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大学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滞后于实际的科技发展需求已成为无法避免、不可逆转的新常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这一新矛盾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高校现行案例的访谈研究,发现依托实验室科研团队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核心素养的内涵,能够有效克服单一导师制的缺陷,拓展广泛的学术合作网络.科研团队对本科教育的反馈和修正及时、准确、针对性强,是实现一流本科教育的有效合理的路径.本科生和实验室科研团队的融合,能促进资源的交叉利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机 构】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上海200063;上海交通大学个性化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个性化医学研究院,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大学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滞后于实际的科技发展需求已成为无法避免、不可逆转的新常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这一新矛盾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高校现行案例的访谈研究,发现依托实验室科研团队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核心素养的内涵,能够有效克服单一导师制的缺陷,拓展广泛的学术合作网络.科研团队对本科教育的反馈和修正及时、准确、针对性强,是实现一流本科教育的有效合理的路径.本科生和实验室科研团队的融合,能促进资源的交叉利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为了适应当前配电网结构日趋复杂且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并成功应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优化重构中.该算法通过在标准量子粒子群算法中引入遗传算法的“遗传”和“变异”操作,对粒子各等位基因实行概率进化,以提高种群基因的多样性,克服原算法前期易陷入局部收敛的缺陷.改进算法后通过设置变异因子,并以轮盘赌的方式对各粒子实行自我交叉操作,既保留了进化过程中的优秀基因,同时也兼顾了全局性和收敛性.对多种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快速搜寻到较优的电网结构,有效降低有功网损,提
风送式喷雾机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园林的病虫害防治和工业除尘等领域.为优化风送式喷雾机的结构,提高综合性能,使用Fluent仿真软件对导流器进行仿真分析,探究导流器的形状和尺寸对风送式喷雾机的压力损失、均速、轴向速度、径向速度以及切向速度的影响规律.仿真分析表明,采用半椭球导流器的风送式喷雾机产生的压力损失较小,且风筒出口气流较收敛;当导流器的直径逐渐变小,喷雾机产生的压力损失总体上减少,直径小于或等于0.25 m时,3种不同形状导流器的出口均速相差不大.
将深度学习、机器视觉与机器人相结合,构建了平面无序件抓取实验系统.通过在SSD网络引入内卷积、特征金字塔等提高目标检测算法的检测性能与效率,算法参数减少60%.构建基于VGG16主干网络的细长类标准件姿态预测算法以引导机械手抓取;采用STM32单片机控制龙门式机械手,根据算法检测结果实现机械手的抓取动作.该抓取实验系统以工业标准件抓取为应用背景,实现了10分类常见标准件的识别和抓取,算法实现均采用开源框架.该抓取实验系统将人工智能算法和工业机器人相结合,可用于生产实践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教学实验.
针对线性动态电路手工求解困难的问题,使用Python语言设计并开发线性动态电路可视化分析软件.该软件可自动求解动态电路在稳态下的各结点电压与支路电流;采用状态方程与龙格库塔法自动求解任意阶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数值解.借助Pygame库开发可视化界面,用户可通过鼠标与命令行操作进行电路原理图的交互式绘制、数据自动分析以及结果显示.该软件的开发,为线性动态电路的仿真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且实用的途径,同时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手段和电路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借鉴.
滴灌施药法防控农作物害虫是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受限于季节、场地和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本科实验实习存在实际困难.为了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培养新农科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促进科研反哺教学,对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实践开展了虚实结合模式探索.从滴灌施药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入手,介绍了实验背景、实验教学设计思想和具体实施方案,探索了虚实结合模式下新农科教学实践课程的建设成效,推动了融合型卓越农林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国家实验室作为国家级的战略科技力量、创新基础平台与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是各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我国自1984年成立首批国家实验室到2020年在新标准下又成立了4个,国家层面始终保持高度重视,但是在整体理念、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方面尚存在若干问题,表明我国国家实验室的发展整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建议通过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健全完善现有体制机制、重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安全保障工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方式,有效推进我国国家实验室的高质量建设与长远发展.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给出一种研究多电子体系电子结构的方法,是物理、化学、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强有力工具,可以很好地解释电化学科学中的众多理论问题,然而其在本科实验教学中仍处于探索阶段.为帮助本科生全面而又深入地理解电化学相关知识,借助于Materials Studio(MS)分子模拟软件,探讨了基于DFT模拟的电化学实验项目及类型,并给出了可操作性理由和大致的实验流程.以电化学实验中具有代表性的析氢反应为例,重点阐述基于DFT的电化学实验教学流程.实践表明
介绍了透明介质折射率的临界位置法测定实验的设计背景、目标、设计依据及测量方法.通过对不同水深条件下测量结果显著差异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改进实验,减小误差.在探索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及对实验的改进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求真务实的品格.实验完成情况分析及信息反馈表明,实验设计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实践课程中增设自主性实验项目提供了实践依据与参考.
课程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主要内容,可以直接定量评价课程教学质量,为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目前课程达成度评价采用Excel手动计算、绘图和分析,存在计算工作量大和易出现计算错误等问题.通过分析课程达成度的计算特点,编写了一款课程达成度计算软件.该软件只需导入课程目标文件和分数文件,给定达成度阈值和课程权重,即可自动计算并一键输出课程达成度文件,使教师更好地聚焦于课程达成情况的评价分析与课程目标的持续改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为构建以成果导向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局部水头损失实验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计算流体力学(CFD)与传统实验教学相结合,调整课程结构、扩充实验内容、加强工程实践应用,建设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效果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宗旨的局部水头损失虚拟仿真实验.实践表明,通过模拟多种突变管道内流动现象、利用可视化功能观察局部阻力发生过程、并运用新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局部水头损失实验理论的理解,激发学习热情,锻炼综合实践能力,铸就专业核心才能,从而全面提升实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