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是现考古挖掘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人物肖像帛画,研究发现其灵魂观念自原始时期就已萌芽。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种桑、育蚕、缫丝、纺织的国家,对蚕的观察更是精细入微。从育蚕,食蚕转化为蚕的“神化”祭祀之用,逐渐满足当时古人追求生命轮回的精神世界与审美意愿,丝帛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沟通逝者魂魄的媒介。笔者将从物我混一下的“蚕”崇拜,丝帛的“神化”,灵魂观的物化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战国帛画;物我混一;蚕;丝帛;灵魂观
在漫长的早期中国艺术中,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十分关切如何捕获猎物和繁衍生息,故而人像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题材。虽然在新石器时期就发现了古朴生动的小型人物塑像与原始岩画,但这些人物的出现,多数与生殖崇拜或祭祀祈愿有关,当时所刻画的人物一般也会是社会地位较低下的奴隶、仆役。甚至到了春秋早期中国艺术人物大多表现的是“他者”形象。可以说在先秦时期,几乎找不到有关关神灵、祖先或帝王的肖像。
这一情形在战国中期的楚国发生了扭转,生者试图通过帛画来祈祷逝者灵魂永存,生死转换。这同被誉为“来世艺术”的埃及金字塔一样,祈求法老灵魂有栖息之处。这一转变直接对后世人物肖像画乃至整个艺术史的发展都意义深远。笔者将把关注视角引向原始时期,试析帛画灵魂观的源头。
一、物我混一下的“蚕”崇拜
帛画是用矿物颜料在白色丝织品绘制而成的古代画种,故而要讲丝,需先讲蚕。中国素来便有丝绸大国的美誉,《史记·五帝本纪》就记载了黄帝之妻嫘祖首创种桑养蚕的方法,考古发掘结果更是证明了古代蚕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蚕桑文化起源于距今约 6000 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早在新石器时期,古人就熟知蚕的形态与生活习性,并且用陶器、石器刻画描绘出蚕的样貌。“蚕为龙精”亦反映了中国传统养桑和对蚕本质的认识。
《山海经》有大量关于野桑的记载:“姑儿之山,其下多桑、柘”,“狱山,其上多桑”。到周代,野生桑林依然可见,《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躅,蒸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野桑自古代以来分布广阔,为养蚕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与生存条件时刻威胁种族的生存与延续,古人在朦胧的物我混一的意识观念下,寻觅自然界中与之近似的动物生命及其延续形式,渺小却伟大的蚕便成为了可以寄托自我精神的动物。
《春秋考邮异》记载:“香食而不饮,阳,立于三春,故蚕三变而后消。死于七,三七二十一,故二十日而苗” 。蚕由卵至蛹到破茧羽化成蛾的独特生命历程实现了“死而复生”的轮回,这在古人心目中是神秘且神圣的存在。将蚕作为一种符号崇拜,模仿蚕的形状刻画在陶器、玉器上用来沟通各种神灵、鬼魂的巫术法器,先后也出现了蚕纹配饰、画像石、丝帛图、丝织服饰等不同类型和媒介的艺术样式。在甘肃临挑冯家坪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蚕纹双联陶罐》,一对连体陶罐近乎等同,罐腹蚕纹左右各三条,共六条,线条均流畅,雕工简练且栩栩如生;在河北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件陶蚕蛹,其外观如椭圆形蚕茧,长2厘米,宽、高均为0.8厘米,经北京大学研究所进行碳14测定出距今大约5400年左右。
到商周时期,不仅在青铜器上饰有生动形象的群蚕图符,还在意识形态中将蚕推向“神”的地位,用以祭祀、陪葬。玉器被认为具有通神功能,而随后玉蚕作为通神礼器的出现,则被赋予了强大的祭祀功能,蚕的艺术形象与寓意,随着历史的演变也不断地包含多姿多彩的精神内涵。尤其是“蛹死七日化蛾破茧而出”,生命的惊人蜕变使蚕极易进入古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蚕和蚕茧也成为了巫师施展巫术,沟通人鬼,人神的选择。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蚕在人类早期社会就已占据重要的地位,反映出古人对生命永恒,灵魂不灭的执着追求。
二、丝帛的“神化”
