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牙前,首先你要相信来日方长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kak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友晓雁,是个牙医。我本人的牙齿就还算健康,也整齐,有几个长得不太合作的龋齿和智齿,经过我和晓雁认识这么多年,该补的补,该拔的拔,该根管治疗的根管治疗,早都处理好了。晓雁说,我现在牙齿最大的问题是:有牙缝。
  其实我能接受它是自己各种残缺之一,因为这些残缺在我身上也不少了。但晓雁不这么看,她说:牙缝当然不好了,对清洁不利,容易引起龋齿,而且,你知道你为什么花钱像个大花洒,总是没有存款吗?广东人有个说法,牙缝太大,漏财!
  闺蜜才爱说这种科学的大实话。
  就这么过了几年。久静思动,这一天,我突然觉得应该把手头的赚钱大业放一放,抽空去找晓雁矫牙,先把牙缝关起来,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经过计算,上牙的牙缝全部关紧以及门牙修整外形后,与下牙的咬合就出现了错落。如果要咬合完美,我还是必须拔掉一颗下前牙。
  晓雁跟我说了这个方案,对我说:你后悔还来得及。但钱锺书也说了,要打消一个成形的念头,就像女人要打胎一样难。我已经在矫牙的道路上驷马难追了。
  那天晓雁先是在我的牙齿上装一些小突起,这是可以让牙套稳定并能借力的附件。本是一个很简单的操作,但我从诊室的躺椅上下来之后,开始意识到生活有所变化——我频频咬到自己!
  这是怎么产生的呢?那么小的突起,怎么就影响我说话、吃饭的方式?那天的晚餐我吃的是美味的腊味煲仔饭,几乎两三口饭就要咬到自己一次,说话时也时不时地感受到来自牙齿的敌意打击,不断接受它们给我的小小错愕。
  人体如此精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句话是完全不过分的写实。
  我尽量跟我的牙齿讲和。又过了一周,我习惯了这些小突起,又去晓雁那里,把下牙那颗按计划必须消失的牙拔掉。
  那颗牙长得格外结实,打了麻药也能清晰地感到它扎根又深又稳。过了好久,我才听到,叮的清脆一声,它被扔到盘子里,一颗棉球代替了我口腔里新的空洞。
  突然我对那颗牙齿有种说不出的愧疚。它没干啥错事,格外健康,已经陪我走过四十年,而且扎根那么深,仿佛很舍不得我。
  我茫然地捂着腮帮子,表情让晓雁担心。她问了我好几遍:“很疼吗?”我说:“不疼,我只是在适应新情况。”
  我沉默地适应了半小时。半小时后,晓雁帮我把棉球取走,戴上隐适美。她提醒我,每天除了刷牙和吃饭,其他时间都要戴着它,最好能戴够22个小时。这副隐适美,从此它就是一件要每天與我相伴的物事了。
  戴牙套前几天的麻烦不用多说,但这些麻烦只是费时间,费精力,最让我痛苦的是说话的时候,我似乎不会说话了。还有,当我笑时,我有意地掩饰自己下牙的空缺。它不但提示我对自己的背叛,还揭示了我的贪婪。一个年纪不小的人为了好看一点点,以及不一定能实现的财运,而动了这么大的工程,似乎是儿戏得近似荒谬。但我竟然那么快就实践了,然后用一年多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来为这个决定买单。
  我在思索,做这个决定的自己,其实真正在想的是什么?那些时间里真正发生的是什么?
  不知跟疫情是否有关系,去年开始,我的工作进入了漫长的瓶颈期,我很想尝试新的工作,新的领域,新的风格。总而言之,我很想有一些新的变化,出现在我这一副开始老的躯体里。
  矫牙大概算是这种心态下的选择之一吧,晓雁只是命运分配给我的一个幸运的契机。
  想通这个心态,我开始慢慢接受牙齿上的障碍,我理解了这里面的必然性,也开始意识到它的好处。从牙套戴上的第一天开始,起码有一件事情,是我每天都能有所收获的,那就是:牙列以期待中的方向,极为缓慢地移动。
  是的,在接下来这一年多里面,哪怕有哪一天24小时里我什么事都没做,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但这24小时我起码还是干了一件事的,就是矫牙。
  一个月过去了,我对那枚牙齿的牺牲,对此时的不便、口齿不清的狼狈,都有了新的心态,我觉得这些牺牲也许都意味着获益的机会。刚好看了一本经济学的入门书叫《小岛经济学》,里面讲到一个海岛上三个人本来每天徒手捉一条鱼,足以生存但也没有储蓄,直至有一天,其中有一个人决定饿自己几天,不去捕鱼,用挨饿的这几天,发明了渔网。
  他挨饿的那几天,就是我现在因为矫牙而不便利的时光。我们用这段时间的挨饿、狼狈,去获得未来更多的鱼和幸福。
  但这个行动仅仅是为了日后的获利吗?并不止。而是通过麻烦和放弃,把今天和以后联系起来了,使生活有了一种延续感。
  我以前曾经很不赞成“牺牲现在去换取未来”的做法,觉得今朝有酒今朝醉才好,但假如我决心相信自己的年轻和活力,我当然必须首先相信来日方长,以及,徐徐图之。矫牙让我对生活变得耐心。
  (陈哲生荐自《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巴黎世家创始人克里斯托瓦尔  本文的主角克里斯托瓦尔,出生在西班牙北边近法国的吉普斯夸省,那地方的工业主要是冶金、造纸和纺织。  克里斯托瓦尔早早失去了父親——他爸爸是个渔夫,英年早逝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时常帮衬着当裁缝的妈妈。12岁,他开始独立当裁缝了,当地贵人看中他的天赋,送他去马德里进修。所以他基本功很好:量、裁、缝、设计,他都能自己来。  24岁那年,他在圣巴斯蒂安开了自己的店,之后
