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中国都不种非转基因大豆了,那我们到哪里去买豆呢?”
为粮食稳产增产,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再次作出牺牲。
占全国大豆产量三分之二的黑龙江省今年确定:为确保全省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2亿亩,黑龙江全省玉米、水稻分别增加650万亩和350万亩,大豆则调减到5000万亩。
“2010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为6717.7万亩,已经比上一年减少了576.2万亩,降幅接近8%。”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行长周逢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两会,他把调研后形成的大豆议案带到北京。
国产大豆在榨油领域被进口大豆挤到“墙角”的时候,非转基因的优势却让中国大豆在大豆蛋白等食品工业领域成为国际范围内的强势产业。不过遗憾的是,这样的强势并没有让非转基因大豆种植成为农民首选。中国大豆产业协会预计,未来5到10年,中国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将面临原料短缺。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让原料短缺雪上加霜。
“近10年来,世界大豆总产平均递增4%,但是增加的多是饲料级转基因大豆,而不是食品级非转基因大豆。”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总产却一直徘徊不前,保粮食而牺牲大豆的现象司空见惯。”
中国大豆蛋白占外贸半壁江山
屡被削减种植面积的中国大豆颇受外国人青睐。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提供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大豆蛋白出口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占据50%的份额。
“在国际市场上,美国有2500余种食品需要添加大豆蛋白,日本每年消耗大豆蛋白达60余万吨。”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即便大豆贸易与加工的世界级巨头美国嘉吉公司,也要进口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纽崔莱’,也是使用中国的大豆蛋白为原料制作的。”
刘登高表示,几乎所有的外商都要求食用蛋白粉必须以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我们在山东谷神集团随机查阅了泰国、英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购买合同,所有合同中都有两个共同条款:第一要求标明大豆原料的原产地;第二要求只能使用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日本、美国的进口商不但合同要求严格,而且派专人考察原料产地的环境和种植技术,还要对大豆原料亲自做检测,有的还派代表在加工车间监督,防止有转基因大豆原料混入。”刘登高告诉记者。
据谷神集团董事长李登龙介绍,5年前,到中国进口大豆蛋白粉的只有十几个国家,现在已有50多个国家来中国进口大豆蛋白粉。
在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里,目前,我国大豆蛋白食品在欧美市场上正以10%的速度增长,我国用于食品加工的国产大豆也以每年100万吨的速度递增,2010年总量超过1000万吨,占总产量65%。产品种类增加到万余种。
国内大豆企业转战大豆蛋白
毫无疑问,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与国内食用油加工行业约5%的利润率相比,大豆蛋白产品27%左右的利润率几乎是‘暴利’。”有业内人士称,“大豆食品加工的巨额利润吸引着更多的食用油企业加入其中,国内企业开始争相上马大豆蛋白粉项目。”
“谷神集团大豆蛋白粉的加工能力2010年是20万吨,去年年底二期工程竣工后,2011年加工能力将达到60万吨。”李登龙介绍说,“我们的产品95%出口到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印尼和南非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009年企业的总收入就达12.9亿元,利润1.2亿元。”
