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捏脊疗法是中医学中的宝贵遗产,用途广泛。本文从形态学的角度对捏脊疗法和施术部位的穴位进行了探讨,表明穴位定位是以脊柱为基础,穴位深面富含的组织和神经网络,构成了穴位的形态学基础,也是捏脊疗法发挥作用的形态学基础。
关键词 捏脊疗法 形态学 中医学 脊柱
1捏脊疗法的概念、用途及研究进展
捏脊疗法是以祖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卫气营血,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捏拿小儿脊背所产生的良性刺激而达到治疗或预防消化或呼吸系统某些疾病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法疗法。最早见于魏晋时期的《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长期流传于民间,经过不断的充实、完善、改进,现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小儿各种疾病。目前对捏脊疗法的研究主要包括其对气虚证、厌食症、亚健康和“治未病”的治疗效果,捏脊疗法和中医治法关系的研究。而对于其与人体形态学的关系探讨和相关的形态学动物实验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从形态学方面对捏脊疗法与人体的关系进行探讨。
2捏脊疗法施术部位
一般认为,捏脊施术的部位,是在人体脊柱及其两侧。中医学认为,脊柱正中线为督脉、旁开0.5寸为华佗夹脊穴、旁开1.5寸为膀胱经第一侧线,也就是施术部位包括以上经脉的穴位。操作时,需要用两手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三个手指的指腹相对用力,轻轻提起皮肤,从长强穴开始,边捏边提,沿着脊柱向上推移,直至大椎穴。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讲,捏脊疗法是以脊柱及其周围组织为着力点进行操作的,因此可以认为捏脊疗法是通过刺激了以上经穴来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脏腑和器官功能,使疾病向愈的。
3中医学对捏脊疗法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脊柱为人身之督脉,总约人体诸阳经脉之聚。督脉起于小腹,下出会阴,贯脊属脑络肾。背为阳,督脉当属阳经。督脉具有统摄全身阳气之功。且十二经脉中的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又成为阳脉之海,能维系人身之气,使其阳气有无处不至的特点,这样人体得以阴阳平衡,气血和顺以致“精神乃治”。
华佗夹脊穴属于特殊的背俞定位,处于重要的解剖位置。内与大脑中枢、五脏六腑,外与体表皮肤、四肢百骸均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华佗夹脊穴与经络、脏腑、神经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华佗夹脊穴是人体除背俞穴外,和经络脏腑直接沟通、转输、流注的腧穴。它依附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借助于气街、四海的横向联系,起到了包括背俞穴在内、其他腧穴起不到的调节枢纽作用。
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与脏腑有密切关系。《灵枢·背腧》说:“按其处,应在其中而痛解(懈),乃其俞也。”背为阴,胸腹为阳,故《难经·六十七难》说:“五脏募皆在阴,俞皆在阳”。背俞穴所在位置都与本脏腑相近,故能反映各脏腑的病症。而十二经脉的俞穴均位于膀胱经第一侧线,无疑捏脊时膀胱经的各俞穴也会得到相应的良性刺激,可协调脏腑间的功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研究表明捏脊疗法具有调整阴阳平衡,调和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行及疏通经络的作用。操作时既刺激了皮肤这个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又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了人体脏腑的功能。
4捏脊疗法的形态基础
脊柱周围穴位的定位均以脊柱为参照。而从解剖学角度来说,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及交感干神经也会从这些穴位深面通过,捏拿穴位,无疑会刺激这些神经,捏脊疗法是否通过刺激这些神经而发挥了调节作用呢?
