的沉默少年。  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天的情景,大春在作文里说,他的理想是做一名慈善家,成立慈善基金会,将来把大部分财产都捐出去,来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当语文老师读到这里时,教室里响起一阵吃吃的笑声,有的同学还扭过头戏谑地冲大春做鬼脸,大春窘得脸通红,两手下意识地搓着一支钢笔,尴尬地抿着嘴。  大春是班上最穷的学生,所以,大家才把他的宏伟梦想当成笑话听
期刊
1  上初中了,我在离家很远的县城上学,借宿在县城的小姨家。说是姨,也是隔了云和雾的,她与我外公同属一个村,与外公同姓,按辈分我该叫她小姨,其实,我家与这个小姨走动少,关系疏远。本来说好的,母亲送我去县城,可开学那几天,母亲病了,这个任务落在父亲身上。我没去过县城,但我对父母坚持说,“我自己可以去,可以找到小姨家。”不过,我的“坚持”并没有换来父母的同意,父亲决定送我去县城。  父亲不善表达,对于
期刊
妈妈对不收拾房间的儿子吼:“不要惹我,我更年期!”  儿子直视没敲门直接进屋的母亲道:“不要惹我,我青春期!”  爸爸看着眼前上演的世界大战,只能摇头苦笑。  这熟悉的场景,你们家是否也经常上演?  由于现代社会的晚婚晚育,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母亲刚好步入更年期。在有些家庭,母子俩总是大动干戈,天天上演“世界大战”,感覺家无宁日啊。  “更年期”和“青春期”,从生理学角度说,都是激素惹的祸。体
期刊
电脑里的意外发现  今年是他和她结婚的第七年。人都说“七年之痒”,他们也不例外。按部就班的日子越来越无趣,他觉得婚姻真是个坟墓,才短短七年,就葬送了所有的浪漫和美好。  今天,是他们结婚七年的纪念日,他特意提前几天结束了进修,在外地出差的她也说一定赶回来,却到现在都不见人影。他抬头看看墙上的时钟,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唉……”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点燃一支烟,打开电脑,想玩一会儿游戏。  他点了宽
期刊
那天坐24路车上班,车行至桂林街时上来一个女孩,她本来是想划卡的,可是一摸包,竟然发现卡忘记带了。于是,她掏出10元钱,问周围的乘客谁能够帮忙换成零钱。但是,现在零钱早就像秃顶上的头发那样稀缺,她最终也没有换到零钱。车又到站了,上车的人在挤,女孩进退不是,司机在催,女孩在急……  这时,只见坐在旁边的男乘客掏出了自己的卡:“用我的吧!”终于从难堪的窘境中脱身的女孩,一路上不知道对那个帮助她的人说了
期刊
2015年冬天,我父亲披了一件轻便的蓝灰色羽绒服来到我家。眼前的这个50多岁的男人还是那么英俊。  “皮袄呢,老爸?”我急不迭地问他。  “你媽给我收起来了。人老了,穿不动了,还是换个轻快点的吧!”  后来,我送父亲回老家,特地去看了看“它”—和我同年的皮袄。“它”还是老样子,挂在大衣橱里,被母亲擦得油亮油亮的,里子上的整张羊毛皮也没有丝毫的脱落,还是那么柔软、那么密致,经年累岁之后,羊毛一簇簇地
期刊
有求必应,在某些场合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慈善情怀。但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很多时候,面对他人的“有求”,你也未必能做到“必应”。有是就有非,有黑就有白,有必须接受的,肯定也有必须拒绝的。  拒绝,虽说难以避免,但方式却各不相同—有的拒绝似刺,有的拒绝如花。  A不少人喜欢攀龙附凤,爱依附名家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于是,花钱请名家为自己的“新产品”代言成了一种潮流,部分名家也欣然应允
期刊
凯华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诊室。他十八九岁,看上去很不安。详细询问后得知,凯华从小听话,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很好,物理、化学曾获得省级竞赛第一名。他是物理科代表,一次在催促同学交作业时,他突然产生了同学会报复他态度不友好的念头。后来,他还出现了同学会在背后打他,自己变得残忍、伤害同学等念头。他知道这样想毫无根据,想放弃这些念头,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但是却做不到,往往越是努力放弃这些念头,这些念头反而越强
期刊
201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明确指出,要“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习主席的讲话犹如一剂“强心针”,给正在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以及有志于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们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力量。  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经考取了心理咨询证书的人数约90万人,但其中只有不到5万人真正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众所周知,心理咨询是一项特殊的“疗心”的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