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村庄里的野果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aia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庄,是村民们生活的福地,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一年四季美景交替变化,春光里花香满盈,夏风中浓荫蔽日,秋雨中霜叶似火,冬日时翠绿常延。这里更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大宝库,有花、有树、有草、有各种野生动物,还有数不清的野果,有名的,没名的,直立着、攀援着、匍匐着、斜伸着,点缀在村庄的页面上,让在乡村长大的孩子循着那经久弥香的味道,不断刷新着成长的足迹,而那味道更是足以眷念一辈子。
  红籽
  红籽是村里人对这种野果最简单直接的称谓,书面语应为“火棘”,是野生的红籽树馈赠给人们的礼物。
  红籽树,属于灌木林,树冠矮小,四季常青。树杆细而坚硬,但不挺拔;旁枝错节,却不规则。杆上和枝上有又坚又硬的刺,隐在那椭圆如黄豆般大小的叶中,是与生俱来的防身利器。芳菲四月时,红籽树像是入乡随俗的小女子,略施粉黛,素净淡雅,发髻上沾满了星星点点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像梨花,又像李花,开得越发纷繁。但在花团锦簇的时节里,一点也不起眼,不过,风知道它们的足迹,蜜蜂和蝴蝶吻过它们的眉毛。
  花期过后不久,枝叶间就长出了球形的小果,不会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待到秋风起,那一串串绿绿的果实就压满枝头,慢慢变了浅红,秋雨过后就是绯红,到了冬天就变成了深红。
  红是热烈的代名词,漫山遍野的红像红籽树举在头顶上的火把,不经意间就沸腾了整个山村。那圆圆的细小果实,层层叠叠,密密麻麻,酷似一只只袖珍红灯笼,无时无刻不透出迷人的色彩。特别是在繁华落尽的冬天,一树树鲜艳的红籽把整个季节装扮得特别灿烂,异常温暖。红籽树也理所应当地成为山里“馋嘴猫”们热追的对象,看准一树红籽,禁不住诱惑,一颗一颗地摘略显费劲,也满足不了心中的渴望,索性伸手拉住某一枝条,摘一把放进嘴里咀嚼,涩、酸、甜混杂的味道顿时就在嘴里蔓延开来。有时感觉守着红籽树吃还不过瘾,干脆一刀下去,劈一截枝丫带回家慢慢品尝。千万不要担心红籽树会就此死去,来年的春天,那“伤口”处又会顽强地长出新枝,开出一树一树烂漫的白花。
  红籽在树上宿存的时间能从头年的十月开始,一直延伸到次年的开春,这对于“闹冬荒”的孩子们无疑是最大的财富。后来,我因为工作原因离开了山村到了城里,也慢慢融入了眼下这繁华嘈杂的城市,当然生活也不再如从前那般清苦,不过记忆里存留的红籽影像却是那么的清晰。
  前不久,与文朋诗友到基层采风时,偶与红籽树邂逅,他们俱都被那簇风景给吸引,纷纷拍照留念。有的甚至直接将其移植到自己在城里的住所,修剪成盆景观赏。看着那树,尽管野性不如乡下那般夸张,说不清道不明的暖意总会衍生,一直未曾改变……
  野荸荠
  街头的水果摊前,你总会发现这样的场景:被洗得干干净净的荸荠整齐地堆在摊位上,小贩一边卖,一边又拿着小刀削皮。那动作娴熟得令人咋舌,那么小的个,却被摊贩既快又准地削去果皮(非一朝一夕岂能练成),露出白嫩嫩的果肉躺在小塑料里,等着市民前去购买。
  这些能堂而皇之地在摊位上站稳脚跟、且能受到人们欢迎的荸荠并非本土之物,是某些地方成片种植的。乡下的水稻田里也长荸荠,只不过都是野生的,个头比起现如今在市场上卖的,那完全是两个型号,个小皮厚肉少,很少被农民真正喜欢。另外,只要野生荸荠在田里扎根,自然就会与水稻“争风吃醋”,抢夺田里原本就欠缺的肥效。于是,田里的野荸荠秧总会和稗草一道被农民清除,残存下来的野荸荠秧自然就少之又少。然而,野荸荠秧还是有人用心惦记的,那就是馋嘴的乡下孩子,他们可是明白那秧苗的根部长有自己喜欢的东西。
