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更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得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
下面我就如何把握教学环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开头
一个好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设置问题是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例如,由演示实验导入,实验中出现的有趣现象,最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讲解《氨、铵盐》的性质时,可用“魔棒生烟”、“红色喷泉” 等导入。由复习提问导入,直奔主题。例如讲铝的性质时,先复习钠的性质,然后对比讲解。由日常生活出现的化学问题导入,如“煤气中毒”、“酸雨的形成”等。学生对此会有极大的兴趣,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立足教学目的,处理好重点、难点
1.复习旧知识,开发新内容
学生知识的获得,应当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些知识以前出现过,只是未加以深化。所以,遇到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回忆旧知识逐渐引入新知识。例如电离的知识在初三化学就出现了,到高一学习强、弱电解质时,应由回忆电离的相关知识,逐步引入。
2.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如讲原电池实验时,先把锌片、铜片直接插入硫酸铜溶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再用接有电流计的导线把锌片、铜片连接起来,再观察现象,最后用音乐集成块转换为动听的音乐。这样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对于一些学生从未接触过、难度较大且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分散难点,化复杂为简单,以帮助学生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
如高一化学中摩尔的概念,学生不易接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分散难点,对比教学,可用学生所熟悉的物理量“质量”,单位为“克”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量”也是一个物理量,单位为“摩尔”,再由测得的“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将宏观物质与微观微粒联系起来,化整为零,逐一突破,让学生轻松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4.注重学生的自学和课堂讨论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和阅读能力。但让学生自己泛泛地阅读,常常会出现目标不明确和抓不住重点的现象。课堂讨论能诱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看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阅读前,要悉心指导,提出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思考再讨论。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现代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因此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又如讲《烷烃的结构》时,用计算机设计多种烃的结构式,这样展示,既直观,又立体,另一好处是学生在学习同分异构体时就不会写出重复的相同的结构式。
三、板书设计工整、合理,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好的板书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专心听课,方便学生做笔记并为课后复习服务。每堂课的板书都应有一定的技巧性和实用性,尽可能运用最简洁的文字或符号使教材内容形象化,复杂问题条理化。让学生从板书上就能了解一节课的要点和应掌握的内容。如Fe、Fe2 、Fe3 转化关系,用“Δ”来表示,既形象又直观。语言标准流畅,专业术语用得准是吸引学生听讲的前提,讲解时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语速要适中,过快过慢都会影响听课效果。
四、适当的课堂练习
课堂教学还应注意讲练结合,适当的课堂练习是实施教学反馈的一种好方法,还可以暴露出学生知识上的错误和漏洞,经过讲评更正,可使学生准确、完善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但课堂练习的选用一定要注意分量,注意针对性和启发性。
五、做好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的归纳,可采用教师提示学生归纳的方法,这样既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对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完整的认识。如学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时,通过恰当的提示,可归纳总结出“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和VⅢ”,这样便于记忆。
又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学生对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得失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经常弄不清,记不准。可指导学生归纳出“升(化合价升高)失(失去电子)氧(氧化反应)、降得还”,这样便于理解记忆。
以上是我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廖银燕)
下面我就如何把握教学环节,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开头
一个好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设置问题是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例如,由演示实验导入,实验中出现的有趣现象,最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讲解《氨、铵盐》的性质时,可用“魔棒生烟”、“红色喷泉” 等导入。由复习提问导入,直奔主题。例如讲铝的性质时,先复习钠的性质,然后对比讲解。由日常生活出现的化学问题导入,如“煤气中毒”、“酸雨的形成”等。学生对此会有极大的兴趣,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立足教学目的,处理好重点、难点
1.复习旧知识,开发新内容
学生知识的获得,应当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些知识以前出现过,只是未加以深化。所以,遇到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回忆旧知识逐渐引入新知识。例如电离的知识在初三化学就出现了,到高一学习强、弱电解质时,应由回忆电离的相关知识,逐步引入。
2.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演示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如讲原电池实验时,先把锌片、铜片直接插入硫酸铜溶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再用接有电流计的导线把锌片、铜片连接起来,再观察现象,最后用音乐集成块转换为动听的音乐。这样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对于一些学生从未接触过、难度较大且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分散难点,化复杂为简单,以帮助学生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
如高一化学中摩尔的概念,学生不易接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分散难点,对比教学,可用学生所熟悉的物理量“质量”,单位为“克”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量”也是一个物理量,单位为“摩尔”,再由测得的“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将宏观物质与微观微粒联系起来,化整为零,逐一突破,让学生轻松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4.注重学生的自学和课堂讨论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和阅读能力。但让学生自己泛泛地阅读,常常会出现目标不明确和抓不住重点的现象。课堂讨论能诱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看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阅读前,要悉心指导,提出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思考再讨论。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现代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因此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又如讲《烷烃的结构》时,用计算机设计多种烃的结构式,这样展示,既直观,又立体,另一好处是学生在学习同分异构体时就不会写出重复的相同的结构式。
三、板书设计工整、合理,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好的板书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专心听课,方便学生做笔记并为课后复习服务。每堂课的板书都应有一定的技巧性和实用性,尽可能运用最简洁的文字或符号使教材内容形象化,复杂问题条理化。让学生从板书上就能了解一节课的要点和应掌握的内容。如Fe、Fe2 、Fe3 转化关系,用“Δ”来表示,既形象又直观。语言标准流畅,专业术语用得准是吸引学生听讲的前提,讲解时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语速要适中,过快过慢都会影响听课效果。
四、适当的课堂练习
课堂教学还应注意讲练结合,适当的课堂练习是实施教学反馈的一种好方法,还可以暴露出学生知识上的错误和漏洞,经过讲评更正,可使学生准确、完善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但课堂练习的选用一定要注意分量,注意针对性和启发性。
五、做好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的归纳,可采用教师提示学生归纳的方法,这样既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对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完整的认识。如学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时,通过恰当的提示,可归纳总结出“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和VⅢ”,这样便于记忆。
又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学生对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得失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经常弄不清,记不准。可指导学生归纳出“升(化合价升高)失(失去电子)氧(氧化反应)、降得还”,这样便于理解记忆。
以上是我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