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石墨烯可自折叠成3D结构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合作,近日利用全新方法让平面石墨烯自折叠成3D几何形状。这将为用石墨烯研制可穿戴电子设备、活细胞胶囊和折叠式晶体管等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因具有超薄、强度大、导电导热性能强等特性,在生物传感器和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带来系列全新应用。但这些应用装置需要将平面石墨烯制成三维结构,现有方法主要利用蚀刻技术让石墨烯层在某个基底物上形成想要的形状,许多形状无法获得,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方法。
  在这项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徐伟南(音译)为第一作者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微图形处理技术,石墨烯层在加热过程中能沿着预先设定的线条弯曲,像人工折纸一样折叠成3D结构。这种新方法具有两大优势,其一,能避免之前工艺中出现的石墨烯特性受损,折叠过程可完全保留石墨烯的导电导热等性能;其二,3D形狀内的折痕可形成能量带隙,进一步提高石墨烯的导电性能。
  研究人员表示,新技术还能与传统光刻技术兼容并应用于晶片中,且能进行高度并行处理,不会出现规模化生产障碍。他们在测试中利用这种折叠技术制造出能包裹活细胞的3D结构、非线性电阻器以及一种晶体管装置,3D石墨烯将为人们带来各种非常好用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置于活体生物体内的传感器。
  来源:《科技日报》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评价我院部分门诊处方,了解我院门诊用药情况,为医学工作者临床工作提供用药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的2014年1-12月门诊处方共572张进行点评,筛选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分析
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召开。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农技协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增补中国农技协副秘书长、新成立中国农技协技术交流中心等有关事项,并讨论了新形势下农技协与合作社的关系以及农技协组织发展定位及方向。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副主任杨利军传达了中国科协党组及书记处对农技协有关工作的指示精神,特别是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目的比较分析在患者术后镇痛中应用盐酸曲马多和地佐辛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
摘 要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漏电保护器(以下简称“漏保”)安装率逐年提高,但运行情况不容乐观,由于漏电导致的停电现象有所增加,很多用户由于专业知识不强等原因,一旦漏却就很难找到漏电点,为了能继续用电,只能将“漏保”退出运行。本文对便携式低压配电漏电排查装置进行了分析、阐述,希望利用该装置提高现场人员快速查找漏电点,从而提高低压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 低压配电;漏电;布防;排查  中图分
摘 要 我国的电力工程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从而不断扩大工程建设规模。但是,输电线路施工作为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内容至关重要,输电线路施工受面广、点多、线长等因素的影响,难度很大,以致对我国电力工程事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为加强电力工程系统的服务质量,保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在电力工程建设的时候应全面提高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  关键词 输电线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