  开春不久,闲置了一季的冬水田开始复苏,父亲将耕牛拉到田边,却并不着急给牛套上犁头和枷柦,而是把牛拴在一棵树前,下去田里把野草、浮漂等寄生物给清理干净,荸荠秧也难逃劫难。我往往是先下手为强,挽起裤脚,直奔荸荠秧处。荸荠秧没有叶子,尽是绿色的细管子,像打毛衣的棒针,根根直立。顺着细管子,手指直接探到根部,便可以摸到小小的硬球,掏出来,折去那根管子,洗去乌泥,用指甲刮去浅黄的膜衣,便是一个小指般大小、油黑光亮的荸荠了。野荸荠并不多,再加之春天算是它的播种期,挖半天也不到一把。但乡下孩子依然是乐此不疲,挖到一个,直接在水里洗一下就放进嘴里,吃到后来,嘴角就沾满了泥巴,像是画上去的胡子。
  到了秋天,稻谷成熟收回了仓中,而孩子们又借着拾穗的机会来到田里,顺着枯黄的荸荠苗掏出陷进泥层的“泥球”,经过了几个月的生长,这个季节的荸荠要比春天稍微大一点,口感也要好一点。
  随着年龄增大,乡下农田大多荒芜,给予野荸荠成长的空间越来越少,我去田里刨野荸荠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直至成为了心头的一段难以抹去的记忆。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原来不起眼的荸荠被具有商业头脑的农民学着大规模种植,改头换面,成了街头上热卖的水果。回味旧日时光,偶尔在品咂荸荠时变得温暖而亲切,如那舌尖上清甜的味道蔓延开来,温润心扉,但却少了孩童时代在田里吃荸荠的那道泥腥味。
  这,不知算不算是一种遗憾?
  刺泡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了一种酸甜的小球“覆盆子”,是一种聚合果,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谓。而在我所生活的家乡,却是习惯地称这种酸甜的果实叫“刺泡(pāo)儿”,又因为成熟的季节不同,约定俗成地分成了“栽秧泡儿”、“薅秧泡儿”、“苞谷泡儿”。生长的位置也极不固定,丛林间、路边、溪沟旁……与草混杂在一起,只要能站稳脚跟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现它们的影子。
  刺泡儿开出的花是红白红白的。十天半月的光景,小花渐渐凋去,独剩花萼依旧托举着幼果,尽享阳光和微风的抒情,更会迎来路过的人多情地注目。盼望着,盼望着,那果实就一天一个起色,演变为熟透的红色。
  终于等到了摘食的机会!同很多蔷薇科的植物一样,刺泡儿是有着细刺的,每次摘它的时候须得小心又小心,否则一不容易就会在手上留下一条红色的印迹,更有甚者就是衣服裤子划上一条口子。再加上鲁迅笔下那句“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更让人有点担惊受怕。在乡村,赤练蛇是少见的,不过诸如乌梢蛇、菜花蛇等其他蛇类倒是经常见到,尽管属于无毒蛇,但想到那冷冰冰的感觉还是有点后怕。   贪食的欲望是控制不了,看到一处结满刺泡的草丛,小伙伴们往往会率先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敲打周围的环境,其主要目的就是驱赶在此驻扎的蛇类,还有就是探探杂草中是否会有蜜蜂筑巢。待确定安全了,才小心翼翼地走近,一颗、两颗……摘下放到提前准备好的小口袋里(用桐叶卷成漏斗状的小包),像是做贼似的仓促逃离。毕竟,草丛可不是久待之地,万一有条蛇从此经过或是去而复返肯定会被吓得不轻。
