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研究长期接触射线的石油化工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改变,评价X,γ、中子射线对人体细胞遗传学影响.方法染色体培养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微核测定采用常规培养法.结果
【机 构】
: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化公司胜利油田防疫站,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研究长期接触射线的石油化工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改变,评价X,γ、中子射线对人体细胞遗传学影响.方法染色体培养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微核测定采用常规培养法.结果射线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为0.28%,微核细胞率为3.23‰,明显高于对照组(0.145%,0.16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不同射线工龄组、不同放射应用专业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淋巴细胞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2000~2003年景德镇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依据GB5294-85<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进行.结果年人均剂量值为0.78 mSv,96.0%的放射工作人员年剂
目的研究不同准直宽度、床速和螺距对CT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用热释光剂量计(TLDs)和标准剂量监测头模在Somatom plus4.SiemensCT机上测量了准直宽度为5、8、10mm,床速为5、8
目的调查某区区级医院透视受检者辐射剂量,提高公众对辐射的防护意识。方法对不同类型的X射线机,用X射线面积测量仪检测透视受检者辐射剂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对同一部位透视,荧光屏达到同等亮度时,大功率X射线机的透视受检者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小功率X射线机。②使用带影像增强器的X射线机透视,受检者面积剂量积和入射皮肤剂量率也明显低于普通荧光屏X射线机。结论在现有条件下区级医院应使用带影像增强器和大于20
目的分析三起放射源丢失事故发生原因,为今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保证.方法查阅三次放射源丢失事故的管理档案,系统分析发生的共性原因.结果法规宣传不深入,有死角,向无<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