“除谷神集团外,德州禹王集团拥有4个加工厂,分布在山东、黑龙江两个省,年处理大豆能力40万吨,生产豆粕24万吨。禹王集团在黑龙江建有非转基因大豆基地9万亩、10万吨仓库一个,年生产大豆蛋白7万吨,产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刘登高介绍说,“全国最大的国产大豆加工企业九三油脂集团自2010年以来已经转向大豆食品加工生产。河北汇福粮油计划3年内把加工能力从200万吨增加到800万吨,还自主研发了大豆卵磷脂、减肥食用豆油等新产品。中纺集团也正在准备开设大豆蛋白加工项目。”
据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还仅有吉林前郭、黑龙江三江、湖北云梦等少数厂家生产大豆蛋白,“近年来,由于国内外肉食加工、奶粉加工改为以大豆蛋白做配料,市场对非转基因大豆蛋白需求急剧增加,国内纷纷投资兴建大豆分离蛋白加工厂。”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另据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统计,2009年加工国产大豆比2008年增长64%,销售额相应增加40%。2007年,全国大豆加工销售额上亿元的只有7家,2008年有13家,2009年达到24家,目前销售额上10亿元的已经出现两家。
大豆种植利润远不及玉米、水稻
不过,国产大豆食品加工业看似可观的前景目前并没有带来豆农种豆的热情。
刘登高告诉记者,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少正在形成原料的短缺。“进口冲击和豆农收益下降成为多年解决不了的主要问题。”
据刘登高介绍,1996年,刚开始成为大豆进口国的中国,全年进口的大豆仅为110万吨。“但2010年这一数值已经猛增到了5480万吨左右,15年间增长了45倍。”
“中国2010年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达到29%左右,这在国际上都是罕见的。”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甚至造成国内的大豆主产区库存积压量就有600多万吨,占产量的40%~50%。“尽管国家临储政策保护了豆农的利益不遭受更多损失,但是大幅度收购的大豆都放在仓库,不参加循环的大豆放两年后就都坏了。”刘登高说。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资深行业分析师詹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然国储收购价格较高,但标准严格,只有小部分国产大豆才能达标,“农民要卖豆给国储就要增加运输、仓储等费用。其次,大豆与玉米、水稻有竞争关系,而其种植利润并不如后两者,再加上国家首先要保障粮食供给,不会大幅增种大豆。”
这样的情况在周逢民代表的调研里得到了验证,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种植大豆收益明显处于下风。“从目前情况看,在2010年秋粮食价格普涨的情况下,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粮食作物市场收购价涨幅分别为9%、13%、6%,大豆每亩收益约215元,玉米每亩收益约300元,远高于大豆。农民种植大豆意愿持续下降,预计2011年黑龙江仍将减少大豆播种500万亩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孙东生也曾为此进行了多次调查走访。“黑龙江省是大豆主产区,春耕秋收的时间里我都去转过,到农户中间你会是另外一种感觉。你去大豆地看看,产量是很小的,亩产300斤左右,收入和稻农的反差是比较大的。”
“坎坎种豆豆,不用问舅舅”,目前国产大豆粗放式种植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据安徽省农科院介绍,安徽省大豆平均亩产只有86公斤,不及周边河南、河北、江苏省大豆亩产的一半。东北大豆主产区,农户的大豆亩产比农垦农场亩产低30~50公斤左右。
“不改变我国广种薄收、浪费土地资源的状况,蓬勃发展的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业终将会出现原料恐慌。”刘登高表示。
守护非转基因大豆
大豆是我国最早取消市场保护的农产品之一,进口渠道十分畅通,面对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价格低的现状,国内甚至有专家表示可以放弃国产大豆。
“有缺陷的孩子我们还舍不得放弃呢,这么好的大豆为什么要舍弃?”刘登高说。
“作为转基因大豆的最大出口国,美国的食用大豆就是非转基因大豆,而转基因大豆主要用于制造动物饲料和出口。”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他说,去年国内某地种植转基因大豆的新闻见报以后,他接到了日本大豆协会焦急的电话:“如果中国都不种非转基因大豆了,那我们到哪里去买豆呢?”