  走到安全的地方,小伙伴们将刺泡放进溪水里清洗一次,把覆在果实上面的那一层绒毛去掉,放进嘴里轻轻一咬,甜甜的果汁兴奋地挑逗着味蕾,让人恨不能一下子将泡儿整把整把地往嘴里送,那滋味,那感觉,是别样的新鲜,至今让人回味无穷。
  野地瓜
  乡下有句谚语: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烂。农家一般是按阴历计算时日,而谚语中的“地瓜”,就是在农历六月的时候散发迷人的香味,但却并非当下从泥土里挖出来、能堂而皇之进得超市被人们青睐的地瓜,而是乡下的一种野果,俗称“野地瓜”。幼时一直念叨着这个名字,也不知道它的真实名字,直到参加工作用上了电脑,才对这在村庄里常见的野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野地瓜为匍匐木质藤本,学名地果,小名就多了,譬如地瓜泡、满地青、满地香、地枇杷、地瓜藤等等,在村庄里长大的人们更习惯叫它“野地瓜”。所谓野,就是因为这植物无需人工栽种、护理,餐风饮露、日晒雨淋,杂草丛生的山坡上有,蜿蜒曲折的山路旁有,湿润松软的沟渠边有,光秃坚硬的岩石上有,胆战心惊的悬崖上有……在村庄里目之所及的地方,只要能扎下根,那坚韧而繁茂的茎蔓总能纵横交错、卯足劲地疯长,铺成一块地毯,悬成一道帘子,满目葱郁,星罗棋布,构成了一副纯天然的优美画卷。
  “绿色是旺盛的生命,绿色是生命的鼓号。”野地瓜的叶子一年四季都不曾褪色,翠绿欲滴,绿得鲜艳,绿得耀眼,绿得一塌糊涂,一泻千里,无边无垠。它的藤蔓不习惯依附在其他植物身上,看似一身软骨,一年四季大都匍匐在地,承受着千人踩、万人踏的命运,但它依然以一种淡定的心态,拥抱着寂静沉默的大地和砂石,把心中绿色的情调毫无保留地暴露在风中,无言却显得那么真诚!
  生长在田间地头的地瓜藤是不讨庄稼人喜欢的,只因它的生命力太过旺盛,挖出来的根须如果不彻底清理,就那么一年半载的光景,原本打理的干干净净的土里又会被地瓜藤侵占了去。因此,山林就成了野地瓜的最佳领地。
  记忆中,散学归来完成了作业的孩童们是要帮着家里做事的,拾柴禾、打猪草、割牛草……待得背篓里装满了,就会结伴来到山林,在野地瓜藤编织成的绿毯上追逐嬉戏,累了的时候就随意地躺在上面,嘴里叼着一根狗尾草,说校园趣事,看蓝天白云,不知不觉中就忘记了归家时光。当夜色渐浓,父母们的呼唤声顺着风传过来时,一行人才会踏上回家的路。
  野地瓜不开花,但却结果。每到农历六月,就是野地瓜成熟的季节,孩子们的嗅觉被挑逗起来,味蕾也彻底兴奋起来。那浓郁翠绿的地瓜叶下,原本是硬邦邦的青疙瘩,如今却变成了拇指般大小的鲜红小球。可别急,它们也像是顽皮的小孩子一样,跟你躲着迷藏呢!
  哪里有野地瓜?平时探得“军情”的孩子们早就烂熟于心。不管是男娃还是女娃,每天都要去找一遍。在藤蔓中低着头,瞪着眼,双手轻轻拨开叶丛,认真得如同探宝,害怕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方。一个、两个……不一会儿手里就有了一大捧。心急的是一边摘一边吃,吃到后来是满嘴的黄泥巴;稍微矜持点的,就是在自己衣服上擦拭几下,囫囵吞枣似的,一个接着一个往嘴里塞;再有讲究点的,就把摘下的地瓜放进溪水里清洗干净,然后慢慢地咀嚼品尝。
  野地瓜维持的时间就那么个把月,尽管每天都能吃上,孩子们总是感觉吃不够,但舌尖上的味道还是能让“馋虫”们记住那段美好的时光。
  刺梨
  本地媒体曾登载过这样一则报道:“满山野果不值钱?刺梨要卖三十万”。对于报道中提及的刺梨,作为在农村长大的我对其十分熟悉,这种名为刺梨的野果,灌木,细叶,对生,浑身有刺。却未曾想到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的功能,还有抗衰老、防癌、抗辐射和降血压等作用。”创业者看准商机,成片种植,对刺梨的研究可真称得上是行家里手!
