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余秋里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9月20日,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从此,余秋里重着戎装,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部队。军队工作千头万绪,作为总政治部主任的他,上任不久就抓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于是就有了被称为“一个伟大的创造”——军民共建活动。
到38军看一看
出任总政治部主任之后,余秋里切实感到毕竟离开部队20多年了,现在的部队基层干部、士兵究竟在想什么干什么,自己并不是很清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靠听汇报看材料,也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于是,他提出要尽快下部队去。“如果我不到下面去了解情况,不听下面群众的呼声,不听下面的许多新的创造、新的经验,我们在机关只能讲老话,只能讲套话,甚至说空话,没有新鲜空气啊!要做好工作,就要挤时间下去,就要挤时间找人谈话,就要挤时间到现场去看。”
“最先开展这一工作的,是我们师的某团。他们派出干部战士到附近的崔中旺村,把村里一条坑坑洼洼的街道填平加宽,修成了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然后又打扫卫生,清除了多年积存的垃圾,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工作很快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不少人陆续参加到活动中来,一下子拉近了军民之间的距离。在这个基础上,军队同志又和村里干部研究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部队同志在村干部的配合下,走家串户,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号召大家遵纪守法,做文明的村民。
“经过一个时期的工作,村里基本杜絕了赌博、打架、偷盗的现象,社会风气、军民关系有了很大的好转。部队被赶走的肥猪,几次派人去要都不给,共建文明村以后,主动给送回来了。有的同志形象地说:十年动乱给军民垒起了一道‘隔心墙’,共建精神文明给军民架起了‘连心桥’。” 余秋里听了,高兴地说:“你们搞文明村,就是发扬正气,把群众发动起来了,什么赌博、打架、偷盗、封建迷信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就统统给搞掉了。群众觉悟提高了,生产热情上去了,人民内部团结了,社会风气好转了,军民关系改善了。这件事的意义大得很哪!我们要把它推广开来,带动更多的地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北京军区带了一个好头。”
余秋里说:“军民共建文明村的情况,要及时向县委、地委汇报。尊重地方党委、政府是我们军队的优良传统。另外,军民共建必须在地方党委领导下进行,没有地方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共建活动就不容易搞起来,一时搞起来也难以长期坚持下去。”
高天正说:“我们向保定地委、专署作了汇报。地委书记邢崇智和民政局、公安局、卫生局的同志都去过了文明村。”
余秋里问:“他们看过以后,有什么反映?”
高天正回答:“民政局长说,搞文明村,民事纠纷少了;公安局长说,共建文明村,是搞好社会治安的有效途径;卫生局长说,搞文明村,大大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状况;地委书记邢崇智说,经过十年动乱,农村染上了一种‘内伤综合征’,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是综合治理这种病的好形式。”
余秋里问:“邢崇智说是什么征?”
高天正说:“内伤综合征。”
余秋里重复了几遍,抬起头说:“说得对,说得好!这是对十年内乱遗留的消极后果很好的概括。”他兴奋地站了起来,在会议桌前踱来踱去,激动地说:“十年内乱,军民关系、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患了‘内伤综合征’,军民共建文明村,是解决军民之间疙疙瘩瘩的好办法,是扭转社会风气的好措施,共建精神文明抓对了!我到总政以后,有的同志建议,为了改善军民关系,要采取部队换防的办法。光是部队换防,不能解决问题,人民对军队的形象、观感还是改变不了。为了改善军民关系,也不能满足于过去的‘院扫净、水满缸’,这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才能改变军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改变社会风气,才能落实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总目标。”
这是余秋里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养成的一种政治敏感和抓住要害的作风。“内伤综合征”这个新名词被他抓住了。凭着直觉,他认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很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创造,必须紧紧抓住,以此为抓手,为改变社会风气和改善军民关系做一件实实在在的、能够对历史产生影响的事情。
听完高天正的汇报,余秋里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明天我要到那个文明村去看一看。”
实地察看
11月24日上午,余秋里在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和驻军首长的陪同下,首先来到了新城县崔中旺村。
这是平原上一个很大的村落,某部的营房就在村边。余秋里一行一进村就被群众围住了。余秋里索性提出直接到文明户家中去看一看。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他们看了一家又一家。余秋里问村干部:“共建文明好不好?”村干部说:“有了生产责任制,生产发展了,人们不愁吃不愁穿,就愁社会风气不好。现在好啦,搞起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村里的烂泥坑填平了,‘三只手’(小偷)不见了,算命鬼不干了。‘文化大革命’留下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统统治理了。群众都很高兴。”余秋里看得很兴奋,对随行的人说:“还是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威力大啊!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离开崔中旺村,余秋里一行赶到了涞水县的东义和庄。这里地处涞水、新城、涿县三县交界处,过去社会秩序很乱。在东义和庄村头的公路边上,开设了一个赌场,经常有人聚众赌博。涞水县的公安人员来抓赌,他们就跑到新城;新城县的公安来了,他们就躲入涞水……赌博给社会秩序和家庭关系带来了很多问题。村干部向余秋里介绍:“村里有个青年,赌博成瘾,父亲劝他,他不听;打他,他不怕。一天,他父亲跪在他面前说:祖宗,你回来吧!他还不动心。老婆要和他离婚,他也不在乎。开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以后,经过部队同志和村干部苦口婆心的教育,他终于改掉了恶习。现在,村里参加赌博的人,绝大多数都洗手不干了。”
