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而体育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点的分析,明晰了体育教学目标,并对实现目标提出了遵循三个特点,四项实践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育教育;体质;职业生涯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14-3
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教育中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有特定的教学培养目标,有特定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实践途径。
1 高职院校体育的教学培养目标
体育学科的特点是通过进行健身(体育)理论等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合理有效的利用、保护和促进身体发展,保证身体锻炼的教学时间,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积极自我锻炼、学会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在保证具有健康身心完成高职教育学习的前提下,为将来终生健康,延续职业生涯添砖加瓦,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和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以此为指导,明晰高职体育教学培养目标可包含以下几层涵义:
1.1 培养具有育健康身心的人
身心的健康、体质的强壮是每个高职学生将来从事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保证。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的生产、服务、管理岗位的特殊职业人才。时代发展的特征也给各项社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心力消耗等职业活动对个人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因此,身体素质、体育素质必然会成为检验能否胜任工作和评价员工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促进身心持续健康和延长职业生涯是现代体育教学和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预备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职学生必须树立终身体育、终身健康的思想,将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既可以提高未来工作和生活质量,又可以延长职业生涯,还可以对我国全民健身及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高职体育
教育首先要把“育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这一目标放在首位。
1.2 培养具有一般担任社会体育工作能力的人
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高职生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对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企业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凝聚企业精神,发扬企业风尚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对于促进提高工作效率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将高职体育定位于培养能从事社会体育的人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高职体育的特点是要紧扣职业培养目标,从“职”字着眼,有计划的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掌握组织策划体育活动开展的能力,增强体质,为将来投身于基层工作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从“职”字着眼,还要求通过对学生的职前培训,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了解体育在人的生活、企业文化及企业生产、服务建设中的作用,从而增强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3 培养具有优良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竞争意识的人
体育的特点之一是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一旦扩大到世界舞台或生活中,就体现了其特有的普及性和生活的现实性,会对人们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反响。运动场上的合理竞争,能培养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参与社会竞争的高素质人才。高职体育可以通过自身学科特点、环境和优势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在体育的队列教学中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法规意识;在参与锻炼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品格;在运动竞赛中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等。
2 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应遵循体育教学的“三个特点”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实现培养目标,须遵循诸多原则,如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等原则,此外,在体育教学中还必须高度重视把握体育教学的“三个特点”。
2.1 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态性
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动态性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的育人主要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即身体练习,在直接参与的动态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培养良好的品德思想。这种直接参与的动态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书育人的根本特点之一。体育的教书育人,是让学生在动态中亲身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通过其内在的独特教育性达到育人的目的。如跑步可磨练学生的意志和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艺术体操可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球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教学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其育人作用各有所长。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学校体育教育的育人特点,通过直接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的方式,对学生的情感、意识、动机、注意等方面进行导向和熏陶,寓育人于体育教学活动中。
2.2 高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高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是指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其特点在于:高职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服务性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立足于“职”字,要根据各职业岗位类型的要求,强调有针对性的选用体育教学内容;强调突出职业需要的实用性、针对性、终身性原则;强调提高体育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意识。这要求高职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高职体育教学的育体功能,把握高职体育与未来基层企业工作中的特殊功能,通过体育教育,将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精神、品质、身体素质转化为自身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充分适应基层岗位工作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才能提高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生产质量、生产效率,甚至有利影响学生长期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发展等。
2.3 高职体育教学的示范性
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示范性是指体育教学的教师在为实现培养目标的同时,还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以坚定的教育信念、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坚持锻炼身体,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学会锻炼身体技巧方法,养成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体育场地、体育文化环境、开展体育活动的风气以及教师以身作则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作用,这种作用甚至超过了体育理论知识及强制的指导,因为具体形象而又富有情感的人物、事物往往比相对抽象、严肃的理论更能打动学生的心。 3 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应着力抓好“四项实践”
