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精神分裂症;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293-02
精神分裂症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病,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疾病在发病的初期较为隐蔽,不容易发现,同时发病反反复复,难以治愈,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身体健康以及思维、感情、逻辑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有28例,女性有32例,年龄在18~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岁,病程在1-60个月之间,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治疗,治疗的剂量由每天200mg开始,用药3天后增加剂量到每天400mg,2天之后增加到每天600mg,第7天增加到每天800mg,每8周为一个治疗疗程。
1.2.2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的剂量由每天1mg开始,用药3天后增加剂量到每天2mg,2天之后增加到每天3mg,第7天增加到每天4mg,每8周为一个治疗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联合其他抗精神药物和物理治疗,必要的时候可给予镇静催眠药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以及嗜睡、体重量增加、震颤、心动过速以及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和便秘、静坐不能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均进行记录,以供实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实现对本次实验研究中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比较和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s±x表示,如果P<0.05则表明实验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觀察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30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NSS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观察组共有患者30例,其中治疗后发生嗜睡、体重量增加、震颤、心动过速以及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和便秘、静坐不能等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3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共有患者30例,其中治疗后发生嗜睡、体重量增加、震颤、心动过速以及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和便秘、静坐不能等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5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精神分裂患者越来越多,对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外界因素以及神经递质紊乱和受体功能异常等,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利培酮在临床治疗上应用较早,已经成为代表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而氨磺必利为甲酰胺类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D3和D2受体均具有选择性的拮抗作用,使DA结合点为减少,对精神分裂和抑郁症状均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其疗效优于利培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药物。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氨磺必利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精神分裂症;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293-02
精神分裂症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病,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疾病在发病的初期较为隐蔽,不容易发现,同时发病反反复复,难以治愈,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身体健康以及思维、感情、逻辑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有28例,女性有32例,年龄在18~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岁,病程在1-60个月之间,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治疗,治疗的剂量由每天200mg开始,用药3天后增加剂量到每天400mg,2天之后增加到每天600mg,第7天增加到每天800mg,每8周为一个治疗疗程。
1.2.2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的剂量由每天1mg开始,用药3天后增加剂量到每天2mg,2天之后增加到每天3mg,第7天增加到每天4mg,每8周为一个治疗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联合其他抗精神药物和物理治疗,必要的时候可给予镇静催眠药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以及嗜睡、体重量增加、震颤、心动过速以及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和便秘、静坐不能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均进行记录,以供实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实现对本次实验研究中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比较和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s±x表示,如果P<0.05则表明实验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觀察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30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NSS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观察组共有患者30例,其中治疗后发生嗜睡、体重量增加、震颤、心动过速以及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和便秘、静坐不能等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3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共有患者30例,其中治疗后发生嗜睡、体重量增加、震颤、心动过速以及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和便秘、静坐不能等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5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精神分裂患者越来越多,对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外界因素以及神经递质紊乱和受体功能异常等,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利培酮在临床治疗上应用较早,已经成为代表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而氨磺必利为甲酰胺类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D3和D2受体均具有选择性的拮抗作用,使DA结合点为减少,对精神分裂和抑郁症状均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其疗效优于利培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药物。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氨磺必利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