对蚕的崇拜乃因其生命的循环,自然而然的蚕丝“神用”是对蚕的进一步神化,既然蚕具有祭祀通灵的宗教作用,那么蚕吐出来的细丝同样能够沟通鬼神。正如牟永抗、吴汝祚先生所言:“蚕桑起源与巫术有关,丝和丝织品是育蚕的进一步发展,是巫师的专门技能之一” 。使在之后的墓葬随葬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具有祭祀供奉意义的丝帛。
丝帛的“神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点:“一曰荐玉之藉,二曰祀盟之质,三曰郊庙之服” 。丝帛可以用来包裹玉器来通灵,同样也可以直接包裹逝者躯体以达“引魂升天”之用,这是观念形态领域下的产物。在挖掘出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有大量瓮棺葬的实例,主要是用于幼儿的葬礼当中,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瓷棺之上均有对蚕蛹破茧的形态模拟的凿孔,有研究者认为蚕形瓮棺葬会加速逝者灵魂升天。其中,在河南省荥阳县青台村仰韶遗址中出发掘到一批儿童瓷棺,瓷棺内遗骸上均粘附有褐灰色网状炭化纺织物,其头骨上粘附的纺织物多为结块状,这些纺织物经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鉴定部分纺织品为蚕丝织成的帛。
楚国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帛画是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1973年长沙子弹库楚墓重新发掘时发现的《人物御龙帛画》。这两幅帛画保存相对完整,線条清晰,呈长方形状,尺寸大小处于较为固定的要求,帛画盖在棺椁顶上引导逝者灵魂,俗称魂幡,这与用丝帛包裹玉器和尸体的做法一脉相通,体现出丝帛的“神化”作用。此时帛画除了本身具有的埋于墓中的丧葬功能外,拥有着超出事物表象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灵魂升天、生命轮回的祈愿。
三、灵魂观的物化
因盗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是楚国出土的第一幅帛画,此画以单一铁线造型为基础,设色平涂,画面采用对角线构图,左上方绘一龙一凤,右下方绘一舟一女子。龙昂首,周身蜿蜒,作奋爪迈进之态,扶摇而直上。凤躯体庞大,展翅翱翔,威风凛凛,独具楚国之风格。一龙一凤的动态画面与下方静态的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女子呈双手合十状,侧立而站。其面容秀丽美好,宽袖长裙,为典型的楚国细腰女子特点。女子裙摆下,多出了似弯月状的魂舟,画面图像简洁大方,挥洒自如,惟妙惟肖。相较《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更加直观的让我们感受是一幅物象繁多、构图饱满、设色渲染、线条力度变化莫测的帛画。出土时平放在棺椁盖板和外棺中间的隔板上,帛画上端包裹一根系有绳子的竹条。画面正中绘一有胡须的男子,呈正侧面,戴高冠、披长袍、佩长剑,持绳驭巨型龙舟凌空而起,龙首高扬,龙尾翘起。画中似有疾风吹动衣袍,婉转飘逸,与仙鹤,鲤鱼,华盖的整体动势相互呼应。 就这两幅画而言,均是人物肖像画,在众多学者中,认为所绘制的人物形象就是墓室主人的观点占据多数。画匠在绘制帛画时,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楚人灵魂观念以及逝者的容貌、身材、地位等因素影响,也就是说这两件魂幡不仅仅是“引魂”或“招魂”的工具,而是代表了逝者的身份与地位,具有实实在在的象征意义。若把帛画中的肖像视为墓主人逝世后飘散的灵魂,那么画中存在的一切都应该与灵魂密切相关,是灵魂升天的媒介。《人物龙凤帛画》中像月牙一般的船形状,有学者认为是墓主人乘坐的“魂舟”,《人物御龙帛画》中的龙舟也可能为通天的渡魂之舟。楚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气,灵魂可以凭神灵实现生命的轮回。画中鱼、仙鹤和龙凤帮助着逝者生命轮回,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帛画艺术中“他着”形象转化为自身形象和无形到有形的灵魂观念物化,使得墓主人的灵魂与帛画上的肖像合二为一,达到人生圆满的归宿。
结语
古人透过蚕短暂但又生死轮回的生命历程,产生了“蚕”崇拜,认为蚕是沟通生死的媒介,由此把蚕形运用到原始的巫术、宗教祭祀中。同时也将丝作为沟通人、神、鬼的桥梁。战国帛画中灵魂观念可以追朔到几千年前的原始时期,虽然现阶段学者们仍对魂幡看法不一,但不论是“招魂”还是“引魂升天”的功能,都与楚人灵魂观念息息相关。帛画虽消亡于东汉时期,但依旧是中国悠悠文化中绚丽的一笔重彩,同时,旌幡性质的帛画也为后期传统绘画——国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建民.湖南出土帛画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13.8.