4,1督脉经穴与脊柱的解剖位置关系 捏脊疗法施术的部位,是在人体的背部,人体后正中线为脊柱,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脊柱是督脉循行的固定线路,从长强穴至大椎穴共14个穴位从下向上位于脊柱正中(见图1)。从解剖学来说,脊柱浅居后正中线皮下,通过椎骨之间借助椎间盘上下相连而成,内容脊髓。一块椎骨主要包括椎体和椎弓两个部分,在椎弓上发出7个突起,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的一对下关节突,伸向两侧的一对横突,向后方伸出一个棘突(见图2)。从脊柱后面观察,棘突恰好位于后正中线,而督脉的穴位也是位于人体的后正中线上。俞穴穴记载,大椎穴定位于:后正中线上,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命门穴定位于: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据此可以明确,后正中线督脉诸穴的位:置刚好是在上下椎骨的棘突之间的凹陷内。
4,2华佗夹脊穴与脊柱的解剖位置关系 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椎间孔,其间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行,从解剖结构上看,椎间孔恰好位于脊柱正中线外侧0.5寸处(见图3),结构复杂。华佗夹脊穴的定位,目前最常用的就是胸1至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即椎间旁开0.5寸处,这与椎间孔的位置相差不大,因此笔者认为椎间孔的位置与华佗夹脊穴的位置是一致的。
4,3背俞穴与脊柱的解剖位置关系 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寸处(见图1)。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从解剖学来看,穴位深面恰好对应相应的器官或脏腑,按压背俞穴,会减轻相应脏腑的病变。
脊神经及椎旁交感干就从椎间孔通过,向两侧延伸到背俞穴深面,在背部皮下布满很丰富的神经网络(见图4),捏拿背部皮肤时,穴位深面的神经网络无疑会受到刺激,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无疑与该神经网络受到刺激有关,这也许就是捏脊疗法治疗疾病的穴位形态学基础。笔者认为脊神经及椎旁交感干是捏脊疗法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当然,捏拿华佗夹脊穴治病的机理是否与之受到刺激有关,还有待通过动物实验来证实。
5捏脊疗法治疗疾病的神经机制
目前的文献都是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阐述捏脊疗法治疗疾病的机理,而从神经解剖学结构方面很少谈及。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系统主要就是神经系统。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与人体其他各个器官、系统发生极其广泛复杂的联系。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是信息传递的必经通道,信息可以从脊髓发出,也可通过脊髓进入大脑。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脊背部是主管人体脏腑的植物神经分布的区域,通过刺激这些神经的体表分布,可影响内脏神经体液从而调节相应脏腑的机能。督脉的很多重要穴位均位于脊髓的外表面,如长强、命门、大椎、哑门、风府等穴。从这些穴位里面通过着一些神经,一直延伸到两侧的膀胱经穴深面,因此刺激督脉经穴和膀胱经穴,无疑会刺激到神经,通过神 经的信息反馈,对人体起到调节作用。从穴位层次结构来看,其中长强穴下浅层主要布有尾神经的后支,深层有阴部神经的分支,肛门神经。命门穴下浅层主要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层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大椎穴下浅层主要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哑门穴下浅层有第三枕神经,深层有第二、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分支。风府穴下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的分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这说明上述穴位与脊神经有关,神经解剖学研究认为,一个脊神经节神经元的周围突既分布于躯体,又分布于内脏,故捏脊能有效地提高胃液分泌,增强胃蠕动,加强胃肠对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能力。脊髓分出的调节内脏器官的植物神经能改善内脏的活动过程,稳定植物神经双向调节功能使消化酶增加,改善胃肠道功能。人体的植物神经节干大部分分布于脊柱两侧,在生理状态下有兴奋与抑制的双向调节,其中对呼吸,消化等系统功能有重要的神经、体液调整作用。中国科学院实验证明,捏脊能使大脑皮层植物神经活动过程得到改善,使消化液,消化酶分泌增加,改善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过程,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表明捏脊疗法对人体脏腑或器官的异常功能有调整作用。