期刊
这个夏日,江南大雨倾城,不是春日的绵绵情致,亦非秋日的烟雨萧瑟。庭院的植物,浸润了太多风雨,早已清透澄亮。茉莉花从初夏一直开到如今,也有凋谢,之后依旧白衣清颜。  煮了一壺普洱,打发这雨日漫漫光阴。古人说,对一卷书,一张琴,一帘雨,一溪云,便不寂寞,不生惆怅。而我,一壶酒,一盏茶,一园的花木,也当是称心如意。  或有幸得一知己,品茶论诗,说风景,聊陈事,自是极妙。若注定余生孤独,便与这一瓯禅茶相对
期刊
国学大师吴宓,抗战时期写过的几副对联,既是对当时生活的记录,也是对那段历史的见证。  1943-1944年吴宓代理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在西南联大期间,一家以经营稀饭为主的小饭馆,价廉而味美,被联大师生戏称为“雷稀饭”。吴宓喜爱这平民化的美食,就常到这里用餐,还特意撰写了两副对联,其一:“年高德茂,物美价廉。”对店主人和经营大加赞赏。还有一副:“无名安市隐,有业利群生。”则对小饭馆不求名利,济世利生
期刊
在“没有煤气和天然气”的中国古代,古人一个重大的生活难题,就是“烧火做饭”。明朝人王德章的诗里就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都在别人家”。  两晋南北朝的炉灶,灶眼明显增加,灶身和烟囱也是越加越长,火门也越来越小。隋唐年间,中国传统炉灶的灶眼也改成了一个。而这些改变,都是为了增加炉灶的封闭性,提高炉灶的温度,更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省燃料。  一部中国古代史,可以说是一部古人“争燃料”的历史。生火做饭的
期刊
19世纪之前,人类对自身消化机能所知甚少。19世纪早期,科学家认识到,胃是消化的关键,但没人能说清它处理食物的方式是什么,是化学作用,还是物理研磨?胃液是不是一种化学溶剂?直到1822年,美国军医威廉·博蒙特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实验对象”,并进行了长达8年的实验,最终获得了对胃液和消化的突破性认识。  出身农民家庭的威廉·博蒙特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医学训练,很大程度上,他是自学成才。他曾跟随全科医生
期刊
在瑞典的街道上,你大概率能看到这样一幅场景:零下五度的大雪天里,一位穿着冲锋衣的母亲(也可能是父亲),推着婴儿车在路上行走,然后在一家人声鼎沸的餐馆(也可能是飘着香气的咖啡厅)前驻足。随后,这位家长将婴儿车靠墙放置,大步流星迈进温暖的室内,和朋友热情地打招呼,自在地坐下,大口咀嚼热气腾腾的食物。  而娃,静静睡在门外的婴儿车里。北风呼啸,白雪飘飘,不一会儿,婴儿车上就堆积起小山似的雪;一墙之隔的家
期刊
在英国众多的博物馆中,苏格兰的阿伯丁大学博物馆虽然历史悠久,但并没有多大名气。然而这家博物馆最近的一个举动,不仅在英国开了先河,而且可能带来雪崩效应,对西方国家博物馆的运作带来重大影响。那就是,该博物馆馆长在今年3月宣布,将会把馆藏的一座雕塑“无条件”归还非洲。  这是一座青铜头像,展现的人物据说是西非古代王国贝宁的国王。铜像生动细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然而,这是一件抢来的文物,归还也是出于这个原
期刊
海外朋友學中文的原因,各有不同。无法否认很多是为了到中国经商的需要,却也有热爱中华文化,为维护和传承传统不言放弃的华人。  中国朋友对于多数马来西亚华人会讲数种语言,感到吃惊:他们一般至少会四五种语言,普通话、英语、马来语不必提,还有方言如闽南话、广东话(广州话)、潮州话、客话和海南话等。其实大家都不是天才,而是环境迫人。普通话是华人的日常用语。  在槟城,华人除了讲中文之外,一般还会福建话(闽南
期刊
92岁那年,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炼油工程技术专家陈俊武稍稍放慢了速度——他把每周上班的时间减至3天。连续工作几小时后,他可能需要睡上一大觉才能恢复体力。  陈俊武工作了70年,“不搞创新就要落后于别人”的紧迫感自始至终催促着他一直“想方设法地创新”。70年间,他为中国炼油工业的催化裂化技术作出一系列开创性的贡献,给我国高速前进的现代工业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在“科学的春天”绽放青春  陈
期刊
前不久,一位北京大妈火了。  这位自称“正黄旗”的大妈,在公交车上辱骂他人,言辞之间,充满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正黄旗”三个字,仿佛是贵族的標签,镶嵌在大妈的眉眼之间。  关于“正黄旗”的来龙去脉,笔者无意再去查阅资料,细数其变迁。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有清一朝,“正黄旗”也没能成为排名第一的大旗。也许有人较真——不是第一,也是上三旗,这身份在过去肯定要比大多数人高贵许多。果真如此吗?  要弄明白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