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基于微型计算机的各种动画教材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另一方面,摄影器材也在数字化过程中被普及,视频教材也有了质的飞跃。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教材的差异,总结未来视频教材的发展趋势是:整合将两种媒介来制作多媒体教材。
【关键词】电视教材 动画教材 差异分析
一、电视教材与计算机动画教材
无论是电视教材还是计算机动画教材,都必须符合教材的定义,即:应具有特定的教学对象、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必须在科学性的前提下制作完成。电视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电视图像与声音去呈现教学内容,并且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记录、存储与重放的一种视听教材。而计算机动画教材“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习作出评价的教学媒体。
二、电视教材与计算机动画教材的差异
我们将从表现领域、制作成本、制作周期、制作人员培养周期等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两种教材的差异。
(一)擅长表现的领域的差异
电视教材是摄录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借助电视的拍摄技巧、录像编辑技巧、特殊效果技巧等, 构成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段,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电视教材在表达教学内容的视听造型时要遵循五个要素,即:直接拍摄和录取真景实况的图形;用语言说明情景, 塑造形象;通过视听形象的替代、表现教学内容;通过视听形象的塑造表现教学内容;利用字幕、符号表现概念、原理。思想教育型、生产生活普及常识型、无危险性的动手实验型、可视化的技能教学型教材领域常用电视教材。
而动画教材是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它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味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呈现事物内部结构、抽象事物的本质特征方面更有优势,它能将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的或内部的事物用形象可见的动画表现出来。由于其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很多难以真是拍摄的场景,也常借助三维仿真技术制作出来,如爆炸、烟雾、下雨、光效、撞车、变形、虚幻场景或角色等。
(二)成本的差异
教材成本主要包括它的制作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三个方面。
1.制作成本
近几年,虽然影像设备价格有了大幅度下降,几十元的摄像头或几百元的手机就能完成前期视频录制;要求高点的,用一千多数码照相机,或是几千元的数码摄像机即可完成;但是要真正满足电视播放需求,就要用到专业相机。
另一方面,电视教材还有后期制作的成本。用家用级的非编软件,不需要增加什么成本;可要做专业视频编辑,后期还需要专业的编辑器材、软件,因此电视教材制作成本大增!
我们再来看看计算机动画教材,它的制作方法比较多,由简单的Powerpoint到Authorware,再到Flash,接着到3dmax,甚至到实时虚拟场景……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动画教材的制作方法还将推陈出新。
从成本来看,如果是二维动画教材,一般只要用到相关的软件就可以,软件的价格比专业摄像器材便宜多了,只要3000元左右即可满足软硬件的需求;若是三维动画教材,依托于3D技术,建立虚拟场景,制作虚拟形象,设定虚拟动作……这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要求都比较高,硬件配置在3万左右。但动画教材的制作其制作过程不受地点、天气、人员等因素的限制;在制作成本上相对于实景拍摄的电视教材也节省很多。
所以,在低成本的制作中,计算机动画教材更具优势。
2.使用成本
使用成本主要存在于播放和传输两个环节上。
针对单个教室的教学或是个人自学,早期电视教材一般使用影碟机加电视机的模式播放,成本在4000元左右;现在计算机普及了以后,一台多媒体计算机,3000元左右即可。
若要大面积的推广、使用电视教材和计算机动画教材,我们就还要考虑一下传输的成本问题。在我国,曾大力投资电视网络,目前电视机已经普及,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农村,电视系统已经比较完备,因而,若是将电视教材搬上银幕,那传输上绝对不成问题,传输成本微乎其微,学习者不需要增加什么成本,就能通过电视系统获取新知识。
我们再来看下计算机动画教材。计算机动画教材先天就有体积小、易于网络传输、速度快等优点,挂在网络上的资源相当丰富,市场上制作的数据光盘也相当多,可以说只要有台微型计算机,有连通的互联网络,就可以找到丰富的计算机动画教材。但是,我国目前的上网支费相对较高,这也给计算机动画教材的传播、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3.维护成本