余秋里深入一个一个文明户家中,和老乡详细交谈,既看到了村民的生活状况,也看到了军民共建后的丰硕成果。不觉已是12点,余秋里才在陪同人员的一再催促下,离开了东义和庄。临走前,他对高天正说:“这次来,很开眼界,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你的汇报我还没有听够,下个月,请你到北京来讲。”
1982年12月5日,是个星期天。38军某师政委高天正、某团政治处主任薛晓明,66军文化处处长徐铭锡应邀来到旃檀寺总政治部办公大楼,向余秋里和总政機关部分领导进行汇报并座谈。会议的气氛十分活跃,座谈的意味很浓。
高天正是第一个开始汇报的。当他说到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极大地改善了军政军民关系时,余秋里插话说:“我为什么特别重视你们的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最主要的是着眼于军民关系。毫不含糊地讲,你们38军过去在历史上,对党、对人民、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历史上有光辉的一页。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你们在保定地区确实有点问题啊!老百姓是有意见的。对这一点也不能含糊,含糊,将来要吃亏的。当时叫‘支左不支派’,什么是‘左’,哪个是‘左派’?这是当时路线上的问题,我们部队的同志,我们的干部也有责任。当时以为那样是对的,现在开了十二大,这些问题都清楚了。这是林彪、‘四人帮’在内乱中造成的后果。……我们就是要通过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来消除‘文化大革命’造成的隔阂。换人、部队换防,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经过我们艰苦的工作,改变部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部队还是这支部队,但老百姓的看法变了。”
余秋里问:“保定地区有多少人?” “800万人。”
“你们一个部队做800万人的工作,10个部队就是8000万人。全军都来做这个工作,又是多少人?意义大得很啊!”
高天正说:“搞军民共建,我们坚持‘三个为主’,即以地方领导为主,发动群众自己搞为主,以精神支援为主。”
余秋里当即表态:“‘三个为主’好。我们军队的力量有限,只能起带头的作用,推动的作用,协助的作用,主要靠地方党委、政府,靠广大群众。他们自己不起来搞,你们走了以后,什么问题都会重犯。不以地方为主,就没有思想基础,没有群众基础,工作就不会广泛深入,就不会巩固。”
高天正说:“今年八一建军节,崔中旺村的干部开着拖拉机,拉着几十名妇女,带着缝纫机,来部队给战士缝补衣服,拆洗被褥。”
余秋里听了深有感触地说:“你们帮助他们建设文明村,他们就来帮助你们建设文明部队。这个问题很值得注意。究竟是谁帮助谁?帮助从来是相互的。”
会后,余秋里觉得,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应该引起全军甚至全党的重视。他认真准备了有关材料,先后向中央军委和中央书记处作了汇报,受到了中央和军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中央书记处的会议上,余秋里把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给“文化大革命”期间成为重灾区的保定农村带来的变化进行了概括,有以下10个方面:
村容整洁,讲究卫生。基本做到了街道平整,院落干净,社员开始养成卫生习惯,健康水平有了提高。
健全了基层组织。大队健全了党支部、共青团、民兵、妇联等组织,干部增强了责任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出现了婚事新办、丧事俭办的新风尚,改变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旧习惯。群众说,再也不用为办婚丧大事犯愁了。
形成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好风气。涌现了一大批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民政部门的同志说,建设文明村,民事纠纷减少了,我们的工作好做多了。
关心国家、爱护集体的精神得到了发扬。五保户有人管了,困难户有人帮了,集体的事大家更关心了。关心国家,拥护集体,先公后私,助人为乐的新人新事不断涌现。
遵纪守法,治安情况大为好转。群众划清了荣辱、美丑的界限,正气上升,邪气下降,基本刹住了赌博、偷盗、打架歪风。涞水县公安局长说:搞好文明村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长治久安的有效措施。
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办起了“青年民兵之家”、俱乐部、夜校,开办了农业科技讲座,成立了文艺演唱组。通过这些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计划生育政策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宣传教育,帮助群众破除“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旧观念,计划生育进一步得到了落实。
学校的校风大为改观。通过开展学雷锋、讲文明、做好事活动,小学生守纪律、有礼貌、团结友爱、好学上进,学习成绩普遍提高。
促进了农副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了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干部群众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粮食、棉花获得了大丰收。
余秋里刚刚讲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就问:“这件事情,当地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干部有什么看法?”
