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因见效快、疗程短及医患心理影响,常常被人们所接收,同时因病人输液常识的缺失及目前医疗环境及医疗体制、社会风气, 输液在各种治疗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患者心里已形成了治病即输液的观念,导致不合理输液。不合理输液还存在于药物选用、配伍、液体的用量、浓度;输液的时间、速度及配液、输液时的环境、输液器具的选用、护士操作时的不规范等环节中,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合理输液、安全输液,让输液真正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不合理静脉输液的危害
1.1带来抗生素滥用::输液不合理很多为过度输液。过度输液与过度用药密切相关,直接后果就是抗生素滥用。导致人体正常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
1.2静脉输液本身存在的风险增加: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等 。
1.3 各种微粒污染机会增多 : 橡胶微粒、 玻璃微粒、药物配伍产生的化学微粒、棉签、空气污染等引起微粒污染且输液量大、次数多、时间长,微粒污染越大,易引起静脉炎、栓塞血管、肺部肉芽肿、血栓形成,甚至危及生命。
1.4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医院感染、医患纠纷的机会 :输液大厅人满为患;非医疗环境内的输液,不利于病情观察,发生意外不能及时处理,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中,有60%是发生在输液中。
1.5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感冒发烧输液两三天就好;防血栓、溶栓、降脂、防中风输液;一些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主动输氨基酸、多肽营养液甚至白蛋白以补充营养(如高考生)。
1.6增加医护人员不必要的忙碌。
2 预防措施
2.1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及执行《合理用药原则》: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配合药师参与指导用药管理,使输液安全合理。必要时采取处罚的方式加以控制。
2.1.1纠正医护人员的医疗习惯和行为,改善服务理念,降低或减少输液。
2.1.2普及宣传用药知识,告知病人不合理输液的危害,改善病人就医行为,不鼓励不提倡输液,而是鼓励科学的用药。
2.2 医疗机构尤其是医护人员应采用多种方式向患者和家属宣传输液知识,医护人员在治疗时应该提醒患者要配合遵守用药原则,可减少不合理输液,从而降低输液反应。
2.3配液环节的管理 :
2.3.1控制治疗室的人数,未经消毒的空气中含有大量致病菌。其中金葡菌67%葡萄球菌45.5%,在没有层流通风装置的空气中开启输液容器时1升容器大约进入100毫升空气。稀释药液时在密闭无菌空瓶内抽吸空气,配置粉剂要充分振动,待药液完全溶解再加入液体,现用现配(配置好的药液放置时间越长、产生的微粒越多细菌污染越大)。
2.3.2砂轮切割玻璃安瓿时安瓿割锯痕,开瓶前要用酒精棉球擦拭,减少玻璃碎屑进入瓶内;抽吸药液时改变安瓿倒置的吸药方法,防止安瓿断裂时微粒混入药液;抽吸药液时针头应置安瓿中间。
2.3.3选择合适、侧面带孔的针头,最好一次性使用,避免加药时多次穿刺瓶塞,增加微粒产生;穿刺瓶塞时斜角进针可降低碎屑产生。
2.2.4加强护士操作的无菌观念防止各种污染。有条件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减少药物配置过程中污染,并有药师参与处方的审核,可保证静脉输液的无菌性、相容性和稳定性,确保患者安全输液。
2.4输液环节的管理 :
2.4.1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尽量保护患者血管,若穿刺静脉一次不成功更换针头,防污染、防微粒;根据病情需要及药物在血液中维持的有效浓度、时间,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输液量、时间、速度及液体浓度。
2.4.2.熟悉各种输液的适应症、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输液过程加强巡视,防止输液引起的并发症。有条件可应用互联网监控输液器,可以观察输液过程中每一滴药液变化(输液量、时间、输液速度及输液故障、输液結束),提醒人们随时发现,及时处理。
2.4.3 输液器、留置针的选择:使用加密终端过滤输液器;做好留置针的管理。减轻痛苦病人 ,使输液更加安全。
2.4.4输液环境的质量要求, 输液室应按年龄、疾病的不同、病情的轻重分类分室,并有空气净化装置,减少微生物、微粒物、气态污染物的污染及交叉感染。
2.5减少非医院环境内的输液,完善法规,制定输液标准,树立合理、安全、正确的输液新观念 。
