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育是五育中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一育,音乐是培养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新时代,我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深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加强音乐鉴赏能力,补足教育中的美育短板,显得尤为关键。在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中,提升乐感是加强音乐鉴赏能力的必要途径。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主要来源,其审美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未来教育中美育水平的高低。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影响乐感与音乐鉴赏力的因素和其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乐感及鉴赏力的现状,并探讨了如何加强师范生的乐感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 乐感;鉴赏能力;师范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9-0070-02
基金项目:湖南师范大学省教改研究项目“新时代公费师范生审美素养的培育研究”阶段成果(2020)。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承担着为祖国培育人才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师范生审美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未来教育教学艺术性的强弱。加强师范生审美素养培育,强化音乐素质的提升,借助乐感与鉴赏力培养,促进师范生审美素养及审美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师范生培育的重要途径。乐感本质上是指人的感受器官对于音乐的感知。人有了灵敏和丰富的乐感,会在接触到音乐作品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反响。人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通过对感官刺激与产生反应,称之为对音乐的鉴赏。既然是能力那么就有所強弱,不同鉴赏能力的人对音乐的理解内容、维度都是不同的。人的乐感与鉴赏力的强弱,除了先天因素的既定影响,更多的是后天的发展培养。师范院校校园音乐环境、音乐通识教学、音乐思维训练都对中学生的乐感与鉴赏力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大学生处于智力、审美能力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可塑造性较强,能接受的知识信息较多,在接受音乐教育时,具有好奇心与包容性的特征。在师范院校开展音乐审美教育既现实可行,又成效明显,需大力推广与拓展,重视师范生的审美素养及音乐艺术素养的培育。
一、高校学生乐感及鉴赏力培养现状
音乐的各学科分支对于乐感定义基本差别不大,大多是围绕着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两个方面来定义的。所以在有关声乐类的乐感培养的研究中,大多数作者们也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有观点认为对于乐感的培养应该贯穿其音乐学习的全过程。或是应当在教育中用培养乐感与多种辅助相结合的方法,即与音乐欣赏相结合、与唱歌训练相结合、与乐理知识相结合;也有学者认为找准对比和在感受音乐的变化中进行培养,才是乐感培养的关键。 虽然有关乐感培养的理论和观点提出的较多,但目前国内素质教育普及程度还稍有欠缺,师范生来源的中学生音乐水平的培养参差不齐,对于乐感的培养在师范生进入高校之前各地发展不平衡。目前,仅有教育发达地区对于中学生的乐感有一定的培养计划,相关的调研也是基于发达地区学生进行的。这就造成高校师范生的音乐素养个体差异较大,生源水平参差不齐。
二、乐感及鉴赏力对师范生的重要性
一是乐感能影响师范生的教师语言感知。乐感和语感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在语感的作用下,乐感不再是单调地对人声的扩张收缩,而还可以作为人声行为主体的具体指导。因此,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乐感,可以使他在发声时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魅力,提高人的交际能力。
二是乐感能促进师范生的教师声控能力。音乐的生命力基础来源于乐感。乐感的好坏决定其能否分辨音乐作品层次,以及对于音乐作品所蕴藏情感能否有所感触。音乐的美感都需要乐感来进行表现,音乐中美的表现和创造都要进入乐感的门槛才能升华。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遇见一些学生虽然能够演唱难度比较大的歌曲,但让人一听只是一些技巧的展示,并不能体现音乐之美该有的内容。因此,乐感的培养在声乐教学中占重要地位,这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声控技能,使师范生建立教师声音的独特魅力。
三是乐感能帮助师范生成长为讲演型教师。乐感对在音乐表演中有重要影响。乐感能体现出演唱者内在的气质和音乐素养。更有甚者,乐感在不同类型的演唱者身上体现的程度各不相同,这也是乐感广泛内涵的体现。对于听众来说,乐感在音乐表演中影响听众的综合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即演员,学生即听众。好的教师,具有掌控讲台,并将讲台视为教师课堂表演的舞台。因而,乐感有助于师范生成长为讲演型教师。乐感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也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者发现,在钢琴表演中,一些演奏者在弹奏经典作品时,虽然有很高的熟练度,但是整个音乐的表现力却差强人意,难吸引听众,甚至让观众产生“背书”的感觉。研究者认为,这就是乐感缺乏的典型表现。乐器演奏虽然不能使用人声表达演奏者的情感,但是乐韵和旋律仍然能感染听众,将听众带入到乐曲的境界中。良好的乐感能让听众产生与作曲者相近的对乐曲情感的共鸣。乐感在舞蹈表演中也有重要作用。在舞蹈中,节奏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对于听众来说,节奏感来源于背景音乐的点缀。舞者能否把握节奏感,就需要舞者能根据自己对于音乐的感知调整自己的舞蹈,这也就是乐感的一部分。没有乐感的舞者就像没有骨架的肉体,无法利用漂亮的节奏感表达出自己对于舞蹈内涵的理解,会影响听众的直观感受。