6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督脉经穴、华佗夹脊穴、背俞穴的定位是以脊柱为基础,穴位深面除富有组织之外,还布满丰富的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通过脊柱深面的脊髓而进出,发挥多种多样的协调作用,这些神经网络及其周围组织便构成了穴位的形态学基础,更是捏脊疗法发挥作用的形态学基础。当然,完善的穴位形态学研究还需深入,这也是以后的研究思路。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捏脊疗法是通过手法刺激人体脊背部,产生解剖学、生物化学、神经体液等各方面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这些方面的变化促进人体内部的各种生理机能趋向正常,消除病理变化,达到增强体质治病保健的目的。脊柱既是支撑人体的骨性主干,又是脑、脊髓通向躯体各脏器、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脊柱两侧位的交感干发出分支到各体内脏器,在受到不同的刺激以后发挥不同的生理性效应。目前认为,捏脊疗法是通过手法的机械刺激直接施治于人体体表而起着治疗作用。首先通过刺激体表局部组织,增加局部供血,改善微循环,改善细胞供氧和代谢,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其次手法刺激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至下丘脑,其冲动引起下丘脑分泌和释放各种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感觉神经传人脊髓的脑干,通过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胶状质释放脑啡肽,而且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手法的刺激还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维持人体防御机能的平衡。捏脊疗法治病的机理是否与上述机制有关,是否与神经有关?即使与神经有关,其作用原理又是什么?其作用原理与人体免疫有何关系?可能还需要相关的动物实验从形态学角度来证实。笔者想,是否可以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来观察刺激不同穴位后,穴位深面组织内物质的变化,或者通过尼氏体染色法来观察神经元的结构变化,以此来了解捏脊疗法的机理,或许这将是一个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捏脊疗法 形态学 中医学 脊柱
1捏脊疗法的概念、用途及研究进展
捏脊疗法是以祖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卫气营血,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捏拿小儿脊背所产生的良性刺激而达到治疗或预防消化或呼吸系统某些疾病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法疗法。最早见于魏晋时期的《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长期流传于民间,经过不断的充实、完善、改进,现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小儿各种疾病。目前对捏脊疗法的研究主要包括其对气虚证、厌食症、亚健康和“治未病”的治疗效果,捏脊疗法和中医治法关系的研究。而对于其与人体形态学的关系探讨和相关的形态学动物实验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从形态学方面对捏脊疗法与人体的关系进行探讨。
2捏脊疗法施术部位
一般认为,捏脊施术的部位,是在人体脊柱及其两侧。中医学认为,脊柱正中线为督脉、旁开0.5寸为华佗夹脊穴、旁开1.5寸为膀胱经第一侧线,也就是施术部位包括以上经脉的穴位。操作时,需要用两手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三个手指的指腹相对用力,轻轻提起皮肤,从长强穴开始,边捏边提,沿着脊柱向上推移,直至大椎穴。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讲,捏脊疗法是以脊柱及其周围组织为着力点进行操作的,因此可以认为捏脊疗法是通过刺激了以上经穴来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脏腑和器官功能,使疾病向愈的。
3中医学对捏脊疗法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脊柱为人身之督脉,总约人体诸阳经脉之聚。督脉起于小腹,下出会阴,贯脊属脑络肾。背为阳,督脉当属阳经。督脉具有统摄全身阳气之功。且十二经脉中的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又成为阳脉之海,能维系人身之气,使其阳气有无处不至的特点,这样人体得以阴阳平衡,气血和顺以致“精神乃治”。
华佗夹脊穴属于特殊的背俞定位,处于重要的解剖位置。内与大脑中枢、五脏六腑,外与体表皮肤、四肢百骸均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华佗夹脊穴与经络、脏腑、神经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华佗夹脊穴是人体除背俞穴外,和经络脏腑直接沟通、转输、流注的腧穴。它依附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借助于气街、四海的横向联系,起到了包括背俞穴在内、其他腧穴起不到的调节枢纽作用。
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与脏腑有密切关系。《灵枢·背腧》说:“按其处,应在其中而痛解(懈),乃其俞也。”背为阴,胸腹为阳,故《难经·六十七难》说:“五脏募皆在阴,俞皆在阳”。背俞穴所在位置都与本脏腑相近,故能反映各脏腑的病症。而十二经脉的俞穴均位于膀胱经第一侧线,无疑捏脊时膀胱经的各俞穴也会得到相应的良性刺激,可协调脏腑间的功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研究表明捏脊疗法具有调整阴阳平衡,调和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行及疏通经络的作用。操作时既刺激了皮肤这个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又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了人体脏腑的功能。
4捏脊疗法的形态基础
脊柱周围穴位的定位均以脊柱为参照。而从解剖学角度来说,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及交感干神经也会从这些穴位深面通过,捏拿穴位,无疑会刺激这些神经,捏脊疗法是否通过刺激这些神经而发挥了调节作用呢?