[2]孫齐.从战国帛画看灵魂观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J].四川美术学院,2019.
[3]牟忠虎.魂兮归来——从中国古代礼制角度重新审视帛画主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4]瞿萍.论宋前蚕桑图像叙事主题的嬗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01).
[5]黄天赋.神话题材创作构图形式表现的探索与实践[J].中央民族大学.2020.
[6]胡智勇.是“引魂升天”还是“招魂入墓”楚汉旌幡帛画再探[J].美术.2008,(09).
[7]贺西林.战国墓葬绘画的风格与图像[J].四川文物.2002,(02).
[8]李砚卓. 战国秦汉时期丝织品的发现与研究[J].吉林大学.2010.
[9]黄震云javascript:void(0);.长沙战国楚墓帛画图考[J].中国文化研究.2009,(02).
[10]王勇.战国湖湘的灵魂归宿观念及其文化影响[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06).
[11]王建勇.人物御龙帛画略考[J].中原文物.2014,(06).
[12]李心峰.中国三代艺术光辉成就略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04,(02).
作者简介:季欣怡,女,出生1998年1月31日,藏族,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史方向研究生。
关键词:战国帛画;物我混一;蚕;丝帛;灵魂观
在漫长的早期中国艺术中,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十分关切如何捕获猎物和繁衍生息,故而人像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题材。虽然在新石器时期就发现了古朴生动的小型人物塑像与原始岩画,但这些人物的出现,多数与生殖崇拜或祭祀祈愿有关,当时所刻画的人物一般也会是社会地位较低下的奴隶、仆役。甚至到了春秋早期中国艺术人物大多表现的是“他者”形象。可以说在先秦时期,几乎找不到有关关神灵、祖先或帝王的肖像。
这一情形在战国中期的楚国发生了扭转,生者试图通过帛画来祈祷逝者灵魂永存,生死转换。这同被誉为“来世艺术”的埃及金字塔一样,祈求法老灵魂有栖息之处。这一转变直接对后世人物肖像画乃至整个艺术史的发展都意义深远。笔者将把关注视角引向原始时期,试析帛画灵魂观的源头。
一、物我混一下的“蚕”崇拜
帛画是用矿物颜料在白色丝织品绘制而成的古代画种,故而要讲丝,需先讲蚕。中国素来便有丝绸大国的美誉,《史记·五帝本纪》就记载了黄帝之妻嫘祖首创种桑养蚕的方法,考古发掘结果更是证明了古代蚕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蚕桑文化起源于距今约 6000 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早在新石器时期,古人就熟知蚕的形态与生活习性,并且用陶器、石器刻画描绘出蚕的样貌。“蚕为龙精”亦反映了中国传统养桑和对蚕本质的认识。
《山海经》有大量关于野桑的记载:“姑儿之山,其下多桑、柘”,“狱山,其上多桑”。到周代,野生桑林依然可见,《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躅,蒸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野桑自古代以来分布广阔,为养蚕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与生存条件时刻威胁种族的生存与延续,古人在朦胧的物我混一的意识观念下,寻觅自然界中与之近似的动物生命及其延续形式,渺小却伟大的蚕便成为了可以寄托自我精神的动物。