3.1 抓好教学工作中践行为人师表的职业要求
高职院校体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体育教学工作者在工作中更应该起到表率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体育教师还应该成为人类体型的雕塑家。可以说,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政治思想、精神风貌、工作作风、行为修养、锻炼身体的习惯方法及体育道风尚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成长。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抓好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积极地(的)、科学地的锻炼身体提高能力的同时,还要着力抓好教师的表率作用的发挥。其次,体育教师应有宽广的知识面、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更新能力以及多种才能。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在对教材的加工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创造性的工作能力等方面的锻炼和提升,这样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更强。
3.2 抓好体育课堂教学
这是高职院校搞好体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坚持从严治教很有必要。这要求教师自觉做好备课,上课辅导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严谨治教。在教学中注重指导思想终身化,教学内容健身化,教学方法有机化,教学组织过程快乐化。
教学指导思想终身化即指教学双方都要树立终身体育观。这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相吻合。《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技能和习惯”。 终身体育思想在世界发达国家中以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证明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作为向社会直接输送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从传统的以竞技运动技术的传授为主的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转向终身体育思想、终身体育观,进而在师资配备、场地的建设和改造,器材的购置、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高职体育教育才更富有希望,才有可能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从而体现高职院校体育的真正价值。
教学内容健身化是指体育教学内容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要向以健身为主的方向转化。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身方向的前提下,内容选择要注意:共同选择与个体差异统一;;实用性与代表性统一;多样性和简洁性统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统一。理论课教学选择要有利于强化学生健康意识,增强健身能力以及运动保健的内容,增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删减部分竞技化教学的内容,实践课要坚决打破以竞技运动技术为核心的体系,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比如流行乐和街舞、网球、健美操、排舞、定向越野等及具有时代特征的终身受益价值较高的个体练习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有机化是指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应由教师主导型”转变为以学生主体。教师不仅仅再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推进者。有机引导的互动型体育教学,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心,把学生置于最重要的主导角色。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估等所有方面学生都应参与其中,同时注意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角色并特别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能力。发现法和学导法就是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方法,方法强调看、听、想、练的有机结合,注重感知思维与身体练习的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角色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体育教学由单一的视觉或听觉信息传播向现代教育技术传播转变,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教学组织快乐化是指在教学行态上要实现变“被动接受型教学”为“主动思考型体育教学”。在教学组织上多采取改变运动形式和变换活动方式的组织方法,改变课堂教学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现象,将个体行为活动变为集体参与,使之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和竞爭性。以便建立起使学生在因为快乐而接受,因为接受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懂得体育科学,热爱体育活动。
3.3 抓好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 “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高职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环节,为实现高职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提供的又一重途径。对于发挥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规范课外体育活动。然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是不健全的,还存在着部门之间重复甚至错位管理的现象,这样的体制既不利于体育工作的开展,也是一种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构建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是课外体育活动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第一,建立上下一体的运动规范体系。形成校主管领导——体育部或室——体育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班干部和体育骨干的规范体系来组织和管理课外体育活动。
第二,建立体育部或单项运动协会。充分发挥会员们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融健身娱乐一体,且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需要的体育活动。
第三,加强协会的组织和管理。学校要提供必要的场地、器材及部分活动经费,要指派技术指导员参与协会管理。学校要对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3.4 抓体育教育实践活动
以课堂教学、课外竞赛和顶岗实习单位为基地进行体育实践教育。教育实践是最终将高职院校思想教育、文化知识、专业技能集中融合的综合实践环节,也是高职学生走向社会的必需环节。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环节中融入体育实践活动,也是即将毕业的学生素质教育成果的一种体现。如:让学生了解体育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进行组织比赛的方案策划、开展适应企业的体育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既能有助于学生快速适应组织文化,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快速融入企业之中,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正荣.对高职院体育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5(31).
2 郎松亭.体育教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3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教学相长[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体育教程[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5 吴东源,张丽.对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9(9).
6 周兴富.论高职院师范专业体育的育人目标及相关问题[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
[7]龚建林.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10).
