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大量的应用研究结果证明,各种分次投料搅拌工艺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混凝土强度。其中裹砂石法和净浆裹石法的增强效果最显著。分次投料工艺改变了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传统的混凝土混合物搅拌工艺,本文从分析混凝土破坏途径和增强机理出发,论述了裹砂石法的应用研究效果。
1、混凝土的破坏途径
硬化混凝土受力前在粗骨料和砂浆界面上存在很多微裂缝,称界面裂缝。这是由于水泥水化学收缩,硬化后干燥收缩在骨料界面上产生拉应力导致界面裂缝。此外水分的迁移受到粗骨料阻止,从而水分向界面集中形成水膜,也是界面裂缝的根源。混凝土受力后,石子和砂浆变形不一致又导致这种原生裂缝开展。此时E石>E砂浆,骨料粒子处于软基體内,在纵向压力下砂浆横向变形(内聚力)大于石子,从而在石子上下部位产生压应力,边侧产生拉应力,界面有脱离的倾向(粘附力破坏)。这种由于两相变形不等产生的界面拉应力使原生裂缝开展。可见裂缝的发源地是界面,最后贯穿试件,最终导致破坏。界面在受力前存在隐患,成为裂缝的发源地,界面拉应力的存在又为裂缝开展提供条件。因此,只有增强界面和提高砂浆强度才能阻止裂缝开展。
2、混凝土强度增加的途径
1)改善孔结构,强化水泥石。一般认为,水泥石是由凝胶、晶体、水与孔组成的聚集体。根据现代混凝土强度理论,水泥石内聚力主要取决于水泥石基材的孔隙率、孔分布、孔级配、孔形状等孔结构参数。所以水泥石从形成、发展直到破坏均与孔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但孔隙率不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唯一因素,在孔隙率相同情况下,不同孔结构水泥石性能也不同。平均孔径小的强度高,0.1μm以上的毛细孔微缝对强度和耐久性不利,0.05μm以下的孔对强度及性能无影响,Mehta证明,大于1000A的孔存在是强度和抗渗性下降的原因。将大孔改变为小于500A的孔则可提高强度和抗渗性。由此可见,存在着调整孔级配来提高水泥石强度和耐久性的可能性。例如,采用真空脱水,分次投料,重复振捣,加入外加剂、活性混合物,聚合物浸渍以及限制膨胀等工艺措施,均能达到调整孔结构,提高强度的办法。力半径比普通砂浆分别增加和减少9%。
2)强化界面过渡层。界面微观结构性质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重视。研究表明,骨料和水泥石之间存在约几十微米的界面层,它是由水化粗骨料表面,首先形成水膜层逐渐被新生产物填充而来。如水灰比大或泌水均会使水膜层厚度增加,在过渡层会留下薄弱环节,所以只有减薄水膜层才能强化界面层。在传统的搅拌方法中,所有固相材料几乎同时倒入搅拌机,此时砂、石、水泥混合物中主要是固-气界面。在加水搅拌过程中,水必然要浸润所有的固相材料表面而形成固-液界面,同时产生气-液界面,亦即在搅拌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气相残留在液、固相的包围之中。在新的裹砂石法中,大部分水优先与砂石表面接触形成固-液界面,骨料湿润后形成液-气界面,基本上消失了固-气界面。当水泥投入时,立即粘附在骨料表面的水膜层上,强化了水泥的水化历程,使首先生成的水化铝酸盐复盖在骨料表面限制Ca(OH)2晶体扩散而强化了界面层。同时,残留的气体也必然少于传统工艺。当水泥浆体作为粘附剂时,其粘附力大小首先决定于水对骨料表面的湿润效应。裹砂石法湿润本身说明水分子和骨料表面产生吸附作用(即范德华力),骨料表面的湿润效应可提供所有砂石骨料周界被水泥浆体包裹机会,骨料间的孔隙被水泥浆体全部填充。水泥浆对骨料湿润面积越大,粘附力越大,故亲水性好,表面粗糙的石灰岩,石英岩使砼强度提高得更多。此外,全部水加入搅拌过程中,稀浆中的水分向壳膜中渗透,以及壳膜中的水泥粒子向稀浆中扩散。这样,渗透和扩散过程,使固-液相均化,气相细化,改善了孔结构。
3、粗骨料粒径影响
无论是道路混凝土,还是普通混凝土,其最薄弱环节,都处在骨料下缘,尤其是粗骨料的下缘。粗骨料粒径越大,其下缘处的水膜层也越厚。因此,当道路混凝土采用裹砂石搅拌工艺时,随着粗骨料最大粒径增大,界面过渡层结构可得到更显著的改善。同时,还由于粗骨料粒径增大,其表面积相对减小,造壳所需水泥量也减少;另外,骨料粒径增大也有利于造壳砂石形成连续相的骨架。所以随着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大,水泥裹砂石混凝土的增强效果更显著。
4、生产应用
裹砂石搅拌工艺为二次投料工艺,即造壳搅拌和匀化搅拌工艺。各种分次投料搅拌工艺的7d强度增长率均高于28d强度增长率,其中裹砂石法的强度增长率最高。另外,从工艺角度考虑,净浆裹石法为三次投料,而裹砂石法为二次投料,工艺简便易行。同时,采用裹砂石法后,C30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节约10%。此外,由于裹砂石法拌制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可加快施工进度。
5、结语