刘登高表示,大豆深加工领域广阔,大豆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是天然的保健、医药产品的优质原料。“在协会看来,作为稀缺资源的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产业方向就是要做食品,做饲料的任务就留给进口大豆。”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因此,确保国产大豆占30%的产业安全底线,建立非转基因大豆种植保护区,并且不要批准在国内种植转基因大豆。“这涉及到物种的保护,至关重要。”
刘登高表示,如果对禁止转基因大豆种植把关不严,国产大豆将失去可观的国际市场。由于国外转基因大豆在世界的蔓延,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品质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最近,进口加拿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到岸价5200元/吨,而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的到岸价只有3950元/吨。中国出口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价格为715美元/吨(约合4692元/吨)。这说明在食品领域,国产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竞争优势明显,正有用武之地。”刘登高说。
为粮食稳产增产,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再次作出牺牲。
占全国大豆产量三分之二的黑龙江省今年确定:为确保全省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2亿亩,黑龙江全省玉米、水稻分别增加650万亩和350万亩,大豆则调减到5000万亩。
“2010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为6717.7万亩,已经比上一年减少了576.2万亩,降幅接近8%。”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行长周逢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两会,他把调研后形成的大豆议案带到北京。
国产大豆在榨油领域被进口大豆挤到“墙角”的时候,非转基因的优势却让中国大豆在大豆蛋白等食品工业领域成为国际范围内的强势产业。不过遗憾的是,这样的强势并没有让非转基因大豆种植成为农民首选。中国大豆产业协会预计,未来5到10年,中国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将面临原料短缺。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让原料短缺雪上加霜。
“近10年来,世界大豆总产平均递增4%,但是增加的多是饲料级转基因大豆,而不是食品级非转基因大豆。”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总产却一直徘徊不前,保粮食而牺牲大豆的现象司空见惯。”
中国大豆蛋白占外贸半壁江山
屡被削减种植面积的中国大豆颇受外国人青睐。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提供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大豆蛋白出口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占据50%的份额。
“在国际市场上,美国有2500余种食品需要添加大豆蛋白,日本每年消耗大豆蛋白达60余万吨。”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即便大豆贸易与加工的世界级巨头美国嘉吉公司,也要进口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纽崔莱’,也是使用中国的大豆蛋白为原料制作的。”
刘登高表示,几乎所有的外商都要求食用蛋白粉必须以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我们在山东谷神集团随机查阅了泰国、英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购买合同,所有合同中都有两个共同条款:第一要求标明大豆原料的原产地;第二要求只能使用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日本、美国的进口商不但合同要求严格,而且派专人考察原料产地的环境和种植技术,还要对大豆原料亲自做检测,有的还派代表在加工车间监督,防止有转基因大豆原料混入。”刘登高告诉记者。
据谷神集团董事长李登龙介绍,5年前,到中国进口大豆蛋白粉的只有十几个国家,现在已有50多个国家来中国进口大豆蛋白粉。
在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里,目前,我国大豆蛋白食品在欧美市场上正以10%的速度增长,我国用于食品加工的国产大豆也以每年100万吨的速度递增,2010年总量超过1000万吨,占总产量65%。产品种类增加到万余种。
国内大豆企业转战大豆蛋白
毫无疑问,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与国内食用油加工行业约5%的利润率相比,大豆蛋白产品27%左右的利润率几乎是‘暴利’。”有业内人士称,“大豆食品加工的巨额利润吸引着更多的食用油企业加入其中,国内企业开始争相上马大豆蛋白粉项目。”
“谷神集团大豆蛋白粉的加工能力2010年是20万吨,去年年底二期工程竣工后,2011年加工能力将达到60万吨。”李登龙介绍说,“我们的产品95%出口到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印尼和南非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009年企业的总收入就达12.9亿元,利润1.2亿元。”