4,1督脉经穴与脊柱的解剖位置关系 捏脊疗法施术的部位,是在人体的背部,人体后正中线为脊柱,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脊柱是督脉循行的固定线路,从长强穴至大椎穴共14个穴位从下向上位于脊柱正中(见图1)。从解剖学来说,脊柱浅居后正中线皮下,通过椎骨之间借助椎间盘上下相连而成,内容脊髓。一块椎骨主要包括椎体和椎弓两个部分,在椎弓上发出7个突起,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的一对下关节突,伸向两侧的一对横突,向后方伸出一个棘突(见图2)。从脊柱后面观察,棘突恰好位于后正中线,而督脉的穴位也是位于人体的后正中线上。俞穴穴记载,大椎穴定位于:后正中线上,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命门穴定位于: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据此可以明确,后正中线督脉诸穴的位:置刚好是在上下椎骨的棘突之间的凹陷内。
4,2华佗夹脊穴与脊柱的解剖位置关系 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椎间孔,其间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行,从解剖结构上看,椎间孔恰好位于脊柱正中线外侧0.5寸处(见图3),结构复杂。华佗夹脊穴的定位,目前最常用的就是胸1至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即椎间旁开0.5寸处,这与椎间孔的位置相差不大,因此笔者认为椎间孔的位置与华佗夹脊穴的位置是一致的。
4,3背俞穴与脊柱的解剖位置关系 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寸处(见图1)。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从解剖学来看,穴位深面恰好对应相应的器官或脏腑,按压背俞穴,会减轻相应脏腑的病变。
脊神经及椎旁交感干就从椎间孔通过,向两侧延伸到背俞穴深面,在背部皮下布满很丰富的神经网络(见图4),捏拿背部皮肤时,穴位深面的神经网络无疑会受到刺激,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无疑与该神经网络受到刺激有关,这也许就是捏脊疗法治疗疾病的穴位形态学基础。笔者认为脊神经及椎旁交感干是捏脊疗法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当然,捏拿华佗夹脊穴治病的机理是否与之受到刺激有关,还有待通过动物实验来证实。
5捏脊疗法治疗疾病的神经机制
目前的文献都是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阐述捏脊疗法治疗疾病的机理,而从神经解剖学结构方面很少谈及。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系统主要就是神经系统。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与人体其他各个器官、系统发生极其广泛复杂的联系。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是信息传递的必经通道,信息可以从脊髓发出,也可通过脊髓进入大脑。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脊背部是主管人体脏腑的植物神经分布的区域,通过刺激这些神经的体表分布,可影响内脏神经体液从而调节相应脏腑的机能。督脉的很多重要穴位均位于脊髓的外表面,如长强、命门、大椎、哑门、风府等穴。从这些穴位里面通过着一些神经,一直延伸到两侧的膀胱经穴深面,因此刺激督脉经穴和膀胱经穴,无疑会刺激到神经,通过神 经的信息反馈,对人体起到调节作用。从穴位层次结构来看,其中长强穴下浅层主要布有尾神经的后支,深层有阴部神经的分支,肛门神经。命门穴下浅层主要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层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大椎穴下浅层主要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哑门穴下浅层有第三枕神经,深层有第二、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分支。风府穴下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的分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这说明上述穴位与脊神经有关,神经解剖学研究认为,一个脊神经节神经元的周围突既分布于躯体,又分布于内脏,故捏脊能有效地提高胃液分泌,增强胃蠕动,加强胃肠对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能力。脊髓分出的调节内脏器官的植物神经能改善内脏的活动过程,稳定植物神经双向调节功能使消化酶增加,改善胃肠道功能。人体的植物神经节干大部分分布于脊柱两侧,在生理状态下有兴奋与抑制的双向调节,其中对呼吸,消化等系统功能有重要的神经、体液调整作用。中国科学院实验证明,捏脊能使大脑皮层植物神经活动过程得到改善,使消化液,消化酶分泌增加,改善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过程,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表明捏脊疗法对人体脏腑或器官的异常功能有调整作用。
6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督脉经穴、华佗夹脊穴、背俞穴的定位是以脊柱为基础,穴位深面除富有组织之外,还布满丰富的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通过脊柱深面的脊髓而进出,发挥多种多样的协调作用,这些神经网络及其周围组织便构成了穴位的形态学基础,更是捏脊疗法发挥作用的形态学基础。当然,完善的穴位形态学研究还需深入,这也是以后的研究思路。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捏脊疗法是通过手法刺激人体脊背部,产生解剖学、生物化学、神经体液等各方面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这些方面的变化促进人体内部的各种生理机能趋向正常,消除病理变化,达到增强体质治病保健的目的。脊柱既是支撑人体的骨性主干,又是脑、脊髓通向躯体各脏器、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脊柱两侧位的交感干发出分支到各体内脏器,在受到不同的刺激以后发挥不同的生理性效应。目前认为,捏脊疗法是通过手法的机械刺激直接施治于人体体表而起着治疗作用。首先通过刺激体表局部组织,增加局部供血,改善微循环,改善细胞供氧和代谢,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其次手法刺激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至下丘脑,其冲动引起下丘脑分泌和释放各种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感觉神经传人脊髓的脑干,通过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胶状质释放脑啡肽,而且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手法的刺激还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维持人体防御机能的平衡。捏脊疗法治病的机理是否与上述机制有关,是否与神经有关?即使与神经有关,其作用原理又是什么?其作用原理与人体免疫有何关系?可能还需要相关的动物实验从形态学角度来证实。笔者想,是否可以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来观察刺激不同穴位后,穴位深面组织内物质的变化,或者通过尼氏体染色法来观察神经元的结构变化,以此来了解捏脊疗法的机理,或许这将是一个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