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超声分散与机械搅拌相结合的方法分散石墨烯,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了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系统分析了石墨烯片径大小对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镀铜石墨烯表面的铜部分向铝基体中扩散,加强了石墨烯与铝的界面结合,片径较大的石墨烯与铝基体的界面结合更好;两种不同片径的石墨烯对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增强效果相当,而片径较大的石墨烯更有利于实现强度与塑性的平衡.另外,片径较大的石墨烯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增强效果更好,但两种不同片径的石墨烯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增强效果不明显.整体上片径较大的石墨烯对复合材料的
【机 构】
: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重点实验室;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超声分散与机械搅拌相结合的方法分散石墨烯,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了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系统分析了石墨烯片径大小对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镀铜石墨烯表面的铜部分向铝基体中扩散,加强了石墨烯与铝的界面结合,片径较大的石墨烯与铝基体的界面结合更好;两种不同片径的石墨烯对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增强效果相当,而片径较大的石墨烯更有利于实现强度与塑性的平衡.另外,片径较大的石墨烯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增强效果更好,但两种不同片径的石墨烯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增强效果不明显.整体上片径较大的石墨烯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的增强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低煤阶煤层气勘探中气测录井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以褐煤发育区内蒙古二连盆地巴彦花凹陷X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井全烃增量、烃基比等气测录井资料,运用图解、计算“Q”值、参数解释等方法,对含煤层段进行了流体判断、气层评价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①气测发现20个含气层段,包括15个含煤气层和5个非煤气层,并进行了评价,优选出4个煤层气资源目标层;②气测响应特征与储层岩性、厚度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煤层段的全烃含量峰值高于非煤层,厚煤层段的气测曲线形态多呈箱形、阶梯形,而薄煤层段的气测曲线常见尖峰状,结构复杂、
“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提出,对我国天然气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能源消费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的过程中,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将发挥重要的过渡作用,同时,对城市燃气、天然气发电、工业燃料和化工原料等天然气利用工程产生重要影响.为了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支撑“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分析国内天然气发展现状及国际资源供需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天然气产业在新的形势下面将临着国内资源不足、国际资源获取难度增加、市场形成价格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几个方面的挑战,并提出有利于我国天
中国深水天然气和致密砂岩气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加快中国深水天然气、致密砂岩气的经济高效开发,在对中国深水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与致密砂岩气开发现状以及国家财税支持政策进行研究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深水天然气、致密砂岩气开发国家财税政策支持的必要性,提出对中国深水天然气、致密砂岩气开发的财税支持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完善非常规油气开采财政补贴激励机制,将深水天然气、致密砂岩气开采补充列入财政补贴目录清单中;②建立不同生产环境气源,不同价格的市场机制;③取消深水天然气、致密砂岩气石油特别收益金或提高起征点,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我国新能源发展迈入快车道.川渝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践行“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国家战略,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加快推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川渝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水能及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为了推动川渝地区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尽快实现,以川渝地区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资源基础进行潜力分析,结合天然气的技术特性及其在“双碳”目标下的定位和作用,提出川渝地区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
页岩气开发已成为我国能源勘探开发的主流经济活动,新型“油公司”模式下页岩气生产呈现出新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合理计算页岩气生产的工业增加值对于客观评价页岩气生产活动的经济价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此,在梳理我国“油公司”模式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新型“油公司”模式具有的时代特征,探讨研究了新型“油公司”模式下全产业链视角的页岩气生产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新型“油公司”模式下,页岩气生产形成了新的产业链,其工业增加值应是全产业链视角的工业增加值,包括油气企业核心业务模块工业增加值、工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