  大路小道、沟坎坡岩……在山野间,人们总能看到那一蓬又一蓬的刺梨。而我对其了解不过是管中窥豹,停留在看花、识果、品酒的层面上
  刺梨开花一般是在暮春时节,恍似不食人间烟火,不习惯与其他花争宠,花瓣微红,花蕊黄色,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极目远眺,像是那头戴红花的山野女子隐身在村落沟壑边,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引来蜂蝶飞舞,无不令人赏心悦目。乡下的人们对刺梨花是尊重的,不会轻易去采摘,就算是爱美的小女孩也习惯远观,只因为每朵花的下面都有嫩刺,一不小心就会扎手。
  步入夏天,那红灼灼的刺梨花自然就避不开“碾落成泥”的命运,可别恼!在有些花凋谢的位置,已经悄悄地鼓起了一个椭圆形的小疙瘩,那就是刺梨,青色的,浑身长着小刺,像刺猬一样。待到秋季,刺梨成熟了,原本扎手的小刺似乎也不再那么锋利,变得软和了,金黄色的果实点缀着漫山遍野,夺人眼目,空气中也泛着果香,勾引着贪婪的味蕾。无论是干农活的大人,还是在外疯玩的孩童,都抑制不住对刺梨的青睐,随手摘下几粒果实,小心搓去表皮上的刺,再把刺梨顶部的鳞片掐掉,最后把刺梨一分为二,抠掉里面的籽,这样就可以吃了。脆生生的,口感极佳,令人垂涎。
  儿时每年秋天,父母在农活之余都要去山林里摘一些刺梨回家,剥成一瓣一瓣的,母亲会选出一部分切成小块放在土碗里,然后再在里面加上冰糖,待得冰糖融化后,甜甜的刺梨汁成了我的最爱,百吃不厌。而父亲则把剩余的刺梨晒干,倒在早已准备好的酒坛里,加入适量的冰糖一起泡刺梨酒,浸泡上三五个月后,酒坛里的刺梨酒早已变成了土红色,清亮浓酽,味美醇香,从地里归来的父亲总会在饭桌上自饮一杯,已解整日在土里劳作的困乏。长大了,我也曾陪着父亲饮上一两杯,感觉很好,易入口,微甜,就算醉后第二天醒来也不上头(酒质也很重要)。   刺梨酒不是名酒,但却是好酒,村里人观点一致,也自然懂得这酒的功效:“健胃消食,活血化瘀”。 乡下人没事儿的时候喜欢串门,哪家都可以随便出入,好客的主人习惯倒出自家浸泡的刺梨酒来招待。闻香而动,左邻右舍的都来了,大家围坐在一起,摆摆龙门阵,偶尔提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然后“五魁首、八匹马”地划上几拳,拳到好处,酒也正好,各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微醺的时光里还泛着刺梨的味道。
  这刺梨,是乡情和谐的见证,总在岁月的长河里散发出难以言说的暖意。说爱,永远不会太迟……
  桑葚
  村里每一户人家都种有土桑树,不成片,零零落落,东一棵,西一棵,散落在田间地头。最初的记忆里,农村还没有兴起养蚕的热潮,那些土桑树居然没有被毁掉、并能一直存活下来,这的确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每年春天,那桑树的枝条犹如雨后春笋般拔高了不少,密密匝匝的桑叶把整株桑树包裹得郁郁葱葱。进入初夏后,那桑杈间就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桑葚,我们更喜欢称之为桑泡儿,淡绿色,表面还覆着一层细小的绒毛,像是一只只趴在枝条上的毛毛虫,隐藏在桑叶间。随着时间推移,桑葚逐渐长大,在我们翘首盼望中,由淡绿色转为深绿色,三五天后转为淡红、深红,再由红转紫,直至乌黑锃亮。一株桑树的桑葚成熟也并不同步,杂乱无章,像是在赶趟儿,好不热闹。《本草新编》有“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的记载,而那熟透的桑葚果掺杂在红绿之间格外耀眼和醒目,更能引发人们食欲。
  熟透的桑葚甜味十足,一颗颗像紫玛瑙似的小果有着小家碧玉般的柔情和蜜意,令人垂涎欲滴的果汁更让你欲罢不能。每到放学或是结伴去山坡上割猪草时,孩子们总是向着有桑葚的地方。摘一颗放进嘴里,感觉没尝到味道就下了肚;再摘一颗,还是不过瘾。干脆双手将树身一抱,“蹭蹭”几下就爬到树上,骑跨在桑树的枝干间,一边摘,一边吃,有时连那些半红半紫的果子也被摘下来,一股脑儿放进嘴里胡乱吃起来。摘得多了,吃得多了,手、嘴巴甚至脸上都涂满了那黑紫颜色。偶尔也因为不小心,时常会出现树枝把裤褂扯开口子的现象,或是那桑葚的颜色沾到了衣服上,回到家以后,自然免不了家长的一顿训斥,但转眼就把事情抛在脑后了,馋诞欲滴的那张嘴巴怎能抵住桑葚的味道?