余秋里回答:“群众把生产责任制和军民共建看成是‘两件宝’。”
胡耀邦很兴奋,站起来说:“党中央一直在寻找一种像生产责任制那样起作用的形式,把精神文明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看来,军民共建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意义比开凿一条运河要大得多,因为这是关系到亿万人民的事业。”胡耀邦以惯有的热情,挥动着手臂说:“这个事情,我赞成!”
有了中央主要领导的肯定,中央军委于1982年底召开了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余秋里对军民共建精神文明进行了更深入的概括和动员。他说:“军民共建文明村,对加强军队建设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是消除了‘文化大革命’以来造成的军民之间的隔阂,加强了军民团结。干部、社员感到子弟兵可爱,部队感到人民群众可亲。过去师部大院经常丢东西,把围墙加高以后,有人就在下面挖洞,还说,你‘高筑墙’,我就‘深挖洞’。搞文明村后,这种现象没有了。二是使军队能更好地向群众学习,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农村实行责任制后,生产发展,生活改善,使指战员更加坚信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增强了对十二大提出的在本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信心。大家看到建设文明村以后,民风迅速好转,也增强了争取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信心。另外,文明村里孝敬老人、邻里团结的事迹也教育了干部和战士。干部更加关心战士,战士更加尊重干部。三是带动了随军家属的工作。现在,家属院也开展了文明之家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部队家属的思想建设。”
余秋里说:“我军在农村的联系点有4萬多个,如果都能建成文明村、文明镇,对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对党风、民风根本好转,对于加强我们所说的军政、军民关系,对部队建设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他提出,要把开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作为1983年全军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1983年1月13日至19日,北京军区党委,河北省委、省政府在保定地区联合召开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现场会。根据余秋里的提议,全军各大单位群众工作部门负责人应邀出席了会议。38军、保定地区各县(市)负责人与军民共建先进代表300余人济济一堂,听取了北京军区范围内11个单位的经验介绍,参观了保定地区7个文明村建设点。会议总结了军民共建文明村的经验,深入探讨了开展这项活动的规划和措施。会后,北京军区和河北省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写了报告,汇报保定地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的情况。
1983年春节前出版的《瞭望》杂志刊发了余秋里的文章《一个新的创造》。他用激昂的语气,对军民共建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满腔热情的赞誉,称之为“我军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的一个新的创造”,要求部队积极参加驻地“两个文明”建设活动,为实现党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而奋斗。 1983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了保定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的经验,指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大精神,对基层进行综合治理、全面建设的一种好办法,是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的一个好途径,也是加强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各地党委、政府、驻军学习他们的经验,有领导、有步骤地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从此,在全国范围内,一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活动蓬勃兴起。
再次来到保定地区
余秋里始终认为,对工作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对于可以成为重大典型的事情,必须一抓到底。1983年的秋天,余秋里再次来到保定地区。他要把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推向深入。到了保定,38军的领导向他汇报说:“一年来,军民共建活动又有新的发展。望都县赵庄公社已建成文明公社,望都县也是共建的先进县。”余秋里说:“好,那我们先到望都去看一看。”
当天下午,余秋里一行来到望都。迎接他们的县委、县政府领导对余秋里说:“部队帮助我们搞共建,社会风气有了很大好转,农副业生产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县有生产竹鞭的传统,前些年中断了。这两年,我们按照‘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恢复了竹鞭生产,而且发展很快。”
余秋里说:“这样既可安排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满足市场需要,是个大好的事情。你们采用什么方法生产和销售?”
“有18户农民自愿联合起来进行生产和销售。”
余秋里说:“搞经济联合体,好!”
余秋里又问:“听说你们望都的辣椒很有名,这几年种得多不多?”