2.6不合理输液已成为我国独有的医疗文化,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制度。宣传合理输液,教育公众尊重医学规律,改变“凡病皆吊瓶”的错误观念,引导社会养成一个正确看病,健康看病的良好风气,让输液真正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
1 不合理静脉输液的危害
1.1带来抗生素滥用::输液不合理很多为过度输液。过度输液与过度用药密切相关,直接后果就是抗生素滥用。导致人体正常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
1.2静脉输液本身存在的风险增加: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等 。
1.3 各种微粒污染机会增多 : 橡胶微粒、 玻璃微粒、药物配伍产生的化学微粒、棉签、空气污染等引起微粒污染且输液量大、次数多、时间长,微粒污染越大,易引起静脉炎、栓塞血管、肺部肉芽肿、血栓形成,甚至危及生命。
1.4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医院感染、医患纠纷的机会 :输液大厅人满为患;非医疗环境内的输液,不利于病情观察,发生意外不能及时处理,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中,有60%是发生在输液中。
1.5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感冒发烧输液两三天就好;防血栓、溶栓、降脂、防中风输液;一些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主动输氨基酸、多肽营养液甚至白蛋白以补充营养(如高考生)。
1.6增加医护人员不必要的忙碌。
2 预防措施
2.1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及执行《合理用药原则》: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配合药师参与指导用药管理,使输液安全合理。必要时采取处罚的方式加以控制。
2.1.1纠正医护人员的医疗习惯和行为,改善服务理念,降低或减少输液。
2.1.2普及宣传用药知识,告知病人不合理输液的危害,改善病人就医行为,不鼓励不提倡输液,而是鼓励科学的用药。
2.2 医疗机构尤其是医护人员应采用多种方式向患者和家属宣传输液知识,医护人员在治疗时应该提醒患者要配合遵守用药原则,可减少不合理输液,从而降低输液反应。
2.3配液环节的管理 :
2.3.1控制治疗室的人数,未经消毒的空气中含有大量致病菌。其中金葡菌67%葡萄球菌45.5%,在没有层流通风装置的空气中开启输液容器时1升容器大约进入100毫升空气。稀释药液时在密闭无菌空瓶内抽吸空气,配置粉剂要充分振动,待药液完全溶解再加入液体,现用现配(配置好的药液放置时间越长、产生的微粒越多细菌污染越大)。
2.3.2砂轮切割玻璃安瓿时安瓿割锯痕,开瓶前要用酒精棉球擦拭,减少玻璃碎屑进入瓶内;抽吸药液时改变安瓿倒置的吸药方法,防止安瓿断裂时微粒混入药液;抽吸药液时针头应置安瓿中间。
2.3.3选择合适、侧面带孔的针头,最好一次性使用,避免加药时多次穿刺瓶塞,增加微粒产生;穿刺瓶塞时斜角进针可降低碎屑产生。
2.2.4加强护士操作的无菌观念防止各种污染。有条件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减少药物配置过程中污染,并有药师参与处方的审核,可保证静脉输液的无菌性、相容性和稳定性,确保患者安全输液。
2.4输液环节的管理 :
2.4.1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尽量保护患者血管,若穿刺静脉一次不成功更换针头,防污染、防微粒;根据病情需要及药物在血液中维持的有效浓度、时间,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输液量、时间、速度及液体浓度。
2.4.2.熟悉各种输液的适应症、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输液过程加强巡视,防止输液引起的并发症。有条件可应用互联网监控输液器,可以观察输液过程中每一滴药液变化(输液量、时间、输液速度及输液故障、输液結束),提醒人们随时发现,及时处理。
2.4.3 输液器、留置针的选择:使用加密终端过滤输液器;做好留置针的管理。减轻痛苦病人 ,使输液更加安全。
2.4.4输液环境的质量要求, 输液室应按年龄、疾病的不同、病情的轻重分类分室,并有空气净化装置,减少微生物、微粒物、气态污染物的污染及交叉感染。
2.5减少非医院环境内的输液,完善法规,制定输液标准,树立合理、安全、正确的输液新观念 。
2.6不合理输液已成为我国独有的医疗文化,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制度。宣传合理输液,教育公众尊重医学规律,改变“凡病皆吊瓶”的错误观念,引导社会养成一个正确看病,健康看病的良好风气,让输液真正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