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信息化建设对于学校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软件二次开发的优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软件的二次开发应采用一种能满足高校多数业务需求的C/S和B/S综合系统架构,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 软件 二次开发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是知识、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经济竞争的主要环节,因此在我国对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构筑与学校相结合的信息化体系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学校适应信息社会
在目前的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正在以出乎人们意料的速度增长和传播,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逐渐增多,与以前相比接收同样多的信息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对于信息的收集、整合、再利用效率逐渐提高。高校对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加工、整合、再创造,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知识和信息最終要应用到为社会服务方面去。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同学们将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从科学管理到信息资源的管理是目前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管理的重点由产品管理到人本管理最后向信息管理倾斜。目前信息调节着管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各个方面。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把加强信息管理作为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老师与老师的交流,充分调动老师和同学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高校更好的管理。
(三)高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
所谓的知识经济指的是知识融入到经济的发展中,用知识去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信息化和生活的信息化两方面促进高校教育的信息化,这就要求高校能够培养出信息化的学生。高校要抓住机会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确保学校里的知识和信息流通渠道畅通,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并且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软件二次开发的必要性
软件二次开发指的是在原有的软件基础上,对原有的功能进行修改或者在原有的功能基础上进行扩展,使软件的功能与自己想要的功能相匹配,一般情况下原有系统的核心部分不会出现变动[1]。例如,有些科研实力很强的公司开发出一个大型的软件平台系统,这个大型的系统是根据所有公司共性的需求来开发的,有一些中小型公司还有一些特别的需求,这是他们可以在这个大型软件平台基础上进行功能的扩展,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这就是典型的软件二次开发。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
高校信息化建设初期的技术不统一、数据编码不一致、设备落后,自行设计的教育资源和管理信息的模式不合理或者采用的信息系统互不兼容一系列原因,致使学校各个部门、各个院系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受阻,各个部门不能有效的交流,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2]。这种情形使得基于网络的教育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学校和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无法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具体在校园中的表现是校园大量规划设备重复购买造成资金浪费,各个部门各个院系的相互孤立增加了教学、科研、统一指挥的难度。此外各部门和院系的信息不统一减弱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对于共有信息挖掘、决策支持等方面无法达到统一共享。各部门、各院系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致使各部门和院系的数据、信息有较大的偏差,对学校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准确率造成了很大影响。例如,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实行一卡通行。所谓的一卡通行指的是学生进入校园后,银行卡、现金等都不需要,只要携带一张校园卡就可以在学校进行任何的活动,比如购物、用餐、洗澡、健身、图书馆借阅、交网费等。实行校园卡一卡通行制度的初衷是方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利于学校统一的管理。但是,学生们的消费涉及到各个方面导致校园卡的业务所涉及到的信息和数据涉及到不同的部门,此前提到学校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信息不完全一致,共享流动能力较差,导致一卡通业务施行有很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就必须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改进提高。在这里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把以前的信息系统完全抛弃,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信息系统,第二种是在原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完善已有的系统。很显然,第二种方法在资金和时间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软件二次开发有很大的必要性。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软件二次开发的优点