《春秋考邮异》记载:“香食而不饮,阳,立于三春,故蚕三变而后消。死于七,三七二十一,故二十日而苗” 。蚕由卵至蛹到破茧羽化成蛾的独特生命历程实现了“死而复生”的轮回,这在古人心目中是神秘且神圣的存在。将蚕作为一种符号崇拜,模仿蚕的形状刻画在陶器、玉器上用来沟通各种神灵、鬼魂的巫术法器,先后也出现了蚕纹配饰、画像石、丝帛图、丝织服饰等不同类型和媒介的艺术样式。在甘肃临挑冯家坪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蚕纹双联陶罐》,一对连体陶罐近乎等同,罐腹蚕纹左右各三条,共六条,线条均流畅,雕工简练且栩栩如生;在河北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件陶蚕蛹,其外观如椭圆形蚕茧,长2厘米,宽、高均为0.8厘米,经北京大学研究所进行碳14测定出距今大约5400年左右。
到商周时期,不仅在青铜器上饰有生动形象的群蚕图符,还在意识形态中将蚕推向“神”的地位,用以祭祀、陪葬。玉器被认为具有通神功能,而随后玉蚕作为通神礼器的出现,则被赋予了强大的祭祀功能,蚕的艺术形象与寓意,随着历史的演变也不断地包含多姿多彩的精神内涵。尤其是“蛹死七日化蛾破茧而出”,生命的惊人蜕变使蚕极易进入古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蚕和蚕茧也成为了巫师施展巫术,沟通人鬼,人神的选择。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蚕在人类早期社会就已占据重要的地位,反映出古人对生命永恒,灵魂不灭的执着追求。
二、丝帛的“神化”
对蚕的崇拜乃因其生命的循环,自然而然的蚕丝“神用”是对蚕的进一步神化,既然蚕具有祭祀通灵的宗教作用,那么蚕吐出来的细丝同样能够沟通鬼神。正如牟永抗、吴汝祚先生所言:“蚕桑起源与巫术有关,丝和丝织品是育蚕的进一步发展,是巫师的专门技能之一” 。使在之后的墓葬随葬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具有祭祀供奉意义的丝帛。
丝帛的“神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点:“一曰荐玉之藉,二曰祀盟之质,三曰郊庙之服” 。丝帛可以用来包裹玉器来通灵,同样也可以直接包裹逝者躯体以达“引魂升天”之用,这是观念形态领域下的产物。在挖掘出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有大量瓮棺葬的实例,主要是用于幼儿的葬礼当中,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瓷棺之上均有对蚕蛹破茧的形态模拟的凿孔,有研究者认为蚕形瓮棺葬会加速逝者灵魂升天。其中,在河南省荥阳县青台村仰韶遗址中出发掘到一批儿童瓷棺,瓷棺内遗骸上均粘附有褐灰色网状炭化纺织物,其头骨上粘附的纺织物多为结块状,这些纺织物经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鉴定部分纺织品为蚕丝织成的帛。
楚国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帛画是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1973年长沙子弹库楚墓重新发掘时发现的《人物御龙帛画》。这两幅帛画保存相对完整,線条清晰,呈长方形状,尺寸大小处于较为固定的要求,帛画盖在棺椁顶上引导逝者灵魂,俗称魂幡,这与用丝帛包裹玉器和尸体的做法一脉相通,体现出丝帛的“神化”作用。此时帛画除了本身具有的埋于墓中的丧葬功能外,拥有着超出事物表象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灵魂升天、生命轮回的祈愿。
三、灵魂观的物化