“这几年发展很快,大部分出口,从生产到销售实行‘一条龙’。”
余秋里连连点头。他深有感触地说:“精神文明必须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没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也抓不起来,一时抓起来也不能巩固。但是,没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也难以发展。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他们来到被称为文明公社的赵庄公社,参观了文化站和文化夜校。公社的负责人说:“我们要在一两年内实现‘八无’。”
余秋里问:“哪‘八无’?”
“无偷盗、无打架斗殴、无赌博、无乱砍伐树木……”
余秋里说:“这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余秋里到了赵庄公社的大什五村。村干部介绍了一个典型人物——残疾青年张马桩。他患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一度悲观失望。在军民共建活动中,部队同志向他介绍了张海迪的事迹,鼓励他向张海迪学习。他振作了精神,学会了制作竹鞭、修锁、修理收音机,为群众做了不少好事。他还自学文化,制作了电动打夯机、脱粒机。
余秋里说:“好哇,走,到他家去看看。”
张马桩为余秋里演示了自己制作的打夯机。余秋里握着他的手说:“你身残志不残,是张海迪式的好青年,为80年代的青年作出了榜样。希望你今后继续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技术,还可以学点外语……”
余秋里在离开望都时,对陪同的负责人说:“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我们做工作就是要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问题。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一个是好的社会秩序,好的社会风气;一个是把生产搞上去。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
余秋里说:“在工作中一定要防止形式主义,要讲究实际效果,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不要提一些过高的指标和要求。否则,实现不了,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赵庄公社提出,要在一两年内实现‘八无’,这不容易。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一些问题解决了,过一段时间还可能有反复。原有的问题解决了,还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对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但口号已经提出来了,也不要急着去改。否则,群众又会说我们政策多变,朝令夕改。但是,我们领导同志的头脑一定要清醒。”
第二天,余秋里在38军讲话。他说:
“这次来,时间非常短,来不及进行座谈,主要是看。看了,觉得你们的工作又有新的进步,有新的发展。过去是建文明村,现在是建文明公社、文明县。同军民共建文明村比较,军民共建文明公社、文明县,影响更广,作用更大,有更重要的意义。
“搞一两个文明村容易,搞一个公社就不容易,搞一个县就更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提高广大群众的觉悟,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年半载的事,要靠长期的艰苦努力。要注意研究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经验,不断把工作推向深入。
“军委邓主席1978年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现在搞好军民关系,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望都驻军与地方共建文明公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齐抓,促进了经济发展,这是落实邓主席指示的具体行动,是军民共建的一个新发展。它的意义很大,不要小看了。希望你们认真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余秋里这次到保定,肯定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新发展、新经验,指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促进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广泛、深入地发展。
“三个结合”的重要意义
1984年6月,保定地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经验交流会在高碑店召开。6月2日,余秋里从北京匆匆赶到高碑店,一下汽车,就去参观共建点。
6月3日,余秋里在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经验交流会上讲话。他说:
“一年多来,保定地区的军民共建活动,从内容、形式到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结合’,即军民共建和地方自建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和军地共育人才相结合。
“今后的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要在普及和提高两方面下功夫。凡是有条件开展这一活动的单位,都要本着就近的原则,把共建点尽快建起来,开展活动;凡是已经开展这一活动的单位,要在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把现有的共建点办好,不断加以提高。不论是普及还是提高,都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确保共建点的质量。不要贪多求全,片面追求数量。要注意研究新情况,不断改进工作。学习先进经验,要因地制宜,不要生搬硬套。檢查评比要适当,不要做表面文章,不要搞形式主义。
“抓好军民共建的普及和提高工作,一定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根据群众的需要来确定军民共建的内容。搞任何活动都要着眼于给群众实际利益。只有符合了群众的利益,军民共建活动才有基础,才能发展下去。”
河北省委副书记邢崇智也在会上讲了话。他说:“谈到我省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我们不能忘记余主任先后三次亲临保定,是他对这项活动给予了热情的支持,是他不断总结经验,指导这项活动不断广泛深入地开展。”
会后,余秋里把参加会议的军队同志留下来,开了一个座谈会。他在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实行“三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余秋里说:“目前,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我认为有两条原则是必须坚持的。一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切不可一哄而起,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二是必须尊重地方党委和政府,虚心向地方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切不可包办代替。”