首先,软件二次开发能够降低维护成本,特别是在高校中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知识、新科技出现。高校作为知识传播的发源地必须及时的将这些新知识、新科技传递给学生。这些多变的需求可以通过二次开发来完成,二次开发相比一次开发来说简单很多,没有必要要求程序员总是修改代码用户自己或者由售后工程师就可以实现[3]。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使高校已有的软件具备新的功能,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次,软件二次开发过程将系统的功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是无限制的修改程序代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者消除因修改系统代码带来的风险。
三、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案选择
软件开发常用的系统架构主要有两种,一是客户机-服务器架构,简称C/S(Client-Server);二是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简称B/S(Browser-Server)。早期出现的C/S架构的主要优点是人机交互强、能降低网络负荷、缩短响应时间、读取数据安全等,其缺点是维护升级难,成本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B/S,与C/S相比,它对客户端机器要求低、升级方便、维护成本低,但是它又存在着响应慢、人机交互难的缺点。两种架构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技术人员也对其进行了改进,如C/S通过增加中间件分离用户交互、应用业务处理和数据管理,克服维护困难的问题。
高校信息化是集科研、教学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建设,涉及流程审批等业务,它对于人机交互和响应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应该选择C/S结构。但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同时也属于管理类信息系统,需要实现信息的录入、查询、公布信息、统计分析信息等实时性不强的业务操作,从系统扩展、升级和维护的角度,B/S架构更适合。在这种情况下,应综合考虑,对于两种架构都有需求,就应该开发一种新型系统架构的软件二次应用开发平台以满足高校企业信息化多数业务需求,使软件应用系统成熟、稳定、高效地为高校服务。
四、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软件二次开发的几点意见
(一)软件的二次开发要与国家软件工程化的要求相符合,这样便于以后再次开发,也便于软件的推广和使用。
(二)软件开发的目标、总体任务、功能要求等要明确,要从小到大,逐步对功能进行完善。
(三)软件二次开发前的设计数据必须准确、完整,设计思路要清晰、明确尽可能详尽的描绘出逻辑框架。
(四)编写代码之前,与相关的设计人员、工程师、功能需求者详尽的讨论,反复琢磨课题的要求。
(五)二次开发的课题要根据高校教学的实际需求来确定,要具有使用价值,能够适应教学需要,并且二次开发后的软件要易于修改,便于再次开发。
五、结语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软件的二次开发应注重解决已存在的问题并考虑满足高校信息化管理的事实需求。本文分析了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二次开发提出了运用综合系统架构改善已有软件不足和完善系统功能,此思想的提出也供其它行业软件的二次开发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范磬亚,王凌云.关于高校信息化建设探讨[J].信息教育,2012,12.
[2]季云.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3]彭海波,巫乔顺,李杰等.软件二次开发平台在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J].企业管理与信息化,2012,1.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 软件 二次开发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是知识、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经济竞争的主要环节,因此在我国对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构筑与学校相结合的信息化体系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学校适应信息社会
在目前的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正在以出乎人们意料的速度增长和传播,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逐渐增多,与以前相比接收同样多的信息所用的时间大大缩短,对于信息的收集、整合、再利用效率逐渐提高。高校对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加工、整合、再创造,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知识和信息最終要应用到为社会服务方面去。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同学们将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从科学管理到信息资源的管理是目前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管理的重点由产品管理到人本管理最后向信息管理倾斜。目前信息调节着管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各个方面。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把加强信息管理作为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老师与老师的交流,充分调动老师和同学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高校更好的管理。
(三)高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
所谓的知识经济指的是知识融入到经济的发展中,用知识去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信息化和生活的信息化两方面促进高校教育的信息化,这就要求高校能够培养出信息化的学生。高校要抓住机会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确保学校里的知识和信息流通渠道畅通,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并且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软件二次开发的必要性
软件二次开发指的是在原有的软件基础上,对原有的功能进行修改或者在原有的功能基础上进行扩展,使软件的功能与自己想要的功能相匹配,一般情况下原有系统的核心部分不会出现变动[1]。例如,有些科研实力很强的公司开发出一个大型的软件平台系统,这个大型的系统是根据所有公司共性的需求来开发的,有一些中小型公司还有一些特别的需求,这是他们可以在这个大型软件平台基础上进行功能的扩展,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这就是典型的软件二次开发。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
