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5-031-01
摘要 太极拳是一项内外兼修、轻灵柔和的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项目,其不仅仅是祛病强身的养生术,同时也是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心理学。真正的太极拳在系统上被称为内家拳,是融拳架、术功、智慧于一体的拳学体系。现在许多行业要求基本功,太极拳当然也不例外。笔者联系太极拳的特点与拳理,在查阅资料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多维视角对太极拳的习练要领与方法进行论述,希望借此为太极拳的普及与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太极拳特点方法
一、太极拳的习练特点
首先,是以意领气。这是练习者在初学太极拳时的难点,许多人在初学拳架时,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使用力气,精神不是过于集中于身体某点就是无法集中。“以意领气”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精神内守,全身松弛,呼吸平静,态度安详。这样在练习时就会显得稳如泰山,势若江河;其次,是动静协调。动静协调指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是从容和缓的,动作与动作之间是既有区别而又存在联系,始终保持肢体的平衡,做到连贯一致。这样可使全身每个关节都能得到适当运动与放松;最后,是“入静”。所谓“入静”,具体指的是在整套拳路运动中不存在杂念,做到意守拳路。虽然旁边可能存在吵闹或观摩者,但这仅仅是响动的声音和人的概念。唯此。就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抵制状态,由此使大脑保持适当休息。
二、太极拳的习练要领与方法
(一)習练要领
首先,由心出发,寻找合适之师。学拳先学做人,教拳先教心。在习练太极拳之前,练习者务必要从心底知晓“敬畏、感恩、知足、勤勉”这四大习练心态,这对于练习者来说能够有好的机缘认识一位好老师、一群好拳友,能够学到优秀的太极文化,并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所谓敬畏,具体是指对天地自然之道怀有敬畏之心。所谓感恩,具体是指对遇到的人或事要从内心满怀感恩。所谓知足,具体是指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莫要过分企求。所谓勤勉,具体是指练习应努力不懈,不可中途放弃。一个人的太极修养与境界与其做人的道德有着紧密联系,能否承载住一种优秀文化,首先要看的就是做人的厚度,即厚德载物之意。古语有云:“名师出高徒”,若想练好太极拳必须要有一位好老师的教导。合适的老师,并非是名师,其不仅要有道德、有修养、明拳理,同时也要技术过硬、诲人不倦。合适的老师有水平、有能力带领学生走正确的道路,能够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带领练习者走向更高的境界。合适的老师明晓责任感,在传承的责任中,从来都是谦虚的,内敛的,他懂得敬畏师长,懂得与学生共同进步,懂得实事求是的态度才是学习太极拳的不二法门。
其次,明确发展目标。对于练习者而言,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其本质是一个终生学习、终生进步、终生健康的过程。即终生追求“尚武崇德、修身养性”这个高级境界的过程。练习者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来确定方向,各学所需,设定不同的发展目标,譬如强健体魄、研究学习、传承发展等,由此实现各种不同的学习目标。
最后,确定适当的方法,勤加练习。习练太极拳要根据练习者的个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步骤、有结构的系统练习,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习练太极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修身养性,切忌不能与人攀比拳术,更不可怀有搏杀之心。除此之外,拳势动作的变化不仅要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特点,也要符合运动顺序与劲力传递顺序。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练习者莫要盲从他人,凡理必经思考证悟而用之。练习者要坚持有计划的练习,精进来自于勤奋。
(二)习练方法
第一,头似顶物,脖颈莫用办第二,胸腹内含,但莫要含胸过度,以免造成损伤;第三,双肩放松,自然垂落,双肘同样放松下坠;第四,腰部背部要保持中正之姿,莫要四处歪斜;第五,躯干上部与躯干下部要保持协调,达到全身一气呵成的境界;第六,全身动作从头至尾连绵不断,呈无限循环之势;第七,腰部与胯部皆放松,唯有将腰胯放松,双脚才会有力;第八,理清虚实,使双腿站立如松;第九,全身动作要保持平衡,莫要高低不均。此外,初学者最好采用自然呼吸,待动作娴熟、掌握要领后,再变为“出呼收吸”之腹式呼吸。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太极拳这种刚柔相济的运动,在初学时,必须先练好拳架,架子要保持正确性。学者要悉听老师的指导,老师也要给予不断纠正。学者应平心静气,默记揣摩。稳固一式再练一式。否则就不会扎实。太极拳博大精深,其本质就是“道法自然”,学练太极拳切记不能自作聪明,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习练,也不可急于求成。否则不但进展缓慢,而且达不到健身的目的,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唯此,我们只有循序渐进,按照科学的练习方法虚心学习与体悟、请教老师或与同伴交流,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练好太极拳。