  桑葚成熟的季节,最怕的是刮风下雨,枝条晃动,那颤颤巍巍的果实怎能抵挡得住肆意的风雨,纷纷掉落在地,让人看了不禁心疼。不过,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谁也没办法阻止。而掉落在地的桑葚却是成了黑蚂蚁的最爱,上不了树,捡点漏也是不错的!
  不过好景不长,80年代后期,家乡兴起了养蚕热,而那土桑树却因为叶子太小,满足不了那日渐增加的桑蚕胃口,桑树嫁接就成了当时农村的一道风景。经嫁接的桑树叶片大,产量高,但每年冬天都得截枝,桑葚果就越来越少了,我们也只能“望树兴叹”!但桑葚的颜色已经深深地烙在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里,像是一面鲜活的旗帜,一直在飘。
  后记
  村庄给予了一代代村民太多太多的财富,但记忆是残缺的,伸出双手,许多往事早已模糊成影,从我们的手缝间悄然溜走。我身在其中,庆幸的是与之接触,并曾拥有,失去的终归是追不回来了,驻扎在生命历程里的痕迹却是真实存在的。感谢野果,感谢村庄,感谢那段贫瘠的岁月!
其他文献
从昆都仑开始  一只鹰 它的目光  掠过莽莽群山  飞翔于苍穹之下  博格都和东介格勒  是白云鄂博的两只乳房  母亲带着我们  穿越高原的风  路 曲折而幽远  2  沿着一条河的方向  我们把山风 赶进了  达尔罕的胸膛  那些如雪的云朵  比泪水要轻  我们在白云布拉格的  浅吟低唱中  一遍又一遍地念着山的名字  也念着心底的伤痛  3  星光隐去的时候  一盏灯像月亮一样高悬  山风在吹
期刊
每一座山都会有一些神奇不可理喻,那是光  每一座山都会有一种气质慑人魂魄,那是芒  每一座山都会有一种高贵万众来朝,那是信  每一座山都会有一种品格令人汗颜,那是仰  山是神奇的高品之巅,每一回跪拜都会缄默不言  山不仅是几抔泥土的高台,每一段曲线都是一部诗篇  这是生生不息的大地波涛,风雨由此而北疏南密  山不仅是不平则起的块垒,每一个峰峦都是铜柱铁澜  这是起伏颠沛的天地唱和,江河因此而西发东
期刊
来济南,必经过那里  不是绕不开,却次次打那经过  次次想起美好的青春  时间在美好里取走了快乐  赶跑了你  记得那次,我凭感觉再次走进去  拐拐弯弯的巷道  熟悉的人,熟悉的事  却不见熟悉的你  几年过去了,有人说  你过得并不好  我只想说,生活有很多不如意  就像此刻堵在北园高架上的车一样  致M  你说,你被伤怕了遍体鳞伤  我也感慨  孤独和害怕  总是种植在离别后的心里  你说,期
期刊
为向上的枝条,申请一棵健康的树  为皲裂的泥土,申请一场好雨  为荒芜的山川,申请一片森林  为蓝蓝的天空,申请大片白云  疼痛不是来自伤口  一场四月的雪  梨花白骨地惊醒了春风  我们都不意外  这里的申请和假设  一次次发生在春天  森林里  大山里,树的部落间  包罗的万象  散发各体不朽的味道  驯鹿发情的信息在山岭之外  寻踪而至的鄂温克,林中  彪悍的莫尔盖,口弦琴吹的  和猎枪一样