四是乐感能帮助师范生成长为特教教师。因材施教是教育中的重要法则。乐感在特殊教育中也有一定作用。音乐治疗学是比较新兴的一门学科,其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功能日趋彰显。其中,乐感培养在智障少儿的康复进程中有关键作用。目前有学者认为,乐感培养需要智商与情商相互协调和统一。对于智障儿童来说,节奏、旋律和律动这些乐感培养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其缺失的神经功能发展,进而强化其肢体语言、加强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因而,师范生的乐感教育能帮助其成长为特型教师。
三、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是乐感的塑造需要大量的练习。乐感是建立在对于音乐阅历的基础上的,师范生的乐感可以通过有效的培养获得,而获得的过程离不开勤学苦练。对于优秀的、饱含情感的作品的欣赏能使学生了解什么叫音乐的“美”,使得其获得大量乐感的积累,最终量变引起质变。这种方法可能面对的问题就是,目前我国专门针对师范生在课堂上体验音乐的机会还是较少,音乐课在众多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这时候可以通过网上选修上课、校内外音乐实践等形式进行补充。2020年疫情的影响是全球性、灾难性的,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各大院校的网课体系经过了实践的考验,为承担和完成线上教学奠定了基础。除了上课时间,还能在课余给予学生另一条放松的途径,如:校园合唱团、社区表演等。
二是乐感的形成需重视唱歌教学。类似在英语教学中,“听”和“写”是中国学生的强项,而“说”则是他们的短缺之处。目前高校的通识音乐教学中很大的问题就是他们能欣赏但是不愿意唱。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学习音乐的门槛较低的方式就是学会唱歌,这是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途径,其逻辑就类似英语中的口语,在与人交流中必须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歌唱技巧,初始时可以通过一些清晰、舒緩的音乐,引导学生跟唱,在其掌握较好的节奏感之后,应该撤掉演唱者的人声部分,用背景音乐继续锻炼学生的节奏感,由易到难的提高学生的乐感,加深其对不同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是利用流行音乐教学事半功倍。当下网络媒体的传播能力远超传统媒体的,体现在流量与获取方式上。而中学生相比节奏慢、时长长的传统音乐,更喜欢节奏清晰、时长更短的网络流行音乐,这本是培养学生乐感的一大优势。但网络流行音乐具有更新交替速度较快的特征,让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很难定形,且难以对某一具体音乐类型进行较深的了解。但从另一方面说,这给了学生更多的对于不同类型音乐的接触机会,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判断流行音乐的优劣,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特色的音乐鉴赏力。
四、师范生乐感及鉴赏能力培养的意义
通过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师范生的音乐素养的提升。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子门类,对于艺术鉴赏力、创造力的生发具有重要作用,这对于审美、立美、创美等美育素养的形成,产生关键影响。师范生的美育素养培育,既包含审美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也包括创美、立美等能力的训练。师范生的培养决定了未来教育中美育的发展水平。在师范生美育素养培育中,要紧抓美育下的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在具体学科的教学中,训练师范生的审美素养及美育教学能力。以师范生的美育课程助力未来教育中课程美育的实施,从而补足我国教育中“弱于体美”的育人短板,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辉.关注乐感培养的十个要素[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4,(11):3-5.
[2]符丽.试谈音乐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性和途径[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8,(02):3-5.
[3]马大康.从“乐感”探寻美学的理论基点[J].人文杂志,2016,(12):73-79.
[4]李新苗.乐感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与培养[J].当代音乐,2016,(23):72-73.
[5]王华茹.浅谈乐感的培养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5,(22):178-179.
[6]王庆超,戎龚停.乐感培养在智障少儿中的康复作用[J].艺术研究,2017,(02):200-202.
[7]张海莉.刍议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11):182.
[8]谢文静.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J].黄河之声,2018,(10):81.
[9]盛子峰.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0,(13):19+23.
