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剧作家萧伯纳在剧本《武器与人》首演成功之后,接受要求上台与观众见面。这时,台下突然有人大叫:“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停演吧!”萧伯纳向那人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这剧本上演吗?”
这里,萧伯纳正是借助热烈要求他上台与大家见面的广大观众的强大场能为自己助威,轻而易举地化解了捣乱者的发难。
把“借薪助火”引进语文课堂教学,既可升华为问题情境教学法,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学会独立研究和探索问题;又可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效应,促进其学习主体意识的养成。
有一次,上海特级教师万永富教《小交通员》一文时,当他讲到“立安像影子一样跟着妈妈”一句时,有学生问:“妈妈上厕所,立安也跟着吗?”显然,这是一种严重干扰课堂教学的不良信息,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但见万老师不慌不忙,面向全班同学,来了一招“借薪助火”,“大家想一想跟着不跟着?”同学们立刻纷纷表示:立安跟着妈妈,是为了向妈妈学习革命斗争经验,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上厕所是不需要学习和帮助的,立安怎么会跟着妈妈呢?
见“借薪”目的已达到,万老师接着“烧”自己的“火”:“回答得好!同学们敢想敢说,我很高兴。但今后要注意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你的问题越是有意义,你的水平就越高。”
不必义正辞严地批评,也用不着苦口婆心地劝导,一切都在“借薪助火”中按教育者的意图运转。
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极擅长此道。还有一次教《麻雀》一文,当万老师讲到母爱的伟大、无私时,有学生说,母爱并不伟人,也不是无私的。万老师要他说出理由,学生回答说:“我家屋檐下住着一窝麻雀。有一天,从里面掉下一只还没长毛的小麻雀。眼看我家的小猫扑过去,那只老麻雀却围着小麻雀打转而不敢上前,最后小麻雀被小猫吃掉了,而老麻雀却飞走了。”
对此,万老师的招数当然又是“借薪助火”:“大家讨论一下,母爱到底是不是伟大、无私的?”
一个同学说:“一次,我姥姥家的鸡群受到一只老鹰的袭击。母鸡和公鸡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奋不顾身地跟老鹰搏斗,双双阵亡,结果只有一只小鸡被啄死。”
经过热烈讨论,同学们认识到,生活中的母亲绝大多数是爱自己孩子的,当然也有少数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万老师肯定了学生的看法,并将其升华为理性认识:“对!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不爱自己孩子的母亲而否认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如果说上面所引万老师第一个教例中的“借薪助火”术还未能超出雄辩术的范畴,那么,在第二个教例中则已升华为一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的问题情境教学法,其对于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学会独立研究和探索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
实际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借薪助火”的涵义还应当更宽泛些。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教低年级的《蜘蛛》一课时,有学生问她:“蜘蛛能把别的昆虫粘住,自己为什么不会被粘住呢?”尽管斯霞老师提倡“终身备课”,为了备好课,不断学习、搜集和积累知识,如蜜蜂酿蜜,飞万里路,采百种花,但还是被学生问住了。斯霞老师坦然地向学生请教:“哪位同学能回答呢?”于是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来,他是从《动脑筋爷爷》一书中知道的。对此,斯霞老师的经验之谈是:“你不要小看小孩子,他们不比你看书看得少呢,你不懂的东西,可以请教他们。”
既当场解决了学生的质疑问难,又促进了其学习主体意识的养成。这里,“借薪助火”的另一种效应——教学相长,被斯霞老师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击节!
这里,萧伯纳正是借助热烈要求他上台与大家见面的广大观众的强大场能为自己助威,轻而易举地化解了捣乱者的发难。
把“借薪助火”引进语文课堂教学,既可升华为问题情境教学法,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学会独立研究和探索问题;又可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效应,促进其学习主体意识的养成。
有一次,上海特级教师万永富教《小交通员》一文时,当他讲到“立安像影子一样跟着妈妈”一句时,有学生问:“妈妈上厕所,立安也跟着吗?”显然,这是一种严重干扰课堂教学的不良信息,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但见万老师不慌不忙,面向全班同学,来了一招“借薪助火”,“大家想一想跟着不跟着?”同学们立刻纷纷表示:立安跟着妈妈,是为了向妈妈学习革命斗争经验,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上厕所是不需要学习和帮助的,立安怎么会跟着妈妈呢?
见“借薪”目的已达到,万老师接着“烧”自己的“火”:“回答得好!同学们敢想敢说,我很高兴。但今后要注意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你的问题越是有意义,你的水平就越高。”
不必义正辞严地批评,也用不着苦口婆心地劝导,一切都在“借薪助火”中按教育者的意图运转。
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极擅长此道。还有一次教《麻雀》一文,当万老师讲到母爱的伟大、无私时,有学生说,母爱并不伟人,也不是无私的。万老师要他说出理由,学生回答说:“我家屋檐下住着一窝麻雀。有一天,从里面掉下一只还没长毛的小麻雀。眼看我家的小猫扑过去,那只老麻雀却围着小麻雀打转而不敢上前,最后小麻雀被小猫吃掉了,而老麻雀却飞走了。”
对此,万老师的招数当然又是“借薪助火”:“大家讨论一下,母爱到底是不是伟大、无私的?”
一个同学说:“一次,我姥姥家的鸡群受到一只老鹰的袭击。母鸡和公鸡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奋不顾身地跟老鹰搏斗,双双阵亡,结果只有一只小鸡被啄死。”
经过热烈讨论,同学们认识到,生活中的母亲绝大多数是爱自己孩子的,当然也有少数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万老师肯定了学生的看法,并将其升华为理性认识:“对!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不爱自己孩子的母亲而否认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如果说上面所引万老师第一个教例中的“借薪助火”术还未能超出雄辩术的范畴,那么,在第二个教例中则已升华为一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的问题情境教学法,其对于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学会独立研究和探索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
实际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借薪助火”的涵义还应当更宽泛些。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教低年级的《蜘蛛》一课时,有学生问她:“蜘蛛能把别的昆虫粘住,自己为什么不会被粘住呢?”尽管斯霞老师提倡“终身备课”,为了备好课,不断学习、搜集和积累知识,如蜜蜂酿蜜,飞万里路,采百种花,但还是被学生问住了。斯霞老师坦然地向学生请教:“哪位同学能回答呢?”于是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来,他是从《动脑筋爷爷》一书中知道的。对此,斯霞老师的经验之谈是:“你不要小看小孩子,他们不比你看书看得少呢,你不懂的东西,可以请教他们。”
既当场解决了学生的质疑问难,又促进了其学习主体意识的养成。这里,“借薪助火”的另一种效应——教学相长,被斯霞老师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