裹砂石法在不增加搅拌设备和生产管理人员,不延长搅拌时间的前提下,增强效果最好,而且投料次数少,适用性广,操作简便,易于推广。此外,裹砂石法混凝土抗渗性、抗裂型、抗冻性及抗弯拉性均有明显的改善。在保证道路混凝土质量前提下,可节约水泥用量,提高水泥混凝土路
1、混凝土的破坏途径
硬化混凝土受力前在粗骨料和砂浆界面上存在很多微裂缝,称界面裂缝。这是由于水泥水化学收缩,硬化后干燥收缩在骨料界面上产生拉应力导致界面裂缝。此外水分的迁移受到粗骨料阻止,从而水分向界面集中形成水膜,也是界面裂缝的根源。混凝土受力后,石子和砂浆变形不一致又导致这种原生裂缝开展。此时E石>E砂浆,骨料粒子处于软基體内,在纵向压力下砂浆横向变形(内聚力)大于石子,从而在石子上下部位产生压应力,边侧产生拉应力,界面有脱离的倾向(粘附力破坏)。这种由于两相变形不等产生的界面拉应力使原生裂缝开展。可见裂缝的发源地是界面,最后贯穿试件,最终导致破坏。界面在受力前存在隐患,成为裂缝的发源地,界面拉应力的存在又为裂缝开展提供条件。因此,只有增强界面和提高砂浆强度才能阻止裂缝开展。
2、混凝土强度增加的途径
1)改善孔结构,强化水泥石。一般认为,水泥石是由凝胶、晶体、水与孔组成的聚集体。根据现代混凝土强度理论,水泥石内聚力主要取决于水泥石基材的孔隙率、孔分布、孔级配、孔形状等孔结构参数。所以水泥石从形成、发展直到破坏均与孔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但孔隙率不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唯一因素,在孔隙率相同情况下,不同孔结构水泥石性能也不同。平均孔径小的强度高,0.1μm以上的毛细孔微缝对强度和耐久性不利,0.05μm以下的孔对强度及性能无影响,Mehta证明,大于1000A的孔存在是强度和抗渗性下降的原因。将大孔改变为小于500A的孔则可提高强度和抗渗性。由此可见,存在着调整孔级配来提高水泥石强度和耐久性的可能性。例如,采用真空脱水,分次投料,重复振捣,加入外加剂、活性混合物,聚合物浸渍以及限制膨胀等工艺措施,均能达到调整孔结构,提高强度的办法。力半径比普通砂浆分别增加和减少9%。
2)强化界面过渡层。界面微观结构性质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重视。研究表明,骨料和水泥石之间存在约几十微米的界面层,它是由水化粗骨料表面,首先形成水膜层逐渐被新生产物填充而来。如水灰比大或泌水均会使水膜层厚度增加,在过渡层会留下薄弱环节,所以只有减薄水膜层才能强化界面层。在传统的搅拌方法中,所有固相材料几乎同时倒入搅拌机,此时砂、石、水泥混合物中主要是固-气界面。在加水搅拌过程中,水必然要浸润所有的固相材料表面而形成固-液界面,同时产生气-液界面,亦即在搅拌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气相残留在液、固相的包围之中。在新的裹砂石法中,大部分水优先与砂石表面接触形成固-液界面,骨料湿润后形成液-气界面,基本上消失了固-气界面。当水泥投入时,立即粘附在骨料表面的水膜层上,强化了水泥的水化历程,使首先生成的水化铝酸盐复盖在骨料表面限制Ca(OH)2晶体扩散而强化了界面层。同时,残留的气体也必然少于传统工艺。当水泥浆体作为粘附剂时,其粘附力大小首先决定于水对骨料表面的湿润效应。裹砂石法湿润本身说明水分子和骨料表面产生吸附作用(即范德华力),骨料表面的湿润效应可提供所有砂石骨料周界被水泥浆体包裹机会,骨料间的孔隙被水泥浆体全部填充。水泥浆对骨料湿润面积越大,粘附力越大,故亲水性好,表面粗糙的石灰岩,石英岩使砼强度提高得更多。此外,全部水加入搅拌过程中,稀浆中的水分向壳膜中渗透,以及壳膜中的水泥粒子向稀浆中扩散。这样,渗透和扩散过程,使固-液相均化,气相细化,改善了孔结构。
3、粗骨料粒径影响
无论是道路混凝土,还是普通混凝土,其最薄弱环节,都处在骨料下缘,尤其是粗骨料的下缘。粗骨料粒径越大,其下缘处的水膜层也越厚。因此,当道路混凝土采用裹砂石搅拌工艺时,随着粗骨料最大粒径增大,界面过渡层结构可得到更显著的改善。同时,还由于粗骨料粒径增大,其表面积相对减小,造壳所需水泥量也减少;另外,骨料粒径增大也有利于造壳砂石形成连续相的骨架。所以随着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大,水泥裹砂石混凝土的增强效果更显著。
4、生产应用
裹砂石搅拌工艺为二次投料工艺,即造壳搅拌和匀化搅拌工艺。各种分次投料搅拌工艺的7d强度增长率均高于28d强度增长率,其中裹砂石法的强度增长率最高。另外,从工艺角度考虑,净浆裹石法为三次投料,而裹砂石法为二次投料,工艺简便易行。同时,采用裹砂石法后,C30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节约10%。此外,由于裹砂石法拌制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可加快施工进度。
5、结语
裹砂石法在不增加搅拌设备和生产管理人员,不延长搅拌时间的前提下,增强效果最好,而且投料次数少,适用性广,操作简便,易于推广。此外,裹砂石法混凝土抗渗性、抗裂型、抗冻性及抗弯拉性均有明显的改善。在保证道路混凝土质量前提下,可节约水泥用量,提高水泥混凝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