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个性,重塑阅读自主权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学生自主的个性化阅读经常被忽视,表现为: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感受不明确、不突出、不典型,这是造成阅读教学效率不高,学生阅读能力偏低的主要原因。明确目标,发挥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
  关键词:阅读;自主;个性
  阅读,除了“披文得意”(读懂理解),还应“运思及物”(阅读创造),即以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汲取为基础,进行更高层次的输入、存储、加工及输出的一体化思维操作,也就是引导学生把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把阅读所得的精神营养释放出来,转化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量。因此阅读不能只重汲取、不重表达;只管认知、不管应用;只重理解,不注重创造。这就要引导学生首先能钻进去,接纳、领悟和获取人类的情感内涵和创造智慧,然后跳出来,运用各种思维形式,把文章读透读活,在求知和练习的基础上,开智、立德、审美,并不断创造,产生新思想。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而“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就是强调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就不应该让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即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法,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交流阅读感受……让阅读真正成为他们张扬个性的舞台。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阅读自主权中学生个性化的体现来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解读。
  一、阅读内容选择的个性化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个性化地选择阅读内容。教师要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释放,在自由自在而奋发进取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现行教材中的课文,曾有过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位学生直白地说到“我不喜欢这篇课文……课文政治思想性太强,悼词里回顾马克思一生的贡献,可我觉得和现实社会差距大太,尽管写得不错,可我还是不喜欢。”的确,在教学中,我们对教材的仰慕、赞叹、崇拜是一种学习,它可以让学生从中受益,但是,质疑、挑剔、批判,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习呢?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是一种更深刻、更具个性和更富创造性的学习,所以我们应该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为什么一定要硬逼学生学习不喜欢的内容呢?这是对学生个性的压抑,也是对学生独立思维的伤害。我们如果能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倡导独立自主的学习,就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独立地选择学习内容必将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阅读方法的个性化
  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本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课堂上,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坚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所以,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引导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文本,针对不同的文本,教师应尽量多样、灵活、反复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有的课文可采用串讲法,有的可采用谈话法,有的则采用问题法和讨论法,有些要泛读,有些要精读等,总之,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记得在教《鸿门宴》这篇课文将结束时,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加以探讨交流:我眼里的项羽。学生们经过思考、讨论后,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项羽自高自大,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意见,失败是肯定的”;“项羽的《垓下歌》就是英雄末路的挽歌,失败者的悲哀啊”;“项羽的失败,是败给了他自己的性格,败给了像张良、韩信、陈平这样的谋士”等。这时一个学生说:“项羽在我眼里就是一位英雄,一个纯爷们,他重情重义,光明磊落,短短三年之间,灭亡秦国,统率诸侯,虽然其势位未能终久,但自古以来,未尝有如此人物,他就是我的偶像!”面对这稍显“另类”的回答,就像扔下一枚炸弹,学生们议论纷纷,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莫衷一是。最后学生都把目光集中到我身上,我也以班级普通成员的身份谈了自己的看法:纵观项羽短短的一生,他对于或兴或亡的结果,似乎从未特别留意过,看重结果的不是项羽,重过程轻结果的人才是真项羽,所以项羽把自己人生这出戏演得自然纯真、酣畅淋漓,看不见丝毫是非功过、成败得失的瞻前顾后,达到了随“心”随“势”的最高境界。听了我的“一家之言”,学生们对自己的“各抒己见”更坚定了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正是可遇不可求的教育契机,作为教师,必须珍惜它、抓住它,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养成这样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的个性之花充分盛开。
  三、阅读感悟的个性化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而文本则是阅读的客体,阅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共振,是学生与作者之间的一次感情的碰撞,不同的学生因他们的感知能力、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不同,所以在阅读时会有不同的感悟,这就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感悟有深浅和多寡的自由,多鼓励他们表达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宽容学生的错误和失败,努力营造师生互尊、同学互爱的宽松自由的创造性的氛围。在教《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提问学生:“刘兰芝是如此的聪明能干、美丽善良、多才多艺,而焦仲卿的母亲为什么一定要把她遣回家?”学生思考了片刻后各抒己见。有学生说:“在封建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刘兰芝没有给焦家带来一子半女,所以要遣她回家。”有学生说:“是因为恋母情结,刘兰芝嫁到焦家后,夫妻恩爱,焦仲卿把对母亲的一部分爱转移到了刘兰芝的身上,焦母感到失去了儿子对自己的爱,所以要把她休了。”也有学生说:“焦母常年的寡居生活,引起了对小两口恩爱的嫉妒,以及早年当媳妇时所受的屈辱、磨难而积淀的报复心理,因而对儿媳横竖不顺眼,并且毫无道理地折磨儿媳,显得无义寡情、不计后果。”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比较传统的,他们认为焦母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是封建礼教容不得美好的婚姻和自由的生活,所以要遣送她回家。整个课堂充满着平等、热烈、和谐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和文本的碰撞闪烁出耀眼的智慧火花,阅读感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面对教学对象是众多的艺术生,从思维形式而论,语文教材中像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本身就是文学作品,它的产生与艺术又是相通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在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时,诸如谋篇布局、艺术手法、修辞妙用等,不正是可以通过以上的方式充分挖掘并释放他们的多元艺术修养吗?
  正如萨特所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因此,阅读教学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和体验,鼓励他们在阅读实践中自主探究,张扬个性,真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作者单位:武汉市中等职业艺术学校)
其他文献
当前,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而抓好基层党建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它有助于增强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有助于激发党员干部树立“比、学、赶、超
引言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以及和菜农的相互交流,建立了米东区白杨河节能日光温室不加温情况下周年栽培生产的经验和技术人员实施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及新的病虫害防控办
左归饮是补益肾阴的常用方剂,出自《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由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茯苓和炙甘草组成。方中熟地、山茱萸、构杞子滋阴益肾养肝,山药、茯苓、炙
现象一:第一个学生打开水龙头洗手,后面学生接着洗,最后洗的学生洗完后不关水龙头就走了。  现象二:课间几名男生追逐打闹,一下子撞到了旁边的一名女生,女生随即倒地摔成重伤,两名男生见状互相责怪起对方来,边说边走开了,留下那名重伤女生在地上哭。  现象三:“赶紧上床睡觉,书包我来给你收拾。”母亲对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说。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父母过分疼爱,使他们缺乏生活的磨炼。  
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双方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对话式”的教学,达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最紧迫的就是大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本文结合绥滨县,对贫困县如何发展农业现代化进行了浅析,提出要围绕七个“更加注重”推动贫
近几年,美国白蛾发生危害的状况越来越严峻,严重影响了陕西略阳县林业的生产,无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保证陕西略阳县生态的安全和林业生产,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近年来,中共逊克县委党校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破除制约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以“教学改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重组人载脂蛋白E3(rhApoE3),制备与天然hApoE3具有相同结构和活性的rhApoE3。方法用RT-PCR法自人肝组织RNA克隆hApoE3的cDNA,构建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