对于20世纪80年代这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余秋里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进行了很好的概括。他认为,这项活动一是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二是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三是促进了部队自身的建设,四是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因此,这是我国军民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一个创举。它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适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它之所以成为广泛的群众运动,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和良好道德风尚的迫切愿望;它之所以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它把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同新的情况紧密结合。
保定,一个新的发现
到38军看一看
出任总政治部主任之后,余秋里切实感到毕竟离开部队20多年了,现在的部队基层干部、士兵究竟在想什么干什么,自己并不是很清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靠听汇报看材料,也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于是,他提出要尽快下部队去。“如果我不到下面去了解情况,不听下面群众的呼声,不听下面的许多新的创造、新的经验,我们在机关只能讲老话,只能讲套话,甚至说空话,没有新鲜空气啊!要做好工作,就要挤时间下去,就要挤时间找人谈话,就要挤时间到现场去看。”
“最先开展这一工作的,是我们师的某团。他们派出干部战士到附近的崔中旺村,把村里一条坑坑洼洼的街道填平加宽,修成了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然后又打扫卫生,清除了多年积存的垃圾,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工作很快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不少人陆续参加到活动中来,一下子拉近了军民之间的距离。在这个基础上,军队同志又和村里干部研究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部队同志在村干部的配合下,走家串户,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号召大家遵纪守法,做文明的村民。
“经过一个时期的工作,村里基本杜絕了赌博、打架、偷盗的现象,社会风气、军民关系有了很大的好转。部队被赶走的肥猪,几次派人去要都不给,共建文明村以后,主动给送回来了。有的同志形象地说:十年动乱给军民垒起了一道‘隔心墙’,共建精神文明给军民架起了‘连心桥’。” 余秋里听了,高兴地说:“你们搞文明村,就是发扬正气,把群众发动起来了,什么赌博、打架、偷盗、封建迷信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就统统给搞掉了。群众觉悟提高了,生产热情上去了,人民内部团结了,社会风气好转了,军民关系改善了。这件事的意义大得很哪!我们要把它推广开来,带动更多的地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北京军区带了一个好头。”
余秋里说:“军民共建文明村的情况,要及时向县委、地委汇报。尊重地方党委、政府是我们军队的优良传统。另外,军民共建必须在地方党委领导下进行,没有地方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共建活动就不容易搞起来,一时搞起来也难以长期坚持下去。”
高天正说:“我们向保定地委、专署作了汇报。地委书记邢崇智和民政局、公安局、卫生局的同志都去过了文明村。”
余秋里问:“他们看过以后,有什么反映?”
高天正回答:“民政局长说,搞文明村,民事纠纷少了;公安局长说,共建文明村,是搞好社会治安的有效途径;卫生局长说,搞文明村,大大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状况;地委书记邢崇智说,经过十年动乱,农村染上了一种‘内伤综合征’,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是综合治理这种病的好形式。”
余秋里问:“邢崇智说是什么征?”
高天正说:“内伤综合征。”
余秋里重复了几遍,抬起头说:“说得对,说得好!这是对十年内乱遗留的消极后果很好的概括。”他兴奋地站了起来,在会议桌前踱来踱去,激动地说:“十年内乱,军民关系、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患了‘内伤综合征’,军民共建文明村,是解决军民之间疙疙瘩瘩的好办法,是扭转社会风气的好措施,共建精神文明抓对了!我到总政以后,有的同志建议,为了改善军民关系,要采取部队换防的办法。光是部队换防,不能解决问题,人民对军队的形象、观感还是改变不了。为了改善军民关系,也不能满足于过去的‘院扫净、水满缸’,这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才能改变军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改变社会风气,才能落实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总目标。”
这是余秋里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养成的一种政治敏感和抓住要害的作风。“内伤综合征”这个新名词被他抓住了。凭着直觉,他认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很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创造,必须紧紧抓住,以此为抓手,为改变社会风气和改善军民关系做一件实实在在的、能够对历史产生影响的事情。
听完高天正的汇报,余秋里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明天我要到那个文明村去看一看。”
实地察看
11月24日上午,余秋里在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和驻军首长的陪同下,首先来到了新城县崔中旺村。
