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为儿童青少年健康奠基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17-19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ZDA228)(以下简称“重大课题”)研讨会及第二批试点学校启动会议在重庆市珊瑚浦辉实验小学顺利召开。“重大课题”主持人、教育部青年長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汪晓赞教授,及来自全国“重大课题”的首批试点学校和准备参加第二批试点学校的学校校长、中小学体育教师共计2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目前,身体活动水平下降和久坐行为的增加持续影响着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如何从国家视角推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国家与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此背景下,“重大课题”总课题组基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聚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青少年体育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ALA150010)取得的研究成果与积累的实践经验,再度起航,从“建设优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打造活力校园”“推进家校联动”“实施运动智能监控”“‘校长挑战杯’奖励计划”等5个方面内容着力干预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据汪晓赞介绍,其具体干预目标可分为4个方面:一是,提供儿童少年进行身体活动的机会和优质环境,以增强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减少久坐行为;二是,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和平台,最大化地帮助儿童青少年理解和实践所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锻炼习惯;三是,帮助儿童青少年正确认识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并形成主动积极参与运动以及影响他人健康行为的素质和能力;四是,探索综合性干预项目提升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实际效果。
  本次会议,“重大课题”首批试点的34所学校向与会人员围绕上述5方面的干预内容展示了各自学校的实施方案。整体而言,首批试点学校展示的选题方案较为新颖,立意明确。与会学校的教师告诉记者,通过本次展示交流,他们获得了较多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为更顺利地开展下一步的实验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汪晓赞教授也指出,本次展示有些方面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部分学校对总课题组下发的总的综合性运动干预方案的“干预内容”和“方案实施”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前测数据未及时提交,实施方案的修订未如期完成。对此,汪晓赞教授表示,希望课题组成员要保持初心,要一如既往地坚守研究岗位,保质保量,并按时地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本次活动期间,汪晓赞基于首批试点学校的汇报情况及第二批43所试点学校启动工作开展的需要,分别作了题为《首批试点学校综合性运动干预实施方案总体情况介绍》和《体育与健康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介绍》的专题讲座。她强调:本课题的主要干预思路就是依据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关键要素以及儿童青少年动作学习与发展规律,打造优质的适合3~18岁阶段学生学习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现课内外体育教育一体化,营造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促进家庭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建设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的校内外良好环境;设计校长杯奖励计划,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改进功能,促进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乐于参与运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与大数据云平台,精准干预、科学布局,推动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课题组相关成员告诉记者,课题组立足于现状,着眼于未来,贯彻落实“懂运动文化、有运动能力,热衷于运动”培养目标,整合社会资源,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着手打造了“体育与健康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体育活动、引入文化课的微运动、关注教职工健康促进,营造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提供更广、更高、更新的发展方向,带动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投身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实践研究;同时,设计、设置“校长杯”各项赛事以及亲子运动,从校内外为儿童青少年营造一种健康的社会支持环境,促进家庭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从而逐步改善提升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力求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新生代儿童青少年健康逆发展的严峻问题,从而为中国乃至全球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事业做出贡献,并如汪晓赞所希翼,“立足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向世界提供中国经验”。
  “必须得到校长的大力支持,且校长亲自参加启动会议,否则不予申报”,这是总课题组对未来参与“重大课题”试点学校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心声。因为,一个爱运动的校长会带动一批爱运动的教师,一批爱运动的教师才会带动一群爱运动的学生。运动不仅能为学校注入全新活力,还能为学生构建更健康的生活。
其他文献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体能,如何依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和学情优化体能教学,以及体能发展过程中如何培养体育品德等现实问题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理念、结合《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落实“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单元构建的思路,特别是体能在单元构建的地位和作用,强化体能教学,提升学生的运动能
一、案例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逐渐改善,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多维目标也逐渐彰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偏高,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时间较少,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掌握科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吹响了新时代“兴国必先强师”的号角。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1]
编者按: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举行的第3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以22金、13银、8铜的成绩列金牌榜第3位,成绩的取得反映出我国在过去30多年坚持开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本刊本期对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奥列格·马迪钦,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执行团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薛彦青,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和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郭立亚进行了专访,并将他们对高水平运动
迎面接力游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游戏活动,它富有挑战性、竞技性,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以往课堂上迎面接力的规则是各队人数相等,两队面对面站立,发令后第一名学生手持接力棒快速跑到对面队后将接力棒传给对面的同伴,直到最后一棒的学生跑到终点,游戏结束。但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迎面接力跑游戏中,学生实力分配不均、上一次的接力比赛失败经历等,都可能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班级的“小胖
一、课堂教学“勤练”三策略  1.趣味性练习促“勤练”  增添练习的趣味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提高体能。如,长跑等内容单一、枯燥的练习项目,如果只是让学生们围着操场跑圈,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厌烦和懈怠,若在长跑过程中增添一些趣味,如追逐跑、设置“长征”路线的情境跑,则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长跑的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提升。  2.挑战性练习促“勤练”  课堂练习中,
编者按:2020年春季学期,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打乱了节奏,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阻断病毒传播扩散渠道,各地各类学校纷纷按照教育部要求,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推迟开学。经过数十天上下一心的不懈努力,当前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多地开始陆续返校复课。不论是延迟开学期间的“停课不停学”,还是返校复课后的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教学,都让教师的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内容,迎来了新的挑战。
管理松散、主题不明、有备无研等“闭门造车式”备课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和学生需求。受此背景的影响,集体备课的新形式应运而生。集体备课不仅能够帮助年轻教师的专业快速成长,而且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集体备课的部分问题,重庆市渝北区采用案例式、“领雁式”、引领式集体备课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案例式集体备课,增强课程实施实效  案例式集体备课是针对备教材而言的,其与同课异
现阶段部分老城区学校受场地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课堂教学需求,在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战术之初,体育教师采用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认知,提高学生快速且准确掌握运动技能的能力。主要从练习的时间、空间、器材及体育教师自身特长等进行有条件限制的教学方法。在小场地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采用条件限制法的目的是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它指向性强,解决问题精准,因此,在小场地学校实
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教育题材的经典影视作品中,对违纪的学生来说,学校的德育处总有一个教师像“噩梦”般的存在。笔者在学校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分管全校的学生德育常规管理工作。时常有些年轻班主任、科任教师管不了的学生会送到笔者这里,家长管不了的也会求助笔者。他们总认为笔者很厉害,不管多调皮的“小鬼”送到笔者这里都能搞定。  笔者有个制胜的法宝,那就是“惩戒”。在一片赏识教育声中,“惩戒”似乎成了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