电视教材编好后要重新编辑,一般要耗费同放映时间等长的时间来生成新的电视教材;此外,视频文件相对较大,且压缩格式、图像质量等的束缚,对仪器的配置要求较高。
而计算机动画教材,由于大多数是使用矢量图绘制的,文件很小,重新制作的时候,不论是采集还是输出都很方便。在这个层面上说,电视教材的成本要比计算机动画教材的高很多。
(三)制作周期的差异
如果影像类教程选择用计算机动画手段,制作拟像计算机动画教材的话,就有点吃力不讨好了。首先,形体表现上肯定没有电视教材丰富,而且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绘图上;其次,要把握人体的运动规律,让动画看起来与现实相符,需要一定的观察力、绘图能力、动画技巧等,对教材制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且制作周期长。
话说回来,若是制作有危险性的实验、虚构的场景、程序化、互动性类的拟像教材,那么计算机动画教材会占有绝对的优势。如制作一个关于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律教材,如果用计算机动画,Flash软件就可轻松解决,技术熟练的人员,制作起来不过是几十分钟的事;然而,如果用电视教才做,则要先制作模型、布置场景,然后再拍摄,这样耗财、费力不说,还费时,制作周期长多了。 (四)制作人员培养周期的差异
由于电视起源比较早,因此有很多电视人,将这些电视人与任课老师组合,一般都可以是很不错的教材编制人员。但是若是重新培养一批人,让他们担任制作人员,则要费事些。按正常的人员培养计划算,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拍摄技巧和后期编辑都是需要不断实践才能有高质量的成果的。
计算机动画教材出现得比较晚,但因其文件小、易于传输、互动性高等优势,发展非常迅速,在网络上极为流行。计算机人员的培养分很多等级,初级人员,只需要基本掌握一至二款软件,会简单的动画就可以应付普通的教学需求了,一般学校的老师,只要有点计算机基础的,去短期速成班培训,一两个月就能培养好;中级人员,则需要对软件进行较高层次的掌握,要将自己的教学理念融入计算机动画教材中,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周期可能是半年、一年甚至要几年的时间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而高级人员,需要对多种动画制作软件熟悉,还能制作出逼真的效果,一般属于商业级别的,他们制作出交互性好的、高质量的计算机动画教材,这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一定的能力,如绘图、编程,而且还要有很好的合作精神,通常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这种培养周期的长短就不容易简单量化了。
三、小结
既然电视教材与计算机动画教材都是视听的艺术,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教材,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严格区分它们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将计算机与视频技术融合起来制作教材呢?创造出多媒体,或是超媒体,再或是新媒体教材呢?我觉得应将视频教材从单一制作模式向多手段制作模式转换;从“单向式学习教材”向“双向交互式学习教材”转换,从单机模式教材向网络化教材发展。具体可以从设计、使用、评价、再设计这几个环节着手:
(一)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做好教材设计工作。
(二)遵循媒体整合原则,做好教材制作分工。
在教材制作过程中很难完全将两种教材区分开,两种教材制作手段将被结合使用,以最优化的媒体整合来完成教学,适合用视频手段开发的影像素材,就用视频教材;适合计算机制作拟像的时候,我们就用计算机动画;若有需要结合两种制作手段时,我们就该整体布局,合理选择制作手段、传输媒介,使视频教材适应不同层次教学对象的使用需求。
(三)要重视“评价”这个环节。我们要注意电视教材和计算机动画教材有没有哪些地方有逻辑性、科学性错误,如果有,要及时改正。评价的时候,要侧重于了解教材的教学对象,了解他们的认知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对教材的交互性、实时性、获得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要充分考虑。
(四)在“评价”反馈的基础上,我们再对多媒体教材进行“再设计”,使它们更适合于教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李运林.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琦.教育心理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李运林,徐福荫.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郭丽娟,曾明,蒋银燕.浅谈虚拟实验室在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1