高校信息化建设初期的技术不统一、数据编码不一致、设备落后,自行设计的教育资源和管理信息的模式不合理或者采用的信息系统互不兼容一系列原因,致使学校各个部门、各个院系的信息交流、知识共享受阻,各个部门不能有效的交流,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2]。这种情形使得基于网络的教育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学校和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无法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具体在校园中的表现是校园大量规划设备重复购买造成资金浪费,各个部门各个院系的相互孤立增加了教学、科研、统一指挥的难度。此外各部门和院系的信息不统一减弱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对于共有信息挖掘、决策支持等方面无法达到统一共享。各部门、各院系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致使各部门和院系的数据、信息有较大的偏差,对学校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准确率造成了很大影响。例如,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实行一卡通行。所谓的一卡通行指的是学生进入校园后,银行卡、现金等都不需要,只要携带一张校园卡就可以在学校进行任何的活动,比如购物、用餐、洗澡、健身、图书馆借阅、交网费等。实行校园卡一卡通行制度的初衷是方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利于学校统一的管理。但是,学生们的消费涉及到各个方面导致校园卡的业务所涉及到的信息和数据涉及到不同的部门,此前提到学校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信息不完全一致,共享流动能力较差,导致一卡通业务施行有很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就必须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改进提高。在这里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把以前的信息系统完全抛弃,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信息系统,第二种是在原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完善已有的系统。很显然,第二种方法在资金和时间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软件二次开发有很大的必要性。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软件二次开发的优点
首先,软件二次开发能够降低维护成本,特别是在高校中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知识、新科技出现。高校作为知识传播的发源地必须及时的将这些新知识、新科技传递给学生。这些多变的需求可以通过二次开发来完成,二次开发相比一次开发来说简单很多,没有必要要求程序员总是修改代码用户自己或者由售后工程师就可以实现[3]。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使高校已有的软件具备新的功能,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次,软件二次开发过程将系统的功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是无限制的修改程序代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者消除因修改系统代码带来的风险。
三、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案选择
软件开发常用的系统架构主要有两种,一是客户机-服务器架构,简称C/S(Client-Server);二是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简称B/S(Browser-Server)。早期出现的C/S架构的主要优点是人机交互强、能降低网络负荷、缩短响应时间、读取数据安全等,其缺点是维护升级难,成本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B/S,与C/S相比,它对客户端机器要求低、升级方便、维护成本低,但是它又存在着响应慢、人机交互难的缺点。两种架构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技术人员也对其进行了改进,如C/S通过增加中间件分离用户交互、应用业务处理和数据管理,克服维护困难的问题。
高校信息化是集科研、教学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建设,涉及流程审批等业务,它对于人机交互和响应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应该选择C/S结构。但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同时也属于管理类信息系统,需要实现信息的录入、查询、公布信息、统计分析信息等实时性不强的业务操作,从系统扩展、升级和维护的角度,B/S架构更适合。在这种情况下,应综合考虑,对于两种架构都有需求,就应该开发一种新型系统架构的软件二次应用开发平台以满足高校企业信息化多数业务需求,使软件应用系统成熟、稳定、高效地为高校服务。
四、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软件二次开发的几点意见
(一)软件的二次开发要与国家软件工程化的要求相符合,这样便于以后再次开发,也便于软件的推广和使用。
(二)软件开发的目标、总体任务、功能要求等要明确,要从小到大,逐步对功能进行完善。
(三)软件二次开发前的设计数据必须准确、完整,设计思路要清晰、明确尽可能详尽的描绘出逻辑框架。
(四)编写代码之前,与相关的设计人员、工程师、功能需求者详尽的讨论,反复琢磨课题的要求。
(五)二次开发的课题要根据高校教学的实际需求来确定,要具有使用价值,能够适应教学需要,并且二次开发后的软件要易于修改,便于再次开发。
五、结语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软件的二次开发应注重解决已存在的问题并考虑满足高校信息化管理的事实需求。本文分析了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二次开发提出了运用综合系统架构改善已有软件不足和完善系统功能,此思想的提出也供其它行业软件的二次开发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范磬亚,王凌云.关于高校信息化建设探讨[J].信息教育,2012,12.
[2]季云.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3]彭海波,巫乔顺,李杰等.软件二次开发平台在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J].企业管理与信息化,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