[8]张杰.高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J].泰安师专学报.2001(06).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育教育;体质;职业生涯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14-3
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教育中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有特定的教学培养目标,有特定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实践途径。
1 高职院校体育的教学培养目标
体育学科的特点是通过进行健身(体育)理论等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合理有效的利用、保护和促进身体发展,保证身体锻炼的教学时间,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积极自我锻炼、学会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在保证具有健康身心完成高职教育学习的前提下,为将来终生健康,延续职业生涯添砖加瓦,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和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以此为指导,明晰高职体育教学培养目标可包含以下几层涵义:
1.1 培养具有育健康身心的人
身心的健康、体质的强壮是每个高职学生将来从事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保证。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的生产、服务、管理岗位的特殊职业人才。时代发展的特征也给各项社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心力消耗等职业活动对个人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因此,身体素质、体育素质必然会成为检验能否胜任工作和评价员工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促进身心持续健康和延长职业生涯是现代体育教学和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预备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职学生必须树立终身体育、终身健康的思想,将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既可以提高未来工作和生活质量,又可以延长职业生涯,还可以对我国全民健身及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高职体育
教育首先要把“育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这一目标放在首位。
1.2 培养具有一般担任社会体育工作能力的人
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高职生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对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企业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凝聚企业精神,发扬企业风尚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对于促进提高工作效率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将高职体育定位于培养能从事社会体育的人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高职体育的特点是要紧扣职业培养目标,从“职”字着眼,有计划的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掌握组织策划体育活动开展的能力,增强体质,为将来投身于基层工作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从“职”字着眼,还要求通过对学生的职前培训,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了解体育在人的生活、企业文化及企业生产、服务建设中的作用,从而增强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3 培养具有优良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竞争意识的人
体育的特点之一是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一旦扩大到世界舞台或生活中,就体现了其特有的普及性和生活的现实性,会对人们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反响。运动场上的合理竞争,能培养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参与社会竞争的高素质人才。高职体育可以通过自身学科特点、环境和优势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在体育的队列教学中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法规意识;在参与锻炼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品格;在运动竞赛中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等。
2 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应遵循体育教学的“三个特点”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实现培养目标,须遵循诸多原则,如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等原则,此外,在体育教学中还必须高度重视把握体育教学的“三个特点”。
2.1 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态性
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动态性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的育人主要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即身体练习,在直接参与的动态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培养良好的品德思想。这种直接参与的动态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书育人的根本特点之一。体育的教书育人,是让学生在动态中亲身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通过其内在的独特教育性达到育人的目的。如跑步可磨练学生的意志和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艺术体操可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能力,球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教学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其育人作用各有所长。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学校体育教育的育人特点,通过直接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的方式,对学生的情感、意识、动机、注意等方面进行导向和熏陶,寓育人于体育教学活动中。
2.2 高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高职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是指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其特点在于:高职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服务性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立足于“职”字,要根据各职业岗位类型的要求,强调有针对性的选用体育教学内容;强调突出职业需要的实用性、针对性、终身性原则;强调提高体育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意识。这要求高职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高职体育教学的育体功能,把握高职体育与未来基层企业工作中的特殊功能,通过体育教育,将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精神、品质、身体素质转化为自身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充分适应基层岗位工作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才能提高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生产质量、生产效率,甚至有利影响学生长期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发展等。
2.3 高职体育教学的示范性
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示范性是指体育教学的教师在为实现培养目标的同时,还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以坚定的教育信念、科学而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坚持锻炼身体,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学会锻炼身体技巧方法,养成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体育场地、体育文化环境、开展体育活动的风气以及教师以身作则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作用,这种作用甚至超过了体育理论知识及强制的指导,因为具体形象而又富有情感的人物、事物往往比相对抽象、严肃的理论更能打动学生的心。 3 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应着力抓好“四项实践”