[9]赵鑫.后现代教育观视阈下电视教材编制的新理念[J].现代教育技术.2010.05
[10]刘源.动画教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2
【关键词】电视教材 动画教材 差异分析
一、电视教材与计算机动画教材
无论是电视教材还是计算机动画教材,都必须符合教材的定义,即:应具有特定的教学对象、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必须在科学性的前提下制作完成。电视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电视图像与声音去呈现教学内容,并且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记录、存储与重放的一种视听教材。而计算机动画教材“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习作出评价的教学媒体。
二、电视教材与计算机动画教材的差异
我们将从表现领域、制作成本、制作周期、制作人员培养周期等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两种教材的差异。
(一)擅长表现的领域的差异
电视教材是摄录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借助电视的拍摄技巧、录像编辑技巧、特殊效果技巧等, 构成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段,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电视教材在表达教学内容的视听造型时要遵循五个要素,即:直接拍摄和录取真景实况的图形;用语言说明情景, 塑造形象;通过视听形象的替代、表现教学内容;通过视听形象的塑造表现教学内容;利用字幕、符号表现概念、原理。思想教育型、生产生活普及常识型、无危险性的动手实验型、可视化的技能教学型教材领域常用电视教材。
而动画教材是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它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味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呈现事物内部结构、抽象事物的本质特征方面更有优势,它能将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的或内部的事物用形象可见的动画表现出来。由于其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很多难以真是拍摄的场景,也常借助三维仿真技术制作出来,如爆炸、烟雾、下雨、光效、撞车、变形、虚幻场景或角色等。
(二)成本的差异
教材成本主要包括它的制作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三个方面。
1.制作成本
近几年,虽然影像设备价格有了大幅度下降,几十元的摄像头或几百元的手机就能完成前期视频录制;要求高点的,用一千多数码照相机,或是几千元的数码摄像机即可完成;但是要真正满足电视播放需求,就要用到专业相机。
另一方面,电视教材还有后期制作的成本。用家用级的非编软件,不需要增加什么成本;可要做专业视频编辑,后期还需要专业的编辑器材、软件,因此电视教材制作成本大增!
我们再来看看计算机动画教材,它的制作方法比较多,由简单的Powerpoint到Authorware,再到Flash,接着到3dmax,甚至到实时虚拟场景……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动画教材的制作方法还将推陈出新。
从成本来看,如果是二维动画教材,一般只要用到相关的软件就可以,软件的价格比专业摄像器材便宜多了,只要3000元左右即可满足软硬件的需求;若是三维动画教材,依托于3D技术,建立虚拟场景,制作虚拟形象,设定虚拟动作……这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要求都比较高,硬件配置在3万左右。但动画教材的制作其制作过程不受地点、天气、人员等因素的限制;在制作成本上相对于实景拍摄的电视教材也节省很多。
所以,在低成本的制作中,计算机动画教材更具优势。
2.使用成本
使用成本主要存在于播放和传输两个环节上。
针对单个教室的教学或是个人自学,早期电视教材一般使用影碟机加电视机的模式播放,成本在4000元左右;现在计算机普及了以后,一台多媒体计算机,3000元左右即可。
若要大面积的推广、使用电视教材和计算机动画教材,我们就还要考虑一下传输的成本问题。在我国,曾大力投资电视网络,目前电视机已经普及,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农村,电视系统已经比较完备,因而,若是将电视教材搬上银幕,那传输上绝对不成问题,传输成本微乎其微,学习者不需要增加什么成本,就能通过电视系统获取新知识。
我们再来看下计算机动画教材。计算机动画教材先天就有体积小、易于网络传输、速度快等优点,挂在网络上的资源相当丰富,市场上制作的数据光盘也相当多,可以说只要有台微型计算机,有连通的互联网络,就可以找到丰富的计算机动画教材。但是,我国目前的上网支费相对较高,这也给计算机动画教材的传播、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3.维护成本