这是平原上一个很大的村落,某部的营房就在村边。余秋里一行一进村就被群众围住了。余秋里索性提出直接到文明户家中去看一看。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他们看了一家又一家。余秋里问村干部:“共建文明好不好?”村干部说:“有了生产责任制,生产发展了,人们不愁吃不愁穿,就愁社会风气不好。现在好啦,搞起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村里的烂泥坑填平了,‘三只手’(小偷)不见了,算命鬼不干了。‘文化大革命’留下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统统治理了。群众都很高兴。”余秋里看得很兴奋,对随行的人说:“还是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威力大啊!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离开崔中旺村,余秋里一行赶到了涞水县的东义和庄。这里地处涞水、新城、涿县三县交界处,过去社会秩序很乱。在东义和庄村头的公路边上,开设了一个赌场,经常有人聚众赌博。涞水县的公安人员来抓赌,他们就跑到新城;新城县的公安来了,他们就躲入涞水……赌博给社会秩序和家庭关系带来了很多问题。村干部向余秋里介绍:“村里有个青年,赌博成瘾,父亲劝他,他不听;打他,他不怕。一天,他父亲跪在他面前说:祖宗,你回来吧!他还不动心。老婆要和他离婚,他也不在乎。开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以后,经过部队同志和村干部苦口婆心的教育,他终于改掉了恶习。现在,村里参加赌博的人,绝大多数都洗手不干了。”
余秋里深入一个一个文明户家中,和老乡详细交谈,既看到了村民的生活状况,也看到了军民共建后的丰硕成果。不觉已是12点,余秋里才在陪同人员的一再催促下,离开了东义和庄。临走前,他对高天正说:“这次来,很开眼界,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你的汇报我还没有听够,下个月,请你到北京来讲。”
中央领导的肯定
1982年12月5日,是个星期天。38军某师政委高天正、某团政治处主任薛晓明,66军文化处处长徐铭锡应邀来到旃檀寺总政治部办公大楼,向余秋里和总政機关部分领导进行汇报并座谈。会议的气氛十分活跃,座谈的意味很浓。
高天正是第一个开始汇报的。当他说到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极大地改善了军政军民关系时,余秋里插话说:“我为什么特别重视你们的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最主要的是着眼于军民关系。毫不含糊地讲,你们38军过去在历史上,对党、对人民、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历史上有光辉的一页。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你们在保定地区确实有点问题啊!老百姓是有意见的。对这一点也不能含糊,含糊,将来要吃亏的。当时叫‘支左不支派’,什么是‘左’,哪个是‘左派’?这是当时路线上的问题,我们部队的同志,我们的干部也有责任。当时以为那样是对的,现在开了十二大,这些问题都清楚了。这是林彪、‘四人帮’在内乱中造成的后果。……我们就是要通过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来消除‘文化大革命’造成的隔阂。换人、部队换防,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经过我们艰苦的工作,改变部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部队还是这支部队,但老百姓的看法变了。”
余秋里问:“保定地区有多少人?” “800万人。”
“你们一个部队做800万人的工作,10个部队就是8000万人。全军都来做这个工作,又是多少人?意义大得很啊!”
高天正说:“搞军民共建,我们坚持‘三个为主’,即以地方领导为主,发动群众自己搞为主,以精神支援为主。”
余秋里当即表态:“‘三个为主’好。我们军队的力量有限,只能起带头的作用,推动的作用,协助的作用,主要靠地方党委、政府,靠广大群众。他们自己不起来搞,你们走了以后,什么问题都会重犯。不以地方为主,就没有思想基础,没有群众基础,工作就不会广泛深入,就不会巩固。”
高天正说:“今年八一建军节,崔中旺村的干部开着拖拉机,拉着几十名妇女,带着缝纫机,来部队给战士缝补衣服,拆洗被褥。”
余秋里听了深有感触地说:“你们帮助他们建设文明村,他们就来帮助你们建设文明部队。这个问题很值得注意。究竟是谁帮助谁?帮助从来是相互的。”
会后,余秋里觉得,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应该引起全军甚至全党的重视。他认真准备了有关材料,先后向中央军委和中央书记处作了汇报,受到了中央和军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中央书记处的会议上,余秋里把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给“文化大革命”期间成为重灾区的保定农村带来的变化进行了概括,有以下10个方面:
村容整洁,讲究卫生。基本做到了街道平整,院落干净,社员开始养成卫生习惯,健康水平有了提高。
健全了基层组织。大队健全了党支部、共青团、民兵、妇联等组织,干部增强了责任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出现了婚事新办、丧事俭办的新风尚,改变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旧习惯。群众说,再也不用为办婚丧大事犯愁了。
形成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好风气。涌现了一大批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民政部门的同志说,建设文明村,民事纠纷减少了,我们的工作好做多了。
关心国家、爱护集体的精神得到了发扬。五保户有人管了,困难户有人帮了,集体的事大家更关心了。关心国家,拥护集体,先公后私,助人为乐的新人新事不断涌现。
遵纪守法,治安情况大为好转。群众划清了荣辱、美丑的界限,正气上升,邪气下降,基本刹住了赌博、偷盗、打架歪风。涞水县公安局长说:搞好文明村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长治久安的有效措施。
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办起了“青年民兵之家”、俱乐部、夜校,开办了农业科技讲座,成立了文艺演唱组。通过这些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计划生育政策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宣传教育,帮助群众破除“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旧观念,计划生育进一步得到了落实。
学校的校风大为改观。通过开展学雷锋、讲文明、做好事活动,小学生守纪律、有礼貌、团结友爱、好学上进,学习成绩普遍提高。
促进了农副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了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干部群众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粮食、棉花获得了大丰收。
余秋里刚刚讲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就问:“这件事情,当地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干部有什么看法?”