摘要 太极拳是一项内外兼修、轻灵柔和的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项目,其不仅仅是祛病强身的养生术,同时也是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心理学。真正的太极拳在系统上被称为内家拳,是融拳架、术功、智慧于一体的拳学体系。现在许多行业要求基本功,太极拳当然也不例外。笔者联系太极拳的特点与拳理,在查阅资料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多维视角对太极拳的习练要领与方法进行论述,希望借此为太极拳的普及与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太极拳特点方法
一、太极拳的习练特点
首先,是以意领气。这是练习者在初学太极拳时的难点,许多人在初学拳架时,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使用力气,精神不是过于集中于身体某点就是无法集中。“以意领气”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精神内守,全身松弛,呼吸平静,态度安详。这样在练习时就会显得稳如泰山,势若江河;其次,是动静协调。动静协调指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是从容和缓的,动作与动作之间是既有区别而又存在联系,始终保持肢体的平衡,做到连贯一致。这样可使全身每个关节都能得到适当运动与放松;最后,是“入静”。所谓“入静”,具体指的是在整套拳路运动中不存在杂念,做到意守拳路。虽然旁边可能存在吵闹或观摩者,但这仅仅是响动的声音和人的概念。唯此。就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抵制状态,由此使大脑保持适当休息。
二、太极拳的习练要领与方法
(一)習练要领
首先,由心出发,寻找合适之师。学拳先学做人,教拳先教心。在习练太极拳之前,练习者务必要从心底知晓“敬畏、感恩、知足、勤勉”这四大习练心态,这对于练习者来说能够有好的机缘认识一位好老师、一群好拳友,能够学到优秀的太极文化,并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所谓敬畏,具体是指对天地自然之道怀有敬畏之心。所谓感恩,具体是指对遇到的人或事要从内心满怀感恩。所谓知足,具体是指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莫要过分企求。所谓勤勉,具体是指练习应努力不懈,不可中途放弃。一个人的太极修养与境界与其做人的道德有着紧密联系,能否承载住一种优秀文化,首先要看的就是做人的厚度,即厚德载物之意。古语有云:“名师出高徒”,若想练好太极拳必须要有一位好老师的教导。合适的老师,并非是名师,其不仅要有道德、有修养、明拳理,同时也要技术过硬、诲人不倦。合适的老师有水平、有能力带领学生走正确的道路,能够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带领练习者走向更高的境界。合适的老师明晓责任感,在传承的责任中,从来都是谦虚的,内敛的,他懂得敬畏师长,懂得与学生共同进步,懂得实事求是的态度才是学习太极拳的不二法门。
其次,明确发展目标。对于练习者而言,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其本质是一个终生学习、终生进步、终生健康的过程。即终生追求“尚武崇德、修身养性”这个高级境界的过程。练习者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来确定方向,各学所需,设定不同的发展目标,譬如强健体魄、研究学习、传承发展等,由此实现各种不同的学习目标。
最后,确定适当的方法,勤加练习。习练太极拳要根据练习者的个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步骤、有结构的系统练习,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习练太极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修身养性,切忌不能与人攀比拳术,更不可怀有搏杀之心。除此之外,拳势动作的变化不仅要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特点,也要符合运动顺序与劲力传递顺序。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练习者莫要盲从他人,凡理必经思考证悟而用之。练习者要坚持有计划的练习,精进来自于勤奋。
(二)习练方法
第一,头似顶物,脖颈莫用办第二,胸腹内含,但莫要含胸过度,以免造成损伤;第三,双肩放松,自然垂落,双肘同样放松下坠;第四,腰部背部要保持中正之姿,莫要四处歪斜;第五,躯干上部与躯干下部要保持协调,达到全身一气呵成的境界;第六,全身动作从头至尾连绵不断,呈无限循环之势;第七,腰部与胯部皆放松,唯有将腰胯放松,双脚才会有力;第八,理清虚实,使双腿站立如松;第九,全身动作要保持平衡,莫要高低不均。此外,初学者最好采用自然呼吸,待动作娴熟、掌握要领后,再变为“出呼收吸”之腹式呼吸。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太极拳这种刚柔相济的运动,在初学时,必须先练好拳架,架子要保持正确性。学者要悉听老师的指导,老师也要给予不断纠正。学者应平心静气,默记揣摩。稳固一式再练一式。否则就不会扎实。太极拳博大精深,其本质就是“道法自然”,学练太极拳切记不能自作聪明,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习练,也不可急于求成。否则不但进展缓慢,而且达不到健身的目的,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唯此,我们只有循序渐进,按照科学的练习方法虚心学习与体悟、请教老师或与同伴交流,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练好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