电视教材编好后要重新编辑,一般要耗费同放映时间等长的时间来生成新的电视教材;此外,视频文件相对较大,且压缩格式、图像质量等的束缚,对仪器的配置要求较高。
而计算机动画教材,由于大多数是使用矢量图绘制的,文件很小,重新制作的时候,不论是采集还是输出都很方便。在这个层面上说,电视教材的成本要比计算机动画教材的高很多。
(三)制作周期的差异
如果影像类教程选择用计算机动画手段,制作拟像计算机动画教材的话,就有点吃力不讨好了。首先,形体表现上肯定没有电视教材丰富,而且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绘图上;其次,要把握人体的运动规律,让动画看起来与现实相符,需要一定的观察力、绘图能力、动画技巧等,对教材制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且制作周期长。
话说回来,若是制作有危险性的实验、虚构的场景、程序化、互动性类的拟像教材,那么计算机动画教材会占有绝对的优势。如制作一个关于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律教材,如果用计算机动画,Flash软件就可轻松解决,技术熟练的人员,制作起来不过是几十分钟的事;然而,如果用电视教才做,则要先制作模型、布置场景,然后再拍摄,这样耗财、费力不说,还费时,制作周期长多了。 (四)制作人员培养周期的差异
由于电视起源比较早,因此有很多电视人,将这些电视人与任课老师组合,一般都可以是很不错的教材编制人员。但是若是重新培养一批人,让他们担任制作人员,则要费事些。按正常的人员培养计划算,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拍摄技巧和后期编辑都是需要不断实践才能有高质量的成果的。
计算机动画教材出现得比较晚,但因其文件小、易于传输、互动性高等优势,发展非常迅速,在网络上极为流行。计算机人员的培养分很多等级,初级人员,只需要基本掌握一至二款软件,会简单的动画就可以应付普通的教学需求了,一般学校的老师,只要有点计算机基础的,去短期速成班培训,一两个月就能培养好;中级人员,则需要对软件进行较高层次的掌握,要将自己的教学理念融入计算机动画教材中,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周期可能是半年、一年甚至要几年的时间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而高级人员,需要对多种动画制作软件熟悉,还能制作出逼真的效果,一般属于商业级别的,他们制作出交互性好的、高质量的计算机动画教材,这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一定的能力,如绘图、编程,而且还要有很好的合作精神,通常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这种培养周期的长短就不容易简单量化了。
三、小结
既然电视教材与计算机动画教材都是视听的艺术,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教材,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严格区分它们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将计算机与视频技术融合起来制作教材呢?创造出多媒体,或是超媒体,再或是新媒体教材呢?我觉得应将视频教材从单一制作模式向多手段制作模式转换;从“单向式学习教材”向“双向交互式学习教材”转换,从单机模式教材向网络化教材发展。具体可以从设计、使用、评价、再设计这几个环节着手:
(一)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做好教材设计工作。
(二)遵循媒体整合原则,做好教材制作分工。
在教材制作过程中很难完全将两种教材区分开,两种教材制作手段将被结合使用,以最优化的媒体整合来完成教学,适合用视频手段开发的影像素材,就用视频教材;适合计算机制作拟像的时候,我们就用计算机动画;若有需要结合两种制作手段时,我们就该整体布局,合理选择制作手段、传输媒介,使视频教材适应不同层次教学对象的使用需求。
(三)要重视“评价”这个环节。我们要注意电视教材和计算机动画教材有没有哪些地方有逻辑性、科学性错误,如果有,要及时改正。评价的时候,要侧重于了解教材的教学对象,了解他们的认知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对教材的交互性、实时性、获得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要充分考虑。
(四)在“评价”反馈的基础上,我们再对多媒体教材进行“再设计”,使它们更适合于教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李运林.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琦.教育心理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李运林,徐福荫.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郭丽娟,曾明,蒋银燕.浅谈虚拟实验室在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1
[9]赵鑫.后现代教育观视阈下电视教材编制的新理念[J].现代教育技术.2010.05
[10]刘源.动画教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