余秋里回答:“群众把生产责任制和军民共建看成是‘两件宝’。”
胡耀邦很兴奋,站起来说:“党中央一直在寻找一种像生产责任制那样起作用的形式,把精神文明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看来,军民共建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意义比开凿一条运河要大得多,因为这是关系到亿万人民的事业。”胡耀邦以惯有的热情,挥动着手臂说:“这个事情,我赞成!”
有了中央主要领导的肯定,中央军委于1982年底召开了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余秋里对军民共建精神文明进行了更深入的概括和动员。他说:“军民共建文明村,对加强军队建设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是消除了‘文化大革命’以来造成的军民之间的隔阂,加强了军民团结。干部、社员感到子弟兵可爱,部队感到人民群众可亲。过去师部大院经常丢东西,把围墙加高以后,有人就在下面挖洞,还说,你‘高筑墙’,我就‘深挖洞’。搞文明村后,这种现象没有了。二是使军队能更好地向群众学习,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农村实行责任制后,生产发展,生活改善,使指战员更加坚信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增强了对十二大提出的在本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信心。大家看到建设文明村以后,民风迅速好转,也增强了争取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信心。另外,文明村里孝敬老人、邻里团结的事迹也教育了干部和战士。干部更加关心战士,战士更加尊重干部。三是带动了随军家属的工作。现在,家属院也开展了文明之家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部队家属的思想建设。”
余秋里说:“我军在农村的联系点有4萬多个,如果都能建成文明村、文明镇,对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对党风、民风根本好转,对于加强我们所说的军政、军民关系,对部队建设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他提出,要把开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作为1983年全军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把军民共建活动推向高潮
1983年1月13日至19日,北京军区党委,河北省委、省政府在保定地区联合召开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现场会。根据余秋里的提议,全军各大单位群众工作部门负责人应邀出席了会议。38军、保定地区各县(市)负责人与军民共建先进代表300余人济济一堂,听取了北京军区范围内11个单位的经验介绍,参观了保定地区7个文明村建设点。会议总结了军民共建文明村的经验,深入探讨了开展这项活动的规划和措施。会后,北京军区和河北省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写了报告,汇报保定地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的情况。
1983年春节前出版的《瞭望》杂志刊发了余秋里的文章《一个新的创造》。他用激昂的语气,对军民共建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满腔热情的赞誉,称之为“我军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的一个新的创造”,要求部队积极参加驻地“两个文明”建设活动,为实现党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而奋斗。 1983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了保定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的经验,指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大精神,对基层进行综合治理、全面建设的一种好办法,是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的一个好途径,也是加强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各地党委、政府、驻军学习他们的经验,有领导、有步骤地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从此,在全国范围内,一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活动蓬勃兴起。
再次来到保定地区
余秋里始终认为,对工作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对于可以成为重大典型的事情,必须一抓到底。1983年的秋天,余秋里再次来到保定地区。他要把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推向深入。到了保定,38军的领导向他汇报说:“一年来,军民共建活动又有新的发展。望都县赵庄公社已建成文明公社,望都县也是共建的先进县。”余秋里说:“好,那我们先到望都去看一看。”
当天下午,余秋里一行来到望都。迎接他们的县委、县政府领导对余秋里说:“部队帮助我们搞共建,社会风气有了很大好转,农副业生产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县有生产竹鞭的传统,前些年中断了。这两年,我们按照‘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恢复了竹鞭生产,而且发展很快。”
余秋里说:“这样既可安排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满足市场需要,是个大好的事情。你们采用什么方法生产和销售?”
“有18户农民自愿联合起来进行生产和销售。”
余秋里说:“搞经济联合体,好!”
余秋里又问:“听说你们望都的辣椒很有名,这几年种得多不多?”