期刊
空谷风过、簌簌落叶、而后有歌声若隐若现  没有人唱、没有人和、万籁寂静有山音飘来  我相信山一定会有音有韵去歌唱,那是风在双肩吹过  我知道我一定会有模有样去聆听,那是雨在胸膛鸣响  辽阔在辽阔的山间里恣意妄为地生长,直到无限  悠长在悠长的峡谷里云起云落地逍遥,直到消亡  谁知道山音里是谁唱响第一声顿挫抑扬的风声  谁知道山音中是谁等候下一个时断时续的和弦  谁知道山音下是谁捧起再一年落叶无声的
期刊
允许我小。允许我弯。允许我静。更允许我这双鞋子流露出三年级小学生期末考试前的惊慌。  路长高了,变成山。  于是,飘满云朵的天空,近得像挂在阳台上的那件蓝色蕾丝长裙。  而风景是裸体的。  大道昭彰。允许我不东不西。允许我不南不北。路仅有一条。我不学习旁人的抱怨、犹豫、叫苦,一门心思,好好向上。  鸟,隶属于哪一家民航公司?  树荫像不像山峦免费提供的软底布鞋?  太阳,是不是宇宙的门铃?  悬崖
期刊
落日——它让自己每一天最后片刻来得迟缓  我越来越多地目睹日落了。像今天的一次,它是我曾经看过日落中最辉煌的一次,其时间只不过延续了数分钟,我懂得了“日落总是令人不安”(博尔赫斯诗句《余晖》),让诗人不安的是“最后那绝望的闪耀”,它使原野生锈。傍晚五点三十五分,太阳从县城最西北边的大山凹陷处坠下去,之前几分钟它在为此做准备,它让自己每一天最后片刻来得迟缓。我从东边的山坡上来,时时停驻小树林边,为了
期刊
1  我到锦屏西南山区的村子里做过一年小学教师。村子西南被几道高耸的山岭挡住了,虽然从地图上知道翻过山岭是哪里的境地,但一年里,我对山那边的世界一无所知。山那边,村里人这样称呼山岭后边的世界。  上着课,一个村妇风风火火堵在教室门口,我还没来得及问话,就被她一连串陌生的方言弄得摸不着头脑。近前的学生说,她是某某的娘。我唤起那学生一问,才明白村妇刚从地里回来,下地时她把钥匙锁在家里了,来拿那学生的钥
期刊
山脚下的人喜欢将去世的人  葬在半山腰间  每个人不多不少正好  占据山间一块小小的石头  有豪华宫殿级别,也有朴素草屋级别  甚至什么都没有  只有比整座山小几万万倍的小山坡  山脚下的人总是不由自主地遥望  一座小城池接一座小城池  一小间挨着一小间,一个小山坡又一个小山坡  在半山腰间仿佛有一个崭新的世界  等着,接山脚下的人过去  忘却疼痛忘却悲欢  幸福甜美安静地生活  第十三条隧道  
期刊
这些水认人  看见我,就飞,曾告诉我的朋友  箬寮的水是会飞的  真的,在这里  亲人彼此相遇,也不需太多的言语  一个姿态,一声问候  都是轻轻的  这些水,有时候是俏皮的  仿佛贪玩的小孩  故意将我的名字涂改,让它湿,让它长翅膀  穿花衣裳  与猴头唱大戏,与三叠瀑  一起飞  这些水有许多朋友,我是陌生的  但它们以树牌的方式  迎迓我——  化香、杜英、白辛、拟赤杨、虎皮楠、云山青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