因盗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是楚国出土的第一幅帛画,此画以单一铁线造型为基础,设色平涂,画面采用对角线构图,左上方绘一龙一凤,右下方绘一舟一女子。龙昂首,周身蜿蜒,作奋爪迈进之态,扶摇而直上。凤躯体庞大,展翅翱翔,威风凛凛,独具楚国之风格。一龙一凤的动态画面与下方静态的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女子呈双手合十状,侧立而站。其面容秀丽美好,宽袖长裙,为典型的楚国细腰女子特点。女子裙摆下,多出了似弯月状的魂舟,画面图像简洁大方,挥洒自如,惟妙惟肖。相较《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更加直观的让我们感受是一幅物象繁多、构图饱满、设色渲染、线条力度变化莫测的帛画。出土时平放在棺椁盖板和外棺中间的隔板上,帛画上端包裹一根系有绳子的竹条。画面正中绘一有胡须的男子,呈正侧面,戴高冠、披长袍、佩长剑,持绳驭巨型龙舟凌空而起,龙首高扬,龙尾翘起。画中似有疾风吹动衣袍,婉转飘逸,与仙鹤,鲤鱼,华盖的整体动势相互呼应。 就这两幅画而言,均是人物肖像画,在众多学者中,认为所绘制的人物形象就是墓室主人的观点占据多数。画匠在绘制帛画时,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楚人灵魂观念以及逝者的容貌、身材、地位等因素影响,也就是说这两件魂幡不仅仅是“引魂”或“招魂”的工具,而是代表了逝者的身份与地位,具有实实在在的象征意义。若把帛画中的肖像视为墓主人逝世后飘散的灵魂,那么画中存在的一切都应该与灵魂密切相关,是灵魂升天的媒介。《人物龙凤帛画》中像月牙一般的船形状,有学者认为是墓主人乘坐的“魂舟”,《人物御龙帛画》中的龙舟也可能为通天的渡魂之舟。楚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气,灵魂可以凭神灵实现生命的轮回。画中鱼、仙鹤和龙凤帮助着逝者生命轮回,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帛画艺术中“他着”形象转化为自身形象和无形到有形的灵魂观念物化,使得墓主人的灵魂与帛画上的肖像合二为一,达到人生圆满的归宿。
结语
古人透过蚕短暂但又生死轮回的生命历程,产生了“蚕”崇拜,认为蚕是沟通生死的媒介,由此把蚕形运用到原始的巫术、宗教祭祀中。同时也将丝作为沟通人、神、鬼的桥梁。战国帛画中灵魂观念可以追朔到几千年前的原始时期,虽然现阶段学者们仍对魂幡看法不一,但不论是“招魂”还是“引魂升天”的功能,都与楚人灵魂观念息息相关。帛画虽消亡于东汉时期,但依旧是中国悠悠文化中绚丽的一笔重彩,同时,旌幡性质的帛画也为后期传统绘画——国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建民.湖南出土帛画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13.8.
[2]孫齐.从战国帛画看灵魂观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J].四川美术学院,2019.
[3]牟忠虎.魂兮归来——从中国古代礼制角度重新审视帛画主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4]瞿萍.论宋前蚕桑图像叙事主题的嬗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01).
[5]黄天赋.神话题材创作构图形式表现的探索与实践[J].中央民族大学.2020.
[6]胡智勇.是“引魂升天”还是“招魂入墓”楚汉旌幡帛画再探[J].美术.2008,(09).
[7]贺西林.战国墓葬绘画的风格与图像[J].四川文物.2002,(02).
[8]李砚卓. 战国秦汉时期丝织品的发现与研究[J].吉林大学.2010.
[9]黄震云javascript:void(0);.长沙战国楚墓帛画图考[J].中国文化研究.2009,(02).
[10]王勇.战国湖湘的灵魂归宿观念及其文化影响[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06).
[11]王建勇.人物御龙帛画略考[J].中原文物.2014,(06).
[12]李心峰.中国三代艺术光辉成就略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04,(02).
作者简介:季欣怡,女,出生1998年1月31日,藏族,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史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