“这几年发展很快,大部分出口,从生产到销售实行‘一条龙’。”
余秋里连连点头。他深有感触地说:“精神文明必须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没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也抓不起来,一时抓起来也不能巩固。但是,没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也难以发展。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他们来到被称为文明公社的赵庄公社,参观了文化站和文化夜校。公社的负责人说:“我们要在一两年内实现‘八无’。”
余秋里问:“哪‘八无’?”
“无偷盗、无打架斗殴、无赌博、无乱砍伐树木……”
余秋里说:“这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余秋里到了赵庄公社的大什五村。村干部介绍了一个典型人物——残疾青年张马桩。他患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一度悲观失望。在军民共建活动中,部队同志向他介绍了张海迪的事迹,鼓励他向张海迪学习。他振作了精神,学会了制作竹鞭、修锁、修理收音机,为群众做了不少好事。他还自学文化,制作了电动打夯机、脱粒机。
余秋里说:“好哇,走,到他家去看看。”
张马桩为余秋里演示了自己制作的打夯机。余秋里握着他的手说:“你身残志不残,是张海迪式的好青年,为80年代的青年作出了榜样。希望你今后继续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技术,还可以学点外语……”
余秋里在离开望都时,对陪同的负责人说:“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我们做工作就是要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问题。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一个是好的社会秩序,好的社会风气;一个是把生产搞上去。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
余秋里说:“在工作中一定要防止形式主义,要讲究实际效果,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不要提一些过高的指标和要求。否则,实现不了,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赵庄公社提出,要在一两年内实现‘八无’,这不容易。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一些问题解决了,过一段时间还可能有反复。原有的问题解决了,还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对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但口号已经提出来了,也不要急着去改。否则,群众又会说我们政策多变,朝令夕改。但是,我们领导同志的头脑一定要清醒。”
第二天,余秋里在38军讲话。他说:
“这次来,时间非常短,来不及进行座谈,主要是看。看了,觉得你们的工作又有新的进步,有新的发展。过去是建文明村,现在是建文明公社、文明县。同军民共建文明村比较,军民共建文明公社、文明县,影响更广,作用更大,有更重要的意义。
“搞一两个文明村容易,搞一个公社就不容易,搞一个县就更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提高广大群众的觉悟,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年半载的事,要靠长期的艰苦努力。要注意研究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经验,不断把工作推向深入。
“军委邓主席1978年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现在搞好军民关系,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望都驻军与地方共建文明公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齐抓,促进了经济发展,这是落实邓主席指示的具体行动,是军民共建的一个新发展。它的意义很大,不要小看了。希望你们认真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余秋里这次到保定,肯定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新发展、新经验,指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促进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广泛、深入地发展。
“三个结合”的重要意义
1984年6月,保定地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经验交流会在高碑店召开。6月2日,余秋里从北京匆匆赶到高碑店,一下汽车,就去参观共建点。
6月3日,余秋里在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经验交流会上讲话。他说:
“一年多来,保定地区的军民共建活动,从内容、形式到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结合’,即军民共建和地方自建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和军地共育人才相结合。
“今后的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要在普及和提高两方面下功夫。凡是有条件开展这一活动的单位,都要本着就近的原则,把共建点尽快建起来,开展活动;凡是已经开展这一活动的单位,要在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把现有的共建点办好,不断加以提高。不论是普及还是提高,都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确保共建点的质量。不要贪多求全,片面追求数量。要注意研究新情况,不断改进工作。学习先进经验,要因地制宜,不要生搬硬套。檢查评比要适当,不要做表面文章,不要搞形式主义。
“抓好军民共建的普及和提高工作,一定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根据群众的需要来确定军民共建的内容。搞任何活动都要着眼于给群众实际利益。只有符合了群众的利益,军民共建活动才有基础,才能发展下去。”
河北省委副书记邢崇智也在会上讲了话。他说:“谈到我省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我们不能忘记余主任先后三次亲临保定,是他对这项活动给予了热情的支持,是他不断总结经验,指导这项活动不断广泛深入地开展。”
会后,余秋里把参加会议的军队同志留下来,开了一个座谈会。他在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实行“三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余秋里说:“目前,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我认为有两条原则是必须坚持的。一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切不可一哄而起,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二是必须尊重地方党委和政府,虚心向地方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切不可包办代替。”
对于20世纪80年代这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余秋里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进行了很好的概括。他认为,这项活动一是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二是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三是促进了部队自身的建设,四是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因此,这是我国军民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一个创举。它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适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它之所以成为广泛的群众运动,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和良好道德风尚的迫切愿望;它之所以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它把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同新的情况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