3.1 抓好教学工作中践行为人师表的职业要求
高职院校体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劳动者。体育教学工作者在工作中更应该起到表率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体育教师还应该成为人类体型的雕塑家。可以说,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政治思想、精神风貌、工作作风、行为修养、锻炼身体的习惯方法及体育道风尚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成长。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抓好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积极地(的)、科学地的锻炼身体提高能力的同时,还要着力抓好教师的表率作用的发挥。其次,体育教师应有宽广的知识面、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更新能力以及多种才能。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在对教材的加工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创造性的工作能力等方面的锻炼和提升,这样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更强。
3.2 抓好体育课堂教学
这是高职院校搞好体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坚持从严治教很有必要。这要求教师自觉做好备课,上课辅导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严谨治教。在教学中注重指导思想终身化,教学内容健身化,教学方法有机化,教学组织过程快乐化。
教学指导思想终身化即指教学双方都要树立终身体育观。这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相吻合。《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技能和习惯”。 终身体育思想在世界发达国家中以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证明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作为向社会直接输送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从传统的以竞技运动技术的传授为主的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转向终身体育思想、终身体育观,进而在师资配备、场地的建设和改造,器材的购置、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高职体育教育才更富有希望,才有可能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从而体现高职院校体育的真正价值。
教学内容健身化是指体育教学内容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要向以健身为主的方向转化。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身方向的前提下,内容选择要注意:共同选择与个体差异统一;;实用性与代表性统一;多样性和简洁性统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统一。理论课教学选择要有利于强化学生健康意识,增强健身能力以及运动保健的内容,增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删减部分竞技化教学的内容,实践课要坚决打破以竞技运动技术为核心的体系,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比如流行乐和街舞、网球、健美操、排舞、定向越野等及具有时代特征的终身受益价值较高的个体练习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有机化是指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应由教师主导型”转变为以学生主体。教师不仅仅再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推进者。有机引导的互动型体育教学,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心,把学生置于最重要的主导角色。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估等所有方面学生都应参与其中,同时注意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角色并特别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能力。发现法和学导法就是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方法,方法强调看、听、想、练的有机结合,注重感知思维与身体练习的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角色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体育教学由单一的视觉或听觉信息传播向现代教育技术传播转变,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教学组织快乐化是指在教学行态上要实现变“被动接受型教学”为“主动思考型体育教学”。在教学组织上多采取改变运动形式和变换活动方式的组织方法,改变课堂教学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现象,将个体行为活动变为集体参与,使之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和竞爭性。以便建立起使学生在因为快乐而接受,因为接受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懂得体育科学,热爱体育活动。
3.3 抓好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 “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高职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环节,为实现高职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提供的又一重途径。对于发挥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规范课外体育活动。然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中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体系是不健全的,还存在着部门之间重复甚至错位管理的现象,这样的体制既不利于体育工作的开展,也是一种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构建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是课外体育活动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第一,建立上下一体的运动规范体系。形成校主管领导——体育部或室——体育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班干部和体育骨干的规范体系来组织和管理课外体育活动。
第二,建立体育部或单项运动协会。充分发挥会员们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融健身娱乐一体,且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需要的体育活动。
第三,加强协会的组织和管理。学校要提供必要的场地、器材及部分活动经费,要指派技术指导员参与协会管理。学校要对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3.4 抓体育教育实践活动
以课堂教学、课外竞赛和顶岗实习单位为基地进行体育实践教育。教育实践是最终将高职院校思想教育、文化知识、专业技能集中融合的综合实践环节,也是高职学生走向社会的必需环节。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环节中融入体育实践活动,也是即将毕业的学生素质教育成果的一种体现。如:让学生了解体育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进行组织比赛的方案策划、开展适应企业的体育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既能有助于学生快速适应组织文化,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快速融入企业之中,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正荣.对高职院体育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05(31).
2 郎松亭.体育教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3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教学相长[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体育教程[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5 吴东源,张丽.对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9(9).
6 周兴富.论高职院师范专业体育的育人目标及相关问题[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
[7]龚建林.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10).
[8]张杰.高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J].泰安师专学报.2001(06).