作者简介:
文佳,女,汉族,湖南株洲人,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声乐研究。
胡成尔,男,汉族,湖南娄底人,中南大学学生,研究方向:教育。
胡碧瑜,女,汉族,湖南株洲人,论文指导老师,湖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美育、音乐教育。
【关键词】 乐感;鉴赏能力;师范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9-0070-02
基金项目:湖南师范大学省教改研究项目“新时代公费师范生审美素养的培育研究”阶段成果(2020)。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承担着为祖国培育人才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师范生审美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未来教育教学艺术性的强弱。加强师范生审美素养培育,强化音乐素质的提升,借助乐感与鉴赏力培养,促进师范生审美素养及审美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师范生培育的重要途径。乐感本质上是指人的感受器官对于音乐的感知。人有了灵敏和丰富的乐感,会在接触到音乐作品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反响。人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通过对感官刺激与产生反应,称之为对音乐的鉴赏。既然是能力那么就有所強弱,不同鉴赏能力的人对音乐的理解内容、维度都是不同的。人的乐感与鉴赏力的强弱,除了先天因素的既定影响,更多的是后天的发展培养。师范院校校园音乐环境、音乐通识教学、音乐思维训练都对中学生的乐感与鉴赏力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大学生处于智力、审美能力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可塑造性较强,能接受的知识信息较多,在接受音乐教育时,具有好奇心与包容性的特征。在师范院校开展音乐审美教育既现实可行,又成效明显,需大力推广与拓展,重视师范生的审美素养及音乐艺术素养的培育。
一、高校学生乐感及鉴赏力培养现状
音乐的各学科分支对于乐感定义基本差别不大,大多是围绕着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两个方面来定义的。所以在有关声乐类的乐感培养的研究中,大多数作者们也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有观点认为对于乐感的培养应该贯穿其音乐学习的全过程。或是应当在教育中用培养乐感与多种辅助相结合的方法,即与音乐欣赏相结合、与唱歌训练相结合、与乐理知识相结合;也有学者认为找准对比和在感受音乐的变化中进行培养,才是乐感培养的关键。 虽然有关乐感培养的理论和观点提出的较多,但目前国内素质教育普及程度还稍有欠缺,师范生来源的中学生音乐水平的培养参差不齐,对于乐感的培养在师范生进入高校之前各地发展不平衡。目前,仅有教育发达地区对于中学生的乐感有一定的培养计划,相关的调研也是基于发达地区学生进行的。这就造成高校师范生的音乐素养个体差异较大,生源水平参差不齐。
二、乐感及鉴赏力对师范生的重要性
一是乐感能影响师范生的教师语言感知。乐感和语感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在语感的作用下,乐感不再是单调地对人声的扩张收缩,而还可以作为人声行为主体的具体指导。因此,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乐感,可以使他在发声时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魅力,提高人的交际能力。
二是乐感能促进师范生的教师声控能力。音乐的生命力基础来源于乐感。乐感的好坏决定其能否分辨音乐作品层次,以及对于音乐作品所蕴藏情感能否有所感触。音乐的美感都需要乐感来进行表现,音乐中美的表现和创造都要进入乐感的门槛才能升华。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遇见一些学生虽然能够演唱难度比较大的歌曲,但让人一听只是一些技巧的展示,并不能体现音乐之美该有的内容。因此,乐感的培养在声乐教学中占重要地位,这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声控技能,使师范生建立教师声音的独特魅力。
三是乐感能帮助师范生成长为讲演型教师。乐感对在音乐表演中有重要影响。乐感能体现出演唱者内在的气质和音乐素养。更有甚者,乐感在不同类型的演唱者身上体现的程度各不相同,这也是乐感广泛内涵的体现。对于听众来说,乐感在音乐表演中影响听众的综合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即演员,学生即听众。好的教师,具有掌控讲台,并将讲台视为教师课堂表演的舞台。因而,乐感有助于师范生成长为讲演型教师。乐感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也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者发现,在钢琴表演中,一些演奏者在弹奏经典作品时,虽然有很高的熟练度,但是整个音乐的表现力却差强人意,难吸引听众,甚至让观众产生“背书”的感觉。研究者认为,这就是乐感缺乏的典型表现。乐器演奏虽然不能使用人声表达演奏者的情感,但是乐韵和旋律仍然能感染听众,将听众带入到乐曲的境界中。良好的乐感能让听众产生与作曲者相近的对乐曲情感的共鸣。乐感在舞蹈表演中也有重要作用。在舞蹈中,节奏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对于听众来说,节奏感来源于背景音乐的点缀。舞者能否把握节奏感,就需要舞者能根据自己对于音乐的感知调整自己的舞蹈,这也就是乐感的一部分。没有乐感的舞者就像没有骨架的肉体,无法利用漂亮的节奏感表达出自己对于舞蹈内涵的理解,会影响听众的直观感受。