“除谷神集团外,德州禹王集团拥有4个加工厂,分布在山东、黑龙江两个省,年处理大豆能力40万吨,生产豆粕24万吨。禹王集团在黑龙江建有非转基因大豆基地9万亩、10万吨仓库一个,年生产大豆蛋白7万吨,产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刘登高介绍说,“全国最大的国产大豆加工企业九三油脂集团自2010年以来已经转向大豆食品加工生产。河北汇福粮油计划3年内把加工能力从200万吨增加到800万吨,还自主研发了大豆卵磷脂、减肥食用豆油等新产品。中纺集团也正在准备开设大豆蛋白加工项目。”
据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还仅有吉林前郭、黑龙江三江、湖北云梦等少数厂家生产大豆蛋白,“近年来,由于国内外肉食加工、奶粉加工改为以大豆蛋白做配料,市场对非转基因大豆蛋白需求急剧增加,国内纷纷投资兴建大豆分离蛋白加工厂。”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另据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统计,2009年加工国产大豆比2008年增长64%,销售额相应增加40%。2007年,全国大豆加工销售额上亿元的只有7家,2008年有13家,2009年达到24家,目前销售额上10亿元的已经出现两家。
大豆种植利润远不及玉米、水稻
不过,国产大豆食品加工业看似可观的前景目前并没有带来豆农种豆的热情。
刘登高告诉记者,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少正在形成原料的短缺。“进口冲击和豆农收益下降成为多年解决不了的主要问题。”
据刘登高介绍,1996年,刚开始成为大豆进口国的中国,全年进口的大豆仅为110万吨。“但2010年这一数值已经猛增到了5480万吨左右,15年间增长了45倍。”
“中国2010年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达到29%左右,这在国际上都是罕见的。”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甚至造成国内的大豆主产区库存积压量就有600多万吨,占产量的40%~50%。“尽管国家临储政策保护了豆农的利益不遭受更多损失,但是大幅度收购的大豆都放在仓库,不参加循环的大豆放两年后就都坏了。”刘登高说。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资深行业分析师詹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然国储收购价格较高,但标准严格,只有小部分国产大豆才能达标,“农民要卖豆给国储就要增加运输、仓储等费用。其次,大豆与玉米、水稻有竞争关系,而其种植利润并不如后两者,再加上国家首先要保障粮食供给,不会大幅增种大豆。”
这样的情况在周逢民代表的调研里得到了验证,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种植大豆收益明显处于下风。“从目前情况看,在2010年秋粮食价格普涨的情况下,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粮食作物市场收购价涨幅分别为9%、13%、6%,大豆每亩收益约215元,玉米每亩收益约300元,远高于大豆。农民种植大豆意愿持续下降,预计2011年黑龙江仍将减少大豆播种500万亩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孙东生也曾为此进行了多次调查走访。“黑龙江省是大豆主产区,春耕秋收的时间里我都去转过,到农户中间你会是另外一种感觉。你去大豆地看看,产量是很小的,亩产300斤左右,收入和稻农的反差是比较大的。”
“坎坎种豆豆,不用问舅舅”,目前国产大豆粗放式种植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据安徽省农科院介绍,安徽省大豆平均亩产只有86公斤,不及周边河南、河北、江苏省大豆亩产的一半。东北大豆主产区,农户的大豆亩产比农垦农场亩产低30~50公斤左右。
“不改变我国广种薄收、浪费土地资源的状况,蓬勃发展的大豆食品及食品加工业终将会出现原料恐慌。”刘登高表示。
守护非转基因大豆
大豆是我国最早取消市场保护的农产品之一,进口渠道十分畅通,面对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价格低的现状,国内甚至有专家表示可以放弃国产大豆。
“有缺陷的孩子我们还舍不得放弃呢,这么好的大豆为什么要舍弃?”刘登高说。
“作为转基因大豆的最大出口国,美国的食用大豆就是非转基因大豆,而转基因大豆主要用于制造动物饲料和出口。”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他说,去年国内某地种植转基因大豆的新闻见报以后,他接到了日本大豆协会焦急的电话:“如果中国都不种非转基因大豆了,那我们到哪里去买豆呢?”
刘登高表示,大豆深加工领域广阔,大豆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是天然的保健、医药产品的优质原料。“在协会看来,作为稀缺资源的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产业方向就是要做食品,做饲料的任务就留给进口大豆。”刘登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因此,确保国产大豆占30%的产业安全底线,建立非转基因大豆种植保护区,并且不要批准在国内种植转基因大豆。“这涉及到物种的保护,至关重要。”
刘登高表示,如果对禁止转基因大豆种植把关不严,国产大豆将失去可观的国际市场。由于国外转基因大豆在世界的蔓延,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品质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最近,进口加拿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到岸价5200元/吨,而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的到岸价只有3950元/吨。中国出口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价格为715美元/吨(约合4692元/吨)。这说明在食品领域,国产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竞争优势明显,正有用武之地。”刘登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