四是乐感能帮助师范生成长为特教教师。因材施教是教育中的重要法则。乐感在特殊教育中也有一定作用。音乐治疗学是比较新兴的一门学科,其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功能日趋彰显。其中,乐感培养在智障少儿的康复进程中有关键作用。目前有学者认为,乐感培养需要智商与情商相互协调和统一。对于智障儿童来说,节奏、旋律和律动这些乐感培养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其缺失的神经功能发展,进而强化其肢体语言、加强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因而,师范生的乐感教育能帮助其成长为特型教师。
三、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是乐感的塑造需要大量的练习。乐感是建立在对于音乐阅历的基础上的,师范生的乐感可以通过有效的培养获得,而获得的过程离不开勤学苦练。对于优秀的、饱含情感的作品的欣赏能使学生了解什么叫音乐的“美”,使得其获得大量乐感的积累,最终量变引起质变。这种方法可能面对的问题就是,目前我国专门针对师范生在课堂上体验音乐的机会还是较少,音乐课在众多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这时候可以通过网上选修上课、校内外音乐实践等形式进行补充。2020年疫情的影响是全球性、灾难性的,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各大院校的网课体系经过了实践的考验,为承担和完成线上教学奠定了基础。除了上课时间,还能在课余给予学生另一条放松的途径,如:校园合唱团、社区表演等。
二是乐感的形成需重视唱歌教学。类似在英语教学中,“听”和“写”是中国学生的强项,而“说”则是他们的短缺之处。目前高校的通识音乐教学中很大的问题就是他们能欣赏但是不愿意唱。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学习音乐的门槛较低的方式就是学会唱歌,这是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途径,其逻辑就类似英语中的口语,在与人交流中必须要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歌唱技巧,初始时可以通过一些清晰、舒緩的音乐,引导学生跟唱,在其掌握较好的节奏感之后,应该撤掉演唱者的人声部分,用背景音乐继续锻炼学生的节奏感,由易到难的提高学生的乐感,加深其对不同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是利用流行音乐教学事半功倍。当下网络媒体的传播能力远超传统媒体的,体现在流量与获取方式上。而中学生相比节奏慢、时长长的传统音乐,更喜欢节奏清晰、时长更短的网络流行音乐,这本是培养学生乐感的一大优势。但网络流行音乐具有更新交替速度较快的特征,让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很难定形,且难以对某一具体音乐类型进行较深的了解。但从另一方面说,这给了学生更多的对于不同类型音乐的接触机会,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判断流行音乐的优劣,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特色的音乐鉴赏力。
四、师范生乐感及鉴赏能力培养的意义
通过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师范生的音乐素养的提升。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子门类,对于艺术鉴赏力、创造力的生发具有重要作用,这对于审美、立美、创美等美育素养的形成,产生关键影响。师范生的美育素养培育,既包含审美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也包括创美、立美等能力的训练。师范生的培养决定了未来教育中美育的发展水平。在师范生美育素养培育中,要紧抓美育下的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在具体学科的教学中,训练师范生的审美素养及美育教学能力。以师范生的美育课程助力未来教育中课程美育的实施,从而补足我国教育中“弱于体美”的育人短板,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辉.关注乐感培养的十个要素[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4,(11):3-5.
[2]符丽.试谈音乐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性和途径[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8,(02):3-5.
[3]马大康.从“乐感”探寻美学的理论基点[J].人文杂志,2016,(12):73-79.
[4]李新苗.乐感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与培养[J].当代音乐,2016,(23):72-73.
[5]王华茹.浅谈乐感的培养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5,(22):178-179.
[6]王庆超,戎龚停.乐感培养在智障少儿中的康复作用[J].艺术研究,2017,(02):200-202.
[7]张海莉.刍议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11):182.
[8]谢文静.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J].黄河之声,2018,(10):81.
[9]盛子峰.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0,(13):19+23.
作者简介:
文佳,女,汉族,湖南株洲人,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声乐研究。
胡成尔,男,汉族,湖南娄底人,中南大学学生,研究方向:教育。
胡碧瑜,女,汉族,湖南株洲人,论文指导老师,湖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美育、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